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套翻面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1780发布日期:2018-11-09 20:26阅读:90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套生产用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手套翻面工装。



背景技术:

目前,手套在加工制作过程中都采用针织或缝合技术,操作人员在使用缝纫机跑线之后,将衔接处针织或缝合在一起。为了使手套的表面美观,手套均从反面针织或缝合,针织或缝合完后,再将手套翻转过来,使外表平整的那一面作为正面,针织或缝合处则隐藏在里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体积小并且工人劳动强度低的手套翻面工装,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套翻面工装,包括底座、翻面指管、整形杆和翻面棒,所述翻面指管和整形杆分别垂直连接在底座的上端面,翻面棒通过软绳与底座连接;所述翻面指管为中空的圆柱体,包括管体和位于管体中部的空腔;所述整形杆上端为半球形。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翻面指管的管体的上端面向下并向内侧延伸设有圆弧过渡,使得管体的上端开口呈喇叭状。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翻面棒包括手柄和与手柄连接的棒体,所述棒体为实心橡胶棒,且棒体前端为半球形。

本实用新型手套翻面工装由于采用上述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翻面棒将待翻面手套的指套压入翻面指管内,用手辅助使手套向上翻面,就可以指套的初步翻面,再将指套一一套在整形杆外侧,通过整形杆将指套进行整理,使得翻面后的手套更加平整美观;本实用新型具体积小、制作成本低,在对手套进行翻面时操作简单,有效地提高了手套翻面的工作效率,并且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2.本实用新型的管体上端开口呈喇叭状,这样不仅内保证在使用翻面棒将指套压入翻面指管时更省力、轻松,还可以避免在指套翻面过程中翻面指管划伤手套表面;

3.本实用新型的棒体采用实心橡胶棒支撑,且棒体前端为半球形,这样可以确保在使用翻面棒将指套压入翻面指管时,翻面棒不会戳穿指套;并且整形杆上端也为半球形,同样可以确保在对手套进行翻面整理时整形杆不会戳穿指套,降低了手套的破损率。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手套翻面工装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手套翻面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图3是翻面指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翻面指管的剖视图;

图5是翻面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底座、2-翻面棒、21-手柄、22-棒体、3-软绳、4-翻面指管、41-管体、42-空腔、43-圆弧过渡、5-整形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手套翻面工装,包括底座1、翻面指管4、整形杆5和翻面棒2,所述翻面指管4和整形杆5分别垂直连接在底座1的上端面,翻面棒2通过软绳3与底座1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翻面指管4为中空的圆柱体,包括管体41和位于管体41中部的空腔42;所述整形杆5上端为半球形;所述翻面棒2包括手柄21和与手柄21连接的棒体22,所述棒体22为实心橡胶棒,且棒体22前端为半球形。

使用时,将待翻面手套的指套套在翻面指管4外侧,然后通过翻面棒2的棒体22将待翻面手套的指套压入翻面指管4的空腔42 内,用手辅助使手套向上翻面,并使手套与翻面棒2 一起向上运动与翻面指管4脱离,实现了指套的初步翻面;再将其它未翻面的指套套在翻面指管4外侧,完成类似的翻面过程,直至手套的五根指套都完成初步翻面;最后,将完成初步翻面的手套的指套一一套在整形杆5外侧,并用手将手套下拉,通过整形杆5将初步翻面的指套进行整理,使得翻面后的手套更加平整美观。

为了使得指套能顺利压入翻面指管4的空腔42 内,本实用新型翻面指管4的管体41的上端面向下并向内侧延伸设有圆弧过渡43,使得管体41的上端开口呈喇叭状,这样不仅内保证在使用翻面棒2将指套压入翻面指管4时更省力、轻松,还可以避免在指套翻面过程中翻面指管4划伤手套表面。

另外,由于棒体22采用实心橡胶棒支撑,且棒体22前端为半球形,这样可以确保在使用翻面棒2将指套压入翻面指管4时,翻面棒2不会戳穿指套;并且整形杆5上端也为半球形,同样可以确保在对手套进行翻面整理时整形杆5不会戳穿指套,降低了手套的破损率。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列举的形式,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