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雨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33864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伞具,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雨伞。



背景技术:

雨伞作为一种雨具,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广泛,是人们必不可少的生活工具,通常用来遮挡风雨或阳光,现有的雨伞在结构和功能上较为单一,在进门或上车门前需要收伞时,往往收伞受到阻碍,容易淋湿,且伞骨容易翻折,伞布内侧伞骨内污损后难以清理,伞具使用寿命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新型雨伞。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雨伞,包括伞杆、伞尖、伞柄和伞骨,伞杆为圆柱形杆体,伞尖螺纹固定在伞柄一端,另一端固定有伞柄,伞骨包括上环套、下环套、上支骨和下支骨,上环套固定安装在伞尖与伞杆的连接处,下环套活动套在伞杆的杆体上,上支骨和下支骨均为为金属细杆体,上支骨一端转动连接在上环套上,且均匀分布在上环套四周,下支骨一端转动连接在下环套上,且均匀分布在下环套四周,上支骨的另一端与下支骨的另一端对应转动连接,伞杆顶端设有卡块。

进一步的,所述伞骨的上支骨和下支骨外包覆有伞布。

进一步的,所述上环套与下环套之间设有一段弹簧,弹簧套装在伞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下环套底端设有插接头,插接头与伞柄顶部套接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伞柄外壁包覆有弹性橡胶层,且弹性橡胶层表面设有网纹。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雨伞,伞骨整体成菱形结构,下环套上滑过程中,下支骨和上支骨伸展开来,雨伞撑起,下环套下滑时,下支骨带动上支骨收拢,且能在雨天进门的同时收拢,避免淋湿,同时,伞骨的整体结构更加稳固,遇到大风情况下较难翻折,提高了伞具的使用寿命,另外,伞布的清理均在外侧进行,清理过程简洁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雨伞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雨伞结构示意图,所述的一种新型雨伞,包括伞杆1、伞尖2、伞柄3和伞骨4,伞杆1为圆柱形杆体,伞尖2螺纹固定在伞柄3一端,另一端固定有伞柄3,伞骨4包括上环套41、下环套42、上支骨43和下支骨44,上环套41固定安装在伞尖2与伞杆1的连接处,下环套42活动套在伞杆1的杆体上,上支骨43和下支骨44均为为金属细杆体,上支骨43一端转动连接在上环套41上,且均匀分布在上环套41四周,下支骨44一端转动连接在下环套42上,且均匀分布在下环套42四周,上支骨43的另一端与下支骨44的另一端对应转动连接,伞杆1顶端设有卡块5。

所述的一种新型雨伞,伞骨4整体成菱形结构,下环套42上滑过程中,下支骨44和上支骨43伸展开来,下环套42卡固在卡块5上,雨伞撑起,下环套42下滑时,下支骨44带动上支骨43收拢,且能在雨天进门的同时收拢,避免淋湿,同时,伞骨4的整体结构更加稳固,遇到大风情况下较难翻折,提高了伞具的使用寿命。

所述伞骨4的上支骨43和下支骨44外包覆有伞布,伞布的清理均在外侧进行,清理过程简洁方便。

所述上环套41与下环套42之间设有一段弹簧45,弹簧45套装在伞杆1上,伞具打开时,弹簧45处于压缩状态,支撑在上环套41和下环套42之间,提高了伞骨4的结构稳固性。

所述下环套42底端设有插接头46,插接头46与伞柄3顶部套接配合,便于伞具收起时,伞骨4的固定收拢。

所述伞柄3外壁包覆有弹性橡胶层6,且弹性橡胶层6表面设有网纹,提高手持舒适度的同时,增大了握伞时的握持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