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衣型结构设计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471260发布日期:2019-04-20 05:50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衣型结构设计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服装结构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的衣型结构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服装制版方法主要可分为平面制版和立体制版两大类,平面制版的方法有很多种,但获取数据的方式基本是以公式、比例、定数等计算方式得来的,而人体是千差万别的,设计师设计的款式造型也是多种多样的,这种计算得来的数据限制了目标人体和设计的造型,使得造型不够准确。立体制版通常是在人台上通过对面料的拿捏直接获得造型。

两种方式的优点:

平面制版相对来说效率较高,获得样板过程中需要的工具较少;

立体制版是将人台视为目标人体,并根据设计自由取舍数据,因此造型精准度更高,可以制作出复杂的在平面制版中无法完成的造型。

两种方式的缺点:

平面制版过程中目标人体数据和服装造型数据采用计算方式获得,这些计算得来的数据很难保证与实际人体数据和实际造型数据相符合,因此,平面制版在造型精确度上相对较低。

立体制版过程中所要准备的工具较多,对操作过程有一定的技术要求,获得样板的流程环节相对较多,因此,相对于平面制版可以完成的服装样板,立体制版的效率较低。

从时代角度来将,建国以后人们对穿着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功能性上,首先是遮体和保暖,而审美方面大多是与大众相统一,可以说别人穿什么我就穿什么,可以说那时的审美和时代观念决定了服装不论从结构还是从造型上都趋向于统一,因此从服装结构上来讲,按照一定的模式化,按照体型设定固定的增长值和计算值可以满足那时人们对服装的需求。这种制版的观念和方式衍生出了现有的形形色色以计算方式获得人体数据和服装造型的制版方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观念的改变,对精神和物质层面追求的不同,今天人们对服装的需求已经与之前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与之前相比,穿着服装的不同使我们与他人接触时心理上更放松。在审美方面人们追求的更偏向于个性化,这种个性化体现在服装上不仅是面料的不同、造型的不同、色彩的不同,而结构的不同也将对服装整体效果产生重大改变。

然而,现有的平面制版方式模式化、固定化,与时代观念产生了差距,由于现有的平面制版方式持续了几十年,虽然过程中有所改变,但基于计算方式的制版思维没有决定性的变化,所以导致很多学习制版技术的人从开始学习就建立了通过公式等方式计算获得造型的观念。而立体制版过程中所要准备的工具较多,对操作过程有一定的技术要求,获得样板的流程环节相对较多,因此,相对于平面制版可以完成的服装样板,立体制版的效率较低。

针对以上问题,现有技术中,中国公开号为cn106072956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服装设计方法及装置,应用于人机交互设备,包括:获取目标模板以及与之相配的目标部件;对目标模板以及目标部件做适应性调节,获得大小匹配的目标模板及目标部件;将所述大小匹配的目标部件复制到所述目标模板的对应区域内,获得成品衣模;将成品衣模着色,获得服装设计图。此设计,虽然可以实现服装的个性化设计,但是制版的效率低。

又如公开号为cn108835753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服装设计和裁剪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面料折叠,在折叠的面料边缘设计出量变图形;s2:沿着量变图形的内边线缝制缝缉线;s3:沿缝缉线将量变图形除去;s4:获得量变图案的设计图,并检验于构想的服装设计构想是否一致;s5:按照量变图案设计步骤中获得的量变图形在面料上进行绘制;s6:沿着量变图形的内边线缝制缝缉线;s7:沿缝缉线将量变图形除去;s8:将量变图形部位进行展开从而形成立体造型;s9:将获得立体造型的面料按照设计构思放置在人台上进行创作;s10:设计裁剪结束,获得最终的服装设计,在加量与减量之间进行量变图形的二维设计,在三维空间中呈现多变的、奇妙的立体造型形式,此设计,虽然获得最终的服装设计,在三维空间中呈现多变的、奇妙的立体造型形式,但是设计的服装精度相对较低。

因此,我们急需一种新型的衣型结构设计方法,提高制版的效率和精准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的衣型结构设计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多项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衣型结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获取目标人体框架结构数据;

步骤二,获取目标造型框架结构数据;

步骤三,根据结构原理,设定目标人体框架结构数据向目标造型框架

结构数据转化时所需要的各部位框架制版数据;

步骤四,根据框架制版数据和各部位制版方法,获得框架样版;

步骤五,在框架样版的基础上设计造型内部结构;

步骤六,将获得的框架样版整理排序,衣型结构设计完成,获得成品样版。

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目标人体框架结构数据分为:人体理论框架

结构和目标人体结构数据,以建立服装制版结构时所需要的形成人体理论结构框架的要素来创建人体理论结构框架,再将各不相同的目标人体结构数据带入到理论结构框架中形成目标人体框架结构数据。

优选的,所述步骤四中,制版方法包括袖窿开深设定方法、袖窿开深角度的设定方法、配袖方法以及配领方法。

优选的,所述袖窿开深设定方法,以人体净袖窿ac为基础,绘制

设计造型中满足人体活动量和层量状态下的袖窿形态ce,以侧缝线ag的水平线ft做袖窿开深角度与袖笼底线相切fr,侧缝线ag与切线fr的焦点f为最小袖窿深参考点,当加入胸围放松量时侧缝线为nm,延长rf与nm相交,交点w为加入放松量后的最小袖窿深参考点。

优选的,所述袖窿开深角度的设定方法,w为最小袖窿深的参考值,当袖窿深小于w时,腋下余量增加,袖窿弧线减少,使袖山弧线也减少;当袖窿深w大于时,腋下余量减少,袖窿弧线增长,使袖山弧线也增加,除了袖窿开深外,cw的线条效果也会使衣身效果发生改变,弧度越小与wt之间的角度越大,弧度越大与wt之间的角度越小。

优选的,所述配袖方法,包括:

绘制袖山(一):设定袖肥,过肩宽点c做袖窿深线的垂直线cr,2/1袖肥re为前袖肥,过e点做er垂直线eg,前袖窿弧线长度ac,减去弧线差与eg相交,镜像前袖窿弧线ac,将a点与m点重合,根据前袖笼底部吻合区域绘出与前袖窿弧线等长的前袖山弧线cm,获得前袖山cwm;同样方式获得后袖山dnt;将前后袖山n点与w点重合,调整袖山高使袖山弧线与前后袖窿弧线等长,延长nc,延长量ce为肩缩量,按照造型肩缩量调整袖山弧线tem,获得有基础吃量的袖山形态;

绘制袖山(二):

过肩端点做袖窿深线垂直线cr,过c点根据设计抬手角度做袖山线cn,以c为圆点前袖笼弧长cd减去弧线差为半径画圆,若先设定袖肥,做cn垂直线根据袖肥长度与圆相交,得到袖肥tm和袖山高tc;若先设定袖山高,在cn上根据袖山高长度获得袖山高ce,过e点做垂直线与圆相交,获得袖肥ew;镜像对称前袖笼弧线和袖窿深线得到tam,移动tam使m点与w点重合,旋转tam是tm与we重合,根据袖笼底部形态修顺前袖山弧线cw,使cw与cd等长,获得前袖山cew;

以同样方式获得后袖山形态,之后与绘制袖山(一)同样将前后袖山组合,并获得有基础吃量的袖山形态。

优选的,所述配袖方法,包括绘制袖身:根据袖子长度延长袖山高线,

与袖肥线平行绘制袖口线,绘制前后袖缝线,将袖肥线平均分为前后袖肥线,过前后袖肥线1/2处垂直做前后袖省中线,根据袖口长度做前后袖省,如果收省袖山线需要修顺,获得基础一片袖,再根据不同的造型进行细节调整获得最终效果。

优选的,所述配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想要建立领型框架的人台,测量净体数据,确定净体数据下领底线长度、立领宽、上止口线长度;

(2)立裁获得省位和省量,将各省位的省量转化为比值,获得立领的领型框架,立领各省位实际省量计算公式为:领底线长度减上止口线长度,再乘以各省位省量比值;

(3)根据领坐的领型框架,分割翻折领时,建立一个同样形态和数据的翻领,立裁获得翻领宽增加1cm时翻领省位、省量、外止口长度的变化,根据变化获得翻领松量系数和分割翻折领的领型框架;

(4)连坐翻折领时,在领坐框架的基础上立裁获得翻领宽增加1cm时翻领和领坐省位、省量、外止口长度的变化,根据变化获得翻领松量系数和连坐翻折领的领型框架;

(5)翻领松量系数的使用:翻领松量系数是翻领与领坐产生宽度差时,每个单位的宽度差量使外止口松量产生的变化值,因此,在翻领与领坐形成的宽度中,宽度差乘以翻领松量系数既是外止口线增长的长度,再乘以各省位中的省量比值既是各省道的实际省量,各省位实际省量计算公式为:翻领宽减领坐宽的值,再乘以翻领松量系数乘以省量比值;

(6)基础领型的建立:将造型数据带入到领型框架中,计算各省位省量,根据省量进行变化,修顺线条并获得基础领型。

优选的,所述步骤五中,在不影响目标造型框架结构的情况下,对结构所进行的造型处理,处理形式包括省道的转移、省道转移后再分割、造型合并、造型分割、造型合并后再分割、部件造型、工艺技术。

优选的,所述步骤六中,将获得的样版根据缝制工艺放置缝份、命名、属性整理排序获得成品样版。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新型的衣型结构设计方法,通过获取目标人体框架结构数据,目标造型框架结构数据,根据结构原理,设定目标人体框架结构数据向目标造型框架结构数据转化时所需要的各部位框架制版数据,再根据框架制版数据和各部位制版方法,获得框架样版,在框架样版的基础上设计造型内部结构,使设计者对服装结构有更加科学、合理的认知和理解,更轻松的掌握服装结构设计技术,使服装行业工作者对自身技术专业有更高的认知,从结构角度对服装进行设计提供了原理和依据,同时提高了服装制版的效率和造型的精准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新型的衣型结构设计方法的袖窿开深设计图一;

图2是本发明新型的衣型结构设计方法的袖窿开深设计图二;

图3是本发明新型的衣型结构设计方法的袖窿开深设计图三

图4是本发明新型的衣型结构设计方法的袖窿开深设计图四;

图5是本发明新型的衣型结构设计方法的袖窿开深设计图五;

图6是本发明新型的衣型结构设计方法的袖窿开深角度的设计图;

图7是本发明新型的衣型结构设计方法的绘制袖山(一)的设计图一;

图8是本发明新型的衣型结构设计方法的绘制袖山(一)的设计图二

图9是本发明新型的衣型结构设计方法的绘制袖山(一)的设计图三;

图10是本发明新型的衣型结构设计方法的绘制袖山(一)的设计图四;

图11是本发明新型的衣型结构设计方法的绘制袖山(一)的设计图五;

图12是本发明新型的衣型结构设计方法的绘制袖山(一)的设计图六;

图13是本发明新型的衣型结构设计方法的绘制袖山(一)的设计图七;

图14是本发明新型的衣型结构设计方法的绘制袖山(一)的设计图八;

图15是本发明新型的衣型结构设计方法的绘制袖山(一)的设计图九;

图16是本发明新型的衣型结构设计方法的绘制袖山(一)的设计图十;

图17是本发明新型的衣型结构设计方法的绘制袖山(一)的设计图十一;

图18是本发明新型的衣型结构设计方法的绘制袖山(二)的设计图一;

图19是本发明新型的衣型结构设计方法的绘制袖山(二)的设计图二;

图20是本发明新型的衣型结构设计方法的绘制袖山(二)的设计图三;

图21是本发明新型的衣型结构设计方法的绘制袖山(二)的设计图四;

图22是本发明新型的衣型结构设计方法的绘制袖山(二)的设计图五;

图23是本发明新型的衣型结构设计方法的绘制袖山(二)的设计图六;

图24是本发明新型的衣型结构设计方法的绘制袖山(二)的设计图七;

图25是本发明新型的衣型结构设计方法的绘制袖山(二)的设计图八;

图26是本发明新型的衣型结构设计方法的绘制袖身的设计图一;

图27是本发明新型的衣型结构设计方法的绘制袖身的设计图二;

图28是本发明新型的衣型结构设计方法的绘制袖身的设计图三;

图29是本发明新型的衣型结构设计方法的绘制袖身的设计图四;

图30是本发明新型的衣型结构设计方法的绘制袖身的设计图五;

图31是本发明新型的衣型结构设计方法的绘制袖身的设计图六;

图32是本发明新型的衣型结构设计方法的配领设计图一;

图33是本发明新型的衣型结构设计方法的配领设计图二;

图34是本发明新型的衣型结构设计方法的配领设计图三;

图35是本发明新型的衣型结构设计方法的配领设计图四;

图36是本发明新型的衣型结构设计方法的配领设计图五;

图37是本发明新型的衣型结构设计方法的配领设计图六;

图38是本发明新型的衣型结构设计方法的配领设计图七;

图39是本发明新型的衣型结构设计方法的配领设计图八;

图40是本发明新型的衣型结构设计方法的配领设计图九;

图41是本发明新型的衣型结构设计方法的配领设计图十;

图42是本发明新型的衣型结构设计方法的配领设计图十一;

图43是本发明新型的衣型结构设计方法的配领设计图十二;

图44是本发明新型的衣型结构设计方法的配领设计图十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图1-图44出示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新型的衣型结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获取目标人体框架结构数据;

步骤二,获取目标造型框架结构数据;

步骤三,根据结构原理,设定目标人体框架结构数据向目标造型框架

结构数据转化时所需要的各部位框架制版数据;

步骤四,根据框架制版数据和各部位制版方法,获得框架样版;

步骤五,在框架样版的基础上设计造型内部结构;

步骤六,将获得的框架样版整理排序,衣型结构设计完成,获得成品样版。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一中,目标人体框架结构数据分为:人体理论

框架结构和目标人体结构数据,以建立服装制版结构时所需要的形成人体理论结构框架的要素来创建人体理论结构框架,再将各不相同的目标人体结构数据带入到理论结构框架中形成目标人体框架结构数据。

所述步骤四中,制版方法包括袖窿开深设定方法、袖窿开深角度的设定方法、配袖方法以及配领方法。

结合图1-图5,所述袖窿开深设定方法,以人体净袖窿ac为基础,

绘制设计造型,中满足人体活动量和层量状态下的袖窿形态ce,以侧缝线ag的水平线ft做袖窿开深角度与袖笼底线相切fr,侧缝线ag与切线fr的焦点f为最小袖窿深参考点,当加入胸围放松量时侧缝线为nm,延长rf与nm相交,交点w为加入放松量后的最小袖窿深参考点。

结合图6,所述袖窿开深角度的设定方法,w为最小袖窿深的参考值,当袖窿深小于w时,腋下余量增加,袖窿弧线减少,使袖山弧线也减少;当袖窿深w大于时,腋下余量减少,袖窿弧线增长,使袖山弧线也增加,除了袖窿开深外,cw的线条效果也会使衣身效果发生改变,弧度越小与wt之间的角度越大,弧度越大与wt之间的角度越小。

所述配袖方法,包括:

绘制袖山(一):

结合图7-图17,设定袖肥,过肩宽点c做袖窿深线的垂直线cr,re长度为1/2袖肥,过e点做er垂直线eg,前袖窿弧线长度ac,减去弧线差与eg相交于m,弧线差会根据袖山高与袖肥之间的比例发生改变,在0.6-1.0之间,镜像前袖窿弧线ac,将a点与m点重合,根据前袖笼底部吻合区域绘出与前袖窿弧线等长的前袖山弧线cm,获得前袖山cwm;同样方式获得后袖山dnt;将前后袖山n点与w点重合,调整袖山高使袖山弧线与前后袖窿弧线等长,延长nc,延长量ce为肩缩量,按照造型肩缩量调整袖山弧线tem,获得有基础吃量的袖山形态;

绘制袖山(二):

结合图18-图25,过肩端点做袖窿深线垂直线cr,过c点根据设计抬手角度做袖山线cn,以c为圆点前袖笼弧长cd减去弧线差为半径画圆,若先设定袖肥,做cn垂直线根据袖肥长度与圆相交,得到袖肥tm和袖山高tc;若先设定袖山高,在cn上根据袖山高长度获得袖山高ce,过e点做垂直线与圆相交,获得袖肥ew;镜像对称前袖笼弧线和袖窿深线得到tam,移动tam使m点与w点重合,旋转tam是tm与we重合,根据袖笼底部形态修顺前袖山弧线cw,使cw与cd等长,获得前袖山cew;

以同样方式获得后袖山形态,之后与绘制袖山(一)同样将前后袖山组合,并获得有基础吃量的袖山形态。

结合图26-图31,所述配袖方法,包括绘制袖身:根据袖子长度延长

袖山高线,与袖肥线平行绘制袖口线,绘制前后袖缝线,将袖肥线平均分为前后袖肥线,过前后袖肥线1/2处垂直做前后袖省中线,根据袖口长度做前后袖省,如果收省袖山线需要修顺,获得基础一片袖,再根据不同的造型进行细节调整获得最终效果。

结合图32-图44,所述配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想要建立领型框架的人台,测量净体数据,确定净体数据下领底线长度、立领宽、上止口线长度;

(2)立裁获得省位和省量,将各省位的省量转化为比值,获得立领的领型框架,立领各省位实际省量计算公式为:领底线长度减上止口线长度,再乘以各省位省量比值;

(3)根据领坐的领型框架,分割翻折领时,建立一个同样形态和数据的翻领,立裁获得翻领宽增加1cm时翻领省位、省量、外止口长度的变化,根据变化获得翻领松量系数和分割翻折领的领型框架;

(4)连坐翻折领时,在领坐框架的基础上立裁获得翻领宽增加1cm时翻领和领坐省位、省量、外止口长度的变化,根据变化获得翻领松量系数和连坐翻折领的领型框架;

(5)翻领松量系数的使用:翻领松量系数是翻领与领坐产生宽度差时,每个单位的宽度差量使外止口松量产生的变化值,因此,在翻领与领坐形成的宽度中,宽度差乘以翻领松量系数既是外止口线增长的长度,再乘以各省位中的省量比值既是各省道的实际省量,各省位实际省量计算公式为:翻领宽减领坐宽的值,再乘以翻领松量系数乘以省量比值;

(6)基础领型的建立:将造型数据带入到领型框架中,计算各省位省量,根据省量进行变化,修顺线条并获得基础领型。

所述步骤五中,在不影响目标造型框架结构的情况下,对结构所进行的造型处理,处理形式包括省道的转移、省道转移后再分割、造型合并、造型分割、造型合并后再分割、部件造型、工艺技术。

所述步骤六中,将获得的样版根据缝制工艺放置缝份、命名、属性整理排序获得成品样版。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新型的衣型结构设计方法,使设计者对服装结构有更加科学、合理的认知和理解,更轻松的掌握服装结构设计技术,使服装行业工作者对自身技术专业有更高的认知,从结构角度对服装进行设计提供了原理和依据,同时提高了服装制版的效率和造型的精准度。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