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电子锁的安全防盗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49887发布日期:2019-12-31 14:26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电子锁的安全防盗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箱包领域,尤其是一种带电子锁的安全防盗包。



背景技术:

箱包因其容纳性和携带物品的方便性,使其成为了人们出行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具。通常,箱包的开或合是通过拉链来进行操作控制的。为了保证背包内物品的安全,人们在现有的拉链上增加了指纹识别锁,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207406155的一种用于箱包的分体式电子锁,它包括装设于箱包上的锁体以及电连接于锁体的指纹识别器;锁体包括拉链头、装设于箱包上的支撑台、置于支撑台上且表面开设有锁口的锁壳、置于锁壳内的第一控制板、固定于锁壳内的步进电机、装设于步进电机上且为椭圆形的锁栓以及抵接于锁栓的锁芯;第一控制板与指纹识别器电连接;还包括一电连接于第二控制板的蓄电池、电连接于第二控制板且置于壳体的电源开口处的电源接口以及焊接于第二控制板上的指示灯。该种电子锁内置蓄电池,依靠蓄电池供电,因此电子锁体积较大;蓄电池的电量有限,在缺少外部备用电源的情况下,电子锁不能很好的持续正常工作,该种电子锁容易存在无电无法开启的尴尬局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电子锁的安全防盗包,电子锁与智能充电背包融合,电子锁的供电更可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电子锁的安全防盗包,包括包体和设在包体上的电子锁,所述电子锁包括壳体和设在壳体内的电子机械联动机构;所述电子锁的壳体上设有穿线孔,电子锁的电源线穿过穿线孔并与包体内的内部电源连接,内部电源直接向电子锁供电。本实用新型电子锁可以依靠包体内置移动电源等大容量电源进行供电,确保电子锁能够长期稳定的工作,且可以缩小电子锁的体积;电子锁内也可以内置小容量蓄电池,以提供电子锁必要时的用电。

作为改进,所述包体上还设有usb连接器,所述usb连接器上设有第一usb接口和第二usb接口,第一usb接口通过usb连接线与包体内的内部电源连接;所述第一usb接口与第二usb接口并联,电子锁通过电源线与第二usb接口连接,内部电源通过第一usb接口向电子锁供电,外部电源通过第二usb接口向电子锁供电。

作为改进,所述电子锁的电源线藏在包体内或藏在包体面料的夹层内。

作为改进,所述壳体包括面壳和底壳,所述底壳内形成容置腔体,所述底壳的顶部边缘向外延伸形成第一连接板,所述面壳的边缘向外延伸形成第二连接板,面壳与底壳配合后,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形成夹持包体面料的夹持机构,面壳设在包体外,底壳设在包体内。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或第二连接板的夹持面上设有防滑凸起。

作为改进,所述面壳的底部设有保护壳,所述电子机械联动机构设在保护壳内,所述保护壳设在容置腔体内。

作为改进,所述保护壳与底壳通过螺栓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面壳上设有锁孔。

作为改进,所述电子锁为电子锁,电子锁的指纹识别模块设在面壳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另一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电子锁的安全防盗包,包括包体和设在包体上的电子锁,所述电子锁包括壳体和设在壳体内的电子机械联动机构;所述包体上还设有usb连接器,所述usb连接器上设有第一usb接口;电子锁的电源线与第一usb接口连接,第一usb接口与包体内的内部电源连接,内部电源向电子锁供电。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电子锁可以依靠包体内置移动电源等大容量电源进行供电,确保电子锁能够长期稳定的工作,且可以缩小电子锁的体积;电子锁内也可以内置小容量蓄电池,以提供电子锁必要时的用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竖放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竖放侧面视图。

图3为本本体顶面打开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平放立体图。

图5为包体平放左侧打开示意图。

图6为包体平放两侧打开示意图。

图7为背带隐藏示意图。

图8为包体整体展开示意图。

图9为包体折叠示意图。

图10为提带结构示意图。

图11为电子锁结构示意图。

图12为电子锁分解图。

图13为两个链牌叠合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带电子锁的安全防盗包,包括包体和设置在包体上的电子锁。利用电子锁将包体上的拉链锁住,防止拉链被非法打开,增强箱包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防盗包可以是背包、提包或拉杆箱。如图1至6所示,本实施例防盗包为一种多功能背包,其包括包体和与包体连接的背带1。所述包体包括背面13、顶面4、底面5和左侧面2和右侧面3,左侧面2与右侧面3大致对称,顶面4与底面5大致对称。所述顶面4与底面5之间设有位于包体正面的连接带6,连接带6将顶面4与底面5连接成一体的主体结构,连接带6呈窄长结构,顶面4和底面5与连接带6连接的一面逐渐收窄。所述左侧面2的一边与背面13连接,左侧面2的另一边与主体结构通过第一拉链连接;所述右侧面3的一边与背面13连接,右侧面3的另一边与主体结构通过第二拉链连接;所述顶面4的一边与背面13的顶部通过第三拉链连接,所述底面5的一边与背面13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拉链、第二拉链和第三拉链相互连通,依次打开第一拉链、第三拉链和第二拉链后,即可将主体结构、左侧面2、右侧面3和背面13完全展开。所述左侧面2、右侧面3、顶面4、底面5和背面13的内侧面均设有收纳袋。所述第一拉链和第二拉链中均包括两个拉链头。电子锁设在连接带6的中间位置,连接带两侧的拉链头可以所在电子锁上,防止包体的拉链被非法打开。

如图10所示,所述连接带6上设有提带7,提带7的一端为固定端并固定在连接带6的下端,提带7的另一端为活动端且通过鸡眼钉9连接在连接带6的上端,所述连接带6上对应所述鸡眼钉9位置设有长条孔73,所述提带7的活动端延伸至顶面4并固定在顶面4与背面13之间。如图4所示,提带7设计的长度使其可以在长条孔73与鸡眼钉9的作用下来回拉扯,当鸡眼钉9靠在长条孔73的右侧时,延伸一段的提带7紧贴顶面4,而固定端与活动端之间的提带7有余量并隆起形成第一提手71;如图2所示,当鸡眼钉9靠在长条孔73的左侧时,固定端与活动端之间的提带7贴近连接带6,而延伸一段的提带7有余量并隆起形成第二提手72。提带7跨过电子锁8,正面看包体,电子锁8被提带7遮盖,这样可以防止盗贼轻易的操作电子锁8。所述提带7为橡胶带或硅胶带,硅胶带耐用,而且手感好。

如图7所示,所述背面13设有用于收纳并隐藏背带1的收纳袋12,每条背带1对应一个收纳袋12,收纳袋12的位置与背带1的位置对应,且收纳袋12的形状与背带1的形状相似。收纳袋12的开口朝外,当需要将背带1收藏时,直接将背带1塞进收纳袋12内即可。当背带1收藏后,包体与提带7配合变成手提包,当包体平放时,第一提手71作为包体的提手,当包体竖放时,第二提手72作为包体的提手。

如图10所示,所述连接带6内设有长方形的固定板14,电子锁8固定在固定板上,所述提带7的固定端通过固定钉10固定在固定板14的一端,所述提带7的活动端通过鸡眼钉9连接在固定板14的另一端。固定板14可以是金属板,其强度高,不容易变形,当使用第一提手71使,包体被第一提手71拉扯而不至于变形,保持包体的长形结构。

解下背带1末端扣环,穿过要与包锁住的物体,再把拉链链牌穿过扣环,然后锁住链牌,这样就可以把整个包与其他物体锁在一起,达到防盗的目的。

由于包体的左侧面2和右侧面3均通过拉链连接,因此可以单独打开侧面,当需要最大限度打开包体时,将包体平放,包体的包面朝下,通过拉链可以将左侧面2和右侧面3同时打开,此时包体内空间被完全打开,用户可以清楚的看到包体内空间,可以更有效的利用包体空间进行储物;当作为背包正常状态使用时,将背包竖直放置,背面13的顶面4朝上,此时可以通过拉链单独打开顶面4;如图8、9所示,当需要将背包进行存放收纳时,同时打开第一拉链、第二拉链和第三拉链,将底面5与背面13分离,整个包体被展开,先将主体结构折叠在背面13的内侧面上,然后再将左侧面2和右侧面3向背面13的内侧面折叠,最后再将折叠包体卷绕即可。

如图11、12所示,本实施例所用电子锁为指纹锁,其包括壳体、指纹识别模块83和设在壳体内的电子机械联动机构(未标识)。所述电子机械联动机构包括控制电路、锁舌和驱动锁舌的驱动机构,指纹识别模块83正确识别指纹后,控制电路给驱动机构指令,驱动机构驱动锁舌动作,实现开锁的动作。所述壳体包括面壳82和底壳81;所述底壳81内形成容置腔体812,所述底壳81的顶部边缘向外延伸形成第一连接板811;所述面壳82上设有两个锁孔84,所述指纹识别模块83设在面壳82上,面壳82的边缘向外延伸形成第二连接板821,第一连接板811与第二连接板821形状相同;所述面壳82的底部设有保护壳822,所述电子机械联动机构设在保护壳822内,所述保护壳822设在容置腔体812内,所述保护壳与底壳通过螺栓连接,当面壳82与底壳81配合后,第一连接板811与第二连接板821形成夹持包体面料的夹持机构,面壳82设在包体外,底壳81设在包体内。所述第二连接板821的夹持面上设有防滑凸起,增大对面料的夹持力度。利用第一连接板811和第二连接板821形成的夹持机构夹持包体面料,可以将电子锁固定在包体上,底壳81设在包体内并可容置电子锁的主体部分,使电子锁主体收藏在包体内,所以包体上只有面壳82裸露,裸露部分凸起较小,对包体的整体外观影响较小,也降低电子锁发生碰撞的几率。

所述电子锁的壳体侧面设有穿线孔,电子锁的电源线穿过穿线孔并与包体内的内部电源连接,内部电源直接向电子锁供电。

如图1所示,连接带上于提带的一端设有usb连接器15,所述usb连接器15上设有第一usb接口151和第二usb接口152,所述第一usb接口151与第二usb接口152并联。第一usb接口151通过usb连接线与包体内的内部电源连接,当外部设备需要充电时,可通过该第一usb接口151获取电能。电子锁另一种供电方式:电子锁的电源线直接连接到usb连接器上,并依次与第二usb接口152和第一usb接口151连接,也就是说电子锁可以通过第一usb接口151与包体内的内部电源连接并获取电能,使电子锁中的电子设备能够长期正常工作;另外,第二usb接口152为电子锁手动充电的备用接口,外部电源可以通过第二usb接口152给电子锁供电;电子锁的电源线藏在包体内或藏在包体面料的夹层内。本实用新型电子锁可以依靠包体内置移动或外部移动电源等大容量电源就行供电,确保电子锁能够长期稳定的工作,且可以缩小电子锁的体积;电子锁内也可以内置小容量蓄电池,以提供电子锁必要时的用电;当内部电源无电时,可以通过第二usb接口手动给电子锁供电,多种供电方式使电子锁的工作更可靠。

如图13所示,第一拉链的拉链头为第一拉链头,第二拉链的拉链头为第二拉链头,第一拉链头的链牌85一端设有可插入锁孔84的连接柱87,所述连接柱87上设有供锁舌插入的锁槽871,所述第二拉链的链牌86一端设有供连接柱87穿过的穿孔861。当需要锁住包体的拉链时,先将第一拉链链牌连接柱87穿过第二拉链链牌的穿孔861,然后再将连接柱87插入电子锁的锁孔84内实现闭锁,这样一个锁孔84就能将两侧的拉链锁住,相对于其他一个锁孔84只能锁一个链牌的结构,本实用新型结构更简单,可以缩小电子锁的体积,简化电子锁的结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