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技术:
带扣在本领域中广泛用于将两根条带联接在一起,例如用于安全束具等。
技术实现要素:
概括地说,本文公开一种带扣,包括具有第一狭缝的框架和具有第二狭缝的舌组件。条带的末端段可穿过第一狭缝和第二狭缝并且回转到其自身上以形成套环。在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中,这些方面和其它方面将显而易见。然而,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当将此广泛的发明内容理解为是对可受权利要求书保护的主题的限制,不论此类主题是在最初提交申请的权利要求书中呈现还是在修订申请的权利要求书中呈现,或者另外是在申请过程中呈现。
附图说明
图1为示例性现有技术的带扣的透视图。
图2为如本文所公开的示例性带扣以及带扣不可拆卸地附接到其上的条带的透视图。
图3为图2的带扣的透视图,省略了条带。
图4为图3的带扣的透视图,其中带扣的框架和舌组件彼此分离。
图5为本文公开的另一个示例性带扣的透视图。
图6为可拆卸地紧固到带扣上的条带的末端的平面图。
图7为本文公开的另一个示例性带扣的透视图。
在各附图中,类似参考标号指示类似元件。一些元件可能以相同或相等的倍数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仅通过参考标号来指定一个或多个代表性元件,但应当理解,此类参考标号适用于所有此类相同的元件。除非另外指明,否则本文件中的所有图示和附图均未按比例绘制,并且被选择用于示出本发明的不同实施方案的目的。具体地,除非另外指明,否则仅用示例性术语描述各种部件的尺寸,并且不应当从附图推断各种部件的尺寸之间的关系。尽管在本公开中可使用诸如″第一″和″第二″的术语,但是应该理解,除非另有说明,否则这些术语仅以其相对意义使用。
如本文用于描述带扣及其部件,术语向后和类似术语是指大致朝向条带的端部的方向,其中带扣不可拆卸地附接到该端部。术语向前和类似术语是指大致与向后方向相反的方向。(向前方向和向后方向在图1-5和图7的视图中分别为向左和向右)。术语横向是指大致垂直于带扣的向前向后轴线的方向,通常在带扣的主平面中。各种带扣部件的向前向后轴线和横向轴线在各种图中表示。术语″不可拆卸地附接″表示彼此附接以使得它们在带扣的常规使用中不旨在彼此分离并且在不能不可接受地破坏或损坏至少一个项目的情况下不能彼此分离的项目。
术语″对齐的″表示指定项目的轴线处于至少大致、基本上或实质上平行于基准轴线的角取向。具体地讲,″横向对齐的″(和″横向取向的″)是指至少大致与承载部件的项目(例如,框架或舌组件)的横向轴线对齐的部件(例如,横杆)。术语″对齐″是指角取向,并且不要求这两个项目的轴线必须是例如叠加的。换句话讲,彼此″对齐″的两个项目将表现出至少大致彼此平行的轴线,但长轴可彼此直线间隔开或偏移。项目彼此″靠近″或彼此″接近″的描述是指所述项目彼此最接近处的距离在10mm内。项目彼此″密切″接近或彼此″密切靠近″的描述是指所述项目彼此最接近处的距离在2mm内。
如本文所用,作为对特性或属性的修饰语,除非另外具体地定义,否则术语″大致″意指将能容易被普通技术人员识别的特性或属性,而不需要高度近似(例如,对于可量化特性,在+/-20%以内)。所谓大致对齐是指在顺时针或逆时针30度的角取向内。除非另外具体地定义,否则术语″大体上″意指高度近似(例如,对于可量化特性,在+/-10%以内)。所谓大体上对齐是指在顺时针或逆时针10度的角取向内。术语″实质上″意指非常高的近似(例如,对于可量化特性,在+/-2%内)。所谓实质上对齐是指在顺时针或逆时针5度的角取向内。应当理解,对于被表征为至少大致对齐的所有项目而言,这包括其中项目至少大体上对齐或至少实质上对齐的具体情况。应当理解,短语″至少实质上″包括″精确″匹配的特定情况。然而,即使是″确切″匹配,或使用术语诸如例如相同、相等、一致、均匀、恒定等的任何其它特征描述的情况,也将被理解为在普通公差内,或在适用于特定情况的测量误差内,而不是需要绝对精确或完全匹配。术语″被构造成″和类似的术语至少与术语″适于″一样具有限制性,并且需要用于执行所指定的功能的实际设计意图,而不仅仅是执行这种功能的物理能力。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领域中已出于各种目的使用了带扣。通常,这种带扣将包括不可拆卸地附接到条带端(例如,束带、束具的带状织物等)的框架,并且将包括细长舌状物,其后端枢转地安装(例如,环绕)在框架的后横杆上,如图1所示的示例性现有技术设计所示。如图1所示,此类设计通常需要在条带的末端段中提供狭缝2(例如,具有与条带长轴对齐的长轴的矩形狭缝),使得条带的末端段可绕过后横杆并回转到其自身上以形成套环,从而将框架附接到条带上,并且条带不干扰将舌状物枢转地安装到框架的后横杆上。
本文公开了一种带扣1,其可在不需要在带扣不可拆卸地附接到的条带的末端段中提供狭缝的情况下起作用。如图2-5的示例性实施方案所示,带扣1包括框架10和舌组件30。如在图4的分解视图中最容易看到的,框架10包括向后部分26,该向后部分包括横向延伸的第一狭缝22。舌组件30包括向后部分35,该向后部分包括横向延伸的第二狭缝41。框架10和舌组件30被构造成(例如,横向延伸的第一狭缝22和第二狭缝41彼此至少大致、基本上或实质上重叠),使得条带50的末端段52可穿过狭缝22和41并回转在其自身上以形成套环,如图2的示例性实施方案所示。
在一些此类实施方案中,带扣的细长舌状物42可从带扣的舌组件30的中间横杆39向前突出(如图4所示),而不是舌状物的后端可枢转地直接安装在带扣框架的后横杆18上。条带50的末端段52穿过狭缝22和41的存在将不会干扰此类布置,并且条带的末端的存在也不会干扰在带扣的普通操作中根据需要旋转舌组件的能力。
应当知道,上述布置方式可消除在条带50的末端段52中提供狭缝(例如,图2中虚线所示的狭缝2以指示诸如狭缝可以存在但不需要存在)的需要,以适应将细长舌状物安装在带扣框架的横杆上。因此,本文提供的布置方式可消除从条带的末端段移除材料以提供此类狭缝的需要。这种材料的移除(例如,通过刀片切割、激光切割等)可能是麻烦的或困难的,尤其是在由高强度和/或耐高温材料构成的条带的情况下,如用于例如安全束具、束带等的条带的情况。
更详细地讲,框架10包括向前向后轴线11(如图4所示)、向前端12和向后端13。框架10包括横向相对的第一侧轨15和第二侧轨16,其可至少大致与框架10的向前向后轴线对齐。框架10包括定位在框架10的向前端12处或附近的挡杆17、定位在框架10的向后端13处或附近的第一后横杆18、以及任选地位于前挡杆17和第一后横杆18之间的中间横杆23。这些横杆中的任何一个或全部可至少大致横跨框架的横向宽度(例如,从侧轨15到侧轨16)延伸,并且可至少大致与框架10的横向轴线14对齐。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前挡杆17、第一后横杆18和中间横杆23(如果存在的话)可在框架10的横向宽度上连续延伸(例如,从侧轨15到侧轨16)。在其他实施方案中,至少一个此类横杆可在其中包括一个或多个间隙,只要任何此类间隙不会不可接受地降低框架10的强度即可。
如上所述,框架10包括向后部分26,该向后部分包括横向延伸的第二狭缝22。″狭缝″是指完全延伸穿过框架10的最短尺寸(即″厚度″),例如从框架10的″顶部″表面19至″底部″表面21的开口。横向延伸是指,狭缝至少大致与框架10的横向轴线14对齐并且表现出具有足够尺寸(例如宽度)的横向范围以允许条带的末端段进入和穿过狭缝。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例如,如图4所示),此类狭缝的横向尺寸可长于向前向后尺寸,以便表现出具有长轴的细长外观,所述长轴取向成与框架10的横向轴线14至少大致对齐。应当强调的是,如图3所示的中间横杆23是任选的,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不存在此类中间横杆,例如,如图7的示例性设计中那样。在此类实施方案中,框架10的向后部分26仍将被认为包括横向延伸的狭缝22;狭缝将会是整体通孔的后区,其由前挡杆17、侧轨15和16以及后横杆18界定。狭缝22将允许条带50的末端段52进入并穿过狭缝22,以便将舌组件30不可拆卸地附接到条带50的末端51,如图2所示。
更详细地,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框架10的向后部分26可包括共同限定横向延伸的第一狭缝22的所有边界的项目(例如,横杆和侧杆)。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后横杆18的前边缘25可限定狭缝22的后边界;侧轨15和16的部分可限定狭缝22的横向边界。在其中框架10包括中间横杆23的实施方案中,中间横杆的后边缘24可限定狭缝22的向前边界,如图4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所示。然而,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并非框架26的向后部分26的狭缝22的所有边界都必须由框架10的项目明确地提供。例如,在中间横杆不存在的实施方案中,狭缝22的向前边界可为例如由狭缝22内的位置表示的″虚拟″边界,当舌组件30被邻接在框架10顶上时,如图7所示,狭缝内的该位置与舌组件30的中间横杆39的后边缘44对齐。应当强调的是,此类布置被包括在本文所公开的包括横向延伸狭缝的框架的向后部分的概念内。
框架10包括″顶部″表面19和反向的″底部″表面2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框架10可在外观上相对平坦或扁平化(例如,如图4中所示),以便表现出主平面。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前挡杆17、后横杆18、中间横杆23(如果存在的话)以及侧轨15和16可全部为单个整体式框架的一体部分。在一些方便的实施方案中,这种整体式框架可以是单片冲压金属。在其他实施方案中,框架可为单片锻造金属。无论具体制造方法如何,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框架10可由刚性材料构成,例如金属诸如钢、不锈钢、合金钢、铝等。(在本文和其他地方,所谓刚性是指表现出至少50gpa的杨氏模量的材料。)框架10的边缘或拐角可根据需要被倒圆或平滑(如在图4的示例性框架中那样),并且可根据需要涂覆有任何合适的材料(例如,锌)。
带扣1还包括舌组件30。舌组件30包括向前向后轴线31(如图4所示)、向前端32和向后端33。框架10包括向后部分35,该向后部分包括对置的第一侧轨36和第二侧轨37,其可至少大致与舌组件30的向前向后轴线31对齐。舌组件30包括定位在舌组件30的后端33处或附近的后横杆38,以及定位在后横杆38前方的中间横杆39。横杆38和39可至少大致横跨舌组件30的向后部分35的横向宽度(例如,从侧轨36至侧轨37)延伸,并且可至少大致与舌组件30的横向轴线34对齐。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后横杆38和中间横杆39可在舌组件30的向后部分35的横向宽度上连续延伸(例如,从侧轨36到侧轨37)。在其他实施方案中,至少一个此类横杆可在其中包括一个或多个间隙或间断,只要任何此类间隙不会不可接受地降低舌组件30的强度即可。
如本文先前所述,舌组件30包括向后部分35,该向后部分包括限定限定横向延伸的第二狭缝41的项目(例如,横杆38和39以及侧轨36和37)。(术语″狭缝″和″横向延伸″的使用方式与上文针对狭缝22所述的相同)。在许多实施方案中(例如,如图4所示),狭缝41的横向尺寸可长于向前向后尺寸,以便表现出具有长轴的细长外观,所述长轴取向成与舌组件30的横向轴线34至少大致对齐。狭缝41将允许条带50的末端段52(例如,穿过狭缝22的相同末端段)进入并穿过狭缝41,以便将舌组件30不可拆卸地附接到条带50的末端51,如图2所示。
因此,在许多实施方案中,舌组件30和框架10均不可拆卸地附接到条带50的末端51,但不具有例如直接可枢转地附接到框架10的舌组件30(或其细长舌状物42)。这可与诸如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常规布置方式形成对比,现有技术中,细长舌状物的后端通过将细长舌状物的后端缠绕在带扣框架的后横杆周围的方式直接枢转地附接到带扣框架。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舌组件30的后横杆38的前边缘45可限定舌组件30的狭缝41的后边界。侧轨36和37的部分可限定狭缝41的横向边界。中间横杆39的后边缘44可限定狭缝41的向前边界,如图4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所示。舌组件30还包括从舌组件30的后部分35向前延伸的至少一个细长舌状物42;在许多方便的实施方案中,舌状物42可从中间横杆39向前延伸。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舌状物42可包括向前尖端43和向后柄部49,舌状物42通过该向后柄部与中间横杆39连接(例如,整体附接到中间横杆)。在许多实施方案中,舌状物42可包括与舌组件30的向前向后轴线31至少大致对齐的长轴,如图4的示例性实施方案所示。虽然可根据需要使用两个或更多个舌状物,但在许多实施方案中,可使用单个舌状物42,例如至少基本上与舌组件30的向前向后轴线31对齐并且定位在舌组件30的横向中心上,同样如图4所示。
至少舌组件30的向后部分35包括″顶部″表面46和反向的″底部″表面47。在带扣1的使用期间,舌组件30的″底部″表面47通常可被定位成紧邻例如接触框架10的″顶部″表面19,如在图2中可明显看出的那样。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至少舌组件30的向后部分35可在外观上相对平坦或扁平化(例如,如图4中所示),以便表现出主平面。在各种实施方案中,舌状物42同样可至少大致位于这一主平面中;然而,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舌状物42可表现出轻微的凹陷、谷或弯曲(如图3和4所示)。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后横杆38、中间横杆39、侧轨36和37以及细长舌状物42可全部为单个整体式舌组件30的一体部分。在一些方便的实施方案中,这种整体式舌组件可以是单片冲压金属(如果希望舌状物42表现出凹陷或弯曲,则随后的变形工艺被应用到舌状物42上)。在其他实施方案中,舌组件可为单片锻造金属。无论具体制造方法如何,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舌组件30可由刚性材料构成,例如金属诸如钢、不锈钢、合金钢、铝等。舌组件30的边缘或拐角可根据需要被倒圆或平滑(如在图4的示例性设计中那样),并且可根据需要涂覆有任何合适的材料(例如,锌)。
在带扣1的生产中,框架10和舌组件30被布置成彼此并置,使得它们共同形成带扣1;具体地讲,使得框架10的第一狭缝22和舌组件30的第二狭缝41彼此叠加。这是指狭缝22和狭缝41被放置成彼此重叠的关系,例如图3中所示,使得条带50的末端段52可穿过重叠的狭缝。这可例如通过将舌组件30围绕其旋转轴线48旋转到类似于图3中所示的位置来实现。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狭缝22和狭缝41可被″精确地″重叠,例如图3中所示。然而,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狭缝的对齐可仅为部分的(和/或一个狭缝的形状或尺寸可与另一个狭缝稍微不同,而不是如图3的示例性设计中的那样基本上相同),只要条带的末端段可穿过狭缝的重叠区域即可。
在穿过重叠狭缝之后,条带50的末端段52被回转到其自身上以形成末端套环53,如图3的示例性实施方案所示。回转到其自身上是指末端段52的端区域至少与末端段52的倒数第二区域接近(例如,与之接触),并且两个区域随后彼此不可分离地附接,例如以达到图2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所示的一般类型的布置方式。在图2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中,这通过使用缝线54将末端段52的两个区域缝合来实现;然而,这可以任何方便的方式,例如通过使用机械紧固件诸如一个或多个铆钉、螺柱、卡扣、夹钳、套圈等,和/或通过使用粘合剂粘结、溶剂粘合、熔融粘合等来实现。在条带50由细丝、股线等构成的情况下,此类附接可包括(单独地或作为任何上述方法的辅助)将一个区域的股线与来自相邻区域的股线交织或接合。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加强材料层(例如,可由或可不由与条带50相同的材料制成的带状织物)可附接到末端段52的主表面,该主表面将成为由此形成的套环53的径向向内的表面。此类层(通常称为″耐磨垫″)可提供増强的耐磨性。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条带52的末端段52的横向范围(宽度)可占据狭缝22和/或狭缝41的横向范围的至少约50%、60%、70%、80%或90%。因此,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条带50的末端段52的横向边缘55和56可紧邻框架10的侧轨15和16,和/或舌组件30的向后部分35的侧轨36和37。
因此,上述布置方式将提供穿过重叠狭缝22和41的末端套环53。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例如,在图2的示例性设计中),此类套环53可为框架10和舌组件30借以被定位成使得舌组件30可相对于框架10旋转以便这些部件可共同用作带扣的唯一装置。在此类实施方案中,条带50的套环53可与舌组件30的后横杆38的至少一部分一起共环绕框架10的第一后横杆18的至少一部分。所谓共环绕是指套环53的一部分至少大致周向地包围两个横杆的部分。因此,框架10的第一后横杆18和舌组件30的第二后横杆38可被保持为彼此邻近,同时允许舌组件30围绕旋转轴线48相对于框架10旋转,如图3所示。在许多实施方案中,这种旋转轴线将接近或紧邻舌组件30的向后端33(并因此邻近第二后横杆38),并且可至少大致与舌组件30的横向轴线34对齐。在此类实施方案中,这一旋转轴线也将邻近框架10的后端部13和框架10的第一后横杆18,并且可至少大致与框架10的横向轴线14对齐。
本文所公开的布置方式可提供,至少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舌组件30相对于框架10的旋转轴线48不穿过框架10的任何部分(如通过对图3的检查可见)。相反,尽管此类旋转轴线可邻近框架10的第一后横杆18,但其可与横杆18(以及从框架10的所有部分)直线偏移。此类布置可有助于实现这样的构造,其中舌状物可相对于框架旋转,以有利于带扣的功能,而不需要在附接到框架的条带的末端中的狭缝。应当理解,其中舌组件的旋转轴线不穿过框架的任何部分的实施方案将排除如下布置,其中细长舌状物的后端围绕框架的横杆变形(例如,被弯曲以至少大致环绕横杆),使得舌状物包括穿过横杆的旋转轴线,如图1的现有技术设计中所示。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条带的末端套环可不是框架10和舌组件30借以被保持在适当位置使得舌组件30可相对于框架10旋转以便各部件共同用作带扣的唯一装置。如图5的示例性图示所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提供共环绕框架10的第一后横杆18的至少一部分和舌组件30的第二后横杆38的至少一部分的一个或多个束环70(例如,卡圈)。可使用任何所需数量的束环,例如沿着第一和第二后横杆18和38的横向范围间隔开。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使用单个束环70,例如呈细长环形套管的形式,如图5的示例性设计所示。此类套管可由例如片状金属形成,所述金属片例如变形为至少大致圆形(当在横截面中观察时)的管。这样的环形套管因此可包括位于其圆周某处的小间隙;此类间隙并不意味着套管不共环绕后横杆18和3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此类环形套管可沿第一和第二后横杆18和38的细长长度的至少约20%、30%、40%、50%、60%、70%、80%或90%延伸。因此,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环形套管70的横向边缘71和72可紧邻框架10的侧轨15和16,和/或舌组件30的向后部分35的侧轨36和37。
任何此类束环(例如,环形套管)可由任何合适的材料(例如金属)构成。如果需要,此类束环的径向外主表面73可涂覆有合适的材料以最小化在穿过狭缝22和41时包裹在套管的主表面73周围的条带上的任何磨损,以便形成如上所述的套环。任何此类束环均不应妨碍使舌组件30围绕其旋转轴线旋转的能力;因此,此类束环可包括根据第一和第二后横杆18和38的尺寸而选择的尺寸(例如,直径或当量直径,例如,如果切口在横截面形状上略微椭圆形)。
条带50可由任何合适的材料制成,具体取决于条带50将被使用的目的。如所指出的,在许多实施方案中,条带50可为带状织物,例如由例如尼龙、聚丙烯、聚酯等构成的丝状(例如织造)织物。在特定实施方案中,此类带状织物可包括间位芳族聚酰胺材料或对位芳族聚酰胺材料(例如,以商品名凯夫拉(kevlar)或诺梅克斯(nomex)购自杜邦公司(dupont)的产品,或以商品名泰克诺拉(technora)购自帝人株式会社(teijin)的产品)等。普通技术人员将会知道,许多此类材料在机械上是坚韧的,因此难以机械切割;和/或耐高温,因此难以进行例如激光切割。因此,应当理解,本文所公开的能够消除将狭缝切割到条带的末端段中的任何需要的布置方式可提供相当大的优势。
应当强调的是,条带的末端不包括″狭缝″,″无狭缝″或类似的命名的任何要求均限于为特定目的而提供的狭缝,所述狭缝用于允许带扣舌状物的向后柄部驻留在其中并且可围绕框架的后横杆旋转而不会受到条带的过度干扰。这种要求并不意味着在条带的其他位置和/或出于其他目的(无论是装饰性的还是功能性的),捆扎都不能具有例如凹陷、孔等。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条带50可以是细长的,例如,与较短的横向宽度和甚至更短的厚度相比,具有相对较长的长度。然而,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带扣可例如通过相对短的条带安装在束具上;因此,束带50不一定是细长的。在许多实施方案中,条带50的末端段52将位于条带50的第一带扣端51处。这种条带可以是细长的,具有位于条带50的与带扣端51相反端的第二端61(如图6所示)。如图6的示例性实施方案所示,可在条带50的第二端61处提供一个或多个孔62,以提供带扣1可用于将条带50的第二端61紧固到同一条带50的第一带扣端51。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如图6所示的端61可为条带(例如,细长带)的端,该条带为与包括带扣1的条带50分开的条带。在此类实施方案中,带扣1因此用于将第一条带和第二条带连接在一起。
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很好地理解的那样,可按与此类带扣通常相似的方式使用不可拆卸地附接到如本文所公开的条带50的端的带扣1。即,将向使用者提供具有不可拆卸地附接到其上的带扣1(例如,图2所示的一般类型)的条带50。使用者可沿由图1和图3的弯曲粗箭头指示的方向旋转舌组件30,使得舌状物42的向前尖端43远离框架10的前挡杆17移动到必要程度,使得条带的端段61可穿过由框架10限定的开口(在诸如图1-5中的设计中,此类开口将位于框架的中间横杆23的前方)。端段61可足够远地穿过框架10,使得舌组件30的舌状物42的向前尖端43被拉近到条带的端段61的孔62。然后可操纵舌状物42和/或端段61以将舌状物42引导到孔62中,在此之后端段61和舌组件30可按所需的程度被按扣(锁紧)。因此,条带的端段61可被可拆卸地扣合(紧固)到带扣1。当期望从带扣1松开或解开端段61时,该过程可颠倒。
本文的讨论清楚地表明,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带扣可以两个部件(例如,框架和舌组件)的形式提供,所述两个部件为独立的单独制造的部件,所述部件不必以舌状物具有围绕带扣框架的后横杆变形以便直接枢转地附接到框架的后端的常规带扣的方式彼此直接连接。相反,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这两个部件仅被(例如,通过条带的末端套环)保持为彼此接近,使得它们可共同起到带扣的作用。
迄今为止的讨论已提及示例性构造,其中舌组件的旋转轴线不穿过使用舌组件的框架的任何部分。然而,应当理解,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这种状况可能是不必要的。例如,图4所示类型的舌组件可包括从第二后横杆38向后和/或″向下″延伸并且变形以包裹或环绕框架10的第一后横杆18的部分的一个或多个构件。(此类构件当然将与舌组件的一个或多个舌状物不同并且与其分开。)在这种类型的实施方案中,舌组件30的旋转轴线可穿过框架10的一部分(例如,其可与框架10的第一后横杆18重合),但仍可重叠框架和舌组件的相应狭缝22和41,以用于本文所公开的目的。
此外,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条带50的末端段52无需被重新定位到其自身上以形成末端套环53,以便将框架和舌组件不可拆卸地附接到条带的端部。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将条带的末端段穿过如本文先前所述的重叠狭缝,然后将末端段永久地形成(例如折叠)成防止末端段被拉回穿过狭缝的结构。此类结构可以是(例如)t形结构、手风琴状结构或z形折叠结构等。可以任何合适的方式将末端段的各个区域缝合或以其他方式紧固在一起,以形成此类结构;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将一个或多个加强构件(例如细长金属棒或杆)结合到由此形成的结构中以提供附加刚度。
另外,如本文的附图所示,前挡杆17无需略微锥形(例如,向最前点逐渐变窄的v形)。相反,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挡杆可具有至少大致线性而不是略微v形的形状。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前挡杆的形状可为圆形或弓形。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选的磨损辊(任何图中均未示出,但例如,如图5所示细长套管70的一般设计)可设置在前挡杆上,尤其是在挡杆为线性的情况下。前挡杆的″顶部″表面可包括或可不包括凹口或凹陷以接纳舌状物42的向前尖端43。
如本文所公开的带扣1可与任何期望的条带一起使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此类条带可为安全装置的部件,例如安全束具、束带、吊索等。此类装置可用于例如工业环境、爬坡或救援操作等。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此类条带可为功能性束具或束带(例如,工具带等)的部件。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此类条带可被构造成与人的衣服一起使用,例如,其可为与裤结合使用的束带或悬吊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此类条带可例如与救生衣或背心一起使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此类条带可用于固定物品,例如,在运输期间固定物品、将保护性防水布固定到一个或多个物品上、固定帐篷等。可预想到本文所公开的带扣的任何此类用途。
示例性实施方案列表
实施方案1a是一种带扣,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包括前挡杆并且包括向后部分,所述向后部分包括横向延伸的第一狭缝;舌组件,所述舌组件包括向后部分,从所述向后部分向前延伸出至少一个细长舌状物,所述舌组件的向后部分包括横向延伸的第二狭缝,所述舌组件具有旋转轴线,并且所述舌组件能够围绕所述旋转轴线相对于所述框架旋转,其中所述框架和所述舌组件被构造成使得横向延伸的所述第一狭缝和所述第二狭缝彼此重叠,使得条带的末端段能够穿过横向延伸的所述第一狭缝和所述第二狭缝,并且回转到其自身上以形成套环。
实施方案1b是一种带扣,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包括前挡杆并且包括向后部分,所述向后部分包括横向延伸的第一狭缝;舌组件,所述舌组件包括向后部分,从所述向后部分向前延伸出至少一个细长舌状物,所述舌组件的向后部分包括横向延伸的第二狭缝,所述舌组件具有旋转轴线,并且所述舌组件能够围绕所述旋转轴线相对于所述框架旋转,其中所述框架和所述舌组件被构造成使得条带的末端段可穿过横向延伸的所述第一狭缝和所述第二狭缝,并且回转到其自身上以形成套环;并且其中所述框架和所述舌组件被构造成使得所述舌组件的旋转轴线不穿过所述框架的任何部分。
实施方案1c是一种带扣,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包括前挡杆并且包括向后部分,所述向后部分包括横向延伸的第一狭缝;舌组件,所述舌组件包括向后部分,从所述向后部分向前延伸出至少一个细长舌状物,所述舌组件的向后部分包括横向延伸的第二狭缝,所述舌组件具有旋转轴线,并且所述舌组件能够围绕所述旋转轴线相对于所述框架旋转,其中所述框架和所述舌组件被构造成使得横向延伸的所述第一狭缝和所述第二狭缝彼此重叠,使得条带的末端段可穿过横向延伸的所述第一狭缝和所述第二狭缝,并且回转到其自身上以形成套环;并且其中所述框架和所述舌组件被构造成使得所述舌组件的旋转轴线不穿过所述框架的任何部分。
实施方案2是根据实施方案1a、1b和1c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扣,其中所述舌组件的所述旋转轴线靠近所述舌组件的后端并且至少大致与所述舌组件的横向轴线和所述框架的横向轴线对齐。
实施方案3是根据实施方案1a、1b、1c和2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扣,其中所述框架的所述向后部分包括横向取向的第一后横杆,并且其中所述舌组件的所述向后部分包括横向取向的第二后横杆,横向取向的所述第二后横杆的长轴至少基本上与所述框架的横向取向的所述第一后横杆的长轴对齐。
实施方案4是根据实施方案3所述的带扣,其中所述带扣包括至少一个束环,所述至少一个束环共环绕所述框架的横向取向的所述第一后横杆的横向延伸部分和所述舌组件的横向取向的所述第二后横杆的一部分,以便将横向取向的所述第一后横杆和横向取向的所述第二后横杆保持为彼此接近,同时允许所述舌组件围绕所述旋转轴线旋转。
实施方案5是根据实施方案4所述的带扣,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束环为细长的环形套管,所述细长环形套管沿着所述第一后横杆的细长长度的至少约60%和所述第二后横杆的细长长度的至少约60%延伸,并且共环绕所述第一后横杆的细长长度的至少约60%和所述第二后横杆的细长长度的至少约60%。
实施方案6是一种组件,所述组件包括根据实施方案3-5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扣,并且还包括条带,所述条带包括无狭缝末端段,所述无狭缝末端段穿过所述带扣的横向延伸的所述第一狭缝和所述第二狭缝,并且回转到其自身且紧固到其自身以形成末端套环,所述末端套环共环绕所述框架的横向取向的所述第一后横杆的横向延伸部分和所述舌组件的横向取向的所述第二后横杆的横向延伸部分,以便将所述第一后横杆和所述第二后横杆保持为彼此接近,同时允许所述舌组件围绕所述旋转轴线旋转。
实施方案7是根据实施方案6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舌组件不通过除所述条带的所述无狭缝末端段的所述末端套环之外的任何其他物件连接到所述框架,或保持接近所述框架。
实施方案8是根据实施方案3-5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扣或根据实施方案6-7中任一项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框架还包括位于所述框架的所述前挡杆和所述框架的横向取向的所述第一后横杆之间的横向取向的中间横杆,并且其中所述框架的所述中间横杆的向后边缘和所述框架的所述第一后横杆的向前边缘分别限定所述框架的横向延伸的所述第一狭缝的向前边界和向后边界。
实施方案9是根据实施方案8所述的带扣或组件,其中所述框架的所述中间横杆和所述框架的所述第一后横杆各自在所述框架的第一侧轨和第二侧轨之间横跨所述框架的整个横向范围连续延伸。
实施方案10是根据实施方案3-9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扣或组件,其中所述舌组件的所述向后部分包括横向取向的中间横杆,向前延伸的所述细长舌状物从横向取向的所述中间横杆整体式地延伸,并且其中所述舌组件的所述中间横杆的向后边缘和所述舌组件的所述第二后横杆的向前边缘分别限定所述舌组件的横向延伸的所述第二狭缝的向前边界和向后边界。
实施方案11是根据实施方案10所述的带扣或组件,其中所述舌组件的所述第二后横杆和所述中间横杆各自在所述舌组件的第一侧轨和第二侧轨之间横跨所述舌组件的所述向后部分的整个横向宽度连续延伸。
实施方案12是根据实施方案11所述的带扣或组件,其中所述舌组件的所述第二后横杆和所述中间横杆、所述舌组件的所述第一侧轨和第二侧轨、以及所述舌组件的向前延伸的所述细长舌状物,均为刚性的单个整体式舌组件的一体部分。
实施方案13是根据实施方案12所述的带扣或组件,其中所述刚性的单个整体式舌组件为单片冲压金属。
实施方案14是根据实施方案3-13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扣或组件,其中所述框架的所述第一后横杆和所述前挡杆、以及所述框架的所述第一侧轨和第二侧轨,均为刚性的单个整体式框架的一体部分。
实施方案15是根据实施方案14所述的带扣或组件,其中所述单个整体式框架为单片冲压金属。
实施方案16是一种组件,所述组件包括根据实施方案1a、1b、1c和2-15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扣或组件,并且包括条带,所述条带包括无狭缝的末端段,所述无狭缝的末端段穿过所述带扣的横向延伸的所述第一狭缝和所述第二狭缝,并且回转到其自身并紧固到其自身以形成末端套环,并且其中所述舌组件的任何部分均不穿过所述条带的所述无狭缝末端段的任何部分。
实施方案17是根据实施方案16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条带的所述无狭缝末端段通过缝合被紧固到其自身。
实施方案18是根据实施方案16-17中任一项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条带为细长条带,并且其中所述细长条带的所述无狭缝末端段为在所述细长条带的第一带扣端处的第一末端段;并且,其中所述细长条带包括在所述细长条带的第二端处的第二末端段,所述第二末端段与所述第一带扣端相反,所述细长条带的所述第二末端段包括沿着所述第二末端段的细长长度间隔开的一系列孔,所述孔中的每一个被构造成允许所述带扣的向前延伸的所述细长舌状物从中穿过,以便将所述细长条带的所述第二端扣合到所述细长条带的所述第一带扣端。
实施方案19是根据实施方案16-17中任一项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条带的所述无狭缝末端段位于第一条带的带扣端处;并且,其中所述组件还包括第二条带,所述第二条带为与所述第一条带分离的条带,所述第二条带为包括末端段的细长条带,所述末端段包括沿着所述第二条带的所述末端段的细长长度间隔开的一系列孔,所述孔中的每一个被构造成允许所述带扣的向前延伸的所述细长舌状物从中穿过,以便将所述第二条带扣合到所述第一条带。
实施方案20是一种安全束具,所述安全束具包括附接有根据实施方案1-19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扣或组件的条带。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显而易见的是,本文所公开的具体示例性元件、结构、特征、细节、构造等在许多实施方案中可修改和/或组合。本发明人预期所有此类变型和组合均在所构思发明的范围内,而不仅仅是被选择充当示例性图示的那些代表性设计。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不应限于本文所述的特定说明性结构,而应至少扩展到由权利要求的语言所描述的结构和这些结构的等同形式。本说明书中正面引用的作为替代方案的任何元件可根据需要以任何组合明确地包括于权利要求书中或从权利要求书排除。以开放式语言(例如,包括和由其衍生)引用到本说明书中的任何元件或元件的组合被认为是以封闭式语言(例如,由......组成和由其衍生)并且以部分封闭式语言(例如,基本上由......组成和由其衍生)另外地引用。如果所描述的本说明书与通过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但未要求优先权的任何文件中的公开内容之间存在任何冲突或差异,那么所描述的本说明书将进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