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病员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14719发布日期:2020-01-07 07:59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病员裤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病员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病员裤。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临床使用最普遍的病员裤就是普通的棉质裤子,其在结构上与居家之睡裤并无差别。这种临床使用最为普遍的病员裤给病人的临床治疗带来了诸多不便。例如,一般卧床的病人需要定期对其臀部皮肤进行检视以预防压疮,还会更具需要对病人进行会阴护理以及留置导尿管等。再如,肿瘤科收治晚期恶液质病人较多,恶液质病人多为极度消瘦,皮包骨头,贫血,无力,完全卧床,生活不能自理,伴随或不伴随全身衰竭症状,多带有腹腔引流管,保留导尿管,股静脉等各类治疗管路。住院期间需要持续静脉输液和频繁基础护理,翻身观察骶尾部皮肤,这样的病人就存在许多护理上的不便。病人长期卧床,消瘦、恶液质,骶尾部皮肤极易受压产生压疮,临床护理中诸如这类的压疮高危人群制定了专业的护理流程,需要定期翻身观察,暴露骶尾部,穿脱裤子病人不便,腹部也容易受凉;骶尾部增加气垫保护皮肤,但日常活动中单独的气垫极易随活动滑脱,偏离原来准确固定部位,起不到保护骶尾效果,还增加护理人员巡视观察和调整搬运的工作次数。综上,各类导管的排布混乱,病人的活动不便,分离式气垫的频繁滑脱,都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了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检视臀部、骶尾部和有效防止压疮的多功能病员裤。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功能病员裤,包括:

开设在所述病员裤臀部的观察窗;

盖合在观察窗上的布盖,所述布盖可在观察窗开启和关闭之间动作;

所述布盖为双层,包括侧铺设在布盖同一侧的第一布片和第二布片,所述第一布片与第二布片相对设置在布盖两端,且第一布片与第二布片相靠近的一侧重叠;除了重叠的一侧,所述第一布片的其它周边缝制在布盖上;除了重叠的一侧,所述第二布片的其它周边缝制在布盖上。所述第一布片、第二布片及布盖共同形成用于装填充气垫的装填套。第一布片和第二布片重叠部分即为用于装填充气垫的开口,使用方便,且可以避免使用过程中充气垫偏移或滑出。且避免在开口处设置拉索或纽扣,增加了使用舒适度。充气垫用于缓解臀部受压,所述充气垫的充气口为内凹式,所述充气垫上设有通气孔,充气垫的外表面为植绒面,植绒面,接触柔软、能够迅速贴合皮温。

此外,重叠部分还可以进一步通过粘扣粘贴固定。优化的,所述布盖底部与病员裤一体连接,其其余边与病员裤可拆卸连接。进一步优选为,布盖的其余边与病员裤通过粘扣连接。使用时,布盖可通过翻转打开或关闭窗口,使用方便,进一步通过粘扣方式可避免因使用纽扣或拉索等硬物降低病人使用舒适度。

优选的,所述病员裤正面一侧或两侧设有开口。侧部开口可用于股静脉的使用、观察、输液导管的固定,也可以用于尿管、引流管的固定,区分导管,固定位置,便于观察,翻身等护理操作时有助有保护导管,避免牵拉导致导管滑脱。即裤子前面侧部的开口设计在于规范各类引流管道的固定,便于股静脉输液的日常操作、护理、观察。开口优选为拉链式卡扣,其中拉链闭合口位于底部,用作腹腔引流管、尿管等的出口,这样更加方便腹腔引流管、尿管等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技术效果为:充气垫可拆卸式安装在布盖上,便于清洗消毒,重复使用。方便护理操作,注意保护病人隐私,减少病人穿脱裤子次数,减少晚期恶液质病人不必要的活动消耗。裤子臀部的设计便于有效防止压疮或缓解压疮症状,便于压疮的护理和观察,且病员裤具有较高的使用舒适度。充气垫可根据病人体质加减气量,且较轻便,充气口设置成内凹式,使得充气使用后,充气口与气垫表面齐平,避免突兀感和防止影响使用感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多功能病员裤观察窗打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多功能病员裤观察窗关闭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多功能病员裤中布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多功能病员裤中气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多功能病员裤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观察窗,2.布盖,3.第一布片,4.第二布片,5.充气垫,6.充气口,7.通气孔,8.拉链,8-1.拉头。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方向和参照(例如,上、下、左、右、等等)可以仅用于帮助对附图中的特征的描述。因此,并非在限制性意义上采用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并且仅仅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形式来限定所请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

见图1至图4,一种多功能病员裤,包括:开设在所述病员裤臀部的观察窗1。盖合在观察窗1上的布盖2,所述布盖2可在观察窗开启和关闭之间动作。布盖2上设有用于缓解臀部受压的充气垫5。充气垫5的充气口为内凹式,充气垫的外表面为植绒面,充气垫上还设有通气孔,通气孔四周边缘为密闭设计,即通气孔的设置不会影响充气垫的密闭性。

布盖2的底部与病员裤一体连接,其其余边与病员裤通过粘扣连接。除了本实施例的连接方式,布盖2与病员裤可以是分离式,比如通过布盖2的四周均通过粘扣与病员裤连接,并覆盖整个观察窗。

布盖2上还包括侧铺设在布盖内侧的第一布片3和第二布片4,所述第一布片3与第二布片4相对设置在布盖2的两端,且第一布片3与第二布片4相靠近的一侧重叠;除了重叠的一侧,所述第一布片3的其它周边缝制在布盖2上;除了重叠的一侧,所述第二布片4的其它周边缝制在布盖2上;所述第一布片、第二布片及布盖共同形成用于装填充气垫的套子。

见图5,病员裤正面一侧或两侧设有拉链式开口,且拉链闭合口位于底部,即拉链8闭合时,其上的拉头8-1位于裤子正面的外侧底端。通过开口便于规范各类引流管道的固定,便于股静脉输液的日常操作、护理、观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