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电子设备保护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14277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平板电子设备保护套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平板电子设备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平板电子设备保护套。



背景技术:

平板电子设备一般为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为了更好的保护平板电子设备,或者装饰平板电子设备,往往会在平板电子设备上带上保护套,起到美化及保护平板电子设备的作用。当前的保护套一般包括配合盖在平板电子设备背面的背板和环绕平板电子设备四周的侧框,侧框环绕在背板周边,并与背板是一体成型。侧框的顶部往往会向内处理出凸缘,以便将保护套扣在平板电子设备上。然而,由于侧框的顶部设有凸缘,为了能将保护套套在平板电子设备上,需要将侧框制作相对较大。这就导致当前的保护套安装在平板电子设备上后,保护套与平板电子设备配合不紧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板电子设备保护套,旨在解决当前保护套与平板电子设备配合不紧密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平板电子设备保护套,包括用于配合扣住平板电子设备相对两端的第一护套和用于配合扣住平板电子设备相对两侧的第二护套,所述第一护套包括用于配合套于平板电子设备相对两端的两个端扣板和连接两个所述端扣板的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护套包括用于配合套于平板电子设备相对两侧的两个侧扣板和连接两个所述侧扣板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配合构成覆盖所述平板电子设备背面的背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板的背面开设有配合容置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凹槽,所述第一连接板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背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两侧边呈向内弯曲的圆弧状。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板大小与所述平板电子设置背面的大小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板的背面开设有配合容置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容置槽,所述第二连接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背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板大小与所述平板电子设置背面的大小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板上对应于所述平板电子设备摄像模组的位置开设有开孔,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对应于所述开孔的位置设有开口。

进一步地,各所述端扣板包括用于配合包裹所述平板电子设备端部两角的角扣段和配合扣于所述平板电子设备端面上的直条段,两个所述角扣段分别位于所述直条段的两端。

进一步地,各所述侧扣板上设有用于按压所述平板电子设备上按键的操作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护套或/和所述第二护套为透明套。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护套和第二护套构成平板电子设备保护套,在安装时,可以弯曲第一连接板,以便将两个端扣板紧密扣在平板电子设备的两端,进而将第一护套紧密套在平板电子设备上;同理,可以弯曲第二连接板,将两个侧扣板紧密扣在平板电子设备的两侧,以将第二护套紧密套在平板电子设备上,进而将该保护套安装在平板电子设备上,使保护套与平板电子设备紧密配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平板电子设备保护套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平板电子设备保护套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平板电子设备保护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平板电子设备保护套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平板电子设备保护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平板电子设备保护套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平板电子设备保护套100,包括第一护套10和第二护套20,第一护套10用于配合扣住平板电子设备相对两端,第二护套20用于配合扣住平板电子设备相对两侧,从而当第一护套10和第二护套20安装在平板电子设备上后,可以将该保护套100安装在平板电子设备上。

第一护套10包括两个端扣板11和连接两个端扣板11的第一连接板12,两个端扣板11用于配合套于平板电子设备相对两端,从而在将第一护套10安装在平板电子设备上时,可以将一个端扣板11先扣在平板电子设备的一端部,再适当弯曲第一连接板12,使两个端扣板11张开,从而可以方便将另一个端扣板11扣在平板电子设备的另一端,并使两个端扣板11紧密扣在平板电子设备的相对两端,而第一连接板12贴合在平板电子设备的背面,从而使该第一护套10紧密套在平板电子设备上。

第二护套20包括两个侧扣板21和连接两个侧扣板21的第二连接板22,两个侧扣板21用于配合套于平板电子设备相对两侧,从而在将第二护套20安装在平板电子设备上时,可以将一个侧扣板21先扣在平板电子设备的一侧部,再适当弯曲第二连接板22,使两个侧扣板21张开,从而可以方便将另一个侧扣板21扣在平板电子设备的另一侧,并使两个侧扣板21紧密扣在平板电子设备的相对两侧,并且第二连接板22张紧,从而使该第二护套20紧密套在平板电子设备上。

当第一护套10和第二护套20安装在平板电子设备上后,第一连接板12和第二连接板22可以配合覆盖平板电子设备背面,并形成保护平板电子设备背面的背板,同时将该保护套100紧密套在平板电子设备上。

通过设置第一护套10和第二护套20构成平板电子设备保护套100,在安装时,可以弯曲第一连接板12,以便将两个端扣板11紧密扣在平板电子设备的两端,进而将第一护套10紧密套在平板电子设备上;同理,可以弯曲第二连接板22,将两个侧扣板21紧密扣在平板电子设备的两侧,以将第二护套20紧密套在平板电子设备上,进而将该保护套100安装在平板电子设备上,使保护套100与平板电子设备紧密配合。

进一步地,第一护套10是一体成型,以方便加工制作,同进保证第一护套10的强度,使两个端扣板11与第一连接板12连接稳定、牢固。同理,第二护套20是一体成型,以方便加工制作,同进保证第二护套20的强度,使两个侧扣板21与第二连接板22连接稳定、牢固。

进一步地,第二连接板22的背面开设有配合容置第一连接板12的凹槽221,第一连接板12设于第二连接板22的背面。在第二连接板22的背面开设凹槽221,而在将第二护套20安装在平板电子设备上后,再将第一护套10套在平板电子设备上,可以使第一连接板12置于第二连接板22上的凹槽221中,进而降低该保护套100的背板的厚度,同时也可以起到对第一连接板12进行定位的作用,使第一护套10与第二护套20配合更为紧密。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板12的两侧边121呈向内弯曲的圆弧状。将第一连接板12的两侧边设置为圆弧状,则对应的第二连接板22背面的凹槽221的两侧也呈圆弧状,以便更好的配合容置第一连接板12。该结构在第一护套10和第二护套20安装在一起后,其背面更为美观。

进一步地,第二连接板22大小与平板电子设置背面的大小相同。将第二连接板22的大小设置与平板电子设备背面的大小相同,在将第二护套20安装在平板电子设备上后,可以配合覆盖并保护平板电子设备的背面。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第一连接板12的大小设置与平板电子设备背面的大小相同,或者使第一连接板12安装在第二连接板22上后,使其配合覆盖平板电子设备背面。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板12上对应于平板电子设备摄像模组的位置开设有开孔122,第二连接板22上对应于开孔122的位置设有开口222。在第一连接板12上设开孔122,在第二连接板22上对应设置开口222,以便该保护套100安装在平板电子设备上后,可以透过第一连接板12上的开孔122和第二连接板22上的开口222,进行摄像及照相。

进一步地,各端扣板11包括两个角扣段112和连接两个角扣段112的直条段111;两个角扣段112分别用于配合包裹平板电子设备端部两角,而直条段111配合扣于平板电子设备端面上。设置角扣段112,可以使第一护套10包裹住平板电子设备的四角,以将第一护套10稳定安装在平板电子设备上。

进一步地,各侧扣板21上设有用于按压平板电子设备上按键的操作键211。在各侧扣板21上设置操作键211,以方便按压操作平板电子设备上按键,方便控制平板电子设备。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第一护套10设置为透明套,即使用透明材料制作第一护套10,以使该平板电子设备保护套100的外观更为美观。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第二护套20设置有透明套。还有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一护套10和第二护套20均设置为透明套。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5和图6,本实施例的平板电子设备保护套100与实施例一的平板电子设备保护套的区别为: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板12的背面开设有配合容置第二连接板22的容置槽123,第二连接板22设于第一连接板12的背面。在第一连接板12的背面开设容置槽123,而在将第一护套10安装在平板电子设备上后,再将第下护套套在平板电子设备上,可以使第二连接板22置于第一连接板12上的容置槽123中,进而降低该保护套100的背板的厚度,同时也可以起到对第二连接板22进行定位的作用,使第一护套10与第二护套20配合更为紧密。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板12大小与平板电子设置背面的大小相同。将第一连接板12的大小设置与平板电子设备背面的大小相同,在将第一护套10安装在平板电子设备上后,可以配合覆盖并保护平板电子设备的背面。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第二护套20设置为透明套,即使用透明材料制作第二护套20,以使该平板电子设备保护套100的外观更为美观。

本实施例的平板电子设备保护套100的其它结构与实施例一的平板电子设备保护套的其它结构相同,在些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