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晴雨两用的双面大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52553发布日期:2019-10-28 21:45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晴雨两用的双面大衣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晴雨两用的双面大衣。



背景技术:

大衣(Coat)是一种常见的外套,衣长度至腰部及以下。大衣一般为长袖,前方可打开并可以钮扣、拉链、魔鬼毡或腰带束起。具保暖或美观功效。

实用新型申请公布号CN 205695814 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双面毛呢大衣,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连接带可以穿过第二拉锁,第三连接带可以穿过第三拉锁,当使用者需要使用毛呢大衣反面时,只需拉开第二拉锁和第三拉锁,将第二连接带穿过第二连接带,将第三连接带穿过第三连接带,使第三按扣和第四按扣能在毛呢大衣的反面扣合,从而实现一套按扣两面使用,并且,第二拉锁和第三拉锁可以在不使用时使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闭合,避免毛呢大衣透过冷风,该大衣在使用过程中,只能在晴天使用,一旦碰上下雨天气,则需要额外携带防雨工具,否则衣物容易被打湿,影响其美观。

因此,发明一种晴雨两用的双面大衣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晴雨两用的双面大衣,通过将大衣的内侧与外侧分别设置为防水面和毛呢面,可根据实际天气情况选择穿着方式,并且,在衣领的收纳槽内部设置有防水帽,可在下雨时,拉开第二拉链将防水帽取出,避免了出门携带防雨工具的麻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晴雨两用的双面大衣,包括衣身,所述衣身由前衣身和后衣身缝合而成,所述前衣身包括有左半衣身和右半衣身,所述左半衣身一端设置有扣眼以及右半衣身一端设置有纽扣,所述纽扣与扣眼相匹配,所述前衣身顶端设置有第一按扣,所述后衣身底端中部设置有后背衩缝,所述衣身顶端两侧均缝合有衣袖,所述衣身顶中部缝合有衣领,所述衣身、衣袖以及衣领包括有毛呢面和防水面,所述毛呢面以及防水面分别设置于衣身的外侧以及内侧,所述衣身底端缝合有延伸下摆,所述衣袖底端缝合有延伸袖,所述衣袖内侧设置有第二按扣,所述衣身内侧设置有第三按扣,所述衣领的防水面侧设置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口部设置有第二拉链,所述收纳槽的口部通过第二拉链扣合,所述收纳槽内部设置有防水帽,所述防水帽一端与收纳槽内壁固定相连。

优选的,所述左半衣身一端外侧以及内侧均设置有纽扣袋,所述扣眼设置在两个纽扣袋之间,所述纽扣的直径小于纽扣袋的宽度,两个所述纽扣袋分别与对应侧的衣身所用面料相同。

优选的,所述衣袖的毛呢面周向侧底端设置有置物槽,所述置物槽的长度等于衣袖袖口周长的二分之一。

优选的,所述后衣身表面设置有第一拉链,所述第一拉链包括第一分链和第二分链,所述第一分链和第二分链的侧边根部均与后衣身固定相连,所述第一分链和第二分链之间设置有冗余布,所述冗余布两端均分别与第一分链和第二分链的侧边根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冗余布采用的是弹性面料所制成,所述延伸袖和延伸下摆均采用防水面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第一按扣、第二按扣以及第三按扣均包括子扣和母扣,所述子扣与母扣相匹配,所述第一按扣的子扣和母扣分别设置于前衣身的左半衣身以及右半衣身顶部,所述第二按扣的子扣和母扣分别设置于衣袖的防水面以及延伸袖的对应侧表面,所述第三按扣的子扣和母扣分别设置于衣身的防水面以及延伸下摆的对应侧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通过将大衣的内侧与外侧分别设置为防水面和毛呢面,可根据实际天气情况选择穿着方式,并且,在衣领的收纳槽内部设置有防水帽,可在下雨时,拉开收纳槽口部的第二拉链将防水帽取出,避免了出门携带防雨工具的麻烦,轻松出行,同时,在衣袖以及衣身的端部分别缝合有延伸袖以及延伸下摆,且延伸袖和延伸下摆均采用防水面料制成,可在下雨时将延伸袖和延伸下摆放下,可避免雨水打湿衣袖以及衣身的边缘位置;

2、通过设有第一拉链和冗余布,且冗余布采用的是弹性面料所制成,有利于肩膀较宽的人穿着此款大衣时,穿着者将第一拉链拉开,以漏出内部隐藏的冗余布,可以大大降低肩宽者在穿着时所产生的不适感,进一步提高冗余布的伸长范围,扩大了适用人群范围;

3、通过在衣袖的毛呢面周向侧底端设置有置物槽,有利于在需要腾出双手处理其他事情时,将手中的小物件放置在置物槽内,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晴天使用状态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晴天使用状态下整体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衣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按扣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雨天使用状态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衣身、101毛呢面、102防水面、2衣袖、3衣领、4纽扣袋、5纽扣、6第一按扣、7置物槽、8后背衩缝、9冗余布、10第一拉链、11第二按扣、12第三按扣、13延伸袖、14延伸下摆、15防水帽、16收纳槽、17第二拉链、18子扣、19母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5所示的一种晴雨两用的双面大衣,包括衣身1,所述衣身1由前衣身和后衣身缝合而成,所述前衣身包括有左半衣身和右半衣身,所述左半衣身一端设置有扣眼以及右半衣身一端设置有纽扣5,所述纽扣5与扣眼相匹配,所述前衣身顶端设置有第一按扣6,所述后衣身底端中部设置有后背衩缝8,可避免穿着者在下蹲时产生不舒适感,所述衣身1顶端两侧均缝合有衣袖2,所述衣身1顶中部缝合有衣领3,所述衣身1、衣袖2以及衣领3包括有毛呢面101和防水面102,所述毛呢面101以及防水面102分别设置于衣身1的外侧以及内侧,所述衣身1底端缝合有延伸下摆14,所述衣袖2底端缝合有延伸袖13,所述衣袖2内侧设置有第二按扣11,所述衣身1内侧设置有第三按扣12,所述衣领3的防水面102侧设置有收纳槽16,所述收纳槽16的口部设置有第二拉链17,所述收纳槽16的口部通过第二拉链17扣合,所述收纳槽16内部设置有防水帽15,所述防水帽15一端与收纳槽16内壁固定相连。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左半衣身一端外侧以及内侧均设置有纽扣袋4,所述扣眼设置在两个纽扣袋4之间,所述纽扣5的直径小于纽扣袋4的宽度,两个所述纽扣袋4分别与对应侧的衣身1所用面料相同,有利于对纽扣5进行保护,同时,可避免因纽扣5外漏而导致影响大衣的整体美观性。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衣袖2的毛呢面101周向侧底端设置有置物槽7,所述置物槽7的长度等于衣袖2袖口周长的二分之一,可在需要腾出双手处理其他事情时,将手中的小物件放置在置物槽7内,方便快捷。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后衣身表面设置有第一拉链10,所述第一拉链10包括第一分链和第二分链,所述第一分链和第二分链的侧边根部均与后衣身固定相连,所述第一分链和第二分链之间设置有冗余布9,所述冗余布9两端均分别与第一分链91和第二分链92的侧边根部固定连接,便于肩膀较宽的人在穿着时将第一拉链9拉开,以降低使用者在穿着时所产生的不适感。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冗余布9采用的是弹性面料所制成,可进一步提高冗余布9的伸长范围,扩大了适用人群范围,所述延伸袖13和延伸下摆14均采用防水面料制成。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按扣6、第二按扣11以及第三按扣12均包括子扣18和母扣19,所述子扣18与母扣19相匹配,所述第一按扣6的子扣18和母扣19分别设置于前衣身的左半衣身以及右半衣身顶部,所述第二按扣11的子扣18和母扣19分别设置于衣袖2的防水面102以及延伸袖13的对应侧表面,所述第三按扣12的子扣18和母扣19分别设置于衣身1的防水面102以及延伸下摆14的对应侧表面,有利于在碰上下雨天时,使用者可以将大衣的毛呢面101翻至内侧,而防水面102翻至外侧,并将第一按扣6的子扣18与母扣19扣合到一起,而将第二按扣11以及第三按扣12的子扣18与母扣19分离,同时,将延伸袖13和延伸下摆14放下,可避免雨水打湿衣袖2以及衣身1的边缘位置,接着将第二拉链17打开,并将收纳槽16内的防水帽15取出戴在头上,即可轻松做到防雨。

本实用工作原理:

参照说明书附图1-2,在使用过程中,当碰上晴天时,使用者可以将大衣的毛呢面101翻至外侧,而防水面102翻至内侧,大衣穿上身后,使用者可以将纽扣5与扣眼扣合到一起,并使得纽扣5隐藏至纽扣袋4中,有利于对纽扣5进行保护,同时,可避免因纽扣5外漏而导致影响大衣的整体美观性,若是肩膀较宽的人穿着此款大衣的过程中,穿着者可以将第一拉链10拉开,以漏出内部隐藏的冗余布9,可以大大降低肩宽者在穿着时所产生的不适感,并且,由于在衣袖2的毛呢面101周向侧底端设置有置物槽7,可在需要腾出双手处理其他事情时,将手中的小物件放置在置物槽7内,方便快捷;

参照说明书附图3-5,在使用过程中,当碰上下雨天时,使用者可以将大衣的毛呢面101翻至内侧,而防水面102翻至外侧,并将第一按扣6的子扣18与母扣19扣合到一起,而将第二按扣11以及第三按扣12的子扣18与母扣19分离,同时,将延伸袖13和延伸下摆14放下,可避免雨水打湿衣袖2以及衣身1的边缘位置,接着将第二拉链17打开,并将收纳槽16内的防水帽15取出戴在头上即可,无需随身携带雨伞或雨衣等防雨工具,方便快捷。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