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射线无损检测防护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77633阅读:7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射线无损检测防护服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损检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射线无损检测防护服。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射线类无损检测方法是利用射线(X射线、γ射线、中子射线等)穿过材料或工件时的强度衰减,检测其内部结构不连续性的无损检测方法。由于利用的是射线,因此必定会产生一定的辐射,必然会在检测操作过程中对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问题不容小觑。目前现有的防护服基本为铅体防护服,但是多数为无袖或无裤类防护服,因此防护程度并不全面,舒适性也相对较差,特别是内部的舒适性均有待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护全面、舒适性较高的射线无损检测防护服,尤其适合X射线无损检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射线无损检测防护服,包括前片、后片和带有调节扣的腰带,所述前片和后片均设有帽子、两个袖子、两只手套、上身、两个裤腿、两只脚套,所述前片和后片在帽子、两个袖子、两只手套、上身、两个裤腿及两只脚套的边缘密封连接一体,所述前片的帽子中间设有防护眼镜,所述帽子的中下部设有呼吸三角区,所述呼吸三角区的内侧设有氧气输送管及氧气触碰阀,所述后片的上身的中间处设有第一开口,所述裤腿的上方与上身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处均设有连接件,所述上身的内侧设有小型氧气瓶袋,所述后片腰部的两侧均连接有带调节扣的腰带;所述两只手套在手腕处设有调节扣或松紧带,所述两只脚套在脚腕处均设有调节扣或松紧带;所述前片和后片除防护眼镜及呼吸三角区除外其余部分均包括隔离膜层、超轻铅层、吸湿排汗层,所述隔离膜层、超轻铅层、吸湿排汗层按照由外之内的顺序依次连接,连接方法为粘合;

进一步的,所述呼吸三角区包括超轻铅层和氧气罩层;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为粘扣或拉链或两者的结合。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体服的形式使得防护更加全面、多层材料及超轻材料的选择使得舒适性较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前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后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层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呼吸三角区的层状结构示意图。

图中:

腰带1、帽子2、袖子3、手套4、上身5、裤腿6、脚套7、防护眼镜8、呼吸三角区9、第一开口10、第二开口11、小型氧气瓶袋12、调节扣或松紧带13、隔离膜层14、超轻铅层15、吸湿排汗层16、氧气罩层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射线无损检测防护服,包括前片、后片和带有调节扣的腰带1,所述前片和后片均设有帽子2、两个袖子3、两只手套4、上身5、两个裤腿6、两只脚套7,所述前片和后片在帽子2、两个袖子3、两只手套4、上身5、两个裤腿6及两只脚套7的边缘密封连接一体,所述前片的帽子2中间设有防护眼镜8,所述帽子2的中下部设有呼吸三角区9,所述呼吸三角区9的内侧设有氧气输送管及氧气触碰阀(未画出),所述后片的上身5的中间处设有第一开口10,所述裤腿6的上方与上身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开口11,所述第一开口10和第二开口11处均设有连接件(未画出),所述上身5的内侧设有小型氧气瓶袋12,所述后片腰部的两侧均连接有带调节扣的腰带1;所述两只手套4在手腕处设有调节扣或松紧带13,所述两只脚套7在脚腕处均设有调节扣或松紧带13;所述前片和后片除防护眼镜8及呼吸三角区9除外其余部分均包括隔离膜层14、超轻铅层15、吸湿排汗层16,所述隔离膜层14、超轻铅层15、吸湿排汗层15按照由外之内的顺序依次连接,连接方法为粘合;

进一步的,所述呼吸三角区9包括超轻铅层15和氧气罩层17;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为粘扣或拉链或两者的结合。

本实例的工作过程:穿着时,打开第一开口10和第二开口11,先穿上身5部分,然后穿上裤腿6直到脚进入到脚套7内,将氧气瓶放入小型氧气瓶盛放袋12内,连接好输送管,穿好后将第一开口10及第二开口11的连接件连接好,将带有调节扣的腰带1向前粘好或向后粘好将腰部束紧,用手从外部辅助将呼吸三角区9贴在鼻子和嘴周围,并使鼻子触碰到氧气触碰阀释放一定量的氧气后开始工作。工作时间不能过长。本服装需要根据人体身高分号码对应穿着。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