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户外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76369发布日期:2018-11-27 21:13阅读:5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太阳能户外伞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户外伞领域,特别是一种太阳能户外伞。



背景技术:

户外伞由于设计之初主要是给贵族庭院遮阳使用,所以又称之为庭院伞,有效的防晒遮阳效果,廉价的户外商业广告用途更有利于他的不断推广,户外遮阳伞又称遮阳伞是专门用于户外休闲遮阳的一种方便操作工具,现在被广泛的应用在庭院、花园、小区门卫站岗等地方。

户外伞广泛用于广场等开阔场地,供人们遮阳休憩,人们在遮阳伞下休息时,常常会因为天气炎热而无法长时间休息,并且现有的户外伞不具有转动和移动功能,不方便休息,太阳能户外遮阳伞也可以说是中柱遮阳伞,它是新一带户外遮阳伞的改进,然而现有的太阳能户外伞功能较少,并且结构复杂,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为了解决此问题,设计一种太阳能户外伞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太阳能户外伞。

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太阳能户外伞,包括矩形壳体,所述矩形壳体上表面两侧面均加工矩形凹槽,每个所述矩形凹槽内均嵌装旋转端向上的一号微型旋转电机,每个所述一号微型旋转电机旋转端上均套装折形摆动杆,每个所述折形摆动杆上共同固定连接户外伞,所述矩形壳体左侧面加工条形凹槽,所述条形凹槽内嵌装旋转端为水平的二号微型旋转电机,所述二号微型旋转电机旋转端上套装摆动连杆,所述摆动连杆上固定连接微型太阳能电池板,所述矩形壳体前表面设有矩形垫片,所述矩形垫片内嵌装旋转端为水平的三号微型旋转电机,所述三号微型旋转电机旋转端固定连接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套装固定圆环,所述固定圆环内嵌装微型温度传感器,所述矩形壳体下表面中心处加工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内嵌装旋转端向下的四号微型旋转电机,所述四号微型旋转电机旋转端上套装转动圆盘,所述转动圆盘下表面固定连接多个转动圆轴,每个所述转动圆轴上均套装风叶,所述矩形壳体内下表面四角处均铰链连接可伸缩支撑杆,每个所述可伸缩支撑杆上均套装转动万向轮,所述矩形壳体内设有蓄电池,所述矩形壳体右侧面设有微型控制器,所述微型控制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一号微型旋转电机、二号微型旋转电机、三号微型旋转电机、四号微型旋转电机、和微型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微型控制器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微型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电性连接。

每个所述可伸缩支撑杆两侧面下边缘处均铰链连接倾斜支撑杆。

所述矩形垫片是由一对紧定螺钉固定在矩形壳体上。

所述蓄电池是型号为6QW70的电池。

所述微型控制器是型号为MAM-210的控制器。

所述微型控制器上设有市电接口和电容触摸屏,所述微型控制器的人机交换接口通过导线与电容触摸屏信号接口电性连接,所述微型控制器的电源端端口通过导线与市电接口电性连接。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制作的一种太阳能户外伞,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调节角度从而进行多角度的遮阳并且可以进行温度感应自动进行散热降温工作,移动效果良好,便于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太阳能户外伞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太阳能户外伞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太阳能户外伞的微型温度传感器位置示意图;

图中,1、矩形壳体;2、一号微型旋转电机;3、折形摆动杆;4、户外伞;5、二号微型旋转电机;6、摆动连杆;7、微型太阳能电池板;8、矩形垫片;9、三号微型旋转电机;10、转动杆;11、固定圆环;12、微型温度传感器;13、四号微型旋转电机;14、转动圆盘;15、转动圆轴;16、风叶;17、可伸缩支撑杆;18、转动万向轮;19、蓄电池;20、微型控制器;21、倾斜支撑杆;22、紧定螺钉;23、市电接口;24、电容触摸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3所示,一种太阳能户外伞,包括矩形壳体1,所述矩形壳体1上表面两侧面均加工矩形凹槽,每个所述矩形凹槽内均嵌装旋转端向上的一号微型旋转电机2,每个所述一号微型旋转电机2旋转端上均套装折形摆动杆3,每个所述折形摆动杆3上共同固定连接户外伞4,所述矩形壳体1左侧面加工条形凹槽,所述条形凹槽内嵌装旋转端为水平的二号微型旋转电机5,所述二号微型旋转电机5旋转端上套装摆动连杆6,所述摆动连杆6上固定连接微型太阳能电池板7,所述矩形壳体1前表面设有矩形垫片8,所述矩形垫片8内嵌装旋转端为水平的三号微型旋转电机9,所述三号微型旋转电机9旋转端固定连接转动杆10,所述转动杆10上套装固定圆环11,所述固定圆环11内嵌装微型温度传感器12,所述矩形壳体1下表面中心处加工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内嵌装旋转端向下的四号微型旋转电机13,所述四号微型旋转电机13旋转端上套装转动圆盘14,所述转动圆盘14下表面固定连接多个转动圆轴15,每个所述转动圆轴15上均套装风叶16,所述矩形壳体1内下表面四角处均铰链连接可伸缩支撑杆17,每个所述可伸缩支撑杆17上均套装转动万向轮18,所述矩形壳体1内设有蓄电池19,所述矩形壳体1右侧面设有微型控制器20,所述微型控制器20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一号微型旋转电机2、二号微型旋转电机5、三号微型旋转电机9、四号微型旋转电机13、和微型温度传感器12电性连接,所述微型控制器20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微型太阳能电池板7和蓄电池19电性连接;每个所述可伸缩支撑杆17两侧面下边缘处均铰链连接倾斜支撑杆21;所述矩形垫片8是由一对紧定螺钉22固定在矩形壳体1上;所述蓄电池19是型号为6QW70的电池;所述微型控制器20是型号为MAM-210的控制器;所述微型控制器20上设有市电接口23和电容触摸屏24,所述微型控制器20的人机交换接口通过导线与电容触摸屏24信号接口电性连接,所述微型控制器20的电源端端口通过导线与市电接口23电性连接。

本实施方案的特点为,微型控制器上设有市电接口和电容触摸屏,通过市电接口接通电,触动电容触摸屏,启动微型控制器,微型控制器进行工作,微型控制器控制二号微型旋转电机转动,二号微型旋转电机转动带动套装的摆动连杆进行转动,摆动连杆转动带动固定连接的微型太阳能电池板进行转动,微型控制器控制微型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吸收太阳能工作,微型太阳能电池板将吸收的太阳能转化成电能提供电,需要将户外伞进行转动角度时,控制器控制一号微型旋转电机进行转动,一号微型旋转电机转动带动套装的折形摆动杆进行转动,折形摆动杆转动带动固定连接的户外伞进行转动,户外伞通过各个部件的转动从而可以进行多角度遮阳,同时控制器控制三号微型旋转电机进行转动,三号微型旋转电机转动带动固定连接的转动杆进行转动,转动杆转动带动套装的固定圆环进行转动,固定圆环转动带动嵌装的微型温度传感器进行转动,微型控制器控制微型温度传感器进行温度感应工作,当微型温度传感器感应到温度过高时,微型温度传感器将信息反馈给微型控制器,微型控制器控制四号微型旋转电机进行转动,四号微型旋转电机转动带动套装的转动圆盘进行转动,转动圆盘转动带动固定连接的多个转动圆轴进行转动,转动圆轴转动带动套装的风叶进行转动,风叶通过各个部件的转动进行转动降温工作,需要进行移动时,推动矩形壳体,转动万向轮转动,整个进行移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调节角度从而进行多角度的遮阳并且可以进行温度感应自动进行散热降温工作,移动效果良好,便于移动。

在本实施方案中,矩形壳体右侧面设有微型控制器,微型控制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一号微型旋转电机输入端、二号微型旋转电机输入端、三号微型旋转电机输入端、四号微型旋转电机输入端、和微型温度传感器输入端电性连接,微型控制器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微型太阳能电池板输出端和蓄电池输出端电性连接,控制器内安装有PLC控制系统,本领域人员通过PLC编程后,完全可控制各个电器件的工作顺序,具体工作原理如下:微型控制器20上设有市电接口23和电容触摸屏24,通过市电接口23接通电,触动电容触摸屏24,启动微型控制器20,微型控制器20进行工作,微型控制器20控制二号微型旋转电机5转动,二号微型旋转电机5转动带动套装的摆动连杆6进行转动,摆动连杆6转动带动固定连接的微型太阳能电池板7进行转动,微型控制器20控制微型太阳能电池板7进行吸收太阳能工作,微型太阳能电池板7将吸收的太阳能转化成电能提供电,需要将户外伞进行转动角度时,微型控制器20控制一号微型旋转电机2进行转动,一号微型旋转电机2转动带动套装的折形摆动杆3进行转动,折形摆动杆3转动带动固定连接的户外伞4进行转动,户外伞4通过各个部件的转动从而可以进行多角度遮阳,同时微型控制器20控制三号微型旋转电机9进行转动,三号微型旋转电机9转动带动固定连接的转动杆10进行转动,转动杆10转动带动套装的固定圆环11进行转动,固定圆环11转动带动嵌装的微型温度传感器12进行转动,微型控制器20控制微型温度传感器12进行温度感应工作,当微型温度传感器12感应到温度过高时,微型温度传感器12将信息反馈给微型控制器20,微型控制器20控制四号微型旋转电机13进行转动,四号微型旋转电机13转动带动套装的转动圆盘14进行转动,转动圆盘14转动带动固定连接的多个转动圆轴15进行转动,转动圆轴15转动带动套装的风叶16进行转动,风叶16通过各个部件的转动进行转动降温工作,需要进行移动时,矩形壳体1内下表面四角处均铰链连接可伸缩支撑杆17,可伸缩支撑杆17可以调整伸缩长度,每个可伸缩支撑杆17上均套装转动万向轮18,推动矩形壳体1,转动万向轮18转动,整个进行移动,可伸缩支撑杆17两侧面下边缘处均铰链连接倾斜支撑杆21,倾斜支撑杆21可以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