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行李箱的拉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95779发布日期:2018-11-02 20:57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行李箱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行李箱的拉杆。



背景技术:

行李箱的拉杆材质主要分为全铝和铝合金,合金拉杆使用比较广泛,主要是其质轻,坚固不易变形,不会生锈,成本比较高,其拉杆材质是高档箱包上使用最多的材质。拉杆整个拉出加上箱体总长是一米±5cm,这个范围是结合到人体工程学设计国际上通用的尺寸。整个行李箱主要靠人拉动拉杆进行拉动,是行李箱的关键结构,因此行李箱拉杆的设计对行李箱至关重要。

申请号为201510997267.7的专利文件公开了这样一种方便的行李箱拉杆,其组成包括: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手固定连接第一节套杆顶部,所述的第一套杆套接第二套杆,所述的第二套杆套接第三套杆,所述的第三套杆套接第四套杆,所述的第四套杆底部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节套杆、所述的第二节套杆、所述的第三节套杆、所述的第四节套杆通过连接杆与相邻近的套杆相连接,所述的连接杆包括外壳,所述的外壳内设有滑动块,所述的外壳上端面设有进入孔、下端面设有推杆。该行李箱拉杆的只有四档长度调节机制,适用性不广,且其伸缩后固定效果不好,容易滑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行李箱的拉杆,该拉杆实用新型具有伸缩长度可多挡调节、调节后锁住效果好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出一种用于行李箱的拉杆,包括用于固定在行李箱内部的外管和与所述外管伸缩连接的内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制有销孔,所述内管上设有若干数量的调节孔;还包括通过所述销孔和调节孔来控制所述拉杆伸缩的锁销以及所述锁销的控制机构。

优选地,所述锁销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异形销和使所述异形销相对于所述壳体能够弹性伸缩的销簧,所述壳体具有限位部,所述异形销包括销头和销体,所述销头和销体之间形成限位台阶,使得所述销体被始终被限定在所述的壳体内;当所述销头伸出所述壳体并穿过所述外管的销孔伸入所述内管的调节孔时,拉杆的长度被锁定。

优选地,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控制杆和传动部,所述传动部包括中介齿轮、与所述中介齿轮啮合传动的作用齿轮以及齿条;所述控制杆为竖直设置的双面齿条,所述中介齿轮具有两个,分别从两侧与所述的控制杆啮合;所述作用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锁销安装在所述的齿条上;当按压所述的控制杆时,通过中介齿轮的传动,使所述作用齿轮发生转动,使得所述齿条朝向所述控制杆的方向平移,使得所述锁销解除对拉杆的锁定。

优选地,所述控制机构还包括衬套、作用块、垫块和复位弹簧,所述作用块设置在所述的衬套内,所述垫块设置在所述的复位弹簧与作用块之间;所述控制杆下端还设置有具有斜面和顶面的斜面作用部;所述作用块具有位于下部的用于跟所述斜面配合的作用限位部和位于上部的用于跟所述顶面配合的复位限位部。

优选地,所述控制机构还包括载板,所述载板上设有便于所述衬套容置的第一容置区和便于所述复位弹簧容置的第二容置区;当下压所述控制杆时,所述斜面触压于所述作用限位部,使所述作用块触压所述垫块,并通过所述垫块作用于复位弹簧,使所述复位弹簧收缩,使下压的阻力增加,继续下压迫使所述垫块与所述载板相触时,下压作用被限位;下压到底的作用被解除时,收缩状态的复位弹簧弹性回复,使得垫块第一时间反作用于所述斜面作用部,使所述控制杆上升,当顶面与所述复位限位部相触时,斜面作用部被限定在所述的作用块内,所述控制杆复位;接着垫块第二时间反作用于作用块,使作用块上升,当所述作用块上升到与所述衬套 接触时,弹性回复作用被限位;在所述控制杆的复位过程中,通过中介齿轮的传动,使所述作用齿轮发生转动,使得所述齿条朝着远离所述控制杆的方向平移;使得所述锁销对拉杆实现锁定。

优选地,所述销头的端部设置有滚珠;当下压到底的作用被解除且所述调节孔并未与所述销孔对准时,收缩状态的复位弹簧弹性回复,使得垫块第一时间反作用于所述斜面作用部,使所述控制杆上升,当所述滚珠与所述内管的外表面触压时,弹性回复作用被暂时限位。

优选地,当所述内管升降,一旦使所述调节孔与所述销孔对准,弹性回复作用继续发生,使所述销头被推入所述的调节孔中,使得所述锁销对拉杆实现锁定。

优选地,还包括与所述载板配合用于将所述控制机构盖合的盖板。

优选地,所述载板制有滑轨,所述齿条通过所述滑轨与所述载板滑动配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多挡调节拉杆的长度,且长度调节后会被锁定。

2、长度调节后,控制机构能够自动复位,且控制机构的两段式复位机制的设计,能够有效平衡弹性回复对于系统的破坏力,延长使用寿命。

3、长度调节后,拉杆自动锁定,且拉杆为两步锁定,减轻了锁销与拉杆之间的力,具有保护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行李箱的拉杆的结构剖视图;

图2是用于行李箱的拉杆的控制杆下端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管,2-内管,3-锁销,31-壳体,32-销簧,33-异形销,331-销头,332-销体,333-限位台阶,34-滚珠,4-控制机构,41-控制杆,411-斜面作用部,412-顶面,42-传动部,421-中介齿轮,422-作用齿轮,423-齿条,43-载板,431-第一容置区,432-第二容置区,44-盖板,45-限位块,46-衬套,47-作用块,471-作用限位部,472-复位限位部,48-垫块,49-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一种用于行李箱的拉杆,如图1所示,包括用于固定在行李箱内部的外管1和与外管伸缩连接的内管2,外管1制有销孔,内管2上设有若干数量的调节孔;还包括通过销孔和调节孔来控制拉杆伸缩的锁销3以及锁销的控制机构4。

锁销3包括壳体31,壳体31内设置有异形销33和使异形销33相对于壳体31能够弹性伸缩的销簧32,壳体31具有限位部,异形销33包括销头331和销体332,销头331和销体332之间形成限位台阶333,使得销体332被始终被限定在的壳体31内;当销头331伸出壳体31并穿过外管1的销孔伸入内管2的调节孔时,拉杆的长度被锁定。

控制机构4包括控制杆41和传动部42,传动部42包括中介齿轮421、与中介齿轮啮合传动的作用齿轮422以及齿条423;控制杆41为竖直设置的双面齿条,中介齿轮421具有两个,分别从两侧与的控制杆41啮合;作用齿轮422与齿条423啮合;锁销3安装在的齿条423上;当按压的控制杆41时,通过中介齿轮421的传动,使作用齿轮422发生转动,使得齿条423朝向控制杆的方向平移,使得锁销3解除对拉杆的锁定。

控制机构4还包括衬套46、作用块47、垫块48和复位弹簧49,作用块47设置在的衬套46内,垫块48设置在的复位弹簧49与作用块47之间;控制杆41下端还设置有具有斜面4111和顶面4112的斜面作用部411;作用块47具有位于下部的用于跟斜面4111配合的作用限位部471和位于上部的用于跟顶面4112配合的复位限位部472。

控制机构4还包括载板43,以及与载板43配合用于将控制机构4盖合的盖板44。载板43制有滑轨,齿条423通过滑轨与载板43滑动配合连接。如图2所示,载板43上设有便于衬套46容置的第一容置区431和便于复位弹簧49容置的第二容置区432;第一容置区431的上方设置有限位块,对衬套46具有限位作用;当下压控制杆41时,斜面4111触压于作用限位部471,使作用块47触压垫块48,并通过垫块48作用于复位弹簧49,使复位弹簧49收缩,使下压的阻力增加,继续下压迫使垫块48与载板43相触时,下压作用被限位;

下压到底的作用被解除时,收缩状态的复位弹簧49弹性回复,使得垫块48第一时间反作用于斜面作用部411,使控制杆41上升,当顶面4112与复位限位部472相触时,斜面作用部411被限定在的作用块47内,控制杆41复位;接着垫块48第二时间反作用于作用块47,使作用块47上升,当作用块47上升到与衬套 46接触时,弹性回复作用被限位。

在控制杆41的复位过程中,通过中介齿轮421的传动,使作用齿轮422发生转动,使得齿条423朝着远离控制杆的方向平移;使得锁销3对拉杆实现锁定。

销头331的端部设置有滚珠34;当下压到底的作用被解除且调节孔并未与销孔对准时,收缩状态的复位弹簧49弹性回复,使得垫块48第一时间反作用于斜面作用部411,使控制杆41上升,当滚珠34与内管2的外表面触压时,弹性回复作用被暂时限位。

当内管2升降,一旦使调节孔与销孔对准,弹性回复作用继续发生,使销头331被推入的调节孔中,使得锁销3对拉杆实现锁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当对该行李箱的拉杆进行操作时,向下按动控制杆41,控制杆41下移,其上的双面齿条也下移,带动中介齿轮421转动,并通过作用齿轮422带动与作用齿轮422啮合的齿条423向内移动,从而带动锁销3向内移动,使得销头331被从内管2的调节孔拉回壳体31中,以解除锁销3对拉杆的锁定。此时可对拉杆进行任意的伸缩调节。特别地是,控制杆41下移的距离并不是无限制的,因为在控制杆41的下方,设置有置有斜面作用部411以及作用块47、垫块48和复位弹簧49,下压的过程中,通过斜面作用部411作用于作用块47,从而作用于垫块48,最后作用于复位弹簧49,使得复位弹簧49会不断收缩, 直到垫块48与载板43相触时不能再下压,这样的限制作用,具有保护拉杆锁定结构的特点。

当拉杆长度调节完毕后,解除下压压力,锁定控制杆41能够自动复位,这种复位是通过两步进行的,首先是收缩状态的复位弹簧49弹性回复,使得垫块48第一时间反作用于斜面作用部411,使控制杆41上升,当顶面4112与复位限位部472相触时,斜面作用部411被限定在的作用块47内,控制杆41复位;接着垫块48第二时间反作用于作用块47,使作用块47上升,当作用块47上升到与衬套 46接触时,弹性回复作用被限位,这种两段式的好处在于有效平衡弹性回复对于系统的破坏力。同时,控制杆41复位的过程中,依旧通过双面齿条、中介齿轮421、作用齿轮422以及齿条423的作用,使得销头311伸出壳体31并穿过外管1的销孔伸入内管2的调节孔,从而锁定拉杆的长度。特别的是,当下压到底的作用被解除且调节孔并未与销孔对准时,具有一个暂时限位功能:因为销头331的端部设置有滚珠34,控制杆41上升时,当滚珠34与内管2的外表面触压时,弹性回复作用被暂时限位。当内管2升降,一旦使调节孔与销孔对准,弹性回复作用继续发生,使销头331被推入的调节孔中,使得锁销3对拉杆实现锁定,从而达到了两步锁定的效果,能够有效减小锁销3与拉杆之间的摩擦力,具有保护作用。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