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机用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20983发布日期:2021-06-25 16:23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机用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结构,具体为一种手机用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在生活中人们为了生活和工作的区分或者其它的使用需求,一部分人通常会使用两个手机,现有的两个手机都是独立放置的,在使用过程中携带两个手机或者手持两个手机较为不便,且来回更换使用手机容易出现遗忘造成手机遗失。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手机用连接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手机用连接结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矩形框,所述矩形框的顶端设置呈开口状,且所述矩形框的顶端可拆卸设置有压盖,其中一个所述矩形框背面的两侧均开设有燕尾槽,两个所述燕尾槽内均相配合滑动设置有燕尾块,所述燕尾块内滑动插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两端分别与燕尾槽两端的内壁固定连接,且所述限位杆的顶部相配合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燕尾块和燕尾槽的内壁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压盖的底端设置有柔性橡胶垫,所述柔性橡胶垫通过胶粘剂与压盖相粘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矩形框内腔的侧面也均设置有柔性橡胶垫,所述柔性橡胶垫通过双面胶粘结在矩形框的内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压盖底端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卡块,所述矩形框的顶端分别与两个卡块相对应开设有与卡块相配合的卡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矩形框两侧的顶部均设置有螺钉,所述卡块通过螺钉与卡车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矩形框由金属材质制成,且两个所述矩形框的背面均设置有钢化玻璃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手机用连接结构,把两个手机分别由上至下滑入两个矩形框内,然后通过螺钉对压盖与矩形框进行固定,能够实现把两个手机进行连接构成一个整体,这样使用者在携带起来则较为方便,且能够减小手机被遗忘的可能,使用者使用手机进行拍照时,则可以推动其中一个手机,这时其中一个矩形框受力推动燕尾块沿着燕尾槽发生运动,把待拍照手机背面的摄像头裸露出来进行拍照,当拍照完成后松开对其中一个手机的推力,这时在复位弹簧的弹性作用下,使两个手机位置重新恢复至原位,操作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手机用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手机用连接结构的压盖与矩形框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手机用连接结构的复位弹簧与限位杆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手机用连接结构的两个矩形框错位时结构示意图。

图中:1、矩形框;2、压盖;3、燕尾槽;4、燕尾块;5、限位杆;6、复位弹簧;7、柔性橡胶垫;8、卡块;9、卡槽;10、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手机用连接结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矩形框1,矩形框1的顶端设置呈开口状,且矩形框1的顶端可拆卸设置有压盖2,其中一个矩形框1背面的两侧均开设有燕尾槽3,两个燕尾槽3内均相配合滑动设置有燕尾块4,燕尾块4内滑动插接有限位杆5,限位杆5的两端分别与燕尾槽3两端的内壁固定连接,且限位杆5的顶部相配合套设有复位弹簧6,复位弹簧6的两端分别与燕尾块4和燕尾槽3的内壁固定连接。

其中,压盖2的底端设置有柔性橡胶垫7,柔性橡胶垫7通过胶粘剂与压盖2相粘结,矩形框1内腔的侧面也均设置有柔性橡胶垫7,柔性橡胶垫7通过双面胶粘结在矩形框1的内侧,通过设有的压盖2,能够对矩形框1进行闭合,对至于矩形框1内的手机进行合紧放置,通过设有的柔性橡胶垫7,能够减小对手机的磨损。

其中,压盖2底端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卡块8,矩形框1的顶端分别与两个卡块8相对应开设有与卡块8相配合的卡槽9,矩形框1两侧的顶部均设置有螺钉10,卡块8通过螺钉10与卡车9固定连接,通过卡块8与卡槽9相配合连接,能够实现压盖2与矩形框1之间进行连接,通过螺钉10对卡块8与矩形框1进行更多,能够实现对压盖2与矩形框1进行固定连接。

其中,矩形框1由金属材质制成,且两个矩形框1的背面均设置有钢化玻璃层,通过设有的钢化玻璃层,能够减小两个矩形框1之间的摩擦力。

工作原理:把两个手机分别由上至下滑入两个矩形框1内,然后通过卡块8与卡槽9相配合把压盖2与矩形框1进行连接,并通过螺钉10对压盖2进行固定,实现把两个手机进行连接构成一个整体,携带起来较为方便,在使用手机进行拍照时,则可以推动其中一个手机,这时其中一个矩形框1受力推动燕尾块4沿着燕尾槽3发生运动,这时复位弹簧6受力处于压缩状态,使两个手机之间存在一定位置差,这样就可把手机背面的摄像头裸露出来进行拍照,当拍照完成后松开对其中一个手机的推力,这时在复位弹簧6的弹性作用下,使两个手机位置重新恢复至原位,操作较为方便,实际使用过程可以根据手机的型号来选择与其相配合的矩形框1进行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手机用连接结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矩形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1)的顶端设置呈开口状,且所述矩形框(1)的顶端可拆卸设置有压盖(2),其中一个所述矩形框(1)背面的两侧均开设有燕尾槽(3),两个所述燕尾槽(3)内均相配合滑动设置有燕尾块(4),所述燕尾块(4)内滑动插接有限位杆(5),所述限位杆(5)的两端分别与燕尾槽(3)两端的内壁固定连接,且所述限位杆(5)的顶部相配合套设有复位弹簧(6),所述复位弹簧(6)的两端分别与燕尾块(4)和燕尾槽(3)的内壁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机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盖(2)的底端设置有柔性橡胶垫(7),所述柔性橡胶垫(7)通过胶粘剂与压盖(2)相粘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机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1)内腔的侧面也均设置有柔性橡胶垫(7),所述柔性橡胶垫(7)通过双面胶粘结在矩形框(1)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机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盖(2)底端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卡块(8),所述矩形框(1)的顶端分别与两个卡块(8)相对应开设有与卡块(8)相配合的卡槽(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手机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1)两侧的顶部均设置有螺钉(10),所述卡块(8)通过螺钉(10)与卡槽(9)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机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1)由金属材质制成,且两个所述矩形框(1)的背面均设置有钢化玻璃层。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机用连接结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矩形框,矩形框的顶端设置呈开口状,且矩形框的顶端可拆卸设置有压盖,其中一个矩形框背面的两侧均开设有燕尾槽,两个燕尾槽内均相配合滑动设置有燕尾块,燕尾块内滑动插接有限位杆。本实用新型一种手机用连接结构,把两个手机分别设置在两个矩形框内,能够实现把两个手机进行连接构成一个整体,这样使用者在携带起来则较为方便,使用者使用手机进行拍照时,则可以推动其中一个手机,把待拍照手机背面的摄像头裸露出来进行拍照,当拍照完成后松开对其中一个手机的推力,这时在复位弹簧的弹性作用下,使两个手机位置重新恢复至原位,操作较为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甄宝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甄宝业
技术研发日:2020.07.20
技术公布日:2021.06.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