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复位卡合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32670发布日期:2019-11-15 21:07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自复位卡合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技术,特别涉及一种自复位卡合机构。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产品造型的完整性、美观性,无法采用螺钉等破坏外观结构的连接方式连接装置的壳体,例如前壳和后壳的连接、后壳与之挂接固定的挂板的连接等。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卡扣的方式进行连接,但是,现行的卡扣结构拆装较为复杂,在使用过程中卡扣位置容易出现偏差,特别是,在卡位后需要手动复位调整卡扣的位置。

由此,如何为相互扣接的两个部件(前壳和后壳、后壳和挂板)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并能够自复位的结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复位卡合机构,该自复位卡合机构通过简单的结构将扣接时的上下和左右运动转换为转动,便捷地实现了自复位。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复位卡合机构,包括:

第一卡合部件,所述第一卡合部件具有止挡部和推动部;

第二卡合部件,所述第二卡合部件装设有转动部件和弹性部件;

其中,所述转动部件转动装设于所述第二卡合部件、并具有在第一相位与第二相位之间往复转动的旋转自由度,所述弹性部件固定于所述第二卡合部件、并具有随所述转动部件的转动而变形的弹性自由度;

其中,所述弹性部件具有通过与所述止挡部的抵接而约束所述第一卡合部件与所述第二卡合部件之间的相对滑动的第一形态,并且,所述弹性部件还具有与所述止挡部分离并释放所述相对滑动的第二形态;

其中,所述转动部件由所述第一相位至所述第二相位的转动,对所述弹性部件产生从所述第一形态变形为所述第二形态的压力;

其中,当所述推动部在所述相对滑动被释放而随所述第一卡合部件移动至与所述转动部件抵接时,所述推动部在垂直于所述相对滑动的方向上的移动对所述转动部件产生由所述第二相位复位至所述第一相位的驱动力,以使所述弹性部件从所述第二形态弹性恢复为所述第一形态。

可选地,所述转动部件具有转动主轴和复位部,所述复位部沿所述转动主轴的径向方向凸出,以使所述推动部与所述复位部抵接产生的所述驱动力转换为驱使所述转动主轴由所述第二相位复位至所述第一相位的扭力。

可选地,所述复位部具有与所述推动部滑动抵接的导向弧面,其中,所述推动部在所述导向弧面的第一抵接位对应于所述转动主轴的第一相位,所述推动部在所述导向弧面的第二抵接位对应于所述转动主轴的第二相位,并且,所述导向弧面在所述第一抵接位与第二抵接位之间平滑过渡。

可选地,所述转动部件还具有在所述转动主轴的周面凸起的转动限位凸台,所述第二卡合部件开设有轴孔以及位于所述轴孔的边缘的转动限位槽;其中,所述转动主轴穿设于所述轴孔内,所述转动限位凸台可移动地容纳在所述转动限位槽内,并且,所述转动限位槽对所述转动限位凸台的移动范围形成限制,以将所述转动主轴的旋转自由度限制在所述第一相位与所述第二相位之间。

可选地,所述转动部件还具有在所述转动主轴的周面凸起的传导凸台,所述弹性部件具有相互连接的弹性变形部和抵接部;

所述抵接部设置在所述传导凸台随所述转动主轴由所述第一相位转动至所述第二相位的摆动路径中,以在被所述传导凸台抵接时挤压所述弹性变形部,使所述弹性部件从所述第一形态变形为所述第二形态。

可选地,所述第二卡合部开设导向限位槽,所述弹性部件还具有导向限位板,所述导向限位板插入所述导向限位槽,并且所述导向限位板和所述导向限位槽之间具有在所述弹性部件由所述第一形态变形为所述第二形态时的滑动自由度。

可选地,所述弹性部件还具有连接所述弹性变形部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固连在所述第二卡合部件,所述固定部包括固定板和开设在所述固定板的固定孔,所述第二卡合部件具有与所述固定孔对应的连接孔,所述固定孔和所述连接孔匹配连接件固连所述弹性部件和所述第二卡合部件。

可选地,所述固定板还开设多个定位孔,所述第二卡合部件具有多个与所述定位孔匹配的定位柱。

可选地,所述弹性部件还具有在所述第一形态抵挡所述止挡部的抵挡部,所述抵挡部连接在所述抵接部、并随所述弹性变形部由所述第一形态变形为所述第二形态解除与所述止挡部之间的抵接力。

可选地,所述第一卡合部件和所述第二卡合部件中的一者设有卡扣、另一者设有与所述卡扣卡接配合的卡孔,并且所述卡孔具有在所述相对滑动被释放时导向所述卡扣移动的导向段、以及在所述相对滑动被约束时限制所述第一卡合部件和所述第二卡合部件垂直于所述相对滑动方向移动的卡接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自复位卡合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第一卡合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第二卡合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3中第二卡合部件与第一卡合部件配合一侧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b处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自复位卡合机构(隐藏第二卡合机构)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转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中弹性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自复位卡合机构中转动主轴位于第一相位时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转动主轴按照箭头方向由第一相位转动至第二相位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第一卡合部件;

11止挡部;

12推动部;

13卡扣;

20第二卡合部件;

21轴孔;

22转动限位槽;

23导向限位槽;

24连接孔;

25定位柱;

26卡孔;

261导向段;

262卡接段;

30转动部件;

31转动主轴;

311驱动孔;

32复位部;

321导向弧面;

33转动限位凸台;

34传导凸台;

40弹性部件;

41弹性变形部;

42抵接部;

43导向限位板;

44固定部;

441固定板;

442固定孔;

443定位孔;

45抵挡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复位卡合机构的结构及原理。下面以后壳和挂板采用本实用新型中的自复位原理形成的自复位卡合机构的结构及其自复位过程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本文中以挂板为第一卡合部件,后壳为第二卡合部件为例进行阐述说明,当然,挂板为第二卡合部件,后壳为第一卡合部件也可实现自复位。本实用新型中的自复位卡合机构用于的是两个相互卡合的部件,因此,第一卡合部件和第二卡合部件也可为前壳和后壳等其他两个需要相互卡合的结构。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自复位卡合机构的爆炸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第一卡合部件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第二卡合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处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3中第二卡合部件与第一卡合部件配合一侧的示意图;图6为图5中b处放大示意图。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复位卡合机构包括第一卡合部件10、第二卡合部件20、转动部件30和弹性部件40。

在卡合状态下,第一卡合部件10与第二卡合部件20扣合在一起,具体地,可通过卡扣13和卡孔26的配合进行扣合。具体地,进一步结合图2、图3和图5所示,第一卡合部件10设有卡扣13、第二卡合部件20上设有与该卡扣13配合的卡孔26,并且卡孔26具有在第一卡合部件10和第二卡合部件20相对滑动被释放时导向卡扣13移动的导向段261、以及在相对滑动被约束时限制第一卡合部件10和第二卡合部件20垂直相对滑动方向移动的卡接段262。当第一卡合部件10和第二卡合部件20扣合状态下,卡扣13限位在卡接段262中;当第一卡合部件10和第二卡合部件20能相对滑动时,卡扣13从卡接段262移动至导向段261,从而在垂直相对滑动方向上将卡扣13从导向段261拔出,以分离第一卡合部件10和第二卡合部件20。

而第一卡合部件10和第二卡合部件20之间的相对滑动的约束和释放由转动部件30和弹性部件40控制。下面进一步对转动部件30和弹性部件40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详细阐述。

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卡合部件10具有止挡部11和推动部12,第二卡合部件20装设该转动部件30和弹性部件40。其中,转动部件30转动装设在第二卡合部件20、并具有在第一相位与第二相位之间往复转动的旋转自由度,弹性部件40固定于第二卡合部件20、并具有随转动部件30的转动而变形的弹性自由度。也就是说,转动部件30能够相对第二卡合部件20转动,并且仅在第一相位和第二相位之间往复转动,而弹性部件40在转动部件30发生转动时会产生弹性变形,该弹性部件40固定在第二卡合部件20上,其弹性部件40发生弹性变形的部分相对第二卡合部件20移动。

弹性部件40具有通过与止挡部11的抵接而约束第一卡合部件10与第二卡合部件20之间的相对滑动的第一形态,并且,弹性部件40还具有与止挡部11分离并释放相对滑动的第二形态。

其中,当弹性部件40位于第一形态时,转动部件30处于第一相位,通过卡扣13和卡孔26扣合在一起的第一卡合部件10和第二卡合部件20之间相对滑动被约束,从而使得卡扣13无法从卡孔26的卡接段262移动到导向段261,也就无法分离第一卡合部件10和第二卡合部件20。

当弹性部件40由第一形态受到压力而变形为第二形态时,转动部件30按照图7中实弧线箭头方向由第一相位转动到第二相位,弹性部件40与止挡部11之间的抵挡关系解除并分离,从而使得第一卡合部件10和第二卡合部件20之间能够相对滑动,此时,卡扣13从卡孔26的卡接段262移动到导向段261,解除了卡扣13和卡孔26的卡接关系,也就是使得第一卡合部件10和第二卡合部件20能够在垂直于相对滑动的方向上移动。

进而,当第一卡合部件10和第二卡合部件20之间的相对滑动被释放后,第一卡合部件10相对第二卡合部件20以图7中实直线箭头所指示的方向在外力推动作用下移动,推动部12随第一卡合部件10移动至与转动部件30抵接,再将第一卡合部件10与第二卡合部件20在垂直于相对滑动方向上受到外力的作用而进行移动,即图7中虚直线箭头指示的方向,从而使得推动部12对转动部件30产生由第二相位复位至第一相位的驱动力。也就是说,当第一卡合部件10和第二卡合部件20在垂直相对滑动方向上(图7中虚直线箭头指示的方向)移动分离时,推动部12在第一卡合部件10带动下推动转动部件30由第二相位转回第一相位,即转动组件按照图7中虚弧线箭头方向转动而复位,即无需再手动搬动而实现自复位。

进一步地,对转动部件30优化设计,如图8所示。

转动部件30具有转动主轴31和复位部32,复位部32沿转动主轴31的径向方向凸出,以使推动部12与复位部32抵接产生的驱动力转为驱使转动主轴31有第二相位复位至第一相位的扭力。

在具体实施例中,结合图2、图7和图8所示,复位部32具有与推动部12滑动抵接的导向弧面321,其中,推动部12在导向弧面321的第一抵接位对应与转动主轴31的第一相位,推动部12在导向弧面321的第二抵接位对应于转动主轴31的第二相位,并且,导向弧面321在第一抵接位于第二抵接位之间平滑过渡。也就是说,当第一卡合部件10和第二卡合部件20按照图7中虚直线箭头方向分离过程中,推动部12开始抵接在导向弧面321的第二抵接位,随着第一卡合部件10和第二卡合部件20的分离,推动部12推动导向弧面321并滑动至第一抵接位,此过程中转动主轴31按照图7中虚弧线箭头方向转动至第一相位。

转动部件30还具有在转动主轴31的周面凸起的转动限位凸台33,第二卡合部件20开设有轴孔21以及位于轴孔21的边缘的转动限位槽22,可结合图4和图6所示。其中,转动主轴31穿设于轴孔21内,转动限位凸台33可移动地容纳在转动限位槽22内,并且,转动限位槽22对转动限位凸台33的移动范围形成限制,以将转动主轴31的旋转自由度限制在第一相位与第二相位之间。

在具体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该转动限位凸台33沿转动主轴31的轴向方向延伸、并呈条状设置。而对于转动限位凸台33的具体形状并不仅限于此,只需能够满足与转动限位槽22配合实现转动部件30相对第二卡合部件20在第一相位和第二相位之间往复转动即可。

进一步对弹性部件40进行优化设计,再结合图9所示。

转动部件30还具有在转动主轴31的周面凸起的传导凸台34,弹性部件40具有相互连接的弹性变形部41和抵接部42。

结合图7、图8和图9所示,抵接部42设置在传导凸台34随转动主轴31由第一相位转动至第二限位的摆动路径中,以在被传导凸台34抵接时挤压弹性变形部41,从而使弹性部件40从第一形态变形为第二形态。

其中,转动主轴31的端面开设有驱动孔311,用于通过外力驱动转动主轴31,从而使得传导凸台34抵接在抵接部42上、并继续挤压抵接部42使得弹性变形部41变形。如图10所示,自复位卡合机构中转动主轴31位于第一相位时的状态,通过外部件插入驱动孔311并旋动从而使得转动主轴31按照图中箭头方向转动至图11所示状态,图11中为转动主轴31位于第二相位的状态。

如图9所示,弹性部件40还具有在第一形态抵挡第一卡合部件10的止挡部11的抵挡部45,该抵挡部45连接在抵接部42,并随着弹性变形部41由第一形态变形为第二形态而解除与止挡部11之间的抵接力。该弹性变形部41具有弧形段,弧形段连接该抵接部42,从而在抵接部42受到来自传导凸台34沿图中实直线箭头方向的压力时,弧形段发生压缩变形从而带动抵挡部45沿着图中的实直线箭头方向移动,从而与止挡部11分离,从而使得第一卡合部件10和第二卡合部件20之间的相对滑动被释放。

该弹性变形部41还具有与弧形段连接的连接板,该连接板与该弹性部件40的固定部44连接。固定部44固连在第二卡合部件20,结合图1、图4和图9所示,固定部44包括固定板441和开设在固定板441的固定孔442,第二卡合部件20具有与该固定孔442对应的连接孔24,固定孔442和连接孔24匹配连接件从而固连弹性部件40和第二卡合部件20。

进一步地,固定板441还开设多个定位孔443,第二卡合部件20具有多个与定位孔443匹配的定位柱25,从而可使得弹性部件40与第二卡合部件20准确定位连接,提高弹性部件40与第二卡合部件20连接的牢固性。

结合图6和图9所示,该第二卡合部件20开设导向限位槽23,弹性部件40还具有导向限位板43,导向限位板43连接在抵挡部45上,导向限位板43插入导向限位槽23中,并且导向限位板43和导向限位槽23之间具有在弹性部件40由第一形态变形为第二形态时的滑动自由度。也就是说,当抵挡部45在图9中实直线箭头方向移动时,连接在抵挡部45上的导向限位板43与导向限位槽23能够导向抵挡部45的移动,避免偏移,并能使得能够准确的回位。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采用“第一、第二”对部件、相位及位态等的名称进行了限定,其仅为了区别表述,并不代表先后、主次以及重要关系,其对本申请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