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户外便携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00340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户外便携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便捷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户外便携包。



背景技术:

便携包主要有手袋箱包,钱包、钥匙包、零钱包、手拿包、拎包、背包、书包、挎包、公文包等等。从经典到现代,包饰的兴起与服装的演变有着密切的联系。自从十八世纪末,附有衣带的波浪型裙子被修身的衣服取代后,女士们便纷纷去寻找可以装载个人物品的袋子。第一个渔网状的小袋乘势而起,这种束上长绳的小袋便于拿在手上,成为名副其实的包饰。几百年来,时装配件的潮流犹如时装一般,日新月异,变个不停。而它的地位也逐渐上升,成为女士们衣着打扮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例如包饰。基于不同的潮流文化,不同的时代状况,不同的场合,女人的包饰已演变出变幻无穷的形式。

但现有的便携包携带能力不是特别充足,如中国专利201420036099.6公布的“一种便携包”包括便携包体,所述便携包体上设有手机包,在手机包上设有显露手机正面的视窗口,同样缺少有效的搭载空间,而且不能够同时供背、跨和绑等携带方式,也并不具备防水的功效,在户外为人们提供的帮助较少。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多功能户外便携包,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户外便携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户外便携包,包括便携包主体,所述便携包主体由设置在该便携包主体顶部的包盖、设置在该便携包主体内部的内胆及设置在该便携包主体侧面的背带构成,所述包盖的一侧设有扣条,且所述扣条与包盖缝纫连接,所述便携包主体的底端设有向该便携包主体顶部延伸的卡条,且所述卡条与便携包主体通过黏胶粘合,所述卡条嵌入设置扣条中,并与扣条相适配,所述内胆的侧面设有钱包夹,且所述钱包夹与内胆缝纫连接,所述内胆顶端一侧设有转轴,且所述转轴与内胆通过黏胶粘合,所述转轴的一侧设有延伸袋,且所述延伸袋与内胆转轴活动连接,所述钱包夹的底端设有电池和重力传感器,且所述重力传感器嵌入设置于钱包夹内,并与电池电性连接,所述便携包主体的一侧设有固定带,且所述固定带与便携包主体缝纫连接,所述固定带的内侧设有腰带,且所述腰带贯穿设置在固定带中,所述腰带的端部设有带扣。

进一步的,所述便携包主体的侧面设有对称的固定环,且所述背带与便携包主体通过固定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包盖的顶部设有拎手把,且所述拎手把与包盖通过铆钉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便携包主体的侧面设有蜂鸣器,且所述蜂鸣器与重力传感器信号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腰带的侧面设有调带器,且所述调带器嵌套设置在腰带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多功能户外便携包,不仅能够进行拎、背和跨等携带方式,而且在野外进行运动时,还能够通过背面的腰带进行固定携带,多种携带方式使该种多功能户外便携包不仅携带方便,而且还不失时尚,除此之外,便携包的内部还设有延伸袋能够进行更大容量的载物,钱包夹的内部还设置有重力传感器,当钱包夹中的钱包或贵重物品丢失时,蜂鸣器能够自动报警,从而能够有效的起到提醒人们的作用,在未来具有广泛的使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胆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腰带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便携包主体;2-内胆;3-背带;4-拎手把;5-蜂鸣器;6-延伸袋;7-钱包夹;8-电池;9-重力传感器;10-转轴;11-固定带;12-腰带;13-卡条;14-扣条;15-固定环;16-调带器;17-包盖;18-带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户外便携包,包括便携包主体1,所述便携包主体1由设置在该便携包主体1顶部的包盖17、设置在该便携包主体1内部的内胆2及设置在该便携包主体1侧面的背带3构成,所述包盖17的一侧设有扣条14,且所述扣条14与包盖17缝纫连接,所述便携包主体1的底端设有向该便携包主体1顶部延伸的卡条13,且所述卡条13与便携包主体1通过黏胶粘合,所述卡条13嵌入设置扣条14中,并与扣条14相适配,所述内胆2的侧面设有钱包夹7,且所述钱包夹7与内胆2缝纫连接,所述内胆2顶端一侧设有转轴10,且所述转轴10与内胆通过黏胶粘合,所述转轴10的一侧设有延伸袋6,且所述延伸袋6与内胆2转轴10活动连接,所述钱包夹7的底端设有电池8和重力传感器9,且所述重力传感器9嵌入设置于钱包夹7内,并与电池8电性连接,所述便携包主体1的一侧设有固定带11,且所述固定带11与便携包主体1缝纫连接,所述固定带11的内侧设有腰带12,且所述腰带12贯穿设置在固定带11中,所述腰带12的端部设有带扣18。

进一步的,所述便携包主体1的侧面设有对称的固定环15,且所述背带3与便携包主体1通过固定环15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15能够有效的将背带3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包盖17的顶部设有拎手把4,且所述拎手把4与包盖17通过铆钉固定连接,所述拎手把4能够方便人们进行手拎。

进一步的,所述便携包主体1的侧面设有蜂鸣器5,且所述蜂鸣器5与重力传感器9信号连接,所述蜂鸣器5能够更加清晰的反映重力传感器9的工作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腰带12的侧面设有调带器16,且所述调带器16嵌套设置在腰带12上,通过调带器16能够很方便的调节腰带12的长度。

工作原理:在日常生活的时候,人们可以背带3将便携包主体1背起,也可以通过拎把手4来拎起便携包主体1,由于包盖17的一侧设有扣条14,便携包主体1的底端设有向该便携包主体1顶部延伸的卡条13,且卡条13嵌入设置扣条14中,并与扣条14相适配,这样的设计能够方便打开包盖17,同时将物品装入内胆2以及内胆2一侧的延伸袋6中,再将钱包和手机装入钱包夹7,这样有说明的是,钱包夹7的底端设有电池8和重力传感器9,便携包主体1的侧面设有蜂鸣器5,且蜂鸣器5与重力传感器9信号连接,一旦钱包夹7中的物体一旦掉落或者被人偷走,随即重力传感器9即可感应到钱包夹7中的质量减小,随后蜂鸣器5便会持续报警,当要进行长途携带时,人们就可以通过腰带12固定在腰间,并通过固定环15调节腰带12的长度进行有效的固定。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