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带背包式服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25961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自带背包式服装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带背包式服装,属于服装设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发展,现代人特别是一些年轻人更喜欢在闲暇时间来一场旅行,以缓解生活中的工作压力和学习压力。而出门旅行经常要携带一些随身物品或沿途留下纪念,现在通常是用背包来携带物品。但是对于短时间出游来说,带上背包本身就是一件负重,而且在游玩过程中有的人经常把背包取下,随手放置导致物品丢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带背包式服装,其结构设计合理,美观大方,即可方便地携带物品,又能减少出游途中的负重,解脱双手去拍摄沿途风景或做其他有意义的事情,并且不会丢失。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自带背包式服装,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包顶面面料、背包中间面料、第一开尾隐形拉链和第二开尾隐形拉链,所述背包顶面面料的左右侧边沿和底边沿与所述背包中间面料的外边沿缝合连接,所述背包中间面料的里边沿与服装后片缝合连接,背包顶面面料的顶边沿与服装后片之间留有开口;所述第一开尾隐形拉链的母拉链缝在背包顶面面料的底边沿处,并位于所述背包中间面料外边沿的外围,第一开尾隐形拉链的子拉链缝在服装后片上,并位于所述背包中间面料里边沿的外围,第一开尾隐形拉链拉合时,背包顶面面料的底边沿与服装后片紧密结合并将底边沿处的背包中间面料封在内部;所述第二开尾隐形拉链的母拉链缝在背包顶面面料的其余边沿处,并位于所述背包中间面料外边沿的外围,第二开尾隐形拉链的子拉链缝在服装后片上,并位于所述背包中间面料里边沿的外围,第二开尾隐形拉链拉合时,背包顶面面料的其余边沿与服装后片紧密结合并将两侧边沿处的背包中间面料封在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服装后片设有造型线,所述背包顶面面料的形状按所述造型线围成区域的形状裁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开尾隐形拉链和第二开尾隐形拉链的子拉链均是夹缝在服装后片上的造型线与底层拼布之间,子拉链两端缝头藏于服装后片的面料与里料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背包顶面面料采用与服装后片面料相同的面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背包中间面料采用超薄柔软高韧性面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背包中间面料采用罗缎面料。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美观大方,即可方便地携带物品,又能减少出游途中的负重,解脱双手去拍摄沿途风景或做其他有意义的事情,并且不会丢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背包完全闭合)。

图2为图1中背包半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背包完全打开状态的结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实施例中的自带背包式服装主要包括背包顶面面料2、背包中间面料3、第一开尾隐形拉链4和第二开尾隐形拉链5,所述背包顶面面料2的左右侧边沿和底边沿与所述背包中间面料3的外边沿缝合连接,所述背包中间面料3的里边沿与服装后片1缝合连接,背包顶面面料2的顶边沿与服装后片1之间留有开口;所述第一开尾隐形拉链4的母拉链缝在背包顶面面料2的底边沿处,并位于所述背包中间面料3外边沿的外围,第一开尾隐形拉链4的子拉链缝在服装后片1上,并位于所述背包中间面料3里边沿的外围,第一开尾隐形拉链4拉合时,背包顶面面料2的底边沿与服装后片1紧密结合并将底边沿处的背包中间面料3封在内部;所述第二开尾隐形拉链5的母拉链缝在背包顶面面料2的其余边沿处,并位于所述背包中间面料3外边沿的外围,第二开尾隐形拉链5的子拉链缝在服装后片1上,并位于所述背包中间面料3里边沿的外围,第二开尾隐形拉链5拉合时,背包顶面面料2的其余边沿与服装后片1紧密结合并将两侧边沿处的背包中间面料3封在内部。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服装后片1设有造型线,所述背包顶面面料2的形状按所述造型线围成区域的形状裁剪,以确保背包顶面面料2完成造型完全吻合于造型线。所述第一开尾隐形拉链4和第二开尾隐形拉链5的子拉链均是夹缝在服装后片1上的造型线与底层拼布之间,子拉链两端缝头藏于服装后片1的面料与里料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背包顶面面料2优选采用与服装后片1面料相同的面料。所述背包中间面料3优选采用超薄柔软高韧性面料。如采用罗缎面料。

具体应用时,当第一开尾隐形拉链4和第二开尾隐形拉链5全部拉合时,背包藏于内部,整个背包从背面看为造型线。当需要打开背包使用时,将第一开尾隐形拉链4和第二开尾隐形拉链5拉开,背包造型打开,内部可装纳物品,随身携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