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吸防反湿面料及其鞋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35663发布日期:2019-07-24 08:41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速吸防反湿面料及其鞋垫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面料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速吸防反湿面料及其鞋垫。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布料的功能要求越来越高,除了要求布料有正常的保暖功能外,还要要求使用时舒适,与皮肤接触时,有肉质的感觉,不会粘贴皮肤,具有更高的舒适性。

在实际使用中,有些特殊工况需要,会穿戴一些不透气的服饰、鞋子或帽子,而在使用中使用者通常会出汗,若这些汗水直接位于使用者皮肤与穿戴物品之间,则使用者穿戴时会非常不舒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速吸防反湿面料,具有能够吸收汗水使得使用者穿戴更加舒适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第一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速吸防反湿面料,依次包括接触层、中间层和吸收层,所述接触层由透水且速干的材料制成,所述吸收层由吸水材料制成,所述中间层由弹性防水材料制成,所述中间层上设置有若干透气孔,所述透气孔将中间层靠近接触层侧和中间层靠近吸收层侧导通,所述中间层背离接触层的面上凸出设置有支撑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可将该面料直接固定在现有衣服、头盔、鞋子或裤子内部,并让接触层位于与人体贴合的一侧,此时,若人体出汗,则汗水将与接触层接触,而由于接触层透水,因此接触层处的汗水将流至中间层处,并附着在透气孔处,由于中间层具有弹性,因此人体与该面料接触时将使得中间层发生形变,此时吸收层与中间层的空间发生变化,进而让中间层与吸收层之间的空气排出与吸入,在吸入时会将流至透气孔处的汗水吸入吸收层处,而吸收层为吸水材料,因此进入吸收层处的汗水将被立即吸收,当中间层再发生形变时,吸收层内的空气将会排出与吸入,进而使得中间层处的汗水被继续吸入,如此循环将使得接触层处的汗水量较少,而由于接触层速干,因此接触层与人体接触后将保持干爽,使得使用者在使用时更加舒适;通过支撑部使得中间层与吸收层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当接触层受力时使得中间层将吸收层完全挤压的情况发生,进而让进入吸收层处的汗水不易因为接触层受到较大压力而排出,从而达到了在使用时可吸收汗水且让汗水不易从吸收层处排出的目的,保证与使用者接触侧的面料处于较为干爽的状态。

优选的,所述中间层上穿设有若干导水绳,所述导水绳由中间层靠近接触层侧延伸至中间层靠近吸收层侧,且导水绳一端与接触层接触,另一端与吸收层接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使用中,部分部位的中间层不易受到挤压,此时位于该处的透气孔处的汗水将不易流至吸收层侧,因此在中间层上穿设有导水绳,导水绳通过毛细现象可将透气孔处的汗水引导至吸收层,进而使得中间层朝向接触层侧的汗水较少,使得接触层较为干爽。

优选的,所述导水绳穿设在透气孔内,且所述透气孔的数量大于导水绳的数量。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可根据自身情况在出汗较多的区域穿设更多的导水绳,进而增加对汗水的吸收速率,保证出汗较多处的吸汗能力较强,而在一些出汗较少的部位穿设较少的导水绳,使得空气能够出入透气孔,保证更强的透气性。

优选的,所述中间层由聚氨酯材质制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聚氨酯材质的硬度范围很宽,性能范围很宽,通过改变聚氨酯各反应组分的配比,可以得到不同硬度的产品,而且随着硬度的增加,其产品仍保持良好的弹性和耐磨性;聚氨酯制品的承载能力、抗冲击性及减震性能突出,因此用在一些受力较大的区域时也可满足需求,如安全帽内部或鞋垫部位等。

优选的,所述吸收层由吸水棉制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洗水棉吸水性强,可储存较多的汗水,满足人们在一定时间内的吸汗需求,当使用完毕后将洗水棉中的汗水晒干即可重复进行吸汗工作,同时在使用中可在洗水棉内加入一些中药材,进而使得洗水棉保持一定的清香,具有除臭等的功能。

优选的,所述中间层内部设置有密闭的空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中间层的弹性更好,空腔使得中间层形成中空的气腔,在受到外部作用力时可起到更好的缓冲作用,也可通过空腔将外界热量隔绝,在高温环境工作时可以有效减缓外界热量通过中间层传递至接触层处。

优选的,所述空腔中填充有溶液。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溶液可以起到更好的隔热与缓冲作用,同时加入一些比热容较大的溶液,可在使用中吸收人体发出的大量热,或者可先将溶液加热,然后在使用中释放更多的热量供给人体取暖。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鞋垫,具有能够吸收汗水使得使用者穿戴更加舒适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第二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鞋垫,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速吸防反湿面料制成的鞋垫本体。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将接触层朝向脚面,此时脚产生的汗水将通过接触层流至中间层,最后被吸收层吸收,同时在吸收后由于在中间层背离接触层侧设置有支撑部,因此在鞋底与中间层之间会支撑出一个容纳吸收层的腔体,当人体踩踏时,可保持足够的空间,防止吸收层被大幅度挤压,因此吸收进入吸收层内的汗水不易因中间层受力而从透气孔排出。

优选的,所述鞋垫本体周围设置有包边。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包边使得接触层、中间层和吸收层结合在一起,避免在使用中三者分离的情况发生,使得鞋垫在使用中更稳定。

优选的,所述鞋垫本体周围设置有若干缺口,所述缺口将鞋垫本体上下表面贯穿,且所述缺口沿着鞋垫本体的周向分布。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鞋垫本体放入鞋子内时,鞋垫本体的四周将与鞋子内部的四周贴合,如此吸收层将被密封在中间层与鞋子底部之间,当使用完毕后吸收层内的汗水不能及时排出,导致使用时间较久后吸收层无法继续吸收汗水的情况发生,通过在鞋垫本体四周设置缺口,可使得鞋垫本体底部与鞋子底部形成的空间能够通过缺口与外界连通,如此在使用完毕鞋子后将,吸收层的汗水可通过缺口与透气孔双方面排出,能够加快吸收层内汗水的排出,方便下次继续使用,通过调整吸收层的多少,可使得使用者能够满足一整天吸汗的需要,当晚上时将鞋子放在室外通风的位置即可将汗水排出,使用时简单方便。

综上所述,本发明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可吸收汗水且让汗水不易从吸收层处排出,保证与使用者接触侧的面料处于较为干爽的状态;

2、通过毛细现象可将透气孔处的汗水引导至吸收层,进而使得中间层朝向接触层侧的汗水较少,使得接触层较为干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将速吸防反湿面料设在头盔中的示意图;

图4为将速吸防反湿面料设在护膝中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接触层;11、多孔化纤层;12、吸水棉混纺层;2、中间层;3、吸收层;4、透气孔;5、支撑部;6、导水绳;7、空腔;8、鞋垫本体;9、包边;10、缺口;13、头盔;14、护膝。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速吸防反湿面料,依次包括接触层1、中间层2和吸收层3,接触层1由透水且速干的材料制成,吸收层3由吸水材料制成,中间层2由弹性防水材料制成,中间层2上设置有若干透气孔4,透气孔4将中间层2靠近接触层1侧和中间层2靠近吸收层3侧导通,中间层2背离接触层1的面上凸出设置有支撑部5。

其中,接触层1为速干面料层,速干面料层包括多孔化纤层11和吸水棉混纺层12,多孔化纤层11背离中间层2设置,如此产生的汗水与接触层1接触时,将直接透过接触层1并被吸水棉混纺层12吸收,使得接触层1保持干燥,当接触层1受到压力时,洗水棉混纺层中的汗水将被挤压进而使得吸水棉混纺层12处的汗水将通过透气孔4将进入吸收层3内,如此可极大程度的保持接触层1处的干燥,使得使用者更加舒适。

其中,本实施例中,中间层2由聚氨酯材质制成,也可由聚氯乙烯制成,只要不吸水且具有弹性和无害的材质均可作为中间层2的材质,聚氨酯材质的硬度范围很宽,性能范围很宽,通过改变聚氨酯各反应组分的配比,可以得到不同硬度的产品,而且随着硬度的增加,其产品仍保持良好的弹性和耐磨性;聚氨酯制品的承载能力、抗冲击性及减震性能突出,因此用在一些受力较大的区域时也可满足需求,如安全帽内部或鞋垫部位等。

其中,吸收层3由吸水棉制成,洗水棉吸水性强,可储存较多的汗水,满足人们在一定时间内的吸汗需求,当使用完毕后将洗水棉中的汗水晒干即可重复进行吸汗工作,同时在使用中可在洗水棉内加入一些中药材,进而使得洗水棉保持一定的清香,具有除臭等的功能,如加入艾草或一些有香味的物品,即可在使用中持续散发香味,提升使用者的穿着体验。

本实施例中,支撑部5可与中间层2一体制造,也可以与中间层2分体连接,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中间层2以及支撑部5的材质,通常情况支撑部5材质较中间层2硬,使得支撑部5不易发生形变,保证足够的空间容纳吸收层3。

如图1所示,其中,在中间层2上穿设有若干导水绳6,导水绳6由中间层2靠近接触层1侧延伸至中间层2靠近吸收层3侧,且导水绳6一端与接触层1接触,另一端与吸收层3接触。本实施例中导水绳6穿设在透气孔4内,且透气孔4的数量大于导水绳6的数量。导水绳6为棉绳,棉绳的吸水能力较强,当汗水与棉绳接触时会立即被棉绳吸收,进而可快速将汗水引导至吸收层3侧。

如图1所示,其中,在中间层2内部设置有密闭的空腔7,在使用中也可向空腔7中填充有溶液。中间层2上的空腔7可提升中间层2的弹性,如用在安全帽中或鞋底时可使得使用者更加舒适,同时也可通过空腔7将外界热量隔绝,在高温环境工作时可以有效减缓外界热量通过中间层2传递至接触层1处。同时加入一些比热容较大的溶液(如盐水等),可在使用中吸收人体发出的大量热,或者可先将溶液加热,然后在使用中释放更多的热量供给人体取暖。

使用时,可将该面料直接固定在现有衣服、头盔13、鞋子、护膝14或裤子内部(参照图3、4),并让接触层1位于与人体贴合的一侧,此时,将在中间层2与衣服、头盔13、鞋子、护膝14或裤子之间形成容纳吸收层3的容纳空间,若人体出汗,则汗水将与接触层1接触,而由于接触层1透水,因此接触层1处的汗水将流至吸水棉混纺层12与中间层2处,由于中间层2具有弹性,因此人体与该面料接触时将使得中间层2发生形变,此时容纳空间发生变化,进而让中间层2与吸收层3之间的空气排出与吸入容纳空间内,与此同时,当人体与接触层1接触时将向接触层1施加压力,此时位于吸水棉混纺层12与中间层2处的汗水排出并附着与流至透气孔4内,所以在容纳空间吸入时会将流至透气孔4处的汗水吸入吸收层3处,而吸收层3为吸水材料,因此进入吸收层3处的汗水将被立即吸收,当中间层2再发生形变时,吸收层3内的空气将会排出与吸入,进而使得中间层2处的汗水被继续吸入,如此循环将使得接触层1处的汗水量较少;通过支撑部5使得中间层2与吸收层3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当接触层1受力时使得中间层2将吸收层3完全挤压的情况发生,进而让进入吸收层3处的汗水不易因为接触层1受到较大压力而排出,从而达到了在使用时可吸收汗水且让汗水不易从吸收层3处排出的目的,保证与使用者接触侧的面料处于较为干爽的状态。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一种鞋垫,包括由实施例一中的速吸防反湿面料制成的鞋垫本体8,使用时,将接触层1朝向脚面,此时脚产生的汗水将通过接触层1流至中间层2,最后被吸收层3吸收,同时在吸收后由于在中间层2背离接触层1侧设置有支撑部5,因此在鞋底与中间层2之间会支撑出一个容纳吸收层3的腔体,当人体踩踏时,可保持足够的空间,防止吸收层3被大幅度挤压,因此吸收进入吸收层3内的汗水不易因中间层2受力而从透气孔4排出。

如图2所示,其中,可在鞋垫本体8周围设置有包边9,包边9的截面为U型,将接触层1、中间层2和吸收层3的边缘固定在一起,本实施例中包边9由多孔化纤布料支持,具有较强的透气性,同时其吸汗性较弱,可避免大家汗水存留在包边9内,同时多孔化纤布料强度较高,通过包边9使得接触层1、中间层2和吸收层3结合在一起,避免在使用中三者分离的情况发生,使得鞋垫在使用中更稳定。

在使用中,如图2所示,可在鞋垫本体8周围设置有若干缺口10,缺口10将鞋垫本体8上下表面贯穿,且缺口10沿着鞋垫本体8的周向分布,当鞋垫本体8放入鞋子内时,鞋垫本体8的四周将与鞋子内部的四周贴合,如此吸收层3将被密封在中间层2与鞋子底部之间,当使用完毕后吸收层3内的汗水不能及时排出,导致使用时间较久后吸收层3无法继续吸收汗水的情况发生,通过在鞋垫本体8四周设置缺口10,可使得鞋垫本体8底部与鞋子底部形成的空间能够通过缺口10与外界连通,如此在使用完毕鞋子后将,吸收层3的汗水可通过缺口10与透气孔4双方面排出,能够加快吸收层3内汗水的排出,方便下次继续使用,通过调整吸收层3的多少,可使得使用者能够满足一整天吸汗的需要,当晚上时将鞋子放在室外通风的位置即可将汗水排出,使用时简单方便。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