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动行李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14843发布日期:2019-09-20 21:02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智能电动行李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行李箱,尤其涉及一种可供用户骑坐的智能电动行李箱。



背景技术:

行李箱包括箱体、拉杆和滚轮。使用者通过拉杆拖动或推动该行李箱移动。但是行李箱中若放置有大量的物品或者使用者在旅途中长时间拖行时,需要消耗使用者大量的体力。使用者过度消耗体力,容易影响旅途时的心情。

现有电动行李箱包括箱体、拉杆、滚轮、电池、用以驱动滚轮转动的电机、与电机信号连接的电机控制装置以及与电机控制装置信号连接的操控器。使用者跨骑于箱体上,通过操作操控器可以轻松的移动电动行李箱,以节省体力。其中,使用者跨骑于箱体上时,其双脚踩踏于安装在箱体上的脚踏板,该脚踏板通过连接件配合紧固件安装在箱体上。人体的重力容易导致脚踏板与箱体的连接处发生物理性损伤,紧固件松脱的现象,降低了电动行李箱的使用寿命。

生产厂家在研发过程中,对于电动行李箱的脚踏结构还有待改良,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脚踏部凹设于箱体外壁的智能电动行李箱。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电动行李箱,包括可供用户骑坐的箱体、安装在箱体上的动力轮以及用以控制动力轮转动的控制系统;所述箱体的外壁凹设有供用户脚踩的脚踏部。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智能电动行李箱在箱体侧壁上凹设有供用户脚踩的脚踏部,通过脚踏部支撑用户的脚部,提高了用户骑行时的舒适性。结构简单,制作方便,箱体一体成型从而降低成本。

优选的,所述脚踏部的数量为一个,该脚踏部设置于箱体的前侧壁。

优选的,所述脚踏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脚踏部分别设置于箱体前侧壁的左侧和右侧。

优选的,所述脚踏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脚踏部分别设置于箱体的左侧壁和右侧壁。

优选的,所述脚踏部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脚踏部设置于箱体的左侧壁和前侧壁的边缘结合部,另一个脚踏部设置于箱体的右侧壁和前侧壁的边缘结合部。

优选的,所述脚踏部具有供用户脚踩的脚踏支撑面。

优选的,所述脚踏支撑面自后方向前下方倾斜延伸。

优选的,所述脚踏部至少支撑用户的部分脚部。

优选的,所述动力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动力轮安装在箱体的后侧;智能电动行李箱还包括安装在箱体前侧的万向轮,万向轮从动于所述动力轮转动。

优选的,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和信息处理器,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于信息处理器,所述信息处理器分别连接于所述两个动力轮。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被用户握持于手中;所述控制器有线或无线信号连接于信息处理器。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为遥控器、手机或平板电脑。

优选的,所述动力轮采用为轮毂电机车轮。

优选的,所述箱体包括相对配合的左盖体和右盖体,所述左盖体设有环形的左箍体,所述右盖体设有环形的右箍体,所述左箍体和右箍体相互配合。

优选的,所述右箍体环设有卡槽,所述左箍体环设有卡持于卡槽中的限位块,所述左箍体可卡接于所述右箍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智能电动行李箱的第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智能电动行李箱的第二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沿图1中A-A线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的说明,而非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限制。术语“前”、“后”、“左”、“右”、“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参阅图1及图2,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智能电动行李箱,包括可供用户骑坐的箱体1、安装在箱体上的动力轮2、用以控制动力轮2转动的控制系统以及可拆卸的连接于箱体1的电池。电池为充电电池或干电池。电池电连接于动力轮2、控制系统及箱体上其他电子设备并提供工作电力。可拆卸结构的电池方便于智能电动行李箱在安检时随时拆卸以顺利通过安检。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和信息处理器。控制器信号连接于信息处理器,信息处理器连接于动力轮2。动力轮2采用为轮毂电机车轮。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动力轮2亦可以为减速电机连接车轮的结构。用户骑坐于箱体上通过手部操控控制器,将运行指令经信息处理器处理后转换成驱动动力轮转动的电信号。用户骑行于该智能电动行李箱,可以节省体力,亦提高了用户体验。

参阅图1至图3,本实施例中,箱体1的外壁凹设有供用户脚踩的脚踏部4。通过脚踏部4支撑用户的脚部,提高了用户骑行时的舒适性。结构简单,制作方便。该脚踏部4通过模具在制作箱体1时一次注塑成型或者吸塑成型或者冲压成型,使得脚踏部4与箱体1结构融为一体,无拼接,提高了箱体1结构的牢固性。具体的,该脚踏部4呈自外壁端面向内凹设的凹槽结构。脚踏部4趋近于箱体底端,以提供腿部舒适的摆放姿态。脚踏部4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脚踏部4(左侧脚踏部)设置于箱体1的左侧壁和前侧壁的边缘结合部,另一个脚踏部4(右侧脚踏部)设置于箱体1的右侧壁和前侧壁的边缘结合部。如此设置,可使得用户跨骑时,腿部自然弯曲,方便脚部的全部或脚掌或脚后跟踩踏,可以防止因人体的重心偏移可能引起的晃动或翻倒。脚踏部4具有供用户脚踩的脚踏支撑面41,方便于用户踩踏。该脚踏支撑面41自后方向前下方倾斜延伸,以满足人体坐立时,适应脚部的自然摆放姿态。脚踏支撑面41上凸设有防滑纹(图中未示出),增加用户脚部与脚踏部4之间的摩擦力。用户坐骑于箱体1时,两脚相应的放置于左侧脚踏部和右侧脚踏部。左侧脚踏部和右侧脚踏部呈相对称的弧形凹槽结构。该弧形凹槽的槽体结构相当于支撑箱体1的肋板构件,该肋板构件结合于箱体1的边缘结构,可以进一步增加箱体1的结构牢固性。每一脚踏部4至少支撑用户的部分脚部,使得脚踏部4满足支撑用户脚部的同时,亦能够相对增加箱体1的储藏空间。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亦可以增加凹槽的尺寸,以增加脚踏部4与脚部的接触面积。

另一实施例中,脚踏部的数量为一个,该脚踏部设置于箱体的前侧壁。该脚踏部呈自箱体前侧壁向内凹设的凹槽结构。该凹槽结构左右贯穿于箱体。当然,该凹槽结构亦可以凹设于前侧壁的部分端面。用户坐骑于箱体时,两脚均放置于该脚踏部。

另一实施例中,脚踏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脚踏部分别设置于箱体前侧壁的左侧和右侧。每一脚踏部呈自箱体前侧壁向内凹设的凹槽结构,该凹槽结构凹设于前侧壁的部分端面。两个凹槽结构左右并列设置。用户坐骑于箱体时,两脚相应的放置于两个脚踏部。

另一实施例中,脚踏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脚踏部分别设置于箱体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两个脚踏部分别为左侧脚踏部和右侧脚踏部。左侧脚踏部呈自箱体左侧壁向内凹设的凹槽结构,右侧脚踏部呈自箱体右侧壁向内凹设的凹槽结构,两个凹槽结构相对称设置。用户跨骑于箱体时,两脚相应的放置于左侧脚踏部和右侧脚踏部。

参阅图1及图2,本实施例中,动力轮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动力轮2安装在箱体1的后侧。智能电动行李箱还包括安装在箱体前侧的万向轮3,万向轮3从动于动力轮2转动。万向轮3的数量可以一个或者两个。智能电动行李箱通过两个动力轮2的转速差实现转向。另外,将动力轮2安装在箱体后侧,万向轮3安装在箱体前侧,在智能电动行李箱移动时不会发生箱体摆动现象,增加智能电动行李箱运行时的方向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控制器被用户握持于手中。控制器有线信号连接于信息处理器。控制器上设有前进、后退、左转、右转、加速及减速的控制按钮。用户骑坐于箱体1时,通过手部操控控制器实现智能电动行李箱的运行。当然用户亦可以不骑坐于箱体1,通过手握控制器操控智能电动行李箱运行的同时,伴随智能电动行李箱一起移动。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控制器亦可以安装在箱体1顶壁上,方便于用户骑坐于箱体1时通过手部操控,实现智能电动行李箱的运行。

本实施例中,控制器亦可以为遥控器、手机或平板电脑。其中,遥控器通过红外信号无线连接于信息处理器;手机或平板电脑通过蓝牙无线连接于信息处理器。控制器通过无线信号控制方式控制智能电动行李箱运行,可以增加用户的使用体验,增加娱乐性。手机或平板电脑安装有控制软件,亦可以显示智能电动行李箱的各项运行参数。

参阅图1、图3及图4,本实施例中,箱体1包括相对配合的左盖体11和右盖体12。左盖体11设有环形的左箍体13,右盖体12设有环形的右箍体14。通过左箍体13和右箍体14的相互配合,方便于箱体组装左盖体11和右盖体12。右箍体14环设有卡槽16,左箍体13环设有卡持于卡槽16中的限位块15。左盖体11和右盖体12相互盖合时,左箍体13可卡接于右箍体14,通过卡槽16和限位块15的相互卡合,可以进一步的增加箱体1的结构牢固性,增强箱体1的抗压性能和负载性能。优选的,左箍体13和右箍体14采用为铝合金。铝合金具有密度低、强度高、塑性好,耐腐蚀性等优点。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限制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