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健服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73108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健服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健产品,具体涉及一种保健服装。



背景技术:

由于当代经济发张迅猛,人们生活逐步达到小康。但是,与之矛盾的是人们的快节奏导致大部分人们失去了运动的时间,身体素质水平日渐降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身体健康也越来越重视,因此保健的需求目前正呈现喷发式增加趋势。特别进入冬季,呼吸道疾病病人,儿童,老人,妇女等抵抗力薄弱的群体特别需要一种能够自发热的保健功能产品来抵抗寒冷,流感,呼吸道疾病等困扰。目前市场上的有带电子功能的自发热功能的服装,但是电池等部件增加了服装的重量,同时,电子发热功能服装的发热丝产生的热量仅为局部效果,不够全面。且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如何能随时随地、轻便地保健成为了一个迫切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保健服装及其制作方法,将生姜和中药的保健功能通过服装作用于使用者,便于使用者随时随地、省时省力地进行保健和治疗,进而提高身体机能和辅助治疗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保健服装,包括前衣襟和后衣襟,所述前衣襟和所述后衣襟均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布料层、内衬层和第二布料层,所述内衬层为经保健液浸泡过的棉质层,所述第二布料层靠近皮肤;所述保健液为生姜水与中药糊的混合液;所述第一布料层和所述第二布料层形成一个具有空腔和开口的壳体,所述内衬层与所述空腔相适配,并可拆卸地放置于所述空腔内;所述第一布料层为防风布料,所述第二布料层为蚕丝面料、纯棉面料或透气网层。

生姜,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的功效,常用于风寒感冒,脾胃寒症,胃寒呕吐,肺寒咳嗽,解鱼蟹毒。生姜本身具有的自发热功能对人体产生积极的加强血液循环作用,血液循环提高后的人体机能也会相对应提升,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对于爱美的女士来说亦是福音,适宜秋冬季节穿着,可起到一定的保暖效果,既能美观又能健体。同时,利用中药的药性与服装相结合,通过人们日常穿着达到对病人有辅助治疗的作用,对普通人群有提高免疫力的保健作用。

但是若将经保健液浸泡过的内衬层直接接触皮肤,可能会引起皮肤过敏、发炎甚至引起疾病等副作用,同时,皮肤的油脂和汗液会渗透到服装上面,降低了保健液的功能,进而影响该内衬层的使用时长。而在本发明所提供的保健服装中,第二布料层可靠近皮肤,在第一布料层和第二布料层之间夹有内衬层,该内衬层经过由生姜水和中药糊混合制成的保健液浸泡,使其表里附着有生姜及中药粉,使用者在日常穿着时,该内衬层可对使用者发挥一定的药效,对于病人有辅助治疗的作用,对于普通人群则由提高免疫力的保健作用。该保健服装结构简单、穿着方便,便于使用者随时随地、省时省力地进行保健和治疗,进而提高身体机和辅助治疗的目的。

本发明所提供的保健服装中,由第一布料层和第二布料层所形成的壳体可以是整体式结构,内衬层为分体式结构,在拆装内衬层的过程中,可以将分体的内衬层放置于整体式的壳体内;当然,前衣襟的壳体和后衣襟的壳体也可以是通过纽扣或者拉链式等连接的结构,将内衬层做为两个片状或者多个片状结构,在拆装内衬层的过程中,可以将片状的内衬层分别放置于前衣襟的壳体内和后衣襟的壳体内,便于内衬层的拆装。第一布料层和第二布料层形成一个壳体,当将从保健液中浸泡过的内衬层放置于该壳体内封口即可,内衬层与第一布料层及第二布料层之间可以通过魔术贴使其固定,也可以通过按扣等方式使其固定,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当需要将该服装进行清洗时,直接从开口处将内衬层取出,清洗第一布料层和第二布料层即可,拆卸简单,且便于清洗,并且清洗第一布料层和第二布料层,不直接清洗内衬层可避免由于清洗导致功效的损失。另外,还可同时设计多款第一布料层和第二布料层所构成的壳体,便于更换,以满足现代人多元化的需求。

将第一布料层选用如风衣或西装面料等防风布料,该防风布料可起到严密保护内衬层的药效尽量少向外散发,而第二布料层采用了蚕丝面料、纯棉面料或透气网层等,透气性好,可起到直接快速的将内衬层的药效向内(人体侧)扩散,从而获得更良好的功效。

优选地,前衣襟和后衣襟的领口及腰部均为收口型,且所述领口及所述腰部的第一布料层和第二布料层之间均设有活性炭纤维层。

为了尽量减少药效的挥发,该保健服装的领口和腰部均设置为收口型,另外,由于内衬层经过由生姜水和中药糊混合制得的保健液中浸泡过,因此该内衬层会具有一定的生姜味和中药味,所以在领口和腰部的第一布料层和第二布料层之间均设有活性炭纤维,以减轻内衬层的味道,提升穿着舒适性。

优选地,所述内衬层的内侧面间隔设有若干个与所述第二布料层相同材质的布片,各所述布片与所述内衬层形成具有开口的置物袋,所述置物袋的开口处设有魔术贴,所述置物袋内放置按摩珠和粘有中药粉的棉布片,所述按摩珠设于所述棉布片与所述内衬层之间。

为了提高中药的保健作用,在内衬层的内侧还设有多个布片,各布片在内衬层的内侧形成多个置物袋,在这些置物袋内分别放置按摩珠和粘中药粉的棉布片,其中按摩珠放置在棉布片和内衬层之间,使用者在平时运动过程中,按摩珠会发生滚动,并将中药粉透过布片作用于人体,对人体产生一定的保健和辅助治疗作用。另外,布片的位置可以根据人体的穴位进行设置,按摩珠对各穴位进行按摩也将起到一定的保健和治疗效果。

优选地,所述前衣襟为可通过纽扣连接的左右两半结构,所述纽扣为包括底座和与所述底座卡接的外壳的功能纽扣,所述底座与所述前衣襟连接;所述外壳的内侧壁上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在所述外壳内形成位于上侧的第一腔体和位于下侧的第二腔体,所述外壳的上表面设有活塞按钮,所述活塞按钮设于所述第一腔体的上端并可沿其腔壁上下滑动,所述活塞按钮与所述限位块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外壳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单向充气阀,所述第一单向充气阀位于所述活塞按钮与所述限位块之间,且所述第一单向充气阀由所述外壳的外侧导向所述外壳的内侧;所述第二腔体内设有第一储液装置和第二储液装置,所述第一储液装置的底端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储液装置的底端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同轴且相对,所述第一储液装置的外侧和所述第二储液装置的外侧形成导流空间,所述导流空间贯通所述第二腔体内和所述壳体外,且所述导流空间沿所述第一通孔处向所述第二腔体内及所述外壳外,呈渐扩状;所述第一储液装置和所述第二储液装置内均装有保健液,且所述第一储液装置和所述第二储液装置的腔壁上均设有第二单向充气阀,所述第二单向充气阀由腔壁外侧导向腔壁内侧。

内衬层在穿着一定时间后,其内部的粘有的生姜及中药量将减少,对人体的作用效果也将减弱,因此,为了保持药效,需要在一定时间后对内衬层的增补生姜及中药量,为便于对内衬层增补保健液,在本实用新型中,将纽扣设计为包括用于安装到前衣襟上的底座和与该底座卡接的外壳,其中,该外壳内的第二腔体中的第一储液装置和第二储液装置中均放置有生姜水和中药糊的保健液,在不使用的情况下,外壳卡接在底座内,固定于前衣襟上,第一储液装置和第二储液装置的曲面结构的底部的通孔较小,由于保健液的表面存在一定的张力,使得保健液不会沿小通孔流出。当需要对内衬层增补药量时,只需将功能纽扣的外壳从底座上取下,外壳的底端对准内衬层,按压活塞按钮,活塞沿第一腔体的侧壁向下运动,将第二腔体内的空气沿第一储液装置和第二储液装置之间的导流空间排出,即在导流空间内产生气流,由于导流空间沿第一通孔处向第二腔体内及外壳外呈渐扩状,该渐扩状指的是第一储液装置和第二储液装置之间,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之间的距离为最小,且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处向第二腔体内或者向外壳外,距离逐渐变大。所以导流空间的外侧体积大于内侧体积,当空气从第二空腔内即导流空间的外侧进入到导流空间的内侧时,气流在导流空间外侧的速度要低于在导流空间内侧的速度,根据伯努利原理:

p+1/2ρv2+ρgh=C

其中,p为气流中某点的压强,v为气流该点的流速,ρ为气流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h为该点所在高度,C是一个常量,也就是说,在一个气流系统中,流速越快,气流产生的压力就越小。当空气从导流空间的外侧进入到导流空间的内侧时,速度增大,压力减小,通孔处形成负压,使得第一储液装置和第二储液装置内的保健液排出,即保健液随气流喷射至内衬层上,以达到为内衬层增加保健液的目的。

该功能纽扣的结构设计简单、操作方便,便于随身携带保健液,便于随时对内衬层进行简单、快速的增补保健液,同时,前衣襟设置为两半式结构,更便于穿着。

优选地,所述第一储液装置和所述第二储液装置的侧壁均为球面结构。

优选地,所述功能纽扣为塑料或金属材质。

优选地,还包括与所述前衣襟和所述后衣襟可拆卸连接的衣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健服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功能纽扣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00-前衣襟

101-第一布料层

102-内衬层

103-第二布料层

200-后衣襟

300-功能纽扣

310-外壳

320-限位块

330-活塞按钮

340-复位弹簧

350-第一单向充气阀

360-第一储液装置

361-第一通孔

370-第二储液装置

371-第二通孔

380-第二单向充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保健服装,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前衣襟100和后衣襟200。前衣襟100和后衣襟200均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布料层110、内衬层120和第二布料层130,其中,第一布料层110和第二布料层130形成一个具有空腔和开口的壳体,内衬层120为经保健液浸泡过的棉质层,空腔相适配,并可拆卸地放置于空腔内。第二布料层130靠近皮肤;保健液为生姜水与中药糊的混合液。

生姜,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的功效,常用于风寒感冒,脾胃寒症,胃寒呕吐,肺寒咳嗽,解鱼蟹毒。生姜本身具有的自发热功能对人体产生积极的加强血液循环作用,血液循环提高后的人体机能也会相对应提升,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对于爱美的女士来说亦是福音,适宜秋冬季节穿着,可起到一定的保暖效果,既能美观又能健体。同时,利用中药的药性与服装相结合,通过人们日常穿着达到对病人有辅助治疗的作用,对普通人群有提高免疫力的保健作用。

但是若将经保健液浸泡过的内衬层120直接接触皮肤,可能会引起皮肤过敏、发炎甚至引起疾病等副作用,同时,皮肤的油脂和汗液会渗透到服装上面,降低了保健液的功能,进而影响该内衬层120的使用时长。而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保健服装中,第二布料层130可靠近皮肤,在第一布料层110和第二布料层130之间夹有内衬层120,该内衬层120经过由生姜水和中药糊混合制成的保健液浸泡,使其表面附着有生姜及中药粉,使用者在日常穿着时,该内衬层120可对使用者发挥一定的药效,对于病人有辅助治疗的作用,对于普通人群则由提高免疫力的保健作用。该保健服装结构简单、穿着方便,便于使用者随时随地、省时省力地进行保健和治疗,进而提高身体机能和辅助治疗的目的。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保健服装中,由第一布料层110和第二布料层130所形成的壳体可以是整体式结构,内衬层120为分体式结构,在拆装内衬层120的过程中,可以将分体的内衬层120放置于由第一布料层110和第二布料层130所形成的壳体内;当然,前衣襟100的壳体和后衣襟200的壳体也可以是通过纽扣或者拉链式等连接的结构,将内衬层120做为两个或多个片状结构,在拆装内衬层120的过程中,可以将片状的内衬层120分别放置于前衣襟100的壳体内和后衣襟200的壳体内,便于内衬层120的拆装。第一布料层110和第二布料层130形成一个壳体,当将从保健液中浸泡过的内衬层120放置于该壳体内封口即可,内衬层120与第一布料层110及第二布料层130之间可以通过魔术贴使其固定,也可以通过按扣等方式使其固定,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当需要将该服装进行清洗时,直接从开口处将内衬层120取出,清洗第一布料层110和第二布料层130即可,拆卸简单,且便于清洗,并且清洗第一布料层110和第二布料层130,不直接清洗内衬层120可避免由于清洗导致功效的损失。另外,还可同时设计多款第一布料层110和第二布料层130所构成的壳体,便于更换,以满足现代人多元化的需求。

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一布料层110选为防风布料,如风衣面料或西装面料等,可起到严密保护内衬层120的药效尽量少向外散发,而第二布料层130选为蚕丝面料、纯棉面料或透气网层等透气性较好的面料,可起到直接快速的将内衬层120的药效向内(人体侧)扩散,从而获得更良好的功效。同时,为了尽量减少药效的挥发,该保健服装的领口和腰部均设置为收口型。另外,由于内衬层120经过由生姜水和中药糊混合制得的保健液中浸泡过,因此该内衬层120会具有一定的生姜味和中药味,所以在领口和腰部的第一布料层110和第二布料层130之间均设有活性炭纤维层,以减轻内衬层120的味道,提升穿着舒适性。

为了进一步提高中药的保健作用,在内衬层120的内侧还设有多个布片,各布片在内衬层120的内侧形成多个置物袋,在这些置物袋内分别放置按摩珠和粘中药粉的棉布片,其中按摩珠放置在棉布片和内衬层120之间,使用者在平时运动过程中,按摩珠会发生滚动,并将中药粉透过布片作用于人体,以促进中药粉对人体所产生的保健和辅助治疗作用。另外,布片的位置可以根据人体的穴位进行设置,按摩珠对各穴位进行按摩也将起到一定的保健和治疗效果。

内衬层在穿着一定时间后,其内部的粘有的生姜及中药量将减少,对人体的作用效果也将减弱,因此,为了保持药效,需要在一定时间后对内衬层的增补生姜及中药量,若采用将内衬层重新浸泡于保健液内的方式,则使用者需要准备较大量的保健液,且工序较长,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将纽扣为设置有保健液喷洒功能的功能纽扣300。

如图2所示,该纽扣为包括底座和与底座卡接的外壳310的功能纽扣300,该功能纽扣300通过底座实现连接在前衣襟100上,外壳310的内侧壁上设有限位块320,限位块320在外壳310内形成位于上侧的第一腔体和位于下侧的第二腔体,外壳310的上表面设有活塞按钮330,活塞按钮330设于第一腔体的上端并可沿其腔壁上下滑动,活塞按钮330与限位块320之间设有复位弹簧340,外壳310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单向充气阀350,第一单向充气阀350位于活塞按钮330与限位块320之间,且第一单向充气阀350由外壳310的外侧导向外壳310的内侧;第二腔体内设有具有曲面结构的第一储液装置360和第二储液装置370,第一储液装置360的曲面结构的底端和第二储液装置370的曲面结构的底端均设有通孔,第一储液装置360的曲面结构的底端外侧和第二储液装置370的曲面结构的底端外侧相对,第一储液装置360的曲面结构和第二储液装置370的曲面结构形成导流空间,导流空间的纵向方向的截面由中间向两端呈弧状渐扩;第一储液装置360和第二储液装置370内均装有保健液,且第一储液装置360和第二储液装置370的腔壁上均设有第二单向充气阀380,第二单向充气阀380由腔壁外侧导向腔壁内侧。

第一储液装置360和第二储液装置370中均放置有生姜水和中药糊的保健液,在不使用的情况下,外壳310卡接在底座内,底座固定于前衣襟100上,第一储液装置360和第二储液装置370的曲面结构的底部的通孔较小,由于保健液的表面存在一定的张力,使得保健液不会沿小通孔流出。当需要对内衬层增补药量时,只需将功能纽扣300的外壳310从底座上取下,外壳310的底端对准内衬层,按压活塞按钮330,活塞沿第一腔体的侧壁向下运动,将第二腔体内的空气沿第一储液装置360和第二储液装置370之间的导流空间排出,即在导流空间内产生气流,由于导流空间沿第一通孔361处向第二腔体内及外壳310外呈渐扩状,该渐扩状指的是第一储液装置360和第二储液装置370之间,第一通孔361和第二通孔371之间的距离为最小,且从第一通孔361和第二通孔371处向第二腔体内或者向外壳310外,距离逐渐变大,如第一储液装置360和第二储液装置370均设为具有球面结构,或者其他能形成该导流空间的结构均可。所以导流空间的外侧体积大于内侧体积,当空气从第二空腔内即导流空间的外侧进入到导流空间的内侧时,气流在导流空间外侧的速度要低于在导流空间内侧的速度,根据伯努利原理:

p+1/2ρv2+ρgh=C

其中,p为气流中某点的压强,v为气流该点的流速,ρ为气流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h为该点所在高度,C是一个常量,也就是说,在一个气流系统中,流速越快,气流产生的压力就越小。当空气从导流空间的外侧进入到导流空间的内侧时,速度增大,压力减小,通孔处形成负压,使得第一储液装置360和第二储液装置370内的保健液排出,即保健液随气流喷射至内衬层上,以达到为内衬层增加保健液的目的。松开活塞按钮330后,活塞按钮330在复位弹簧340的作用下回到原位置,然后可再次按压该活塞按钮330再次向内衬层喷射保健液,可根据具体情况对内衬层的各部位进行增补保健液。

该功能纽扣300的结构设计简单、操作方便,便于随身携带保健液,便于随时对内衬层120进行简单、快速的增补保健液,同时,前衣襟设置为两半式结构,更便于穿着。其中该功能纽扣300可以选用塑料或金属材质均可,选材方便,经济性好。

该保健服装适宜在秋冬季节穿着,可以设置为马甲样式,但是由于天气较冷,为提高该保健服装的适用性,该保健服装还包括与前衣襟100和后衣襟200可拆卸连接的衣袖,如采用纽扣或者拉链等形式连接,可灵活拆装,便于穿着。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