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承托文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60595发布日期:2021-02-18 21:11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承托文胸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文胸。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承托文胸。


背景技术:

[0002]
女性的乳房大部分是脂肪组织,由一些韧带与皮肤提供内部支撑。但是这些支撑有时候不够支撑乳房(特别是对年长女性来说)或是不让乳房移动,因此造成疼痛不适。穿文胸的主要原因,就是提供乳房外部支撑,增加舒适性与活动力。
[0003]
如图1所示,目前市面上的文胸大多数是两个罩杯11、下扒12、侧比13、后比14、胶骨15、钩圈16和肩带17简单组成,罩杯对胸部的承托性不好,则可能造成胸部变形。
[0004]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承托文胸。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0006]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0007]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承托文胸,包括:
[0008]
所述文胸包括:罩杯和下扒;
[0009]
所述罩杯上包括有呈扇形结构的承托部,所述承托部以所述罩杯乳点位下方的标记位为圆心,所述承托部底部的弧状边沿形成在所述罩杯与所述下扒的接合边缘上;
[0010]
其中,所述承托部的材质为无弹面料;所述罩杯的非承托部的材质为有弹面料。
[0011]
可选地,所述罩杯内侧的面料与所述承托部内侧的面料的光滑度不同。
[0012]
可选地,所述文胸还包括:侧比和后比;
[0013]
所述侧比和所述后比一体连接形成文胸的穿戴结构。
[0014]
可选地,所述标记位与所述乳点位的距离至少为2.5cm。
[0015]
可选地,在罩杯上,所述标记位位于所述乳点位的正下方。
[0016]
可选地,所述承托部底部的弧状边沿位于所述罩杯与所述下扒的接合边沿上。
[0017]
可选地,所述承托部圆心角角度为85度~127度。
[0018]
可选地,所述承托部的材质为网眼无弹面料,非承托部的材质为海绵面料。
[0019]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0]
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呈扇形结构的承托部以形成稳定的承载结构,提高文胸的承托性,提高用户的使用性。
附图说明
[0021]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
图1示出现有的文胸示意图;
[0023]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承托文胸的示意图;
[0024]
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承托文胸的侧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中相似的部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26]
针对现有技术中文胸的承托性差的问题,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承托文胸,
[0027]
所述文胸包括:罩杯21和下扒22;
[0028]
所述罩杯21上设有呈扇形结构的承托部210,所述承托部以所述罩杯乳点位212下方的标记位211为圆心,所述承托部底部的弧状边沿形成在所述罩杯21与所述下扒22的接合边缘上;
[0029]
其中,所述承托部210的材质为无弹面料;所述罩杯21的非承托部的材质为有弹面料。
[0030]
在本实施例中,承托部的弧状边沿的两端与承托部的圆心形成形状近似三角形的承托结构,借用三角形简洁高效稳定的形状特性,使承托部具有稳定的承载性,并且使用户穿着后更加自然,不易变形,提高用户的使用性。
[0031]
在一个具体示例中,如图3所示,承托部210采用较轻薄的网眼无弹面料,罩杯21的非承托部则采用较厚的有弹海绵面料,通过无弹面料与有弹面料的结合,将整个罩杯由不同弹力和不同厚度的面料形成,通过不同弹力的面料实现罩杯容积与罩杯面积的平衡,从而保证其容积不变的情况下减少罩杯的总体面积,具有轻便性。并且由于承托部和罩杯的非承托部的面料材质弹力不同,可形成的不同的力学作用,罩杯的前幅边处为有弹面料用于包裹胸部,贴合胸部曲线,不易空杯;承托部为无弹面料用于在下方承托胸部,从下往上将胸部稳稳提托,保证整个文胸的聚拢效果不变且提高承托性。
[0032]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地实现方式中,承托部圆心角角度为85度~127度。
[0033]
在一个具体示例中,如图2所示,在现有的罩杯下托基础上,本实施例中的承托部210 设置在罩杯21下托中间,将下托接近1/3的扇形面积设置为承托部210,从而将整个罩杯切割为罩杯下托—承托部—罩杯下托的结构;并且所述承托部210采用镂空设计,在底层的承托面料上挖出镂孔,并用贴料覆盖在镂孔上最终形成轻薄的承托部。该设计使产品更透气,更加轻盈,穿着也更健康舒适,有别于传统文胸,更能突显文胸的舒适透气性。
[0034]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地实现方式中,所述承托部底部的弧状边沿位于所述罩杯与所述下扒的接合边沿上。
[0035]
根据承托部的弧状边沿在所述罩杯与所述下扒的接合边沿上的位置,可采用不同的罩杯加工工艺。在一个具体示例中,承托部的弧状边沿位于罩杯与下扒的接合边沿上,此方式适用于先将罩杯的非承托部与承托部拼接完成后,再进行整个罩杯与下扒的固定连接,使得承托部底部的弧状边沿不会摩擦皮肤,用户舒适度高。在另一个具体示例中,承托部的弧状边沿位于罩杯与下扒的接合边缘下侧,此方式适用于现有的一体成型的罩杯,先
将现有的罩杯与下扒固定连接后,再以本实施例中设置的承托部的位置为准,在罩杯下托处开出与本实施例中承托部的部分,最后将承托部的面料从罩杯外侧进行拼接,形成由外至内承托部—下扒—罩杯非承托部的层次顺序。承托部底部的弧状边沿不会摩擦皮肤,用户舒适度高且承托部的面料位于外侧,且承托文胸外形美观。在另一个具体示例中,承托部的弧状边沿位于罩杯与下扒的接合边缘上侧,此情况的加工工艺同前一个示例一致,不同之处在于最后将承托部的面料从罩杯内侧进行拼接,形成由外至内下扒—罩杯非承托部—承托部的层次顺序。
[0036]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地实现方式中,所述罩杯内侧面料与所述承托部内侧面料的光滑度不同。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地实现方式中,所述承托部的材质为网眼无弹面料,非承托部的材质为薄海绵。
[0037]
在一个具体示例中,罩杯内侧与用户胸部贴合处非承托部的薄海绵的面料材质为光滑面料,承托部的材质为采用镂空设计的渔网面料,罩杯内侧的光滑面料与承托部的渔网面料的光滑度不同。由于面料越光滑阻力越小,而地心引力作用方向为垂直向下,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渔网面料略粗糙于罩杯内侧的面料,承托部对胸部的阻力大于非承托部对胸部的阻力,即通过减小承托部的光滑度的方式,可增大地心引力对胸部的阻力,从而有效减缓胸部下垂的速度。
[0038]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地实现方式中,所述文胸还包括:侧比和后比,所述侧比和所述后比一体连接形成文胸的穿戴结构23,该结构为侧比连后比。如图1所示,现有的文胸大多采用胶骨15连接侧比13和后比14以起到定型的作用,但是本实施例的承托文胸取消了胶骨设计,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承托文胸利用一体侧比连后比的穿戴结构使胸部周向上均匀受力,穿着安定舒适。
[0039]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地实现方式中,所述标记位远离乳点的距离至少为2.5cm,该距离可以遮挡乳点。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地实现方式中,在罩杯上,所述标记位211位于所述乳点位212的正下方。在一个具体示例中,标记位211即本实施例中承托部的圆心,以乳点位212的正下方2.5cm为承托部的圆心,6cm为半径,形成的扇形结构的承托部的弧状边缘形成在所述罩杯与所述下扒的接合边缘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正下方即为如图2所示的竖直向下的方向,不往左或右偏移。该设计既实现了遮挡乳点的效果,又能有效展现出自然的胸部曲线。
[0040]
通过上述设计形成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承托文胸,具有稳定的承托力,文胸轻盈透气,兼具了性感与舒适,既保证了承托性也提升了用户的舒适性。
[0041]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