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行走的防盗拉杆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36214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行走的防盗拉杆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拉杆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动行走的防盗拉杆包。



背景技术:

长期出门我们都会带着行李包,装上衣服和生活用品,如果直接背在身上就比较重,比较累人,因此就出现了各种拉杆包和拉杆箱,还有很多是电动的,但是,对于电动拉杆包,市场上的很多是按下开关,轮子开始转动,想听的时候还要按下开关,我们知道,路上走走停停,来回按开关很麻烦,而且现在很多拉杆包是直接用电源充电,路上没电了就没法使用,为此,我们设计一种电动行走的防盗拉杆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行走的防盗拉杆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行走的防盗拉杆包,包括包体,所述包体的右端设有竖直的拉杆,且包体的右端底部安装有箱轮,所述箱轮连接有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位于包体内,所述包体的左端通过拉链连接有包盖,且包盖的外端镶嵌有开口向外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设有太阳能光伏组件,且容纳槽的外端设有槽盖,所述拉杆的上端内侧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底部设有压力传感器,且插槽内插接有压块,所述压块与压力传感器之间设有弹簧,所述拉杆的前端设有开关按钮,所述包体的内腔右侧底部分别设有蓄电池、逆变器、控制器和GPS定位器,所述动力装置、蓄电池、逆变器、控制器和GPS定位器的外侧设有防护罩,且防护罩固定在包体上,所述太阳能光伏组件电性连接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逆变器,所述逆变器电性连接控制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开关按钮,所述开关按钮和GPS定位器均电性连接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动力装置。

优选的,所述槽盖与容纳槽之间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槽盖的外端设有旋柄。

优选的,所述压块的下端设有弹性橡皮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电动行走的防盗拉杆包,当需要辅助动力时,打开开关按钮,手拉拉杆时,压块就会通过弹簧挤压压力传感器,动力装置工作,辅助拉杆包运动,减轻使用者的负担,当使用者停止走动时,手松开压块,动力装置停止,做到了随走随开,随停随关,简单方便,打开槽盖,走在路上晒着太阳即可对蓄电池充电,节能环保,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结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B-B截面图。

图中:1包体、2拉杆、3箱轮、4动力装置、5包盖、6容纳槽、7太阳能光伏组件、8槽盖、9插槽、10压力传感器、11压块、12弹簧、13开关按钮、14蓄电池、15逆变器、16控制器、17 GPS定位器、18防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行走的防盗拉杆包,包括包体1,包体采用硬质材质,类似于皮箱,包体1的右端设有竖直的拉杆2,且包体1的右端底部安装有箱轮3,箱轮3连接有动力装置4,动力装置4位于包体1内,包体1的左端通过拉链连接有包盖5,且包盖5的外端镶嵌有开口向外的容纳槽6,容纳槽6内设有太阳能光伏组件7,且容纳槽6的外端设有槽盖8,槽盖8与容纳槽6之间螺纹连接,便于取下槽盖8,槽盖8的外端设有旋柄,便于旋动槽盖8,拉杆2的上端内侧设有插槽9,插槽9的底部设有压力传感器10,且插槽9内插接有压块11,压块11的下端设有弹性橡皮层,防止磨手,压块11与压力传感器10之间设有弹簧12。

拉杆2的前端设有开关按钮13,包体1的内腔右侧底部分别设有蓄电池14、逆变器15、控制器16和GPS定位器17,动力装置4、蓄电池14、逆变器15、控制器16和GPS定位器17的外侧设有防护罩18,且防护罩18固定在包体1上,太阳能光伏组件7电性连接蓄电池14,蓄电池14电性连接逆变器15,逆变器15电性连接控制器16,压力传感器10电性连接开关按钮13,开关按钮13和GPS定位器17均电性连接控制器16,控制器16电性连接动力装置4,GPS定位器17具有定位功能,防止被盗,便于找回。

该电动行走的防盗拉杆包,当需要辅助动力时,打开开关按钮13,手拉拉杆2时,压块11就会通过弹簧12挤压压力传感器10,动力装置4工作,辅助拉杆包运动,减轻使用者的负担,当使用者停止走动时,手松开压块11,动力装置4停止,做到了随走随开,随停随关,简单方便,打开槽盖8,走在路上晒着太阳即可对蓄电池14充电,节能环保,方便。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