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口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10909发布日期:2021-02-09 17:30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医用口罩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口罩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医用口罩,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磁共振检查的医用口罩。


背景技术:

[0002]
医用口罩多采用一层或者多层非织造布复合制作而成,具有抵抗液体、过滤颗粒物和细菌等效用,是一种医疗防护用纺织品,目前,肺炎流行使得口罩成为外出必备品,尤其在医院这种病毒传播及感染风险较高的环境中尤为重要,磁共振检查室内受检者的防护措施更应到位。
[0003]
现有的医用口罩上缘均有细金属条用于塑形以保证口罩上缘与使用者的鼻梁和面颊密切贴合,但在磁共振检查中,一方面由于金属条往往会因强磁场的吸引而发生移动,失去塑形和保证口罩贴合鼻梁及面颊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头颅磁共振检查中,由于金属条产生的伪影会干扰局部图像质量,影响医生对伪影范围内局部组织的观察,对诊断带来困扰,基于现有医用口罩的不足,亟需本领域技术人员研究出一种适合磁共振检查的医用口罩。
[0004]
专利文献cn103393239a公开了一种医用口罩,包括口罩本体以及设在口罩本体相对两侧边上的挂耳线,所述口罩本体由内向外依次包括相互连接的纱布层、吸湿层、抗菌纤维布层、过滤层和棉布层,口罩本体中部的上沿穿设有软质铁丝,所述每根挂耳线上均套设有棉布条,但该设计中设置的软质铁丝在磁共振检查中会干扰局部图像质量,结构设计不合理。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用口罩。
[0006]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医用口罩,包括口罩本体1以及两个挂耳2;
[0007]
所述两个挂耳2分别安装在口罩本体1沿长度方向的两端;
[0008]
所述口罩本体1内侧的上缘设置有医用胶条6,其中,所述医用胶条6包括粘黏层7以及隔离纸8,所述粘黏层7的外侧设置在口罩本体1的内侧,所述粘黏层 7的内侧贴覆有隔离纸8。
[0009]
优选地,所述口罩本体1包括从外侧到内侧依次布置的外层5、中层4、内层3;
[0010]
所述粘黏层7设置在内层3上。
[0011]
优选地,所述粘黏层7粘接在内层3上。
[0012]
优选地,所述外层5、中层4、内层3分别采用软结构,所述外层5、中层4、内层3的外侧面或内侧面分别为长方形。
[0013]
优选地,所述口罩本体1上设置有多个折叠区,所述多个折叠区沿口罩本体1 宽度的方向平行布置;
[0014]
当使用者佩戴口罩时,所述多个折叠区的中部沿口罩本体1宽度的方向伸展从而
使口罩包裹口鼻周围的面部。
[0015]
优选地,所述折叠区的数量为3个。
[0016]
优选地,所述隔离纸8能够将粘黏层7的内侧面全部覆盖。
[0017]
优选地,所述挂耳2采用弹性结构且当使用者佩戴口罩时所述两个挂耳2能够分别延伸到使用者头的后侧。
[0018]
优选地,所述挂耳2的两端分别粘接在口罩本体1上。
[0019]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医用口罩,包括口罩本体1以及两个挂耳2;
[0020]
所述两个挂耳2分别安装在口罩本体1沿长度方向的两端;
[0021]
所述口罩本体1内侧的上缘设置有医用胶条6,其中,所述医用胶条6包括粘黏层7以及隔离纸8,所述粘黏层7的外侧设置在口罩本体1的内侧,所述粘黏层 7的内侧贴覆有隔离纸8;
[0022]
所述口罩本体1包括从外侧到内侧依次布置的外层5、中层4、内层3;
[0023]
所述粘黏层7设置在内层3上;
[0024]
所述粘黏层7粘接在内层3上;
[0025]
所述外层5、中层4、内层3分别采用软结构,所述外层5、中层4、内层3的外侧面或内侧面分别为长方形;
[0026]
所述口罩本体1上设置有多个折叠区,所述多个折叠区沿口罩本体1宽度的方向平行布置;
[0027]
当使用者佩戴口罩时,所述多个折叠区的中部沿口罩本体1宽度的方向伸展从而使口罩包裹口鼻周围的面部;
[0028]
所述折叠区的数量为3个;
[0029]
所述隔离纸8能够将粘黏层7的内侧面全部覆盖;
[0030]
所述挂耳2采用弹性结构且当使用者佩戴口罩时所述两个挂耳2能够分别延伸到使用者头的后侧;
[0031]
所述挂耳2的两端分别粘接在口罩本体1上。
[003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33]
1、本实用新型省略了现有口罩中的细金属条,避免了在磁共振机房强磁场中因磁力产生移动的现象,保证了口罩的隔离防护效果,同时有效避免了头颅磁共振检查中产生伪影,保证了磁共振检查时图像的质量。
[0034]
2、采用粘条代替细金属条,一方面降低了口罩制作成本,另一方面通过口罩本体上缘的粘条与佩戴者面颊紧密粘黏,提高了口罩的密封效果。
[0035]
3、采用粘黏层并匹配隔离纸,起到有效保护粘黏层的作用,结构简单,方便操作。
附图说明
[0036]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37]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0038]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0039]
图3为口罩本体矢状剖面的示意图。
[0040]
图中示出:
[0041]
具体实施方式
[0042]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43]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用口罩,如图1、图2所示,包括口罩本体1以及两个挂耳2;所述两个挂耳2分别安装在口罩本体1沿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挂耳2 采用弹性结构,当使用者佩戴口罩时所述两个挂耳2能够分别延伸到使用者头的后侧,因此可将两侧弹性挂耳2分别绕过使用者两侧耳后,将口罩完全包裹口鼻周围的面部。挂耳2采用弹性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既适用于头大的使用者,也适用于头小的使用者,所述口罩本体1内侧的上缘设置有医用胶条6,其中,所述医用胶条 6包括粘黏层7以及隔离纸8,所述粘黏层7的外侧设置在口罩本体1的内侧,所述粘黏层7的内侧贴覆有隔离纸8,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揭下贴覆在粘黏层7上的隔离纸8便可露出粘黏层7的内侧面,通过与使用者鼻梁及面部皮肤粘黏,达到口罩上缘密闭效果,结构简单,操作便捷。
[0044]
具体地,如图1、图2所示,所述挂耳2的两端分别粘接在口罩本体1上,其中的一个挂耳2的两端分别粘接在口罩本体1一端的两侧,另一个挂耳2的两端粘接在口罩本体1另一端的两侧。
[0045]
具体地,如图1、图2、图3所示,所述口罩本体1包括从外侧到内侧依次布置的外层5、中层4、内层3;所述粘黏层7设置在内层3上,在一个优选例中,所述粘黏层7粘接在内层3上,所述内层3由亲肤的普通卫生纱布或无纺布制成,所述中层4由隔离过滤的超细聚丙烯纤维熔喷材料制成,所述外层5由抑菌的无纺布或超薄聚丙烯熔喷材料制成。
[0046]
具体地,如图1、图2、图3所示,所述口罩本体1上设置有多个折叠区,所述多个折叠区沿口罩本体1宽度的方向平行布置,在一个优选例中,所述外层5、中层4、内层3分别采用软结构,所述外层5、中层4、内层3的外侧面或内侧面分别为长方形;当使用者佩戴口罩时,所述多个折叠区的中部沿口罩本体1宽度的方向伸展从而使口罩包裹口鼻周围的面部,在一个优选例中,所述折叠区的数量为3个。
[0047]
具体地,如图1、图2、图3所示,所述隔离纸8能够将粘黏层7的内侧面全部覆盖,使粘黏层7的粘黏面全部受到隔离纸8的保护而不暴露在空气中,隔离纸8 起到有效保护粘黏层7的作用。
[0048]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49]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