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军用智能野战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29715发布日期:2018-10-12 20:17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用途野战包,具体为一种多功能军用智能野战包。



背景技术:

目前我军使用的老式军用野战包因其结构简单,携装方便而被我军应用了半个多世纪,但是由于其容装单一,在现有作战条件下已不能满足单兵携装的基本要求,十分有必要进行改进,如对水资源的获取和保存,人可以三天不摄入食物,但不可一日不摄入水分,野外的自然水源一般不能直接饮用,否则极有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同时也要保证随身携带足够的水资源储备;如在野外行军时,可能会碰到峭壁需要攀爬或需要拖运一些特殊物体,此时就亟需一种具有多功能的智能野战包,以满足其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多功能军用智能野战包,该野战包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具有螺旋多级过滤、干净水资源储备、攀爬、拖运的功能。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军用智能野战包,它包括主包体,所述主包体的背面设置有固定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包体上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与具有滤水功能的过滤组件螺纹连接;所述的主包体上固定有揽绳支撑架,所述揽绳支撑架的下端为带轴承的轴芯套,棘轮本体的一侧端面上固定有安装部,棘轮本体通过安装部可转动的安装在揽绳支撑架上;所述主包体的下端固定有带座轴承,轴芯穿过揽绳支撑架的轴芯套、棘轮本体、安装部设置在带座轴承上,所述轴芯两侧连接有手杖,所述棘轮本体与棘轮本体之间连接有卷绳杆,且棘轮本体上开设有卡槽,所述棘轮本体的棘轮齿上设置有限制棘轮本体退位的调节组件;所述轴芯的转轴表面固定有压块,所述压块上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的压块和复位弹簧与卡槽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调节组件包括一固定在带座轴承上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通过销轴连接限位棘爪,所述安装座上内设置有调节孔,所述调节孔内安装有压簧,所述压簧的一端与推块连接,一端与推杆连接,所述的推块穿出安装座连接调节拧帽,推杆的另一端与限位棘爪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揽绳支撑架为弧形结构,其上开设有弧形槽,位于上端的弧形槽内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弧形槽形成一揽绳出口;位于揽绳支撑架两侧的轴芯上环绕有揽绳,所述揽绳贴合所述弧形槽,并穿过揽绳出口和主包体与挂钩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过滤组件包括上端开口的外筒和内筒,所述外筒与内筒所形成的外腔内设置有旋向向下的螺旋板;所述螺旋板上沿其螺旋方向间隔设置有贯通部分螺旋板的过滤网筒,位于外筒和内筒的底部设置有滤渣收集盒和出液口,所述滤渣收集盒上开设有滤渣进料口。

进一步的,位于下端螺旋板上贯通设置的过滤网筒,其正对滤渣进料口方向的过滤网筒上设置有透过筒。

进一步的,所述的过滤组件还包括螺纹连接外筒的引水盖,所述的引水盖设置在外腔上,所述引水盖上设置有入液口和连通外腔的通孔,且引水盖的底部设置有将内腔封闭的盖板。

进一步的,所述主包体的背部设置有带拉链的后遮盖,过滤组件位于后遮盖的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主包体上安装有北斗定位系统、轨迹检测系统以及太阳能电池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该野战包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具有螺旋多级过滤、干净水资源储备、攀爬、拖运的功能。

2.设置有揽绳支撑架,可保证在拉力作用下,揽绳施加的力矩不会直接作用在主包体上,对主包体造成损坏,具有弧形结构的揽绳支撑架,使揽绳施加的力矩更好的得到支撑。

3.推动手杖将轴芯上的压块和复位弹簧送入卡槽中,转动手杖实现对棘轮本体的转动,复位弹簧的复位使轴芯反向转动,将手杖回至原位,解决了压下手杖以后,手杖无法抬起的问题,通过该设计使得,在悬吊过程中,只需不断的压力手杖便可以对揽绳进行收卷,使用更加方便、便捷,无需360度转动手杖。

4.本发明设置调节组件,方便了对棘轮本体的限位,实现揽绳的收起和释放。

5.本发明在螺旋板上间隔设置贯通部分螺旋板的过滤网筒,实现多级过滤,率先进入过滤网筒的净水不用通过螺旋板而直接到达下层螺旋板,对其进行再次过滤,因此每次过滤时,滤渣会沿着螺旋板循规蹈矩的进入滤渣收集盒内,而过滤的净水会越过一层螺旋板直接进行下层,加快了净水的通过时间,防止堆集在一起过滤时,水过滤时间慢,容易造成堵塞。

6.设置引水盖,进行初步过滤,防止较大的杂物进入外腔内而造成堵塞,同时对内腔进行封闭,防止在走路或奔跑过程中,储存在内腔内的净水溢出。

7.带拉链的后遮盖可对过滤组件进行隐藏,同时该野战包具有定位和轨迹监测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野战包的背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野战包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主包体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现揽绳收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揽绳支撑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实现揽绳收卷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带座轴承、棘轮本体以及限位棘爪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1为去掉外筒的过滤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d-d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去掉外筒的过滤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过滤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述文字标注表示为:1、主包体;2、后遮盖;3、固定背带;4、过滤组件;5、拉链;6、带座轴承;7、揽绳支撑架;8、手杖;9、揽绳;10、挂钩;11、棘轮本体;12、轴芯;13、安装部;14、压块;15、复位弹簧;16、卡槽;17、安装座;18、限位棘爪;19、销轴;20、调节拧帽;21、推块;22、压簧;23、推杆;24、卷绳杆;41、外筒;42、内筒;43、引水盖;44、螺旋板;45、过滤网筒;46、底板;47、内腔;48、外腔;49、滤渣收集盒;50、出液口;51、透过筒;71、轴芯套;72、连接块;101、连接槽;170、调节孔;410、螺纹;430、入液口;431、通孔;432、盖板;490、滤渣进料口;701、弧形槽;702、揽绳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如图1-图15所示,本发明的具体结构为:它包括主包体1,所述主包体1的背面设置有固定背带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包体1上开设有连接槽101,所述连接槽101与具有滤水功能的过滤组件4螺纹连接;所述的主包体1上固定有揽绳支撑架7,所述揽绳支撑架7的下端为带轴承的轴芯套71,棘轮本体11的一侧端面上固定有安装部13,棘轮本体11通过安装部13可转动的安装在揽绳支撑架7上;所述主包体1的下端固定有带座轴承6,轴芯12穿过揽绳支撑架7的轴芯套71、棘轮本体11、安装部13设置在带座轴承6上,所述轴芯12两侧连接有手杖8,所述棘轮本体11与棘轮本体11之间连接有卷绳杆24,且棘轮本体11上开设有卡槽16,所述棘轮本体11的棘轮齿上设置有限制棘轮本体11退位的调节组件;所述轴芯12的转轴表面固定有压块14,所述压块14上设置有复位弹簧15,所述的压块14和复位弹簧15与卡槽16配合。

优选的,所述的调节组件包括一固定在带座轴承6上的安装座17,所述安装座17上通过销轴19连接限位棘爪18,所述安装座17上内设置有调节孔170,所述调节孔170内安装有压簧22,所述压簧22的一端与推块21连接,一端与推杆23连接,所述的推块21穿出安装座17连接调节拧帽20,推杆23的另一端与限位棘爪18连接。

优选的,所述揽绳支撑架7为弧形结构,其上开设有弧形槽701,位于上端的弧形槽701内设置有连接块72,所述连接块72与弧形槽701形成一揽绳出口702;位于揽绳支撑架7两侧的轴芯12上环绕有揽绳9,所述揽绳9贴合所述弧形槽701,并穿过揽绳出口702和主包体1与挂钩10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过滤组件4包括上端开口的外筒41和内筒42,所述外筒41与内筒42所形成的外腔48内设置有旋向向下的螺旋板44;所述螺旋板44上沿其螺旋方向间隔设置有贯通部分螺旋板44的过滤网筒44,位于外筒41和内筒42的底部设置有滤渣收集盒49和出液口50,所述滤渣收集盒49上开设有滤渣进料口490。

优选的,位于下端螺旋板44上贯通设置的过滤网筒44,其正对滤渣进料口490方向的过滤网筒44上设置有透过筒51。

优选的,所述的过滤组件4还包括螺纹连接外筒41的引水盖43,所述的引水盖43设置在外腔48上,所述引水盖43上设置有入液口430和连通外腔48的通孔431,且引水盖43的底部设置有将内腔47封闭的盖板432。

优选的,所述主包体1的背部设置有带拉链5的后遮盖2,过滤组件4位于后遮盖2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主包体1上安装有北斗定位系统、轨迹检测系统以及太阳能电池板。

具体使用过程:当需要使用过滤组件时,拉开拉链5露出过滤组件4,旋转外筒41,使过滤组件4与主包体1分离,引水盖43是螺旋连接在开口处的;将需要过滤的水倒入引水盖43中,经引水盖43的引流和通孔431初步过滤,使较大的滤渣停留在引水盖43中,初步过滤后的水从侧部通孔431流进外腔48的螺旋板44上,在螺旋板44流经过程中,经过过滤网筒45,杂质被阻挡在过滤网筒45外,而透过的水直接穿过螺旋板44,进入下一层螺旋板44,再次进行过滤,越过多层螺旋板44的净水会预先到达底部,最终经过透过筒51直接从出液口50流出,而滤渣会在螺旋板44的作用下进入滤渣收集盒49。

揽绳9、棘轮本体、揽绳支撑架7以及轴芯的安装过程:揽绳支撑架7是固定在主包体1上的,先将轴芯12套入棘轮本体11、固定在棘轮本体11两侧的安装部13以及揽绳支撑架7,移动安装部13和棘轮本体11,使其与揽绳支撑架7的轴芯套71配合,让棘轮本体11与安装部13能在揽绳支撑架7上转动;揽绳9缠绕在棘轮本体11上的卷绳杆24上,伸入端贴合在弧形槽701内,经揽绳出口702从主包体1正面穿出,与挂钩10连接。手杖8设置在带座轴承6的外侧轴芯12上(轴芯12上的压块14和复位弹簧15处于棘轮本体11侧端,当需要时,推动手杖8使轴芯12移动,将压块14和复位弹簧15卡入卡槽16内)。

当需要抽出揽绳9时,如附图9-10,先拧松调节拧帽20,带动推块21向上移动,压簧22由压缩状态变为原始状态,推杆23带动限位棘爪18顺时针转动,将限位棘爪18与棘轮本体的棘轮齿分离开来;此时棘轮本体11处于松动状态,可以顺时针和逆时针转动,将揽绳9抽出。

当需要收卷揽绳9时,,将调节拧帽20拧紧,使限位棘爪18卡入棘轮齿上,防止退位,推动手杖8,使压块14和复位弹簧15卡入卡槽16内,转动,手杖8,带动轴芯12转动,轴芯12上的压块14和复位弹簧15在卡槽16内,推动棘轮本体11转动一格或几格,实现对揽绳9的收卷,此时,复位弹簧15回位,将轴芯12反向转动,手杖8回复至原始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