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35801发布日期:2019-07-24 08:41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可穿戴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智能穿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智能手表可具备通话、收发短信、监测睡眠、监测心率、久坐提醒、跑步记步、远程拍照、音乐播放、录像、指南针、睡眠监测等功能。

发明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发现在现有技术中,智能手表的表体的体积相对较大,重量较重,用户在某些情况下配带手表(例如在睡眠情况下配带,用于监测睡眠),沉重的表体会影响用户的佩戴舒适度。且由于智能手表的体积较小,目前的智能手表的信号收发能力相比其他的智能设备相差很多,这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该可穿戴设备包括:智能手环本体、以及与智能手环本体可拆卸连接的表体;

智能手环本体,用于在用户配带可穿戴设备时,检测用户的身体体征信息,并将身体体征信息传输给表体;

表体,用于接收并处理身体体征信息;

表体内设置有第一天线以及天线控制模块,智能手环本体内设置有第二天线;

天线控制模块用于在表体与智能手环本体连接时,控制第二天线作为表体的天线来收发信号;还用于在表体与智能手环本体未连接时,控制第一天线作为表体的天线来收发信号。

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智能手环本体与表体上分别设置有相适配的触点;

智能手环本体确定与表体连接,包括:在智能手环本体的触点检测到与表体上的触点电连接时,确定与表体连接。

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还包括电源模块;

电源模块包括:设置在智能手环本体上的第一供电模块和设置在表体上的第二供电模块,第一供电模块用于为智能手环本体供电,第二供电模块用于为表体供电;

在智能手环本体与表体连接时,第二供电模块为第一供电模块充电;或第一供电模块为第二供电模块充电。

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智能手环本体与表体可滑动连接,智能手环本体和/或表体上设置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用于使得智能手环本体以及表体滑动连接至指定位置处固定。

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表体的第一面设置有第一凹槽,智能手环本体在与表体滑动连接时作为滑块填充在第一凹槽中;

其中,第一面为表体背对表体的显示屏幕、在与智能手环本体连接时靠近智能手环本体的一面。

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固定装置包括:设置在表体上的弹针,以及设置在智能手环本体对应位置上的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用于在弹针卡入后固定表体以及智能手环本体的相对位置;

表体还包括拆卸装置,拆卸装置与弹针连接,用于在用户触发拆卸操作时控制弹针缩回,使得表体能够相对于智能手环本体滑动。

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固定装置还包括滑条;

滑条设置在表体的第一凹槽内,用于在智能手环本体与表体滑动连接时,使得智能手环本体卡入到第一凹槽内部。

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滑条的数量为多个,设置在第一凹槽的边缘,用于在智能手环本体与表体滑动连接时,卡在智能手环本体的边缘;

或,滑条的数量为多个,设置在第一凹槽的内部,智能手环本体的对应位置处设置有滑道,滑条用于在智能手环本体与表体滑动连接时,卡在智能手环本体的滑道中。

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智能手环本体将身体体征信息传输给表体,包括:

智能手环本体在确定与表体连接时,将身体体征信息同步传输给表体;

或,智能手环本体通过无线网络周期性向表体同步传输身体体征信息。

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表体上设置有扬声器和听筒。

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身体体征检测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光学心率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皮电反应传感器、血氧饱和度传感器和生物电阻抗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智能手环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处理器、第一通信模块和第一显示模块,第一显示模块和第一通信模块均与第一处理器连接;

第一处理器用于通过第一显示模块显示智能手环本体的信息,以及通过第一通信模块与其他电子设备进行通信。

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表体上设置有第二处理器、第二通信模块和第二显示模块,第二显示模块和第二通信模块均与第二处理器连接;

第二处理器用于通过第二显示模块显示表体的信息,以及通过第二通信模块与其他电子设备进行通信。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穿戴设备中的智能手环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可穿戴设备中的智能手环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穿戴设备中的表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穿戴设备中的表体的第一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手环本体作为滑块填充在第一凹槽中的滑动过程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手环本体与表体滑动连接后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手环本体与表体分离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手环本体与表体滑动连接后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滑条位于第一凹槽的位置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滑条位于第一凹槽的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可以包括:

智能手环本体10、以及与智能手环本体10可拆卸连接的表体20;

智能手环本体10,用于在用户配带可穿戴设备时,检测用户的身体体征信息,并将身体体征信息传输给表体20;

表体20,用于接收并处理身体体征信息;

表体20内设置有第一天线以及天线控制模块,智能手环本体10内设置有第二天线;

天线控制模块用于在表体20与智能手环本体10连接时,控制第二天线作为表体20的天线来收发信号;还用于在表体20与智能手环本体10未连接时,控制第一天线作为表体20的天线来收发信号。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方案,可穿戴设备的表体20与智能手环本体10 可拆卸连接,基于该可拆卸连接方式,用户可全天佩戴智能手环本体10,通过智能手环本体10检测用户的身体体征信息,可以在用户需要使用表体 20的功能时,将表体20与智能手环本体10绑定在一起佩戴,在用户不需要使用表体20的功能时,将表体20从可穿戴设备上拆卸下来,从而在将表体20从可穿戴设备上拆卸下时,减少了可穿戴设备的整体体积与重量,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此外,在表体与智能手环本体连接时,智能手环本体可作为表体的天线能够有效增强可穿戴设备的信号接收能力,提高可穿戴设备的通信性能。

作为一个示例,智能手环本体10可以全天佩戴在用户的手腕上,用于检测使用者的身体体征信息,表体20可以在白天的时候与智能手环本体10 绑定在一起佩戴在用户的手腕上,为用户提供表体20所具备的功能,比如,用于显示可穿戴设备的信息,在用户夜晚睡觉的时候,由于表体20的体积相对较大,则可以将表体20从可穿戴设备上拆卸下来,减少了可穿戴设备的整体体积与重量,从而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其中,上述身体体征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使用者的心率、皮肤温度、血氧含量等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

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表体20与智能手环本体10可以相互独立工作,互相不受影响。

作为一个示例,如图1中所示的可穿戴设备,以可穿戴设备为智能手表为例,在用户不需要使用表体20的功能时,由于表体20的体积相对较大,会影响用户佩戴智能手表的舒适度,因此,可在用户不需要使用表体20的功能时,将表体20从智能手表上取下,即将表体20从智能手环本体 10上拆卸下来,拆卸下来后,可如图2中所示的智能手环本体10,智能手环本体10的体积相对较小,这样用户只佩戴智能手环本体10,可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表体20可以包括外壳,用于保护表体20,外壳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或矩形,本发明中不限定智能外壳的具体实现形式,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如图3所示的一种可穿戴设备中的智能手环本体1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智能手环本体10上设置有第一处理器 110和身体体征检测模块120,身体体征检测模块120与第一处理器110连接;

身体体征检测模块120,用于检测使用者的身体体征信息,并将检测到的身体体征信息发送给第一处理器110。

其中,身体体征检测模块120可以检测使用者的体体征信息,并将检测到的身体体征信息发送给第一处理器110,第一处理器110还可以对身体体征信息,按照预设的处理策略进行相应的处理,比如,对一周内的某一身体体征信息进行求平均处理,并将得到的平均值提供给用户,通过上述处理策略得到的平均值可以反应该用户在这一周时间内该项身体体征信息的情况。

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第一处理器110可以为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芯片、单片机、中央处理器、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芯片中的任一种。

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智能手环本体10还可以包括第一显示模块130 和第一通信模块140,该第一显示模块130与第一处理器110连接,用于显示智能手环本体10需要显示的信息,比如,身体体征信息,该第一通信模块140用于智能手环本体10与其他电子设备进行通信。

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身体体征检测模块120可以包括温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光学心率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皮电反应传感器、血氧饱和度传感器和生物电阻抗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为了满足用户对更多身体体征信息的检测需求,可使智能手环本体10的身体体征检测模块120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1、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使用者的皮肤温度;

2、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检测使用者的行走步数以及跑步行程;

3、光学心率传感器,用于检测使用者的心率;

4、气压传感器,用于检测使用者的测量高程的,即使用者所处的海拔高度;

5、皮电反应传感器,用于检测使用者的汗水水平,即可检测出使用者的出汗水率;

6、血氧饱和度传感器,用于检测使用者的血氧含量;

7、生物电阻抗传感器,通过生物肌体自身阻抗来实现血液流动监测,并转化为具体的心率、呼吸率及皮电反应指数。

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智能手环本体10的材质可采用柔性材质,比如,硅胶,将智能手环本体10的材质选择为柔性材质,可使得可穿戴设备佩戴时更加舒适,进一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穿戴设备中的表体2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表体20上设置有第二处理器 210、第二通信模块220和第二显示模块230,第二显示模块230和第二通信模块220均与第二处理器210连接;

第二处理器210用于通过第二显示模块230显示表体20的信息,以及通过第二通信模块220与其他电子设备进行通信。

其中,其他电子设备为具有通信功能的电子设备,比如,智能手表、移动电话、电脑、PAD等,本发明中不限定其他电子设备的具体实现形式。与其他电子设备进行通信包括打电话、发信息等。

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第二处理器210可以为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芯片、单片机、中央处理器、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芯片中的任一种。

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智能手环本体10与表体20上分别设置有相适配的触点;

智能手环本体10确定与表体20连接,可以包括:在智能手环本体10 的触点检测到与表体20上的触点电连接时,确定与表体20连接。

其中,相适配的触点指的是智能手环本体10的触点位置与表体20的触点位置相适配,并且,智能手环本体10的触点与表体20的触点的功能相适配。

可选的,触点可以为POGOPIN触点,POGOPIN触点又称为弹簧充电触点,POGOPIN触点的一侧为探针,一侧为金属片,其中,探针主要包括针管、针头、压缩弹簧和胶芯,针管管口处卷边,将针头保持在针管内,靠压缩弹簧提供接触力使针头与对金属片之间建立电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如果相适配的触点为POGOPIN触点,智能手环本体 10上的触点为探针时,对应表体20上的触点为金属片,如果智能手环本体上的触点为金属片,则表体20上的触点为探针。

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触点可以为具有磁性的触点,则在智能手环本体10与表体20确定连接时,通过触点间相互吸引的磁力起到固定的作用。

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还包括电源模块;

电源模块包括:设置在智能手环本体10上的第一供电模块和设置在表体20上的第二供电模块,第一供电模块用于为智能手环本体10供电,第二供电模块用于为表体20供电;

在智能手环本体10与表体20连接时,第二供电模块为第一供电模块充电;或第一供电模块为第二供电模块充电。

在实际应用中,在智能手环本体10与表体20连接时,第一供电模块可以通过触点为智能手环本体10的第二供电模块充电,或者,第二供电模块可以通过触点为智能手环本体10的第一供电模块充电,则在表体20与智能手环本体10不绑定在一起也就是不连接的时候,由于智能手环本体10 和表体20各自有为其供电的供电模块,使得智能手环本体10和表体20均不会因为没有电而不影响各自的正常工作。也就是说,在可穿戴设备在佩戴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两个供电模块相互之间的充电功能,使得该可穿戴设备有充足的电能,不会因为电量不够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作为一个示例,用户在白天的时候佩戴该可穿戴设备,即智能手环本体10和表体20连接在一起,智能手环本体10用于检测该用户的身体体征信息,表体20用于显示需要显示的信息,在用户晚上睡觉时,由于对表体 20的功能需求相对较低,但是仍需要通过智能手环本体10检测用户的身体体征信息,可将表体20从该可穿戴设备上拆卸下来,对该表体20进行充电,用户可继续佩戴智能手环本体10睡觉,充好电后,可将表体20与智能手环本体10重新连接在一起,并且通过表体20的第二供电模块为智能手环本体10的第一供电模块充电,使智能手环本体10有充足的电能,保证智能手环本体10正常工作。同时,用户在晚上睡觉时,将表体20从该可穿戴设备上拆卸下来,可减小可穿戴设备的体积及重量,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第一供电模块为智能手环本体10供电的方式有以下两种:第一种,第一供电模块可以与智能手环本体10中的第一处理器110连接,由第一处理器110为智能手环本体10中的其他电路组件(如身体体征检测模块120等)供电,第二种,第一供电模块分别与第一处理器110、身体体征检测模块120、第一显示模块130和第一通信模块140连接,由第一供电模块分别为第一处理器110、身体体征检测模块120、第一显示模块130和第一通信模块140供电。

同样的,第二供电模块为表体20供电的方式也有以下两种:第一种,第二供电模块与第二处理器210连接,由第二处理器210为与第二处理器 210连接的其他电路组件供电,比如,电路组件为第二通信模块220和第二显示模块230,第二种,第二供电模块分别与第二处理器210、第二通信模块220和第二显示模块230连接,由第二供电模块分别为第二处理器210、第二通信模块220和第二显示模块230供电。

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智能手环本体10与表体20可滑动连接,智能手环本体10和/或表体20上设置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用于使得智能手环本体10以及表体20滑动连接至指定位置处固定。

其中,智能手环本体10与表体20可通过滑动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以便于将表体20从该可穿戴设备上拆卸下来,在智能手环本体10与表体20连接时,可通过固定装置将智能手环本体10以及表体20滑动连接至指定位置处固定,该固定装置可以设置在智能手环本体10上,也可以设置在表体20上,其设置在智能手环本体10或表体20的位置可基于实际需求配置,相应的,位于智能手环本体10上的触点和位于表体20的触点可设置于滑动连接处的相应位置,在连接固定时,位于智能手环本体10上的触点 30可以位于表体20上的触点30接触连接。

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当表体20与智能手环本体10连接至指定位置处时,例如表体20与智能手环本体10的触点接触时,智能手环本体10 可以作为表体20的天线进行信号的收发。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是,表体20自身也设置有天线,此外,在表体20 的主控的电路板里可以设置一个射频端口,用于控制表体20的天线以及智能手环本体20的天线来回切换。具体来说,当该射频端口在检测到表体20 与智能手环本体10连接时,可以控制智能手环的本体10中的部分金属部件作为表体20的天线;当该射频端口检测到表体20与智能手环本体10未连接时,控制表体20自身的天线工作。由于智能手环本体20可设置天线的空间相比于表体20里可设置天线的空间要大很多,因此能够设置性能更好的天线,这样在用户将表体20安装在智能手环本体10上使用智能手表时,智能手环本体10作为天线能够更好的接收信号,在用户不需要配带表体时(晚上睡眠状态),表体自带的天线也足够支持表体本身的信号的收发。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在表体20与智能手环本体10 连接时,智能手环本体10的部分101不会被手表本体覆盖,且也不朝向用户的皮肤,也即这一部分是外露的。这一部分包含金属材质,因此可以作为手表的外置天线。由于外置的天线的天线辐射效果比内置天线会有所提高,因此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天线的性能。例如当外露部分作为GPS天线时,GPS定位的精准度可以有一定的提升。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智能手环本体10可以用于和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进行通信、确定可穿戴设备所处的地理位置信息,也即GPS天线,因此天线装置的工作频段根据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工作频段设定。也可以作为WIFI、BT或GSM天线等等。

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表体20的第一面设置有第一凹槽210,智能手环本体10在与表体20滑动连接时作为滑块填充在第一凹槽210中;

其中,第一面为表体20背对表体20的显示屏幕、在与智能手环本体 10连接时靠近智能手环本体10的一面。

其中,表体20与智能手环10本体之间的滑动连接方式的一种实现方式可以为,如图5所示的表体20的第一面结构示意图,在图5中,第一凹槽210位于表体20的第一面,即表体20的背面,第一凹槽210的形状可以为如图所示的长方形,也可以为其他形状,可主要基于智能手环本体10 作为滑块部分对应的形状设置,基于第一凹槽210的设置,智能手环本体 10可以作为滑块与第一凹槽210配合实现滑动连接,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凹槽210与滑块互相匹配,即第一凹槽210与滑块的位置以及形状均相匹配。将智能手环本体10作为滑块,可减少对可穿戴设备结构的改造。

在实际应用中,表体20可以沿表带的延伸方向滑动直至固定在智能手环本体10上,或者表体20可以沿着垂直于表带延伸的方向上滑动直至固定在智能手环本体10上。如图6所示的智能手环本体10作为滑块填充在第一凹槽210中的滑动过程示意图,表体20可以沿表带的延伸方向滑动直至固定在智能手环本体10上。如图7所示的智能手环本体10与表体20滑动连接后的示意图,在智能手环本体10作为滑块填充在第一凹槽210中时,表体20可以遮挡住智能手环本体10的显示屏幕。

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固定装置可以包括:设置在表体20上的弹针,以及设置在智能手环本体10对应位置上的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用于在弹针卡入后固定表体20以及智能手环本体10的相对位置;

表体20还可以包括拆卸装置,拆卸装置与弹针连接,用于在用户触发拆卸操作时控制弹针缩回,使得表体20能够相对于智能手环本体10滑动。

其中,在智能手环本体10在与表体20滑动连接时作为滑块填充在第一凹槽210中时,设置在表体20上的弹针卡入设置在智能手环本体10上的第二凹槽,使智能手环本体10固定在表体20的相对位置处,固定之后,如果想将智能手环本体10与表体20分开,用户可触发拆卸操作,基于该触发操作,通过表体20上的拆卸装置将弹针缩回,使得表体20能够相对于智能手环本体10滑动,即使智能手环本体10与表体20分开。

具体的,拆卸装置可以为按键或表体20上的指定部位,用户的拆卸操作可基于表体20上设置的按键或指定部位触发,该按键或指定部位与弹针物理连接,当用户按压按键或者指定部位时,触发拆卸操作。

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的智能手环本体10与表体20分离的结构示意图,如图中所示,触点30可设置在智能手环本体10的一个侧面,触点30的数量可以为多个,相应的,在表体20的第一凹槽210的相应位置处也有对应数量的触点30(图中未示出)。在智能手环本体10与表体20滑动连接时,表体20的第一凹槽210内的触点30与智能手环本体 10对应位置处的触点30连接,使得通过该触点30,表体20为智能手环本体10充电,同时,表体20将用户的身体体征信息传输给智能手环本体10。

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固定装置还可以包括滑条220;

滑条220设置在表体20的第一凹槽210内,用于在智能手环本体10 与表体20滑动连接时,使得智能手环本体10卡入到第一凹槽210内部。

如图5中所示,滑条220设置在第一凹槽210内,位于第一凹槽210 的两侧,当智能手环本体10与表体20滑动连接时,位于第一凹槽220两侧的滑条220可以将智能手环本体10卡入到第一凹槽210内部,使得智能手环本体20与表体10固定的更加牢固。

其中,滑条220位于第一凹槽210内的位置不作限定,比如,可以位于第一凹槽210的边缘位置,也可以位于第一凹槽210的中间位置,滑条 220的数量也不作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配置,如果滑条220为多个,位于第一凹槽210两侧的滑条220可以位于不对称的位置。

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滑条220的数量为多个,设置在第一凹槽210 的边缘,用于在智能手环本体10与表体20滑动连接时,卡在智能手环本体10的边缘;

或,滑条220的数量为多个,设置在第一凹槽210的内部,智能手环本体10的对应位置处设置有滑道,滑条220用于在智能手环本体10与表体20滑动连接时,卡在智能手环本体10的滑道中。

如图10所示的一种滑条220位于表体20中第一凹槽210的位置示意图,如图中所示,滑条220的数量为多个,分别为滑条2201和滑条2202,滑条2201和滑条2202均位于第一凹槽210的边缘,滑条2201和滑条2202 可在智能手环本体10与表体20滑动连接时,卡在智能手环本体10的边缘。

如图11所示的又一种滑条220位于表体20中第一凹槽210的位置示意图,如图中所示,滑条220的数量为多个,分别为滑条2201和滑条2202,滑条2201和滑条2202均位于第一凹槽210的内部,滑条2201和滑条2202 可在智能手环本体10与表体20滑动连接时,卡在智能手环本体10的边缘。

可选的,智能手环本体10的对应位置处还可以设置有滑道,滑条220 用于在智能手环本体10与表体20滑动连接时,卡在智能手环本体10的滑道中。

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表体20上设置有卡扣,智能手环本体10上设置有与卡扣相适配的卡槽,智能手环本体10与表体20通过卡扣和卡槽连接。

其中,表体20与智能手环本体10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方式的又一种实现方式可以为,通过卡扣以及与该卡扣相匹配的卡槽之间相互配合来实现智能手环本体10与表体20之间的绑定和解绑,在需要将智能手环本体10 与表体20绑定在一起的时候,可以通过表体20的卡扣与卡槽之间滑动,将表体20与智能手环本体10绑定在一起,在需要将表体20与智能手环10 本体解除绑定时,即将表体20从可穿戴设备上拆卸下来时,同样可以通过表体20的卡扣与卡槽之间的滑动,将表体20与智能手环本体10解除绑定,通过上述方式进行表体20与智能手环本体10之间的绑定与解绑,便于用户操作,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以理解的是,通常为了便于表体20为用户提供较好的使用体验,比如,便于查看表体20的显示模块上所显示的信息,则可以将上述可拆卸连接方式中的卡槽或滑槽设置在智能手环本体10上,以使得表体20与智能手环本体10连接后,表体20位于智能手环本体10相对正中间的位置,也就是说,表体20与智能手环本体10连接后,表体20可以位于智能手环本体10的手环本体的上方,便于用户对表体20的相关操作。另外,在智能手环本体10和表体20连接在一起的时候,表体20可以部分或全部覆盖住智能手环本体10的显示屏幕。

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卡扣可以为磁力卡扣,则卡槽为与磁力卡扣相适配的卡槽,在卡扣与卡槽连接时,可以通过卡扣与卡槽之间的磁力使卡扣与卡槽进一步固定在一起。

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智能手环本体10将身体体征信息传输给表体 20,可以包括:

智能手环本体10在确定与表体20连接时,将身体体征信息同步传输给表体20;

或,智能手环本体10通过无线网络周期性向表体20同步传输身体体征信息。

其中,智能手环本体10将身体体征信息传输给表体20的一种实现方式为:在智能手环本体10在确定与表体20连接时将身体体征信息同步传输给表体20。也就是说,如果智能手环本体10与表体20目前是互相分离的状态时,在智能手环本体10与表体20连接时,将身体体征信息传输给表体20。

作为一个示例,智能手环本体10与表体20在夜间解除绑定,当表体 20与智能手环本体10重新绑定在一起时,智能手环本体10的第二处理器 210可以将通过身体体征检测模块120采集到的身体体征信息通过发送给表体20的第二处理器210,由第二处理器210对身体体征信息进行相关的处理,比如,在需要显示身体体征信息时,通过表体20的第二显示模块230 显示给用户。

智能手环本体10将身体体征信息传输给表体20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为:智能手环本体10通过无线网络周期性向表体20同步传输身体体征信息。也就是说,智能手环本体10可按照预先配置好的周期,通过无线网络将身体体征信息传输给表体20。其中,该周期可以基于实际需求配置,比如,2 天,则每两天智能手环本体10将这两天所采集的身体体征信息通过无线网络传输给表体20。

其中,智能手环本体10的通信模块和表体20的通信模块220均具有无线传输功能,由此,智能手环本体10可以将身体体征信息通过无线网络传输给表体20。

需要说明的是,智能手环本体10可以通过触点30与表体20传输身体体征信息。

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表体20上设置有扬声器和听筒。

在实际应用中,可穿戴设备可以具有接打电话的通信功能,如果可穿戴设备为智能手表,由于智能手表是佩戴在用户的手腕上,因此在接听电话时可能会给用户带来不便,基于此,可在表体20上设置扬声器和听筒,在接电话时,可将表体20从智能手表上拆卸下来,用户可以通过拆卸下来的表体20接听电话,从而可进一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表体20上还可以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

具体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可以与表体20的第二处理器连接,在表体20与智能手环本体10分离时,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环境的温度,通过湿度传感器检测环境的湿度,并通过第二显示模块230显示检测到的温度和湿度信息。

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可以包括充电接口,充电接口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为可穿戴设备充电。具体的,如果充电接口设置在智能手环本体10上,则可以通过充电接口为智能手环本体10的第一供电模块充电,如果充电接口设置在表体20上,则可以通过充电接口为表体20 的第二供电模块充电。

表体20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进行充电,比如,在表体20于智能手环本体10解除绑定后,可通过充电设备为表体20充电,充电设备可以为与表体20相适配的充电座。

其中,充电接口可以包括Micro 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接口、Type-c接口、30pin接口和lightning接口中的至少一种。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仅在表体20上设置充电接口,即充电模块为一个,且该充电模块设置在表体20上,则智能手环10的电能由表体20通过充电触点30提供,智能手环10的充电不影响智能手环10的正常佩戴。

需要说明的是,附图中示出的表体、智能手环本体以及表带的形状结构以及手环与表带的链接方式仅为本发明用于说明实施例具体技术方案的一个示例,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在实际情况中,可以根据需要来进行适应性的设置。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排列组合,也列入到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中。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清楚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手表,除了可以包括本发明上述各实施例中所描述的部件外,智能手表还可以包括其他常用的电路组件,例如,该智能手表还可以包括定位模块、存储器以及总线;其中,处理器(第一处理器和第二处理器)、存储器通过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处理器用于调用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该程序指令包括上述处理器控制其他模块实现对应功能的指令,定位模块用于检测当前的位置信息。

存储器可能包括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存储器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