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制动机构的行李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94602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制动机构的行李箱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制动机构的行李箱。



背景技术:

行李箱给外出旅行和搬运较大、较重物品的人们以极大的方便,已经成为众多家庭的生活必需品之一。它的外形与功能也是在生活实践中逐渐得到改进发展。从开始的将行李包裹捆在小拖车上拉着小拖车走的第一代雏形;到后来出现了行李箱自带2只轮子和一个伸缩式拉杆的第二代行李箱;直至当下改进成箱底安装有4只万向轮,推拉自如的自承重式第三代行李箱。第三代自承重式行李箱从大到小,从硬箱到软包,在整个行李箱市场的占有率较为可观。

第三代自承重式行李箱,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使用中也暴露出一个大问题——行李箱难以制动。想要不借助外力而将行李箱静止在行进的车厢中或者带有坡度的地面上是很困难的,行李箱会在惯性力或重力的作用下,不受控制的移动。于是近些年陆续出现了几十种专为行李箱轮子进行制动的装置,以解决此问题。但几年过去了,带轮式制动功能的行李箱却未在市场上普及!究其原因,已有的设计专利中制动原理与控制装置相对复杂,生产中既有成本问题,也有质量问题,难于被生产企业与消费者认可接受。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制动机构的行李箱,通过在箱体一侧或者侧面设置一个可以向下伸出的制动机构,制动机构能够将该侧行李箱底部的部分或者全部滚轮抬离地面,在停放行李箱时,利用伸出的制动机构与地面的摩擦力使行李箱停留原地。

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带有制动机构的行李箱,包括:箱体和制动机构,所述箱体的至少一侧安装有所述制动机构,所述制动机构包括固定基板,所述固定基板上安装有能够向下伸出箱体的制动件,所述制动件伸出箱体的长度略大于箱体底端的离地间隙。

进一步,所述制动件包括杆套和制动杆,所述杆套固定在所述固定基板上,所述制动杆插置在所述杆套内。

进一步,在配备一个或多个所述制动件,当配备多个制动件时,制动杆通过横向连杆连接。

进一步,所述制动杆的下端设置有制动胶垫。

进一步,所述制动件上设置有将所述制动杆在其伸出位置处与所述杆套相固定的下限位锁。

进一步,所述制动件上设置有将所述制动杆在其收回位置处与所述杆套相固定的上限位锁。

进一步,所述制动件伸出箱体的长度比箱体底端的离地间隙长1mm-5cm。

本实用新型的带有制动机构的行李箱有别于传统的直接作用在滚轮上的制动机构,本实用新型利用制动件直接与地面接触进行制动;制动机构便于在现有的行李箱上进行改装,便于推广应用;结构简单、可靠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带有制动机构的行李箱在实例1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行李箱在制动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带有制动机构的行李箱在实例2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固定基板、3杆套、4制动杆、5制动胶垫、6行走滚轮、7横向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利用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可以体现为多种不同形式,并不应理解为局限于这里叙述的示例性实施例。

为了易于说明,在这里可以使用诸如“上”、“下”、“左”、“右”等空间相对术语,用于说明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该理解的是,除了图中示出的方位之外,空间术语意在于包括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装置被倒置,被叙述为位于其他元件或特征“下”的元件将定位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下”可以包含上和下方位两者。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位于其他方位),这里所用的空间相对说明可相应地解释。

实施例1

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制动机构的行李箱的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包括:箱体1和制动机构,箱体1的底部带有四个行走滚轮6,箱体1的一侧设置安装了制动机构,当然也可以在箱体1相对的两侧上安装制动机构,或者在箱体1的三个侧面安装制动机构,或者在箱体1的四个侧面都安装制动机构。

制动机构包括:固定基板2和制动件,固定基板2通过螺栓安装固定在箱体1的外侧壁上,制动件设置在固定基板2上,制动件可以配备一个或多个,在本实施例中,选取了两个制动件的方式进行说明,每个制动件包括:杆套3和制动杆4,杆套3采用焊接或者螺纹连接或者其他已知方式固定在固定基板2上,制动杆4插置在杆套3内,制动杆4能够相对于杆套3上下移动。制动杆4的下端设置有制动胶垫5。制动杆4通过横向连杆7相连接。制动件上设置有将制动杆4在其伸出位置处与杆套3相固定的下限位锁,和将制动杆4在其收缩位置处与杆套3相固定的上限位锁。常见的限位锁例如:弹簧珠与卡槽配合,当制动杆4移动到极限位置时,制动杆4上的弹簧珠进入杆套3上的卡槽中,释放时,将弹簧珠推入制动杆 4内,与卡槽分离即可,具体结构参考折叠雨伞的伞杆,或者行李箱的折叠拉杆。

行李箱在行走过程中,制动机构收缩,制动杆4锁定在收缩位置,制动机构处于复位状态;行李箱在停驻时,使制动杆4锁定伸出位置,制动杆4伸出箱体1的长度比箱体1底端的离地间隙长1mm-5cm,将行李箱该侧的两个行走滚轮6抬离地面,实现对行李箱的制动。

实施例2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与实施例1相比,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固定基板2上只配备一个制动件实现对行李箱的制动。

上述示例只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除此之外,还有多种不同的实施方式,而这些实施方式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领悟本实用新型思想后能够想到的,故,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