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项导湿口罩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30921阅读:6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项导湿口罩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单项导湿口罩结构。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口罩广泛使用于感冒时或其预防、又或者防止灰尘的吸附等。另外,在花粉飞散的春天,口罩也用于缓和花粉症。一般的口罩的结构包括覆盖脸颊的鼻孔和口的口罩主体、以及用于保持该口罩主体的挂耳用的橡胶带。

现有技术中的口罩在冬季佩戴使用时,由于口罩内外冷热交换,导致人体呼出去的水蒸气在口罩内侧遇冷聚集而成水珠,进而使口罩内部出现积水所导致不适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单项导湿口罩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单项导湿口罩结构,包括:

具有通气性且覆盖口和鼻孔的口罩主体、设置在口罩主体的两端部并用于将该口罩主体保持在脸颊处的一对耳挂部;

其中,所述口罩主体包括多层具有单项导湿特性的材料,多层所述具有单项导湿特性的材料的导湿方向均由内至外设置;所述具有单项导湿特性的材料包括第一织物层以及第二织物层,所述导湿方向为由第一织物层至第二织物层;所述第一织物层采用100%拒水纱线经纺织工艺制作而成,所述第二织物层采用高吸水性纱线经纺织工艺制作而成。

优选的:所述拒水纱线为聚丙烯纤维纱线。

优选的:所述高吸水性纱线为CD聚酯纱线。

优选的:所述口罩主体的一部分重叠从而形成有多个压褶,所述多个压褶由通过热封缄而形成的熔接部固定。

优选的:所述口罩主体上,在所述口罩主体的与佩戴者的脸面部抵接的一侧的下端部,设置有将所述佩戴者的下颚收容的下颚收容袋。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一种单项导湿口罩结构,在一种实现方式下,该结构可以包括具有通气性且覆盖口和鼻孔的口罩主体、设置在口罩主体的两端部并用于将该口罩主体保持在脸颊处的一对耳挂部;其中,所述口罩主体包括多层具有单项导湿特性的材料,多层所述具有单项导湿特性的材料的导湿方向均由内至外设置;所述具有单项导湿特性的材料包括第一织物层以及第二织物层,所述导湿方向为由第一织物层至第二织物层;所述第一织物层采用100%拒水纱线经纺织工艺制作而成,所述第二织物层采用高吸水性纱线经纺织工艺制作而成。本申请提供的口罩结构,结构简单合理,通过单向导湿材料的合理设置,可以使口罩内部凝结的水滴能够逐层往外渗透,最终到达口罩外表面。有效解决冬季佩戴口罩内部积水的问题,保持干爽,提高产品的实用性。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单项导湿口罩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口罩主体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单项导湿特性的材料的剖视图。

图中:口罩主体1、耳挂部2、具有单项导湿特性的材料3、第一织物层301、第二织物层302、压褶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参见图1、图2、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单项导湿口罩结构,如图1、图2、图3所示,该结构包括具有通气性且覆盖口和鼻孔的口罩主体1、设置在口罩主体1的两端部并用于将该口罩主体1保持在脸颊处的一对耳挂部2;

其中,所述口罩主体1包括多层具有单项导湿特性的材料3,多层所述具有单项导湿特性的材料3的导湿方向均由内至外设置;所述具有单项导湿特性的材料3包括第一织物层301以及第二织物层302,所述导湿方向为由第一织物层301至第二织物层302;所述第一织物层301采用100%拒水纱线经纺织工艺制作而成,所述第二织物层302采用高吸水性纱线经纺织工艺制作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拒水纱线为聚丙烯纤维纱线。所述高吸水性纱线为CD聚酯纱线。为了是该口罩结构佩戴时更加舒适,所述口罩主体1的一部分重叠从而形成有多个压褶4,所述多个压褶由通过热封缄而形成的熔接部固定。上述多个压褶由在口罩主体的横向两侧通过热封缄而形成的多个熔接部固定。该熔接部在口罩主体的横向两侧在与横向正交的方向(以下,称为纵向)等间隔地呈直线状形成。所述口罩主体上,在所述口罩主体的与佩戴者的脸面部抵接的一侧的下端部,设置有将所述佩戴者的下颚收容的下颚收容袋。

由于各种材料具有不同的吸湿性和导湿性,选择导湿性较好的材料作第一织物层,导湿性较差的原料作第二织物层,则口罩内的水滴易从里侧传向外侧并快速蒸发。第一织物层原料的吸湿性不能太好,否则水滴也没法充分排出。本申请提供的聚丙烯纤维纱线为丙烯作原料经聚合、熔体纺丝制得的纤维。丙纶于1957年正式开始工业化生产,是合成纤维中的后起之秀。由于丙纶具有生产工艺简单,产品价廉,强度高,相对密度轻等优点,所以丙纶发展得很快。当前丙纶已是合成纤维的第四大品种,是常见化学纤维中最轻的纤维。丙纶又名“会呼吸的纤维”,具有密度小、质量轻、疏水、快干、防污、除臭、耐磨、环保、化学稳定性好等优点。CD聚酯纱线这种纤维既保证阳离子易染,同时又可增加纤维的微孔,提高纤维上染率、透气性、吸湿性,从而进一步适应聚酯纤维的仿真丝化。

材料的单向导湿功能是在导湿快干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指湿、热快速从面料里层(皮肤接触层)传递到面料外层(空气接触层)而蒸发快干,且湿、热在里层不停留。本申请提供的单项导湿特性的材料原理方面,第一织物层采用的是100%拒水纱线,而第二织物层则采用高吸水性CD聚酯纱线,在这种内疏外密的特殊双织结构中,口罩内的水蒸气凝结形成的水滴只能向外侧传递。按照统一导湿方向放置。使得口罩内部凝结的水滴能够逐层往外渗透,最终到达口罩外表面。

本申请提供的口罩结构,结构简单合理,通过单向导湿材料的合理设置,可以使口罩内部凝结的水滴能够逐层往外渗透,最终到达口罩外表面。有效解决冬季佩戴口罩内部积水的问题,保持干爽,提高产品的实用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