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鞋带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6026阅读:1627来源:国知局
一种鞋带扣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带扣,属于服装鞋帽领域。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许多鞋子都是带有鞋带的,比如运动鞋。一般的带有鞋带的鞋子在鞋带穿过最上方的鞋带眼后直接系紧,如此在走动,运动过程中脚部对鞋子的撑开力会部分作用到鞋带上,最终该力主要由鞋带的系紧结承担,从而使鞋带的系紧结容易松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鞋带扣。该鞋带扣能分担鞋带的系紧结的受力,有效防止系紧结松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鞋带扣,包括相互间距平行设置的下片和上片;所述下片固定在鞋子上;所述下片与上片一端设置有凹部;所述下片与上片另一端通过一按扣扣合;所述上片中部设置有V形通口;所述V形通口从中间向两端逐渐缩窄;所述上片在凹部与V形通口之间的位置还设置有一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连接下片与上片。

其中,所述下片与鞋子通过铆钉铆接。

其中,所述V形通口侧壁上粘接有第一摩擦层。

其中,所述凹部侧壁上粘接有第二摩擦层。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一种鞋带扣能分担鞋带的系紧结的受力,有效防止系紧结松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2、本实用新型一种鞋带扣设置有下片和上片,下片和上片通过连接件和按扣实现可拆卸的卡合,可以有效夹紧鞋带,分担鞋带系紧结的受力。

3、本实用新型一种鞋带扣设置有V形通口,鞋带从V形通口中部穿过并滑入V形通口两端夹紧,进一步分担鞋带系紧结的受力。

4、本实用新型一种鞋带扣设置有凹部,可以引导鞋带进行系紧,并提高摩擦力。

5、本实用新型一种鞋带扣设置有第一摩擦层和第二摩擦层,有效提高了鞋带在鞋带扣内的摩擦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鞋带扣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鞋带扣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鞋带扣在鞋子上布置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下片、2-上片、21-V形通口、22-第一摩擦层、3-连接件、31-凹部、32-第二摩擦层、4-按扣、5-铆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2所示, 一种鞋带扣,包括相互间距平行设置的下片1和上片2;所述下片1固定在鞋子上;所述下片1与上片2一端设置有凹部31;所述下片1与上片2另一端通过一按扣4扣合;所述上片2中部设置有V形通口21;所述V形通口21从中间向两端逐渐缩窄;所述上片2在凹部31与V形通口21之间的位置还设置有一连接件3;所述连接件3连接下片1与上片2。

其中,所述下片1与鞋子通过铆钉5铆接。

其中,所述V形通口21侧壁上粘接有第一摩擦层22。

其中,所述凹部31侧壁上粘接有第二摩擦层32。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如图3所示,在鞋子鞋舌上方的鞋身两侧各设置一个鞋带扣,鞋带在鞋带眼里交叉穿插后在系紧之前一端从其中一个鞋带扣的上片2与下片1之间穿入,并从V形通口21穿出;鞋带另一端也从另一个鞋带扣的上片2与下片1之间穿入,并从V形通口21穿出;鞋带两端分别穿过两个鞋带扣的凹部31后进行系紧;分别按下按扣4使上片2与下片1夹住位于两者之间的鞋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