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锅炉检查的隔热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88876发布日期:2019-06-13 15:08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锅炉检查的隔热服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火电厂锅炉检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锅炉检查的隔热服。



背景技术:

火电厂锅炉因为爆管等原因会出现异常停炉现象,而此时由于风烟系统温度一般在80-120℃,检修人员无法立即进行检查和维修,延长了锅炉的异常停炉时间。此外,在进行锅炉过热器清洗等工作时,风烟系统温度接近100℃,检查人员无法立即实施清洗状况的检查,进而延长了清洗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锅炉检查的隔热服,在隔热服的基底层和耐热层之间设置流动的压缩空气层,实现了人体与热空气的有效隔离,且舒适度高,大大缩短了锅炉异常停炉和锅炉过热器清洗时的检查等待时间。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解决。

一种用于锅炉检查的隔热服,包括:连体衣和防护面罩,所述连体衣与所述防护面罩连接;所述连体衣从内到外依次为基底层、隔热层和耐热层,所述耐热层上开设有与所述隔热层连通的进气孔,所述进气孔通过连接管连接有压缩空气系统;所述耐热层上还开设有与所述隔热层连通的出气孔。

在以上实施例中,连体衣与防护面罩连接,使人体不与锅炉内的热气接触。连体衣从内到外依次为基底层、隔热层和耐热层,基底层与人体接触,隔热层使人体不接触外界热量,耐热层用于减少外界热量传入。进气孔通过连接管连接有压缩空气系统。使基底层与耐热层之间形成压缩空气隔热层,利用压缩空气系统形成的20-30℃的压缩空气经连接管从耐热层的进气孔进入连体衣,并从耐热层开设的出气孔处流出,这样就在基底层与耐热层之间形成了一层流动的压缩空气隔热层,用于将热量随压缩空气一起带出隔热服,从而使人体与热气隔离。当锅炉异常停炉检修和锅炉过热器清洗检查时,检查人员只需穿上隔热服并配上一双隔热鞋即可在锅炉停炉或锅炉过热器清洗后,立即进入锅炉内进行检查,可大大缩短锅炉检查时,锅炉冷却等待时间;同时压缩空气系统提供的20-30℃的空气环境可提高人体穿着舒适度。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锅炉检查的隔热服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作为优选的,所述进气孔上设置有快换接头底座,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快换接头,所述快换接头底座与所述快换接头固定卡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锅炉检查的隔热服,进气孔上设置有快换接头底座,连接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快换接头,快换接头底座与快换接头固定卡接。便于将压缩空气系统与隔热服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进气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锅炉检查的隔热服,连接管上设置有进气阀,用于控制进入隔热服内的压缩空气流量,使隔热层的压缩空气压力为0.3MPa。

作为优选的,所述进气孔为一个或多个,且所述进气孔设置于所述连体衣的腰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锅炉检查的隔热服,进气孔为一个或多个,便于根据不同的压缩空气和锅炉内的温差,加大或缩小进气量;进气孔设置于腰部,保证腿部和上身可同时通入压缩空气。

作为优选的,所述出气孔为一个或多个,且所述出气孔设置于所述连体衣的手腕、脚腕和头顶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锅炉检查的隔热服,出气孔为一个或多个,用于匹配不同的锅炉温度;出气孔设置于连体衣的手腕、脚腕和头顶处,减小各部位压缩空气层厚度差异,缩小隔热服内各处温差,提高穿着舒适度。

作为优选的,所述连体衣设置有拉链,所述拉链为密封拉链。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锅炉检查的隔热服,连体衣设置拉链便于检查人员穿脱;拉链为密封拉链,使锅炉内的热气不会通过拉链的缝隙进入隔热服内。

作为优选的,所述防护面罩上设置有有机玻璃眼罩。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锅炉检查的隔热服,防护面罩上设置有有机玻璃眼罩,便于检查人员观察锅炉内现场情况。

作为优选的,所述连接管为双层管,外层为弹性不锈钢绕丝,内层为橡胶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锅炉检查的隔热服,连接管为双层管,外层为弹性不锈钢绕丝,内层为橡胶管,使连接管外部耐磨抗缠绕,内部便于实现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基底层为高密度纯棉织物,所述隔热层为耐热纤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锅炉检查的隔热服,基底层为高密度纯棉织物,用于提高人体舒适度;隔热层为耐热纤维,使隔热服可在高温环境下长期工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锅炉检查的隔热服的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A剖面图。

以上图中:10、连体衣;11进气孔;12、出气孔;13、拉链;20、防护面罩;21、眼罩;30压缩空气系统;31、连接管;32、进气阀;40、基底层;50、隔热层;60、耐热层。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锅炉检查的隔热服,包括:连体衣10和防护面罩20,连体衣10与防护面罩20连接;连体衣10从内到外依次为基底层40、隔热层50和耐热层60,耐热层60上开设有与隔热层50连通的进气孔11,进气孔11通过连接管31连接有压缩空气系统30;耐热层60上还开设有与隔热层50连通的出气孔12。

在以上实施例中,连体衣10与防护面罩20连接,使人体不与锅炉内的热气接触。连体衣10从内到外依次为基底层40、隔热层50和耐热层60,基底层40与人体接触,隔热层50使人体不接触外界热量,耐热层60用于减少外界热量传入。进气孔11通过连接管31连接有压缩空气系统30。使基底层40与耐热层60之间形成压缩空气隔热层50,利用压缩空气系统30形成的20-30℃的压缩空气经连接管31从耐热层60的进气孔11进入连体衣10,并从耐热层60开设的出气孔12处流出,这样就在基底层40与耐热层60之间形成了一层流动的压缩空气隔热层50,用于将热量随压缩空气一起带出隔热服,从而使人体与热气隔离。当锅炉异常停炉检修和锅炉过热器清洗检查时,检查人员只需穿上隔热服并配上一双隔热鞋即可在锅炉停炉或锅炉过热器清洗后,立即进入锅炉内进行检查,可大大缩短锅炉检查时,锅炉冷却等待时间;同时压缩空气系统30提供的20-30℃的空气环境可提高人体穿着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锅炉检查的隔热服还具有以下附加实施例:

参考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气孔11上设置有快换接头底座,连接管3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快换接头,快换接头底座与快换接头固定卡接。

在以上实施例中,进气孔11上设置有快换接头底座,连接管3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快换接头,快换接头底座与快换接头固定卡接。便于将压缩空气系统30与隔热服固定连接。

参考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连接管31上设置有进气阀32。

在以上实施例中,连接管31上设置有进气阀32,用于控制进入隔热服内的压缩空气流量,使隔热层50的压缩空气压力为0.3MPa。

参考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气孔11为一个或多个,且进气孔11设置于连体衣10的腰部。

在以上实施例中,进气孔11为一个或多个,便于根据不同的压缩空气和锅炉内的温差,加大或缩小进气量;进气孔11设置于腰部,保证腿部和上身可同时通入压缩空气。

参考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出气孔12为一个或多个,且出气孔12设置于连体衣10的手腕、脚腕和头顶处。

在以上实施例中,出气孔12为一个或多个,用于匹配不同的锅炉温度;出气孔12设置于连体衣10的手腕、脚腕和头顶处,减小各部位压缩空气层厚度差异,缩小隔热服内各处温差,提高穿着舒适度。

参考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连体衣10设置有拉链13,拉链13为密封拉链13。

在以上实施例中,连体衣10设置拉链13便于检查人员穿脱;拉链13为密封拉链13,使锅炉内的热气不会通过拉链13的缝隙进入隔热服内。

参考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防护面罩20上设置有有机玻璃眼罩21。

在以上实施例中,防护面罩20上设置有有机玻璃眼罩21,便于检查人员观察锅炉内现场情况。

参考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连接管31为双层管,外层为弹性不锈钢绕丝,内层为橡胶管。

在以上实施例中,连接管31为双层管,外层为弹性不锈钢绕丝,内层为橡胶管,使连接管31外部耐磨抗缠绕,内部便于实现连接。

参考图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基底层40为高密度纯棉织物,隔热层50为耐热纤维。

在以上实施例中,基底层40为高密度纯棉织物,用于提高人体舒适度;隔热层50为耐热纤维,使隔热服可在高温环境下长期工作。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改动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