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穿花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5687阅读:617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穿花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穿花机结构,通过电动机械实现自动花位扶正,自动穿花入线,将传统手工作业的穿花工艺改造为全自动机械穿花工艺,可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计、电子控制方面的相关技术。



背景技术:

花串是东南亚地区很多民族传统的家庭装饰物和吉祥物,在我国粤西地区也有采用类似方式装点家庭的习俗。花串的制造一般选用鲜花去柄留花,采用手工针线穿扎方式将花穿在一根细线上,形成一条漂亮的花串。但传统手工方式效率低下,在生产速度上难以大幅提升,只能采用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方式实现规模化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传统纯手穿花效率低下这一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自动穿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穿花机是由集花斗(1),单花传送带(2),倾斜风道(3),上机架(4),下机架(5),五个主要的部件装配而成,倾斜风道(3)剖面为中空的V型结构,内V面上有数排竖直向上的吹气孔(3-2),上机架(4)中有凸轮杆(19),凸轮头(20)及针夹(21)组成的上下两组凸轮机构,两组凸轮机构中的凸轮头(20)在凸轮杆(19)上相向装配,对应的凸轮头(20)转动一周,针夹(21)实现一次夹脚的开合;优选的,所述的穿花机,其特征在于机械爪穿花机构由机械爪及其驱动模块(7)、连杆(8)和驱动轮(10)构成,驱动轮(10)上的摇臂带动连杆(8),再由连杆(8)带动机械爪及其驱动模块(7)沿轨道(9)做往复式的机械运动,该运动与凸轮机构的运动通过传动轮A(12)、传动杆(13)、传动轮B(15)及伞齿轮A(17)、伞齿轮B(18)实现协调工作;优选的,所述的穿花机,其特征在采用霍尔元件(24)感应驱动轮(10)上的摇臂位置,驱动电路中的单向可控硅(VS2)工作,再由单向可控硅(VS2)驱动三极管(VT3)切断机械爪驱动马达(7-1)的电源,机械爪在机械爪复位弹簧(7-4)的拉力下实现夹脚张开,瞬断磁性开关(25)采用一个常开型干簧管(GH1)和常闭型干簧管(GH2)并联构成。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穿花机总体结构图

图2上机架结构图

图3上机架连杆装置结构图

图4集花斗及单花传送带结构图

图5倾斜风道内V面结构图

图6倾斜风道外V面结构图

图7定花漏斗第一视角图

图8定花漏斗第二视角图

图9穿花针结构图

图10针夹结构图

图11凸轮机构结构图

图12机械爪及其驱动模块第一视角图

图13机械爪及其驱动模块第二视角图

图14上机架连杆装置工作原理图

图15控制电路原理图

其中,图1中1.集花斗,2.单花传送带,3.倾斜风道,4.上机架,5.下机架;图2中6.定花漏斗,7.机械爪及其驱动模块,8.连杆,9.轨道,10.驱动轮,11.主驱动电机,12.传动轮A,13.传动杆,14.传动轴支架,15.传动轮B,16.凸轮机构支架,17.伞齿轮A,18.伞齿轮B,19.凸轮杆,20.凸轮头,21.针夹,22.穿花针,23.穿花线;图3中24.霍尔元件,25.瞬断磁性开关,26.永磁体,27.光敏三极管,28.发光二级管;图4中的2-2.蜗杆传动机构,2-1.传送带动力马达;图5中的3-2.吹气孔;图6中的3-1.总进气孔;图8中的6-1.弹性片;图9中的22-1.穿花针凸起定位球,22-2.穿花针凹陷定位环;图10中的21-1.凸轮接触件,21-2.夹脚复位弹簧,21-3.夹脚转轴,21-4.夹脚;图11中的19-1.凸轮轴轴承;图12中的7-1.机械爪驱动马达,7-2.机械爪,7-3.滑块,7-4.机械爪复位弹簧;图13中的7-5.机械爪传动齿轮;图15中的R1、R2、R3、R4、R5、R6、R7、R8、R9均为电阻器,VD2.光敏二级管,VD3.二极管,VT1、VT2、VT3、VT4均为三极管,VS1、VS2均为单向可控硅,C1、C2均为电容器,HB.花柄,GH1.常开型干簧管,GH2.常闭型干簧管,A、G、K分别指示单向可控硅VS1、VS2的三个引脚。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按照图1进行各个部件的组装,组装后在集花斗(1)中放入待穿线的花头,单花传送带(2)的传送带动力马达(2-1)经蜗杆传动机构(2-2)变速后的驱动力作用于单花传送带(2)后,单花传送带(2)开始运动。单花传送带(2)为双带平行传输结构,由于两根平行传送带之间仅有可以容纳一朵花宽度的距离,故花头会在单花传送带(2)以单列向倾斜风道(3)内持续输送单个花头。花头从倾斜风道(3)最高端进入后将被从吹气孔(3-2)吹出的风吹起(吹气孔均匀分布在倾斜风道(3)的内V面上),又由于重力作用花头将从风道逐步移动到倾斜风道(3)的最低端。在此移动过程中,由于花头的重心更靠近于花头短柄处,故若倾斜风道(3)足够长,花头在到达倾斜风道(3)的最低端时花冠将逐步调整,最后处于竖直向上的正立姿态,在脱离倾斜风道(3)后花头将被至于定花漏斗(6)中。此时光电感应开关中的发光二极管(28)发出的光线将被遮挡,光敏二极管(VD2)与三极管(VT1)组成的光敏三极管(27)由于接收不到二极管(28)发出的光线而处于截止状态,光敏三极管(27)两端的电压升高触发了三极管(VT2)导通,电阻(R4)和电容(C1)两端的电压升高触发单向可控硅(VS1)导通,主驱动电机(11)获得工作电压开始工作,此时三极管(VT3)、单向可控硅(VS2)均处于截止状态,加载到单向可控硅(VS2)A、K两个引脚的电压将触发三极管(VT4)导通,机械爪驱动马达(7-1)也获得必要的工作电压开始工作,于是机械爪闭合并夹持住花头的短柄处将花头从定花漏斗(6)的底部向下拉动,弹性片(6-1)被花头挤开,花头最终被从定花漏斗(6)的底部拉出。机械爪及其驱动模块(7)继续沿着轨道(9)向下运动,当机械爪及其驱动模块(7)接近针夹(21)夹脚时,针夹(21)被凸轮头(20)推动,夹脚张开,机械爪及其驱动模块(7)继续向下运动到越过近针夹(21)后,针夹(21)的夹脚闭合,并夹持住穿花针(22)上部的穿花针凸起定位球(22-1),驱动模块(7)运动到下方极限位置时,驱动轮(10)摇臂上的永磁体(26)将接近轨道(9)下方的霍尔元件(24),霍尔元件(24)发出脉冲信号触发三极管(VT3)导通,电阻(R8)及电容(C2)两端的电压升高,单向可控硅(VS2)导通,三极管(VT4)失去触发电压后截止,机械爪驱动马达(7-1)停止工作。机械爪在复位弹簧的拉动下恢复到张开状态。机械爪及其驱动模块(7)在连杆(8)的带动下继续向上运动,尽管机械爪及其驱动模块(7)后永磁体(26)将离开霍尔元件(24),但单向可控硅(VS2)将维持导通状态。机械爪及其驱动模块(7)继续向上运动并以夹脚张开的方式反向越过针夹(21)回到上部极限位置,与此同时与针夹(21)对应的下方针夹在凸轮的推动下张开夹脚,花朵在重力的作用下从穿花针(22)滑落到其尾部的穿花线(23)上,实现穿花。针夹(21)回到上部极限位置时驱动轮(10)摇臂上的永磁体(26)将接近常开型干簧管(GH1)和常闭型(GH2)干簧管组成的瞬断磁性开关(25),此时常开型干簧管(GH1)将变为闭合状态,而常闭型(GH2)将变为断开状态。但由于常闭型(GH2)的释放时间短于常开型干簧管(GH1)的动作时间,故两个开关在永磁体(26)的作用下同时开始转换工作状态时,常闭型(GH2)将率先达到断开状态,此时常开型干簧管(GH1)还未导通,仍然处于断开状态,故整个主回路中的电流将被瞬间切断,如果此时定花漏斗(6)没有花头则单向可控硅(VS1)G引脚上没有触发电压,则整个电路将维持断开的状态,主驱动电机(11)也将停止工作;如果此时定花漏斗(6)有花头则单向可控硅(VS1)G引脚上有触发电压,则主回路在短暂断开后又将重新闭合,主驱动电机(11)短暂停止后又将继续工作,机械爪驱动马达(7-1)也将重新开始工作进入下一个穿花工作的循环,如此往复工作实现连续穿花。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