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玉吊坠饰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72256阅读:560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玉吊坠饰品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首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可变化的金玉吊坠饰品。



背景技术:

吊坠饰品是一种人们喜爱的装饰品,如黄金、铂金吊坠、水晶吊坠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佩带吊坠饰品的人越来越多,为满足人们的喜爱心理和需求,吊坠饰品的加工技术也得到了不断创新和发展,在款式和造型上呈现了多样化。吊坠饰品具有美的外观和丰富的色彩,但现有市面上的吊坠一般为单一效果,即一件吊坠只有一种状态,不能实现两个展示面的变换,不富有立体感,不具备多样变化性。

我国珠宝玉石首饰产业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短短的30 多年,逐渐形成了一个特色显著、比较完整的产业链。中国的石雕、玉雕独具特色,是一个具有浓郁文化内涵的行业。在未来珠宝产业中拥有竞争力的企业,产品必然是要求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一种具有多样变化性的金玉吊坠饰品可填补国内外珠宝首饰品种的空白,大大推进传统优势产业的改造提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备多样变化性的、丰富了吊坠饰品的整体造型、更具新颖和美感的金玉吊坠饰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一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金玉吊坠饰品,其特征在于包括吊坠头、吊坠底托、连接于吊坠头和吊坠底托之间的吊饰本体,其中吊饰本体包括内饰体和外饰体,内饰体与吊坠头和吊坠底托之间通过吊坠杆同轴连接,外饰体由呈花瓣状的至少两片瓣体围接组成并包裹于内饰体外,且各瓣体通过一翻转结构可呈展开与收合两种状态地连接于吊坠头和吊坠底托之间。

优选地,上述吊坠杆由上、下两段吊坠杆组成,上段吊坠杆的两端分别与吊坠头和内饰体的顶部连接,下段吊坠杆的两端分别与吊坠底托和内饰体的底部连接。

优选地,上述内饰体的底部和顶部分别固设有一连接头,该两连接头均设有具有内螺纹的连接孔,上述吊坠头和吊坠底托分别连接有一具有外螺纹的上、下段吊坠杆,所述吊坠头和吊坠底托分别通过与其连接的上、下段吊坠杆的外螺纹和所述连接头的连接孔的内螺纹的连接配合而与内饰体同轴连接为一体。

优选地,上述翻转结构包括具有内螺纹的调节环、至少两摆臂,该调节环通过其内螺纹与下段吊坠杆的外螺纹的连接配合而可上下移动地环套于下段吊坠杆上,各摆臂的一端与该调节环连接,各摆臂的另一端分别与上述各瓣体的中部连接,各瓣体的底部分别与内饰体的底部连接,旋转调节环可使调节环沿下段吊坠杆上下移动,调节环的上下移动通过与其连接的各摆臂带动对应的各瓣体进行展开与收合两种状态的动作。

优选地,上述翻转结构还包括有一固定连接环和一活动连接环,固定连接环和活动连接环分别环套于下段吊坠杆上,且固定连接环与内饰体的底部固定连接,各瓣体的底部分别与固定连接环连接,活动连接环可上下滑动地环套于下段吊坠杆上并位于上述调节环上方,上述各摆臂的一端分别与活动连接环连接,旋转调节环可使调节环和活动连接环沿下段吊坠杆上下移动,活动连接环的上下移动通过与其连接的各摆臂带动对应的各瓣体进行展开与收合两种状态的动作。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一具有内螺纹的可锁盖住各瓣体顶部的锁定环,该锁定环通过其内螺纹与上段吊坠杆的外螺纹的连接配合而可上下移动地环套于上段吊坠杆上并位于内饰体与吊坠头之间,旋转锁定环可使锁定环沿上段吊坠杆上下移动,锁定环的上下移动通过其与各瓣体顶部的配合使各瓣体顶部实现松开与锁定两种状态。

优选地,上述内饰体和外饰体为雕刻有个性化佛道人像浮雕的玉石、翡翠或其他珠宝。

优选地,上述吊坠头、吊坠底托、锁定环和调节环分别为镶嵌有金、银、钻石、石雕、玉雕、金饰、银饰或其他珠宝。

优选地,上述外饰体的形状可以是圆形、方形、菱形或其他多边形几何形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显著的特点,它巧妙地将传统静态吊坠饰品改进为具有翻转结构的动态吊坠饰品,使佩带饰品时,能够自动、灵敏的摆动和翻转,实现了改变吊坠的佩戴形状和多状态佩戴的效果,进而使得吊坠的整体造型既富有立体感又富有展开与收合两种状态的变化,在外观设计的组合上,将吊坠头、吊坠底托和吊饰本体有机的结合成一个整体,进一步丰富了吊坠饰品的整体造型,使人们佩带的吊坠饰品更具新颖和美感,突显黄金与玉石融合的完美价值和独特的感官视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收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收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分解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收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分解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收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分解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收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分解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收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分解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部件符号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之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配合附图说明如下,然而所附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请参照图1至图18,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之金玉吊坠饰品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金玉吊坠饰品,包括吊坠头1、吊坠底托3、连接于吊坠头1和吊坠底托3之间的吊饰本体2,其中吊饰本体2包括内饰体21和外饰体22,内饰体21与吊坠头1和吊坠底托3之间通过吊坠杆同轴连接,外饰体22由呈花瓣状的至少两片瓣体围接组成并包裹于内饰体21外,且各瓣体通过一翻转结构可呈展开与收合两种状态地连接于吊坠头1和吊坠底托3之间。

优选地,上述吊坠杆由上、下两段吊坠杆组成,上段吊坠杆12的两端分别与吊坠头1和内饰体21的顶部连接,下段吊坠杆33的两端分别与吊坠底托3和内饰体21的底部连接。

优选地,上述内饰体21的底部和顶部分别固设有一连接头23,该两连接头23均设有具有内螺纹的连接孔,上述吊坠头1和吊坠底托3分别连接有一具有外螺纹的上、下段吊坠杆33,所述吊坠头1和吊坠底托3分别通过与其连接的上、下段吊坠杆33的外螺纹和所述连接头23的连接孔的内螺纹的连接配合而与内饰体21同轴连接为一体。

优选地,上述翻转结构包括具有内螺纹的调节环31、至少两摆臂35,该调节环31通过其内螺纹与下段吊坠杆33的外螺纹的连接配合而可上下移动地环套于下段吊坠杆33上,各摆臂35的一端与该调节环31连接,各摆臂35的另一端分别与上述各瓣体的中部连接,各瓣体的底部分别与内饰体21的底部连接,旋转调节环31可使调节环31沿下段吊坠杆33上下移动,调节环31的上下移动通过与其连接的各摆臂35带动对应的各瓣体进行展开与收合两种状态的动作。

优选地,上述翻转结构还包括有一固定连接环37和一活动连接环36,固定连接环37和活动连接环36分别环套于下段吊坠杆33上,且固定连接环37与内饰体21的底部固定连接,各瓣体的底部分别与固定连接环37连接,活动连接环36可上下滑动地环套于下段吊坠杆33上并位于上述调节环31上方,上述各摆臂35的一端分别与活动连接环36连接,旋转调节环31可使调节环31和活动连接环36沿下段吊坠杆33上下移动,活动连接环36的上下移动通过与其连接的各摆臂35带动对应的各瓣体进行展开与收合两种状态的动作。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一具有内螺纹的可锁盖住各瓣体顶部的锁定环11,该锁定环11通过其内螺纹与上段吊坠杆12的外螺纹的连接配合而可上下移动地环套于上段吊坠杆12上并位于内饰体21与吊坠头1之间,旋转锁定环11可使锁定环11沿上段吊坠杆12上下移动,锁定环11的上下移动通过其与各瓣体顶部的配合使各瓣体顶部实现松开与锁定两种状态。

优选地,上述内饰体21和外饰体22为雕刻有个性化佛道人像浮雕的玉石、翡翠或其他珠宝。

优选地,上述吊坠头1、吊坠底托3、锁定环11和调节环31分别为镶嵌有金、银、钻石、石雕、玉雕、金饰、银饰或其他珠宝。

优选地,上述外饰体22的形状可以是圆形、方形、菱形或其他多边形几何形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显著的特点,它巧妙地将传统静态吊坠饰品改进为具有翻转结构的动态吊坠饰品,使佩带饰品时,能够自动、灵敏的摆动和翻转,实现了改变吊坠的佩戴形状和多状态佩戴的效果,进而使得吊坠的整体造型既富有立体感又富有展开与收合两种状态的变化,在外观设计的组合上,将吊坠头1、吊坠底托3和吊饰本体2有机的结合成一个整体,进一步丰富了吊坠饰品的整体造型,使人们佩带的吊坠饰品更具新颖和美感,突显黄金与玉石融合的完美价值和独特的感官视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专利范围,其它运用本实用新型之专利精神之等效变化,均应俱属本实用新型之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