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袖子的做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71222发布日期:2019-04-20 05:50阅读:5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袖子的做法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服装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袖子的做法。



背景技术:

中国传统袖子做法,连肩袖,穿着舒适就是布料堆积容易显得臃肿,尤其是在袖肘处容易产生褶皱,通常的做法是加袖肘省,不但增加了步骤还会影响衣服的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袖子的做法,在缝合的时候先缝后袖缝,在合之前将袖肘上下12公分处分别向内折叠0.6cm进去并缝合,这样穿起来胳膊弯曲更舒适,不会产生多余的褶皱。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包括以下步骤:

s1:披大袖布料:将大袖布料放在手臂上,对准袖深线与袖中线,在袖深线、袖肘线、袖口处用针固定,然后在手臂两侧留出适当的松份;

s2:确定大袖袖缝:把大袖袖布包裹到手臂侧面,然后设计大袖的前后袖缝线,留出缝份,剪掉余料;

s3:披小袖布料:在布料的中心线上分别留出松量后,对合袖深线与小袖中心线,固定在手臂模型上;

s4:定小袖袖缝:将两侧的布料与大袖片对合,标记后预留缝份,剪掉余料;

s5:缝合:前身袖窿下的三角交叉处剪开,先缝后袖缝,在合之前将袖肘上下12公分处m/n点分别向内折叠0.6cm进去并缝合,合完用熨斗熨开,袖口折边按放出来的折好,在合前袖缝,拼合剪口处为止,合完用熨斗熨开;

s6:上袖:上袖前在后袖山拉上斜条,抽出放出的活动量顺袖窿上好加上袖棉,最后用垫肩垫好缝上。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s5中缝合的针距为一英寸十三针。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前身袖窿下的三角交处压装饰明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在缝合的时候先缝后袖缝,在合之前将袖肘上下12公分处分别向内折叠0.6cm进去并缝合,这样穿起来胳膊弯曲更舒适,不会产生多余的褶皱。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新型袖子的外部结构图。

图中:

1、大袖;2、小袖;3、袖肘线;4、前袖缝;5、后袖缝;6、袖口;7、袖山;8、袖窿;9、袖中线;10、袖深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将参照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新型袖子的做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披大袖布料:将大袖1布料放在手臂上,对准袖深线10与袖中线9,在袖深线10、袖肘线3、袖口6处用针固定,然后在手臂两侧留出适当的松份;

s2:确定大袖1袖缝:把大袖1袖布包裹到手臂侧面,然后设计大袖1的前后袖缝线,留出缝份,剪掉余料;

s3:披小袖布料:在布料的中心线上分别留出松量后,对合袖深线10与小袖中心线,固定在手臂模型上;

s4:定小袖2袖缝:将两侧的布料与大袖1片对合,标记后预留缝份,剪掉余料;

s5:缝合:前身袖窿8下的三角交叉处剪开,先缝后袖缝5,在合之前将袖肘线3上下12公分处m/n点分别向内折叠0.6cm进去并缝合,合完用熨斗熨开,袖口6折边按放出来的折好,在合前袖缝4,拼合剪口处为止,合完用熨斗熨开;

s6:上袖:上袖前在后袖山7拉上斜条,抽出放出的活动量顺袖窿8上好加上袖棉,最后用垫肩垫好缝上。

所述步骤s5中缝合的针距为一英寸十三针。前身袖窿8下的三角交处还需加密防毛角,前身袖窿8下的三角交处压装饰明线。增加衣服受力程度前袖腋下的三角形裁剪结合了人体力学和美学,袖型曲线以及角度穿上使其的着身效果更加的贴合人体更美观!

我们通过改良工艺,把袖子分开前后两片不同的裁剪工艺:前片多余的量通过裁剪及转移等手法,即保留了布料的完整性,穿着舒适又没有余量堆积,看起来还是连肩袖做法,彰显东方人儒雅风范。后片又采用上肩的合体剪裁,让活动更舒适,即使大幅举手臂大动作也丝毫不受影响,此款衣服的袖型前后分别采用了中式和西式风格的结合,前面看上去高贵大气,后袖即合体又美观,整体的袖型曲线看上去更完美。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的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袖子的做法,包括以下步骤:S1:披大袖布料:对准袖深线与袖中线,在袖深线、袖肘线、袖口处用针固定;S2:确定大袖袖缝:然后设计大袖的前后袖缝线,留出缝份,剪掉余料;S3:披小袖布料:在布料的中心线上分别留出松量后,对合袖深线与小袖中心线;S4:定小袖袖缝:将两侧的布料与大袖片对合,S5:缝合:先缝后袖缝,在合之前将袖肘线上下12公分处m/n分别向内折叠0.6cm进去并缝合,在合前袖缝,拼合剪口处为止,S6:上袖:上袖前在后袖山拉上斜条,抽出放出的活动量顺袖窿上好加上袖棉,最后用垫肩垫好缝上,本发明在缝合的时候先缝后袖缝,在合之前将袖肘上下12公分处分别向内折叠0.6cm进去并缝合,这样穿起来胳膊弯曲更舒适,不会产生多余的褶皱。

技术研发人员:龚航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香黛宫航宇文化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1.29
技术公布日:2019.04.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