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自然弹性空间的插片式等宽肩袢缝制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61397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具有自然弹性空间的插片式等宽肩袢缝制模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服装模板,尤其是一种肩袢缝制模板。



背景技术:

通常肩袢的缝制主要采用人工缝制,一种缝制方法是画好肩袢的样,然后进行面里组合,缝制好后,修剪边缘,然后翻面,再进行压烫。另一种方法是先画好样,进行适当的边缘修剪处理,然后按照画样分别进行面里压烫,烫出肩袢的形状,再进行面里对合缝合。这种缝制方法效率低,速度慢,而且在压烫和缝制的过程中肩袢缝合的线迹弯弯扭扭,边缘不整齐,效果不美观。再者现代技术采用蒸汽熨斗压烫,工人在压烫这种小部件过程中,如果肩袢边缘不整齐,需要休整时,最容易导致蒸汽烫伤皮肤。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自然弹性空间的插片式等宽肩袢缝制模板,采用这种模板,提高了缝制效率,缝合好后肩袢边缘整齐美观,线迹匀称,不需要修烫,一次成型。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自然弹性空间的插片式等宽肩袢缝制模板,包括面板组件和里板组件;

面板组件包括第一底板、中间分隔板、中间调节定型插片、第一上层板、面定型插片;

第一底板上顺其长度方向设有与肩袢缝制线迹对应的通槽;

中间分隔板顺其长度方向设有内口,中间分隔板的内口与中间调节定型插片的外形是相吻合关系;

中间调节定型插片的外形与中间分隔板的内口相吻合,中间调节定型插片顺其长度方向设有与肩袢形状对应的内口,中间调节定型插片的内口宽度大于通槽外口宽度;

第一上层板上顺其长度方向设有与第一底板上相一致的通槽,且在第一上层板的一侧设有定位定型缺口;定位定型缺口的尖角处设呈T型转角状;

面板组件组装时,第一底板位于最下层,中间分隔板位于第二层即中间层,中间调节定型插片插入中间分隔板的内口中;第一上层板压在中间分隔板上,位于第三层即最上层;

面定型插片的形状与中间调节定型插片的内口相对应;面定型插片的外口宽度小于中间调节定型插片的内口宽度,且大于通槽外口宽度;

里板组件包括第二底板、中间定型板、第二上层板、里定型插片;

第二底板上顺其长度方向设有与第一底板上相一致的通槽;

中间定型板上顺其长度方向设有与肩袢里布形状相对应的内口,中间定型板的内口宽度与通槽外口宽度相一致;

第二上层板上顺其长度方向设有与第一底板上相一致的通槽;第二上层板的一侧设有定位定型缺口;定位定型缺口的尖角呈T型转角状;

里板组件组装时,第二底板位于最下层,中间定型板位于第二层即中间层,第二上层板位于第三层即最上层,压在中间定型板上;

里定型插片的形状与中间定型板的内口相对应,里定型插片的外口宽度小于中间定型板的内口宽度;

所述面板组件和里板组件之间设有相配合的防移动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防移动机构包括:

面板组件中,

设置在中间分隔板上外侧一角的缺块;

设置在第一上层板上外侧一角的缺块;

设置在第一上层板的外侧另一角的凸块;

里板组件中,

设置在中间定型板的外侧一角与面板组件中凸块相对应的缺块;

设置在第二上层板的外侧一角设有与面板组件中凸块相对应的缺块;

设置在第二上层板的外侧另一角设有与面板组件的缺块相对应的凸块。

进一步地,面板组件中,中间调节定型插片的厚度小于中间分隔板的厚度。

进一步地,面板组件中,中间调节定型插片的内口宽度比通槽外口宽度大 0.1~0.2cm。

进一步地,第一底板、中间分隔板、中间调节定型插片、第一上层板的材料具有弹性。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模板具有自然回弹空间,确保了机器与模板运行过程中减少了通槽边沿的磨损程度,以及对机器压脚轮的损伤程度。

2)上层板的定位定型缺口具有T型转角,使得面料/里料被插片插入时形成自然转角。

3)针对不同厚度面料可选用不同厚度的中间调节定型插片,节省材料,不再因面料厚薄不同而多开发更多模板。

4)提高了肩袢缝制效率,也使得缝合好的肩袢整齐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面板组件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里板组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具有自然弹性空间的插片式等宽肩袢缝制模板,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面板组件和里板组件;

面板组件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底板1、中间分隔板2、中间调节定型插片3、第一上层板4、面定型插片5;其中第一底板1、中间分隔板2、中间调节定型插片3、第一上层板4的材料具有弹性;

第一底板1上顺其长度方向设有通槽101,通槽101用于缝制肩袢时下针;通槽101的形状对应肩袢缝制线迹;因此其通常呈宝剑形;

中间分隔板2顺其长度方向设有内口201,中间分隔板2的内口201形状也呈宝剑形;中间分隔板2的内口201与中间调节定型插片3的外形是相吻合关系;中间分隔板2上的外侧一角设有防移动的缺块202;

中间调节定型插片3的外形与中间分隔板2的内口201相吻合,呈宝剑形,中间调节定型插片3顺其长度方向设有与肩袢形状对应的内口301,中间调节定型插片3的内口301宽度302略大于通槽101外口102宽度,比通槽101外口102宽度大 0.1~0.2cm;

第一上层板4上顺其长度方向设有与第一底板1上相一致的通槽101,且在第一上层板4的一侧设有定位定型缺口401,定位定型缺口401用作面料放置缺口;定位定型缺口401的尖角处设呈T型转角状,用于在面料被插入时尖角的面料自然形成转角;面料在该处形成方向改变,形成尖角,还可以使转变面料方向的尖角角尖不露毛;第一上层板4的外侧一角设有防移动的缺块402,与中间分隔板上的缺块202共同形成面板组件上的缺块,与里板组件上的凸块是对应关系,可以在面板组件和里板组件叠合后,防止两者间相对移动;第一上层板4的外侧另一角设有凸块403,与里板组件上的缺块是对应关系,可以防止面板组件和里板组件叠合后发生相对移动;

面板组件组装时,第一底板1位于最下层,中间分隔板2位于第二层即中间层,中间调节定型插片3插入中间分隔板2的内口201中;第一上层板4压在中间分隔板2上,位于第三层即最上层;更优地,中间调节定型插片3的厚度小于中间分隔板2的厚度,使得第一底板1和第一上层板4之间存在一定空间,又因为模板的原材料具有自然回弹性,在机器压脚轮下压在第一底板上时,第一底板1、中间调节定型插片3、第一上层板4之间形成自然回弹空间,自然回弹空间的作用是确保了机器与模板运行过程中减少了通槽101边沿的磨损程度,以及对机器压脚轮的损伤程度;

面定型插片5的形状与中间调节定型插片3的内口301相对应,呈宝剑形;面定型插片5的外口501宽度略小于中间调节定型插片3的内口301宽度302,且大于通槽101外口102宽度;当第一上层板4、中间分隔板2(内插入中间调节定型板3)与第一底板1按照上中下层组合后,中间自然形成了凹槽(即中间调节定型板3的内口301);面定型插片5的功能是将放置在定位定型缺口401处的面料插入中间调节定型插片3中;

里板组件如图2所示,包括第二底板6、中间定型板7、第二上层板8、里定型插片9;

第二底板6上顺其长度方向设有与第一底板1上相一致的通槽101;

中间定型板7上顺其长度方向设有与肩袢里布形状相对应的内口701,中间定型板7的内口701宽度702与通槽101外口102宽度相一致;在中间定型板7的外侧一角设有与面板组件中凸块403相对应的缺块703;

第二上层板8上顺其长度方向设有与第一底板1上向一致的通槽101;第二上层板8的一侧设有定位定型缺口801,定位定型缺口801用作里料放置缺口;定位定型缺口801的尖角呈T型转角状,使得里料被里定型插片插入时形成自然转角;第二上层板8的外侧一角设有与面板组件中凸块403相对应的缺块802;第二上层板8的外侧另一角设有与面板组件的缺块相对应的凸块803;

里板组件组装时,第二底板6位于最下层,中间定型板7位于第二层即中间层,第二上层板9位于第三层即最上层,压在中间定型板7上;

里定型插片9的形状与中间定型板7的内口701相对应,里定型插片9的外口901宽度略小于中间定型板7的内口701宽度702,其目的是镶嵌里料时给内口701与里定型插片9之间一定的空间;

肩袢制作时,分别将裁剪好的面料、里料放置在对应的面板组件、里板组件的定位定型缺口处,分别利用面定型插片5和里定型插片9插入面板组件和里板组件中;然后将面板组件与里板组件对位叠合;叠合时,面板组件的第一上层板4和里板组件的第二上层板8是贴合在一起;压紧模板中间的面料、里料,然后抽出面定型插片5和里定型插片9;将模板放到带有压胶轮的机器上进行缝合,通过面板组件上的通槽101下针,等宽的肩袢就可以缝制好。由于面料的外口大于里料的外口(由中间调节定型插片3的内口301宽度302大于通槽101外口102宽度、中间定型板7的内口701宽度702等于通槽101外口102宽度所决定),面料和里料缝合后肩袢的里料是被隐藏在面料下面的,肩袢尖角处不露毛,外观比较美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