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雨伞,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悬浮型雨伞。
背景技术:
市面上现有雨伞多是需要手持的,这给双手在忙活其它事的人造成了很多不便,例如抱着小孩的母亲,正在用相机拍照的游客;同样对于户外工作者而言,下雨撑伞也是一件影响工作的事情。
中国专利公开号CN94246666.7,公开日1995年8月16日,实用新型的名称为充气雨伞,该申请公开了充气雨伞的结构特点。其不足之处是:雨伞组件复杂,每次使用都要随身携带打气筒充气放气,使用不方便。使用该雨伞的帽型结构时,会对头造成不适感,并影响发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可悬浮至头顶无需手持的雨伞,并且雨伞反折时可以当软凳使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多功能悬浮型雨伞,包括伞面(1)、气囊(2)、伞顶(3)、间隙(4)、固定绳(5)和弹性绳(6);所述雨伞无需手持可漂浮空中,通过固定绳绕过人的下颚定位于头顶;所述雨伞闲置时既可悬浮至室顶做装饰品用,也可反折后作软凳使用。
所述一种多功能悬浮型雨伞,伞面(1)与气囊(2)两侧对称的母线相连,气囊内充有轻气体,气囊一次性充气后封闭充气口,避免每次使用雨伞需要充气、放气带来的不便。
所述一种多功能悬浮型雨伞,伞顶(3)为平顶,伞顶边缘线与气囊顶部圆面的直径线相连,气囊之间在伞顶处留有间隙(4),伞顶与伞面在间隙处相连。
所述一种多功能悬浮型雨伞,在雨伞内侧一对对称气囊中的一个气囊近伞顶处布置一条固定绳(5),另一个气囊近伞缘处布置一条固定绳(5)。
所述一种多功能悬浮型雨伞,固定绳(5)连接气囊端布置魔术贴带钩刺面(5-2),另一端布置魔术贴带软毛面(5-1),作雨伞使用时两固定绳带软毛面端交叉越过人下颚,分别与对方的钩刺面相黏贴。
所述一种多功能悬浮型雨伞,雨伞反折作软凳用时,固定绳(5)用于捆绑全部气囊,通过自身的魔术贴软毛面(5-1)与钩刺面(5-2)黏贴锁紧。
所述一种多功能悬浮型雨伞,近伞顶处气囊之间交叉设置弹性绳(6)。
多功能雨伞的伞面和气囊一体化,利用多个充有氦气的气囊均匀分布在伞面内支撑伞面,使伞悬浮起来;所述雨伞无普通雨伞的伞架等硬性支撑结构,既减轻了多功能雨伞的整体重量,又便于将伞面反折成软凳使用。雨伞闲置时,可漂浮至室顶做装饰品用。由于气囊第一次充气完成后封闭了充气口,避免了每次使用雨伞需要充气放气的不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等轴测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反折成软凳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和图3中所示,本实施例一种多功能悬浮型雨伞,气囊2内充有氦气,支撑整个雨伞悬浮,气囊中心轮廓线分别与伞面1和伞顶3相连;伞顶3为平顶,各气囊之间与伞顶相连处布置间隙4,落入伞顶3上的雨水沿着间隙4流下。
如图2和图4所示,两根弹性绳(6)分别连接对面气囊,作雨伞用时用于防止伞顶3触碰头部;作软凳用时,便于固定气囊。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伞面的一对对称气囊上分别设有一条固定绳5,固定绳连接气囊端布置魔术贴带钩刺面5-2,另一端布置魔术贴带软毛面5-1。所述多功能雨伞作为雨伞使用时:两条固定绳带软毛面端交叉越过人下颚,分别与对方的钩刺面相黏贴,以便控制雨伞悬浮的高度和方位;所述多功能雨伞作为装饰品使用时:可通过固定绳牵移雨伞。
如图4所示,多功能悬浮型雨伞作为软凳使用时,将伞面1反折,再用两条固定绳5分别围捆四个气囊2,通过固定绳的魔术贴软毛面(5-1)与钩刺面(5-2)黏贴锁紧。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