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电风扇的文具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37138发布日期:2019-08-16 21:39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电风扇的文具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文具,尤其是指带电风扇的文具盒。



背景技术:

夏日天气炎热,多数学校的教室未安装空调,一般大电风扇输送出的风不集中,且无法到达每个角落,导致学生在校期间需忍耐高温学习,造成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为了给学生群体在夏日带来便利,现有技术中存在文具盒上的电风扇风叶易伤人、风量小的问题。

中国专利文献公布了一种微风文具盒(申请公布号CN 2657455Y),其公布了一种微风文具盒,它是由盒体、盒盖、电池盒、支架、微型电风扇组成,其特征在于电池盒置放在盒体内的一端,支架底部与电池盒连接处可以折叠,支架与微型电风扇可以平放在盒体内,盒体的另一端同时可以存放文化学习用具。该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小巧玲珑,便于携带,经济实用,功能多元化的显著优点。

该专利虽然公布了一种带电风扇的文具盒,但所公布电风扇结构及功能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带电风扇的文具盒中电风扇风叶无外壳包裹,风量小,易伤人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电风扇的文具盒,包括文具盒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电风扇及一个折叠板,所述折叠板由上折叠部和下折叠部组成,所述上折叠部与所述下折叠部通过枢轴连接,所述电风扇与所述上折叠部连接,所述下折叠部通过轴承可旋转地连接于所述文具盒本体前侧,并且所述下折叠部旋转面与所述文具盒本体前侧面平行,所述文具盒本体开设有一用于收纳电风扇的凹槽;所述折叠板能够旋转至与所述凹槽对应的位置,并进行折叠使所述电风扇及所述上折叠部收纳于所述凹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电风扇包括风叶、用于驱动风叶的电动机、前格栅风叶罩、后格栅风叶罩和环形固定部;所述后格栅风叶罩前侧与所述电动机后侧连接,所述风叶与所述电动机前侧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风叶的排风方向由后往前,所述前格栅风叶罩和所述后格栅风叶罩通过环形固定部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并罩设在所述风叶和所述电动机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文具盒本体前侧装设有用于固定折叠板的第一半球形固定点,所述第一半球形固定点位于所述折叠板轴承正上方,所述上折叠部后侧设有一个与半球形凹槽,所述第一半球形固定点与所述半球形凹槽相匹配,所述第一半球形固定点卡入半球形凹槽时将折叠板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文具盒本体前侧装设有用于固定折叠板的第二半球形固定点,所述第二半球形固定点位于所述轴承右侧,所述折叠板顺时针旋转90°后能够通过所述半球形凹槽卡设在所述第二半球形固定点上。

进一步的,卡设在所述第一半球形固定点上的所述折叠板顺时针旋转180°后,所述上折叠部能够向后翻转,使得该上折叠部与所述电风扇收纳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凹槽设于文具盒本体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上折叠部底部有一凸起,所述下折叠部顶部有一凹型开口,所述凸起与所述凹型开口通过枢轴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文具盒本体上侧开设一个用于放文具的文具槽,所述凹槽与所述文具槽不相通。

进一步的,所述上折叠部一体成型地连接于环形固定部下侧,所述折叠板厚度与所述电风扇厚度比例为1:2,所述电风扇厚度与所述文具盒本体高度比例为1:2,所述电风扇外径与所述文具盒本体宽度比例为1:2。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个太阳能板、一个蓄电池、一个电源开关和一个USB充电口,所述电源开关和USB充电口皆设于所述文具盒本体右侧,所述文具盒本体上可翻转地连接有一盒盖,所述太阳能板装设于所述盒盖内侧,所述蓄电池设于所述文具盒本体内部。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通过设置折叠板及凹槽,便于电风扇的收纳,及功能性多样化。

2、在本实用新型中,前、后格栅风叶罩可有效防止风叶伤人。

3、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半球形固定点、第二半球形固定点可固定电风扇的位置,防止使用过程电风扇发生非人为的移位。

4、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半球形固定点的设置增加了使用功能的多样性。

5、在本实用新型中,折叠板可调整电风扇位置,方便使用。

6、在本实用新型中,上折叠部的凸起和下折叠部的凹形开口的设置便于折叠板变换状态。

7、在本实用新型中,凹槽的设计便于电风扇的收纳,有效利用空间。

8、在本实用新型中,缩小电风扇厚度可提高文具盒内部的使用空间。

9、在本实用新型中,两种供能方式可相互替换,增加使用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6为图5的仰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一种带电风扇的文具盒1,包括文具盒本体2,还包括一个电风扇3及一个折叠板4,折叠板4由上折叠部41和下折叠部42组成,上折叠部41与下折叠部42通过枢轴连接,电风扇3与上折叠部41连接,下折叠部42通过轴承6可旋转地连接于文具盒本体2前侧,下折叠部42旋转面与文具盒本体2前侧面平行,文具盒本体2开设有一用于收纳电风扇3的凹槽7,折叠板4能够旋转至与凹槽7对应的位置,上折叠部41进行折叠使所述电风扇3及上折叠部41置入凹槽7内,所选轴承型号为618-/2。通过设置折叠板4及凹槽7,便于电风扇3的收纳,及功能性多样化。

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电风扇3包括风叶31、用于驱动风叶的电动机32、前格栅风叶罩33、后格栅风叶罩34和环形固定部35;后格栅风叶罩34前侧与电动机32后侧连接,风叶31与电动机32前侧的动力输出端连接,风叶31的排风方向由后往前,前格栅风叶罩33和后格栅风叶罩34通过环形固定部35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并罩设在所述风叶31和电动机32外侧。前、后格栅风叶罩可有效防止风叶伤人。

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文具盒本体2前侧装设有用于固定折叠板4的第一半球形固定点21,第一半球形固定点21位于折叠板4轴承正上方,上折叠部41后侧开设有一个半球形凹槽43,第一半球形固定点21与半球形凹槽43相匹配,第一半球形固定点21卡入半球形凹槽43时将折叠板4固定。半球形固定点21可固定折叠板4及电风扇3,防止使用过程电风扇3发生非人为的移位。

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文具盒本体2前侧装设有用于固定折叠板4的第二半球形固定点22,第二半球形固定点22位于折叠板4的轴承6右侧,折叠板4顺时针旋转90°后能够通过其上的半球形凹槽43卡设在第二半球形固定点22上,具体操作为将上折叠部41向前翻转,使上折叠部41与文具盒本体2前侧成90°,之后将折叠板顺时针旋转90°,卡设在第二半球形固定点22上。第二半球固定点22使电风扇3功能多样化,可在行走时手持文具盒使用电风扇3。

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卡设在第一半球形固定点21上的折叠板4向前翻转90°并顺时针旋转180°后,上折叠部41能够向后翻转,使得该上折叠部41与电风扇3收纳于凹槽7内,凹槽7设于文具盒本体2底部,具体操作为将上折叠部41向前翻转90°后,将折叠板4顺时针旋转180°,之后将上折叠部41向后翻转180°后使电风扇3及上折叠部41置于凹槽7内,下折叠部42设有一个用于表示电源状态的电源指示灯6。折叠板4可调整电风扇3位置,方便使用。

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上折叠部41底部有一凸起43,下折叠部42顶部有一凹型开口44,凸起43与凹型开口44通过枢轴连接;具体的:上折叠部41底部平面能够与下折叠部42顶部平面相抵接,该上折叠部41底部平面的前后两端各通过一弧面与该上折叠部41前侧面和后侧面连接,该上折叠部41朝前翻转90度后,能够使得该上折叠部41底部平面与下折叠部42前侧面相抵接完成固定;该上折叠部41朝后翻转90度后,能够使得该上折叠部41底部平面与下折叠部42后侧面相抵接完成固定。上折叠部41的凸起43和下折叠部42的凹型开口44的设置便于折叠板4变换状态。

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文具盒本体上侧开设一个用于放文具的文具槽24,凹槽7与文具槽不相通凹槽7的设计便于电风扇3的收纳,有效利用空间。

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上折叠部一体成型地连接于环形固定部35下侧,折叠板厚度a与电风扇厚度b比例为1:2,电风扇厚度b与文具盒本体高度c比例为1:2,电风扇外径d与文具盒本体宽度e比例为1:2。缩小电风扇3厚度可提高文具盒本体2内部的使用空间。

另外,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还包括一个太阳能板9、一个蓄电池10、一个电源开关11和一个USB充电口12,电源开关11和USB充电口12皆设于文具盒本体2右侧,文具盒本体2上可翻转地连接有一盒盖23,太阳能板9装设于盒盖23内侧,蓄电池10设于文具盒本体2内部。两种供能方式可相互替换,增加使用的便捷性。

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方法为:

1、将文具盒内电池通过USB充电口充电,直至电源指示灯变绿色;

2、打开电源开关,即可正常使用;

3、使用完毕时,关闭电源,将电风扇收入凹槽内,即将上折叠部向前翻转90°后使上折叠部与文具盒本体前侧平面垂直后,顺时针旋转180°至折叠杆与凹槽开口相匹配的位置并向后翻转180°,使上折叠部与文具盒本体底部平面平行;

4、再次使用时,将电风扇从凹槽取出,即将折叠板向前翻转90°使上折叠部与下折叠部处于同一平面上;

5、把上折叠部向上翻转90°,使上折叠部与文具盒本体前侧平面垂直,电风扇逆时针旋转90°至第二半球形固定点所在直线上或逆时针旋转180°至第一半球形固定点所在直线上,把上折叠部向后翻转90°,使第一半球形固定点或第二半球形固定点与半球形凹槽匹配,即可固定电风扇位置。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