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医院护理防感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14703发布日期:2020-01-07 07:59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医院护理防感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院护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医院护理防感染装置。



背景技术:

医院护理中,为了防止细菌感染,需要相应的设施进行防护,口罩是一种常见且易操作的防感染装置,可将外部细菌阻挡在装置外部的装置,其防感染效果好,简便且易携带,在医院中各个科室均有运用,使用范围十分广泛。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护理防感染口罩多为一次性用品,用完即扔,十分浪费,且密封性较差,无法阻挡异味,耳带较窄,佩戴不舒适,使用不方便,在暂时脱下口罩时,空气中弥漫的细菌容易落在口罩内部,造成防感染效果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医院护理防感染装置,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护理防感染口罩多为一次性用品,用完即扔,十分浪费,且密封性较差,无法阻挡异味,耳带较窄,佩戴不舒适,使用不方便,在暂时脱下口罩时,空气中弥漫的细菌容易落在口罩内部,造成防感染效果下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医院护理防感染装置,包括第一防护片,所述第一防护片一侧设置有第二防护片,所述第一防护片和第二防护片一端均粘接有挡边,所述第一防护片和第二防护片一端均连接有耳带,所述耳带中部套接有软垫;

所述第一防护片和第二防护片正面均设置有透气组件,所述透气组件包括第一透气孔、连接框、多孔活性碳板、超薄聚丙烯熔喷层、棉纱层、弹簧夹片、挡盖和第二透气孔,两个所述第一透气孔分别开设于第一防护片和第二防护片正面中部,所述第一透气孔正面边缘处粘接有连接框,所述连接框内部设置有多孔活性碳板,所述多孔活性碳板正面粘接有超薄聚丙烯熔喷层,所述超薄聚丙烯熔喷层正面粘接有棉纱层,所述连接框内部顶端安装有弹簧夹片,所述连接框正面安装有挡盖,所述挡盖正面均匀开设有第二透气孔。

优选的,所述软垫两端均开设有连接孔,且连接孔宽度与耳带宽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连接框外侧靠近挡盖处粘接有密封片。

优选的,所述弹簧夹片一端粘接有橡胶垫块。

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护片背面设置有抗菌组件,所述抗菌组件包括橡胶膜、硅胶条、磁条槽、磁条和纳米银抗菌无纺布层,所述橡胶膜粘接于第一防护片和第二防护片之间,所述第一防护片和第二防护片之间边缘处均粘接有硅胶条,所述硅胶条中部开设有磁条槽,所述磁条槽内部镶嵌有磁条,所述第一防护片和第二防护片背面均粘接有纳米银抗菌无纺布层。

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护片和第二防护片对应的磁条极性相反。

优选的,所述硅胶条背面中部靠近橡胶膜顶端处开始有鼻梁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1.设置有透气组件,空气依次通过第二透气孔、棉纱层、超薄聚丙烯熔喷层、多孔活性碳板和第一透气孔进入口罩内部,在保证透气效果的同时,利用多孔活性碳板消除异味,且多孔活性碳板易于更换,口罩可重复使用,节约资源,硅胶条紧贴皮肤,密封性好。

2.耳带中部套接有软垫,将软垫垫于耳背,在不改变耳带宽度的前提下提高佩戴的舒适性,使用更加方便。

3.设置有抗菌组件,橡胶膜较软,在暂时脱下口罩时,将第一防护片和第二防护片重合,硅胶条折叠,磁性相反的磁条相互靠近吸附,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空气中弥漫的细菌不容易落在口罩内部,防感染效果好。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连接框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多孔活性碳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抗菌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第一防护片;2、第二防护片;3、挡边;4、耳带;5、软垫;

6、透气组件;601、第一透气孔;602、连接框;603、多孔活性碳板;604、超薄聚丙烯熔喷层;605、棉纱层;606、弹簧夹片;607、挡盖;608、第二透气孔;

7、抗菌组件;701、橡胶膜;702、硅胶条;703、磁条槽;704、磁条;705、纳米银抗菌无纺布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医院护理防感染装置,包括第一防护片1,第一防护片1一侧设置有第二防护片2,第一防护片1和第二防护片2一端均粘接有挡边3,第一防护片1和第二防护片2一端均连接有耳带4,耳带4中部套接有软垫5,为了便于安装软垫5,软垫5两端均开设有连接孔,且连接孔宽度与耳带4宽度相同。

第一防护片1和第二防护片2正面均设置有透气组件6,透气组件6包括第一透气孔601、连接框602、多孔活性碳板603、超薄聚丙烯熔喷层604、棉纱层605、弹簧夹片606、挡盖607和第二透气孔608,两个第一透气孔601分别开设于第一防护片1和第二防护片2正面中部,第一透气孔601正面边缘处粘接有连接框602,连接框602内部设置有多孔活性碳板603,为了便于夹持多孔活性碳板603,弹簧夹片606一端粘接有橡胶垫块,多孔活性碳板603正面粘接有超薄聚丙烯熔喷层604,超薄聚丙烯熔喷层604正面粘接有棉纱层605,连接框602内部顶端安装有弹簧夹片606,连接框602正面安装有挡盖607,为了便于将连接框602和挡盖607进行连接,连接框602外侧靠近挡盖607处粘接有密封片,挡盖607正面均匀开设有第二透气孔608。

第一防护片1背面设置有抗菌组件7,抗菌组件7包括橡胶膜701、硅胶条702、磁条槽703、磁条704和纳米银抗菌无纺布层705,橡胶膜701粘接于第一防护片1和第二防护片2之间,第一防护片1和第二防护片2之间边缘处均粘接有硅胶条702,为了提高佩戴的舒适度,硅胶条702背面中部靠近橡胶膜701顶端处开始有鼻梁槽,硅胶条702中部开设有磁条槽703,磁条槽703内部镶嵌有磁条704,为了便于使第一防护片1和第二防护片2对应的磁条704相互吸附,第一防护片1和第二防护片2对应的磁条704极性相反,第一防护片1和第二防护片2背面均粘接有纳米银抗菌无纺布层705。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医院护理防感染装置,佩戴口罩时,将软垫5垫于耳背,在不改变耳带4宽度的前提下提高佩戴的舒适性,使用更加方便,空气依次通过第二透气孔608、棉纱层605、超薄聚丙烯熔喷层604、多孔活性碳板603和第一透气孔601进入口罩内部,在保证透气效果的同时,利用多孔活性碳板603消除异味,使用一段时间后,取下套接于连接框602中部的挡盖607,拉动弹簧夹片606,更换新的多孔活性碳板603,再将挡盖607安装与连接框602中部,多孔活性碳板603易于更换,再将口罩其余部分消毒即可重复使用,节约资源;

硅胶条702紧贴皮肤,密封性好,当时脱下口罩时,将第一防护片1和第二防护片2重合,硅胶条702折叠,磁性相反的磁条704相互靠近吸附,带动硅胶条702相互靠近,口罩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空气中弥漫的细菌不容易落在口罩内部,且密闭空间内的纳米银抗菌无纺布层705具有一定的杀菌效果,防感染效果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