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霾口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47035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防霾口罩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口罩,具体为一种防霾口罩。



背景技术:

防雾霾口罩已被人群广泛用在保护人体呼吸系统免受悬浮于空气中的 PM2.5等细颗粒物吸入肺脏而造成危害的大气污染场合,防霾口罩在综合分析过滤效能和通气效率这两大因素情况下通常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带有可更换空气过滤器的防霾口罩,另一种是口罩本体为空气过滤器的防霾口罩。这两种口罩的实际使用时间短,并不存在卫生问题,而且防雾霾口罩没有失效如变形、破损,或呼吸阻力增加过高,均可以重复使用。但是往往因为在佩戴过程中呼出的水汽,水汽在口罩内壁或是除霾模块上凝结成小水珠,水珠浸湿了口罩本体或除霾模块,使得口罩的过滤能力降低、摘下时因有水珠无法储存、口气使口罩产生异味等原因,使得口罩无法再次重复使用。目前防霾口罩仅通过无纺布的叠加进行过滤,过滤效果不好,只能阻挡直径较大的颗粒物,无法对有害气体进行过滤。并且目前的口罩均是一体的或是滤芯是一体的,其中包含很多可重复使用的部分,其中只要有一部分不能再次使用其他部分均要一起抛弃。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更换口罩吸湿内层的防霾口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防霾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挂绳、口罩本体和除霾模块,所述的口罩本体为设置有中空层的双层立体形状,所述口罩本体包括外层口罩及安装在外层口罩内的内层口罩,所述外层口罩与内层口罩之间形成中空层;所述内层口罩为吸湿透气层,所述外层口罩内径大于内层口罩外径,内层口罩可拆卸;

所述外层口罩上设置有进气口及出气口,除霾模块上设置有进气口及出气口,所述外层口罩上进气口与除霾模块进气口或出气口通过管道密封可拆卸连通;所述外层口罩上的出气口上设置有呼气单向阀,所述外层口罩有内表面的边缘上设置有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除霾模块出气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外层口罩上的进气口密封可拆卸连通;

所述除霾模块外侧设置有外壳,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开设有进气口、管道口,所述外壳上的进气口与所述除霾模块上的进气口连通;所述外壳上的进气口外侧设置有带进气孔的进风网;

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开关、报警模块、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外壳内部还设置有控制器,所述外壳下部设置有PM2.5粉尘传感器;

开关开启时,PM2.5粉尘传感器检测空气中PM2.5含量,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输出,同时将该输出信号送给控制器,并将其与预设值进行比较,若超出预设值,控制器输出信号给报警模块及除霾模块,报警模块接收控制器的信号, LED灯闪烁和蜂鸣器发声,除霾模块接收控制器的信号,除霾模块运行。

优选的,所述除霾模块设置在外层口罩与内层口罩之间的中空层内;所述除霾模块进气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外层口罩上的进气口密封可拆卸连通;所述外层口罩上的进气口外侧设置有带进气孔的进风网。

优选的,所述除霾模块包括电池模块和过滤模块;所述电池模块包括电池和开关,所述过滤模块过盈的安装在除霾模块的进气口与出气口之间;所述过滤模块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内部由外至内平行可拆卸设置有无纺布过滤模块、碳纤维吸附模块、静电除尘模块、负离子发生模块和无尘纸吸湿模块;

所述过滤模块的框架两侧内壁上设置有为静电除尘模块和负离子发生模块接触供电的电连接触点,所述电连接触点与电池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静电除尘模块包括绝缘外壳,所述绝缘外壳前壁上开设有进气口、后壁上开设有出气口,所述绝缘外壳外侧左右两端设置有与过滤模块内电连接触点相匹配的电连接触点,所述绝缘外壳两端电极对应位置设置有通孔,绝缘外壳内设置有阴极和阳极,所述的阴极和阳极通过通孔分别与两电连接触点电连接;

所述阴极的截面由若干个阴极板平行排列呈梳状,所述阳极的截面由若干个阳极板平行排列呈梳状,该阳极与阴极相互穿插在一起,使得阳极板与阴极板交错平行排列形成若干层静电场。

优选的,所述电池模块还包括升压电路。

优选的,所述阳极板表面设有多个凸出结构,所述阴极板表面设有多个凸出结构;所述阳极板上的凸出结构与阴极板之间具有一设定距离,所述阴极板上的凸出结构与阳极板之间具有一设定距离。

优选的,所述内层口罩边缘周圈设置有用于与外层口罩粘接的胶条。

优选的,所述内层口罩为无尘纸。

优选的,所述内层口罩上设置有若干条沿其竖向中心线布置的收缩叠边痕,所述收缩叠边痕使所述内层口罩向内凹陷形成一立体罩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口罩设置有可拆卸更换的吸湿内层口罩,内层口罩可以吸收呼出的水气和异味,保证了口罩和除霾模块的干燥,防止水汽在口罩内壁或是空气过滤器上凝结成小水珠,水珠浸湿了口罩本体或空气过滤器,使得口罩的过滤能力降低、摘下时因有水珠无法储存、口气使口罩产生异味等原因,使得口罩无法再次重复使用。若内层口罩过湿或是因有异味无法再次使用,可以更换,即方便又节约了成本。口罩设置了除霾模块,其中的过滤模块包括了多层过滤:无纺布过滤模块、碳纤维吸附模块、静电除尘模块、负离子发生模块、无尘纸吸湿模块;具有更好的除尘效果,并且碳纤维可吸附空气中混杂的一些有毒有害气体,负离子发生模块,可产生负离子有益于,人身体健康。静电除尘模块阴极和阳极的截面由若干个板平行排列呈梳状,阳极与阴极相互穿插在一起,使得阳极板与阴极板交错平行排列形成若干层静电场,使得吸入的空气充分与静电场接触,从而达到最优的吸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除霾模块的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静电除尘模块的结构图。

外层口罩1、内层口罩2、单向阀3、除霾模块4、管道5、PM2.5粉尘传感器6、太阳能电池板7、LED灯8、除霾模块外壳9、进风网10、电连接触点11、静电除尘模块绝缘外壳12、阴极13、阳极14、密封圈15、挂绳16、电池模块 17、过滤模块1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的实施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一种防霾口罩,包括:挂绳16、口罩本体和除霾模块4,所述的口罩本体为设置有中空层的双层立体形状,所述口罩本体包括外层口罩1及安装在外层口罩内的内层口罩2,所述外层口罩1与内层口罩2之间形成中空层;所述内层口罩2为吸湿透气层,所述外层口罩1内径大于内层口罩2外径,内层口罩2可拆卸;

所述外层口罩1上设置有进气口及出气口,除霾模块上设置有进气口及出气口,所述外层口罩1上进气口与除霾模块4进气口或出气口通过管道5密封可拆卸连通;所述外层口罩1上的出气口上设置有呼气单向阀3,所述外层口罩 1有内表面的边缘上设置有密封圈15。

口罩设置有可拆卸更换的吸湿内层口罩,内层口罩可以吸收呼出的水气和异味,保证了口罩和除霾模块的干燥,防止水汽在口罩内壁或是空气过滤器上凝结成小水珠,水珠浸湿了口罩本体或空气过滤器,使得口罩的过滤能力降低、摘下时因有水珠无法储存、口气使口罩产生异味等原因,使得口罩无法再次重复使用。若内层口罩过湿或是因有异味无法再次使用,可以更换,即方便又节约了成本。

除霾模块也可拆卸更换,可方便对除霾模块的清洁和更换,不需要重复购买口罩,节约了成本。密封圈可以起到周圈密封的效果,防止未经过滤的空气和尘霾因周圈密封不好而从缝隙进入。

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除霾模块4出气口通过管道5与所述外层口罩1上的进气口密封可拆卸连通;

所述除霾模块4外侧设置有外壳9,所述外壳9上设置有开设有进气口、管道口,所述外壳9上的进气口与所述除霾模块上的进气口连通;所述外壳9上的进气口外侧设置有带进气孔的进风网10;

所述外壳9上设置有开关、报警模块、太阳能电池板7,所述外壳内部还设置有控制器,所述外壳下部设置有PM2.5粉尘传感器6;

开关开启时,PM2.5粉尘传感器6检测空气中PM2.5含量,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输出,同时将该输出信号送给控制器,并将其与预设值进行比较,若超出预设值,控制器输出信号给报警模块及除霾模块4,报警模块接收控制器的信号,LED灯8闪烁和蜂鸣器发声,除霾模块4接收控制器的信号,除霾模块4 运行。

空气洁净器外壳上可套设绑带,从而可以将空气清洁器绑在手臂上或腰间,方便携带,做运动的时候也不产生影响。PM2.5含量的含量通过肉眼不好判断,设置了PM2.5粉尘传感器可对空气中PM2.5含量进行监测,当含量少时只需进行简单的过滤即可,不需要佩戴口罩或不需要开启除霾模块,当PM2.5含量超标时,会发出信号,提醒使用者及时佩戴口罩,并开启除霾模块对粉尘进行更好的清除。太阳能电池板可以蓄电为用电模块供电。

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除霾模块4设置在外层口罩1与内层口罩2之间的中空层内;所述除霾模块4进气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外层口罩1 上的进气口密封可拆卸连通;所述外层口罩1上的进气口外侧设置有带进气孔的进风网10。

将除霾模块放置在外层口罩与内层口罩之间,方便携带,体积轻巧。进行更换是只需要取掉内层口罩即可对除霾模块进行清洁和更换。

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的基础上,所述除霾模块4 包括电池模块17和过滤模块18;所述电池模块包括电池和开关,所述过滤模块 18过盈的安装在除霾模块4的进气口与出气口之间;所述过滤模块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内部由外至内平行可拆卸设置有无纺布过滤模块、碳纤维吸附模块、静电除尘模块、负离子发生模块和无尘纸吸湿模块;

所述过滤模块的框架两侧内壁上设置有为静电除尘模块和负离子发生模块接触供电的电连接触点11,所述电连接触点11与电池电连接。

除霾模块上的开关可以通过控制器进行控制,也可手动控制,方便选择是否开启静电除尘模块和负离子发生模块。过滤模块中放置不同层材料产生不同的作用,碳纤维吸附模块可吸附细菌及有毒有害气体;且模块均为可逐一取出进行更换或清洁的,如碳纤维吸附模块没有严重的破损均可取出日晒后重复使用,静电除尘模块也可取出清理灰尘后多次重复使用。无尘纸有较好的吸湿性和锁水性,可以防止用电模块因潮湿而损坏。

实施例五,在实施例四的基础上,所述静电除尘模块包括绝缘外壳12,所述绝缘外壳12前壁上开设有进气口、后壁上开设有出气口,所述绝缘外壳外侧左右两端设置有与过滤模块内电连接触点相匹配的电连接触点,所述绝缘外壳两端电极对应位置设置有通孔,绝缘外壳内设置有阴极13和阳极14,所述的阴极13和阳极14通过通孔分别与两电连接触点电连接;

所述阴极的截面由若干个阴极板平行排列呈梳状,所述阳极的截面由若干个阳极板平行排列呈梳状,该阳极13与阴极14相互穿插在一起,使得阳极板与阴极板交错平行排列形成若干层静电场。

静电除尘模块阴极和阳极的截面由若干个板平行排列呈梳状,阳极与阴极相互穿插在一起,使得阳极板与阴极板交错平行排列形成若干层静电场,使得吸入的空气充分与静电场接触,从而达到最优的吸附效果。

实施例六,在实施例四的基础上,所述电池模块17还包括升压电路。

升压电路可以为静电除尘模块和负离子发生模块提供相对更高的电压,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

实施例七,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阳极板表面设有多个凸出结构,所述阴极板表面设有多个凸出结构;所述阳极板上的凸出结构与阴极板之间具有一设定距离,所述阴极板上的凸出结构与阳极板之间具有一设定距离。

凸出的尖端通过尖端放电的原理,电子在尖端溢流的比较快,在不需要很大的电压的情况下也可产生较大的电场,可以产生更好的除尘效果。

实施例八,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内层口罩2边缘周圈设置有用于与外层口罩1粘接的胶条。

胶条可以方便对内层口罩的粘贴和拆除,进行更换。

实施例九,所述内层口罩2为无尘纸。

无尘纸有较好的吸湿性和锁水性,并有较好的干湿强度,是优选的内层口罩材料。

实施例十,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内层口罩2上设置有若干条沿其竖向中心线布置的收缩叠边痕,所述收缩叠边痕使所述内层口罩向内凹陷形成一立体罩口。

内层口罩可向内凹陷形成一立体罩口,使得佩戴更加舒适,没有使用的情况下是平整的,方便携带和包装。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