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式手提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24283阅读:10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叠式手提袋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折叠式手提袋。



背景技术:

现有的手提袋容量固定,当需要盛放的物品过量或者物品长度过长时,便无法盛装。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折叠式手提袋:

一种折叠式手提袋,包括袋体和固定连接在袋体上端的把手,所述袋体由单层的基材构成,所述袋体包括多个竖直部和褶皱端,多个所述竖直部和褶皱端从上至下依次排列分布,所述褶皱端位于竖直部外围,其由基材折叠形成内层与外层,所述外层设有穿孔,所述内层的外侧面设有向外延伸的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穿过穿孔并与竖直部外侧面设有的固定端卡扣或粘贴式连接。

所述褶皱端基材的内侧面设有粘性层,用于粘结相互紧贴的表面,使得褶皱端的结构更加稳定,提高褶皱端的稳定性。

所述竖直部相对褶皱端的对应表面区设有粘性层,使得褶皱端与竖直部相互粘结,从而使得手提袋更加整洁且具有美观性,也避免了灰尘粘附在褶皱端与竖直部之间的沟槽内难以清洗。

所述固定端外端设有第一黏贴层,所述固定带上端内侧面设有第二黏贴层,所述第一黏贴层与第二黏贴层相互粘接。

所述袋体设有竖直的拉链,可以直接拉开拉链,使得袋体呈剖开状态,便于在展开褶皱端后,重新折叠形成褶皱端。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当发现手提袋的容量不够用时,分离固定带与固定端,向下拉伸袋体,则褶皱端的基材由褶皱状态变成展平状态,从而提高了袋体的长度,增加了相应的容积,此外固定带与固定端的设置使得手提袋在承受重物时也能够保持结构的稳定性,而不会使得褶皱端受重力自行展开影响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实施例的半剖视示意图。

附图2为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1袋体、2把手、3竖直部、4褶皱端、5固定带、6固定端、7内侧面、8第一黏贴层、9第二黏贴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一种折叠式手提袋,包括袋体1和固定连接在袋体1上端的把手2,所述袋体1由单层的基材构成,所述袋体1包括多个竖直部3和褶皱端4,多个所述竖直部3和褶皱端4从上至下依次排列分布,所述褶皱端4位于竖直部3外围,其由基材折叠形成内层与外层,所述外层设有穿孔,所述内层的外侧面设有向外延伸的固定带5,所述固定带5穿过穿孔并与竖直部3外侧面设有的固定端6卡扣或粘贴式连接。

所述褶皱端4基材的内侧面7设有粘性层,用于粘结相互紧贴的表面,使得褶皱端4的结构更加稳定,提高褶皱端4的稳定性。

所述竖直部3相对褶皱端4的对应表面区设有粘性层,使得褶皱端4与竖直部3相互粘结,从而使得手提袋更加整洁且具有美观性,也避免了灰尘粘附在褶皱端4与竖直部3之间的沟槽内难以清洗。

所述固定端6外端设有第一黏贴层8,所述固定带5上端内侧面7设有第二黏贴层9,所述第一黏贴层8与第二黏贴层9相互粘接。

所述袋体1设有竖直的拉链10,可以直接拉开拉链10,使得袋体1呈剖开状态,便于在展开褶皱端4后,重新折叠形成褶皱端4。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例。而这些属于本发明的实质精神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折叠式手提袋,包括袋体和固定连接在袋体上端的把手,所述袋体由单层的基材构成,所述袋体包括多个竖直部和褶皱端,多个所述竖直部和褶皱端从上至下依次排列分布,所述褶皱端位于竖直部外围,其由基材折叠形成内层与外层,所述外层设有穿孔,所述内层的外侧面设有向外延伸的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穿过穿孔并与竖直部外侧面设有的固定端卡扣或粘贴式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林国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东盟印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17
技术公布日:2018.04.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