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发光鞋底的联帮注塑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73829阅读:1123来源:国知局
具有发光鞋底的联帮注塑鞋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底发光的鞋子。



背景技术:

鞋的产生与自然环境、人类的智慧密不可分。远古时代,土地的高低不平,气候的严寒酷暑,人类本能地要保护自己的双脚,于是就出现了鞋:简单包扎脚的兽皮,树叶,便成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鞋。古人类保存下来的文献,仍能给我们提供一部精彩的鞋史。鞋子是穿在脚上防止脚受到伤害的一种物品,在人类文明史前期是草鞋、布鞋,如今以皮鞋多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追求时尚潮流也就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制作鞋底能够发光的鞋子,也成为人们的一种时尚追求。

目前,为了能够获得鞋底能够发光的鞋子,主要的方法有两种:

其一是采用电子元件,通过发光元件进行发光,如:两位英国工程师合作开发的LED发光鞋,既酷炫又舒适,引发了人们极大的关注,但是,该方法存在的缺陷是显著的,需要借助电子器件,并将其封闭在鞋底中,通过电源进行发光,显然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其二是,采用发光材料作为原料制备鞋底,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510234307.2公开的技术,以及中国专利(201110269270.9)公开的长余辉发光塑料。

但是,由于添加了发光的原料,不仅生产生产成本提高,而且如将其作为鞋底料,在鞋底不需要发光的部位,其根本没有作用,也没有必要,不仅如此,通过添加发光材料,虽然可以通过材料的改性,使得发光材料如鞋底的母体材料如与聚氨酯更好的结合,但是,还是存在着稳定性差,发光材料与基体树脂结合不牢固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发光鞋底的联帮注塑鞋,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发光鞋底的联帮注塑鞋,包括鞋帮、中底和大底,所述的鞋帮与中底相连接,所述的中底和大底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底包括大底主体和发光边,所述的发光边粘合在所述的大底主体周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在黑夜发光,对人的安全上起到很好的安全防范作用,可以制作成为安全鞋、童鞋,能使鞋的外观更加亮丽五彩,无需用电,大底和中底的材料没有根本改变,保持了原材料的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发光鞋底的联帮注塑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大底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发光鞋底的联帮注塑鞋,包括鞋帮1、中底2和大底,所述的鞋帮1与中底2相连接,所述的中底2和大底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底包括:大底主体301和发光边302,所述的发光边302粘合在所述的大底主体301周边;

优选的,所述的发光边302的上部设有向上凸起的定位柱303,所述的中底2下表面的边缘设有与所述的定位柱303配合的定位孔203,所述的定位柱303粘合在所述的定位孔203中;

优选的,所述的发光边302的内缘设有向外凸起的锯齿304,所述的大底主体301的外缘设有与所述的锯齿304配合的锯齿缝305,所述的锯齿304嵌在锯齿缝305中;

由于发光边302的材料含有稀土发光材料,其性能与中底与大底主体的材料不同,粘合强度受到影响,采用上述结构,可以使得所述的发光边302能够更牢固的固定在大底主体和中底上。

进一步优选的,相邻两个定位柱303之间的间距为2~5mm,所述的定位柱303的高度为中底厚度的1/3~1/4;

所述的大底主体和中底的材料为一般的热塑性塑料,如聚氨酯弹性体,所述的发光边302为含有发放稀土材料的热塑性塑料,可采用商业化的产品,如深圳耀德兴科技有限公司的长余辉夜光粉、济南槐荫新星发光材料厂生产的高亮度反光粉等;或者采用现有技术进行制备,如采用中国专利号201510234307.2、2008100359288、2009102177927等公开的技术。

本实用新型的制备方法:

(1)将中底料注入中底模具,然后通过联帮注塑的方法,将其与鞋帮粘合,脱模;

(2)再将发光边料注入发光边模具,将步骤(1)脱模的产物,通过模具框压在发光边模具上,注塑成型,脱模;

(3)然后将大底料注入大底模具,将步骤(2)的产物,通过模具框压在大底模具上,注塑成型,脱模,即可获得所述的具有发光鞋底的联帮注塑鞋。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白天吸收自然光源,或者灯光照射,晚上能够自然发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