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重力双肩背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00346阅读:125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肩背包,尤其涉及一种反重力双肩背包。



背景技术:

目前,背包作为一种日常生活用品得到着广泛的使用,人们在背着背包时,背带是负重的主要部位,背包的时间一久会容易导致人们的双肩产生疲劳,进而影响使用者的身体健康。

肩带过硬会使人的肩膀产生较大的负重感甚至会使人不适,而肩带过软则强度不足以承载重物。为了减少背包对肩部的压力,目前的一种做法一般是:在双肩背包的下端安装一副腰带,在背包时将腰带扣紧在腰部,采用安装腰带的方法只能有限地减轻人体肩部负荷;另外,在背包装有重物时,腰带与胯骨会产生摩擦,给人以不适感。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重力双肩背包,该反重力双肩背包能够减轻背包对肩部的压力,让使用者背包时更加舒适。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反重力双肩背包,包括背包主体、两根肩带和两个弹性件,各所述肩带的第一端部分别连接有所述弹性件,且所述弹性件连接于所述背包主体的背面,所述肩带的第二端部与所述背包主体的背面相连接。

可选的,所述弹性件设有两个端部,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部连接于所述背包主体的上端部,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部与所述肩带相连接。

可选的,所述弹性件为第一弹性带。

可选的,各所述肩带的第二端部分别连接于所述背包主体的下端部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肩带包括连接带和第二弹性带,所述连接带的一端与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部相连接,所述连接带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弹性带连接于所述背包主体的下端部。

可选的,所述背包主体的背面设有两个护垫,该两个护垫分别设置于所述背包主体的背面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护垫从所述背包主体的背面凸出。

可选的,各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部均连接于两个所述护垫之间。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反重力双肩背包包括背包主体、两根肩带和两个弹性件,各所述肩带的第一端部分别连接有所述弹性件,且所述弹性件连接于所述背包主体的背面,所述肩带的第二端部与所述背包主体的背面相连接,所述肩带的上端通过所述弹性件与所述背包主体的背面相连接,使用者在背双肩包的过程中,背包通过两根肩带的弹性件产生上下的振动,能够为使用者带来缓冲的效果,很多程度上缓解由于背包负重过大而传递到使用者肩部的压力感,借助弹性件所产生的回弹力减轻使用者肩部的负重,减小使用者的肩部所要支撑的力,让使用者如置身于反重力的空间,由此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令使用者在负重较大的情况下也能够走得既轻快又省力。

进一步的,所述肩带的第二端部分别连接于所述背包主体的下端部的两侧,能够让使用者在背包的过程中更加方便和舒适;所述肩带包括连接带和第二弹性带,连接带的一端与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部相连接,所述连接带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弹性带连接于所述背包主体的下端部,第二弹性带也能够起到回弹减压的作用,为使用者带来缓冲的效果,能够良好的缓解由于负荷而传递到使用者肩部的压力。且第二弹性带与弹性件相配合一起作用,能够增强背包整体的反重力作用,为使用者提供更加舒适的使用效果;背包主体的背面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一对护垫,且该两个护垫从所述背包主体的背面凸出,使用者在背包的过程中,背包主体的背面由于护垫的存在会与使用者的背部形成通气的风道,提高背包的透气性,另外,护垫能够使背包与使用者背部的接触分散到脊柱两边的肌肉上,也起到保护脊柱的作用;所述各弹性件的第一端部均连接于两个护垫之间,能够更好的承受背包的重力,并在竖直方向上对重力进行抵消,使得减轻使用者肩部的受力的效果更佳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所述的反重力双肩背包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背包主体,2、肩带,21、连接带,22、第二弹性带,3、弹性件,4、护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见图1,本优选实施例所述的反重力双肩背包包括背包主体1、两根肩带2和两个弹性件3,各所述肩带2的第一端部分别连接有所述弹性件3,且所述弹性件3连接于所述背包主体1的背面,所述肩带2的第二端部与所述背包主体1的背面相连接。

基于以上结构,各肩带2分别连接一个弹性件3,所述弹性件3连接于背包主体1的背面,肩带2通过弹性件3与背包主体1的背面相连接,背包负重过重的情况下,使用者通过两根肩带背上背包行走的过程中,两根肩带2各自连接的弹性件3均能够产生回弹力从而抵消使用者承受的压力,减轻使用者肩部的压力感,提高背包时的舒适度。

其中,弹性件3设有两个端部,弹性件3的第一端部连接于背包主体1的上端部,更方便承受整个背包的重力,从而在竖直方向上产生相对较大的回弹力,更有助于减轻使用者的压力,弹性件3的第二端部与肩带2相连接,两根肩带2分别向外弯曲,呈八字形布置,能够避免在使用者背上背包时出现一边高一边低的情况,使用过程中,使用者的肩部受力平衡;各肩带2的第二端部分别连接于背包主体1的下端部的两侧,能够保证肩带2的对称性,让使用者在背包时更加方便和舒适。弹性件3采用的是第一弹性带,肩带2包括连接带21和第二弹性带22,连接带21的一端与第一弹性带相连接,连接带21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弹性带22连接于背包主体1的下端部,第二弹性带22在背包主体1的下端部也能够对整体背包产生回弹减压的作用,为使用者带来缓冲的效果,且第二弹性带22与第一弹性带相配合一起作用,能够增强背包整体的反重力效果,让使用者肩部的压力更轻。连接带21的内侧采用透气防水面料制成,使连接带21与肩膀接触部透气舒爽,也能起到防汗和防污的作用,且整个肩带2的耐磨性强;另外,该透气防水面料还具有防震的功能,可以起到缓冲的效果,以化解压力及重击对肩部和颈部所造成的伤害,有效的减小肩膀长时间负重而阻碍血液循环及导致的麻痹感,由此提高了使用舒适度。

第一弹性带和第二弹性带22包括松紧织带和编织于所述松紧织带内部的橡胶丝,橡胶丝编织形成橡胶带,其具有很强的回弹力,可以大幅度减轻肩膀的负重;所述织带的上下表面均织造有纬纱,可以采用双针织带机织造而成,双面纬纱的设计使得织带中的橡胶丝不会从任意一面显露出来;在纬纱织造过程中,采用双纬针织造,纬纱和橡胶丝一起织造在织带的内部,这样不仅能够让织带具有非常好的开口柔韧度和高回缩力,还能实现橡胶丝完全被纬纱包合在织带内部。

另外,背包主体1的背面设有两个护垫4,该两个护垫4分别设置在背包主体1的背面的左右两侧,各弹性件3的第一端部均连接于两个护垫之间,更方便弹性带3承受背包整体的重力,产生相应的在竖直方向上的回弹力,使第一弹性带对整体背包的反向作用力更加集中,对使用者压力的减轻作用更加明显;另外,弹性件3连接于两个护垫4之间,还能够避免第一弹性带直接紧贴于使用者的背部,为使用者带来不便;护垫4的表面设有透气层,透气层采用透气防水面料制成,使护垫4与人体背部的接触部透气舒爽,防汗耐磨;该护垫4为从背包主体1的背面凸出,由于两个护垫4凸出的作用,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背包主体1的背面与使用者的背部形成通气的风道,提高背包主体1的背面的透气性,能够让使用者更加舒适,且两边的护垫4能够使背包与使用者背部的接触分散到脊柱两边的肌肉上,对脊柱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3采用的是第一弹性带,为了提高背包的反重力,第一弹性带和第二弹性带22均为整体上具备弹性的结构,但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件3选择和第二弹性带的结构并不受此限制,按照实际的情况,也可以选择局部具有弹性的结构,只要能够实现背包的反重力效果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反重力双肩背包包括背包主体、两根肩带和两个弹性件,各所述肩带的第一端部分别连接有所述弹性件,且所述弹性件连接于所述背包主体的背面,所述肩带的第二端部与所述背包主体的背面相连接,所述肩带的上端通过所述弹性件与所述背包主体的背面相连接,使用者在背双肩包的过程中,背包通过两根肩带的弹性件产生上下的振动,能够为使用者带来缓冲的效果,很多程度上缓解由于背包负重过大而传递到使用者肩部的压力感,借助弹性件所产生的回弹力减轻使用者肩部的负重,减小使用者的肩部所要支撑的力,让使用者如置身于反重力的空间,由此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令使用者在负重较大的情况下也能够走得既轻快又省力。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