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伞具,具体的说,涉及了一种遮阳通风太阳伞。
背景技术:
在室外的活动场所,尤其是小型的展销会或集体活动,会布置很多的遮阳伞,起到遮阳的作用,但是遮阳伞一多,在水平方向上重重叠叠,导致外围空气无法流入,中心部位的空气不流通,再加上人群的阻挡,导致位于中间部分的空气混浊、不流通,而且由于温度高,无法向外散发,导致内部温度明显高于周边环境,引起人体不适,导致遮阳伞失去了本来的作用。
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设计科学、即遮阳又通风、简单实用的遮阳通风太阳伞。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遮阳通风太阳伞,包括伞架和伞布,所述伞布的经线和纬线均为扁丝,所述扁丝的宽度大于等于2mm,相邻两行或两列扁丝部分重叠,相邻两行或两列扁丝之间间距大于2mm;所述伞架包括主杆和伞骨,相邻两伞骨之间设置多条平行的加强线,所述加强线与所述伞布固定。
基上所述,它还包括沿所述伞骨设置的导雨槽,所述导雨槽的两侧缝制在所述伞面上,所述导雨槽和所述伞面包裹所述伞骨。
基上所述,它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杆顶部收纳袋,所述收纳袋内放置遮雨布,所述遮雨布的中心位置与所述主杆固定,所述遮雨布展开后与所述伞布的外轮廓契合。
基上所述,所述遮雨布的边沿设置若干固定套,各固定套与所述伞骨的末端对应设置。
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具有宽度的扁丝编织伞布,相邻扁丝部分重叠,达到遮阳不漏光的目的,重叠部分宽度较宽,在有风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重叠部分的通风通道,进入伞下,形成空气的循环流动,避免在人流量大的场合空气不流通导致伞下温度反而高的问题。
2、设置导雨槽,在有雨的情况下,雨水大部分在伞骨汇集,流出伞外。
3、主杆顶部设置收纳袋,内设收起的遮雨布,在下雨天,展开遮雨布,遮挡雨水,应急使用。为避免风的干扰,在遮雨布外周设置固定套,与伞骨末端配合,进行固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遮阳通风太阳伞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杆;2.伞骨;3.伞布;4.收纳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遮阳通风太阳伞,包括伞架和伞布3,所述伞布3的经线和纬线均为扁丝,所述扁丝的宽度大于等于2mm,相邻两行或两列扁丝部分重叠,相邻两行或两列扁丝之间间距大于2mm;所述伞架包括主杆1和伞骨2,相邻两伞骨2之间设置多条平行的加强线,所述加强线与所述伞布3固定。相邻扁丝部分重叠,达到遮阳不漏光的目的,重叠部分宽度较宽,在有风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重叠部分的通风通道,进入伞下,形成空气的循环流动,避免在人流量大的场合空气不流通导致伞下温度反而高的问题。
它还包括沿所述伞骨2设置的导雨槽,所述导雨槽的两侧缝制在所述伞面上,所述导雨槽和所述伞面包裹所述伞骨2,由于雨水大多汇集到伞骨2处,利用导雨槽排出,避免淋湿衣服。
它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杆1顶部收纳袋4,所述收纳袋4内放置遮雨布,所述遮雨布的中心位置与所述主杆1固定,所述遮雨布展开后与所述伞布3的外轮廓契合,所述遮雨布的边沿设置若干固定套,各固定套与所述伞骨的末端对应设置。
由于夏季雷雨天气较多,且来得快走的也快,该遮雨布为临时使用,避免伞及人体被淋湿,不用时,收入收纳袋中。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