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轴旋转的变脸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73984发布日期:2018-09-07 23:14阅读:79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机器设备自动化领域,特别是一种多轴旋转的变脸机构。



背景技术:

川剧变脸是川剧表演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历代川剧艺人共同创造并传承下来的艺术瑰宝。川剧变脸是川剧表演的特技之一,用于揭示剧中人物的内心以及思想感情的变化,即把不可见、不可感的抽象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变成可见、可感的具体形象—脸谱。

川剧戏曲艺术与时代背景、传播方式甚至民众生产劳作和生活方式分不开,随着文化多元化、生活节奏加快、娱乐方式多样化、传播形态多样化以及欧美强势文化的入侵,使得不少人远离川剧戏曲,而事业单位管理的文化机构先天对市场需求不敏感,虽然这些年有不少文化单位、演出机构的成功转型改制,创造了良好的市场效益,但川剧市场整体仍是颓势,观众流失,对年轻人吸引力不足,从而变脸这一传统国粹正逐渐被人淡忘。

如何以现代自动化的方式来展现变脸的整个过程,从而让变脸这项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并通过公众平台进行展示,让变脸这一艺术展现在大众面前,来促进川剧变脸的发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轴旋转的变脸机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缺少自动化方式来进行脸谱变换的问题,实现通过自动化方式来展现变脸的整个过程,并通过公众平台进行展示,让变脸这一艺术展现在大众面前,来促进川剧变脸的发展。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轴旋转的变脸机构,包括:底板1、脸谱安装板2、侧板3、脸部模型4、脸谱支撑圈5、上板6、脸部支撑结构7、上连杆8a、下连杆8b、上气缸连接杆9a、下气缸连接杆9b、脸部旋转板10、旋转支撑杆11、旋转中心杆12、上气缸13a、下气缸13b、脸谱14。

优选地,所述上连杆8a、上气缸连接杆9a、下气缸连接杆9b、脸部旋转板10、旋转中心杆12、旋转支撑杆11以及下连杆8b共同组成四连杆结构。

优选地,所述上板6、底板1以及两侧的侧板3之间通过螺钉连接,组成整个变脸机构的头部框架;所述侧板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通孔,在两个通孔中分别设置有旋转中心杆12和旋转支撑杆11。

所述上气缸连接杆9a一端与下气缸13b连接,另一端与上连杆8a的一端铰接,所述上气缸连接杆9a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中心孔,可容旋转支撑杆11通过,并绕所述旋转支撑杆11进行旋转;所述下气缸连接杆9b一端与上气缸13a连接,另一端与下连杆8b的一端铰接,所述上气缸连接杆9a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中心孔,可容旋转支撑杆11通过,并绕所述旋转支撑杆11进行旋转;所述上连杆8a的另一端和下连杆8b的另一端均与脸部旋转板10的一端铰接,所述脸部旋转板10的另一端与旋转中心杆12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上气缸13a和下气缸13b分别与上板6和底板1铰接。

优选地,所述上板6还固定有脸部支撑结构7,所述脸部支撑结构7固定有脸部模型4,所述脸部模型4用于支撑脸谱。

优选地,所述底板1上还设置有脸谱安装板2。

优选地,所述脸谱14与脸谱安装板2以及脸谱支撑圈5相连。

发明内容中提供的效果仅仅是实施例的效果,而不是发明所有的全部效果,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在脸部模型框架上设置四连杆机构,利用气缸带动四连杆机构运动,继而推动脸谱支撑圈绕旋转中心杆进行旋转运动,通过上气缸和下气缸的配合工作,实现脸谱支撑圈的往返运动,使得脸谱可在脸部模型上进行间隔变换。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少自动化方式来进行脸谱变换的问题,实现通过自动化方式来展现变脸的整个过程,从而让变脸这项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并通过公众平台进行展示,让变脸这一艺术展现在大众面前,来促进川剧变脸的发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供的一种多轴旋转的变脸机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供的一种多轴旋转的变脸机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底板-1、脸谱安装板-2、侧板-3、脸部模型-4、脸谱支撑圈-5、上板-6、脸部支撑结构-7、上连杆-8a、下连杆-8b、上气缸连接杆-9a、下气缸连接杆-9b、脸部旋转板-10、旋转支撑杆-11、旋转中心杆-12、上气缸-13a、下气缸-13b、脸谱-1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应当注意,在附图中所图示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本发明省略了对公知组件和处理技术及工艺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限制本发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多轴旋转的变脸机构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多轴旋转的变脸机构,包括:

底板1、脸谱安装板2、侧板3、脸部模型4、脸谱支撑圈5、上板6、脸部支撑结构7、上连杆8a、下连杆8b、上气缸连接杆9a、上气缸连接杆9b、脸部旋转板10、旋转支撑杆11、旋转中心杆12、上气缸13a、下气缸13b、脸谱14。

所述上板、底板以及两侧的侧板之间通过螺钉连接,组成整个变脸机构的头部框架,对整个变脸机构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在所述侧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通孔,在两个通孔中分别设置有旋转中心杆和旋转支撑杆。所述上气缸连接杆一端与下气缸连接,另一端与上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上气缸连接杆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中心孔,可容旋转支撑杆通过,并绕所述旋转支撑杆进行旋转;所述下气缸连接杆一端与上气缸连接,另一端与下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上气缸连接杆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中心孔,可容旋转支撑杆通过,并绕所述旋转支撑杆进行旋转。

所述上连杆的另一端和下连杆的另一端均与脸部旋转板的一端铰接,所述脸部旋转板的另一端与旋转中心杆固定连接。上连杆、上气缸连接杆、下气缸连接杆、脸部旋转板、旋转中心杆、旋转支撑杆以及下连杆共同组成典型的四连杆结构。

所述上气缸和下气缸分别与上板和底板铰接。上板还固定有脸部支撑结构,所述脸部支撑结构固定有脸部模型,所述脸部模型用于支撑脸谱,用于脸谱的形象展示。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脸谱安装板。所述脸谱与脸谱安装板以及脸谱支撑圈相连。

在工作时,下气缸推出,推出的一端带动上气缸连接杆绕旋转支撑杆的中心旋转,通过四连杆结构带动脸部旋转板绕旋转中心杆旋转,从而相继带动脸谱支撑圈绕旋转中心杆的中心旋转,脸谱支撑圈自上而下运动,脸谱跟随脸谱支撑圈一起运动,并将脸谱覆盖在脸部模型上,从而展示一组脸谱。此时,上气缸处于推进状态,继而上气缸推出,推出的一端带动下气缸连接杆绕旋转支撑杆的中心旋转,旋转方向与刚才的旋转方向相反,并通过四连杆结构带动脸部旋转板绕旋转中心杆旋转,从而带动脸谱支撑圈绕旋转中心杆的中心旋转,脸谱支撑圈自下而上运动,脸谱支撑圈回到初始位置。重复上述过程,即可实现脸谱变换功能。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脸部模型框架上设置四连杆机构,利用气缸带动四连杆机构运动,继而推动脸谱支撑圈绕旋转中心杆进行旋转运动,通过上气缸和下气缸的配合工作,实现脸谱支撑圈的往返运动,使得脸谱可在脸部模型上进行间隔变换。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少自动化方式来进行脸谱变换的问题,实现通过自动化方式来展现变脸的整个过程,从而让变脸这项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并通过公众平台进行展示,让变脸这一艺术展现在大众面前,来促进川剧变脸的发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