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使用的直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17605发布日期:2021-07-20 15:53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使用的直发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小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使用的直发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的用到了直发器。直发器的基本功能是通过加热元件将热量传导给直发板,然后头发受到直发板的加热作用,变软,在人手的拉力作用下,变直。如此,便可以实现将头发拉直的作用。

但是现有的某些类型的直发器,上下手柄之间常态下是紧贴的,加热时,需要人手工打开一定的角度。如此,就给使用带来了不便。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便于使用的直发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使用的直发器,上手柄和下手柄之间常态下,是有一定的角度的,而且在使用后在铰位弹簧的作用下,可以自动恢复到常态,无需用户手动打开一定角度,而且具有自动恢复初始角度的功能,这给使用来了便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便于使用的直发器,包括上手柄100、下手柄200、电源线装配组件300、铰轴组件400,电源线装配组件300连接下手柄200端部;

上手柄100包括手柄上壳1、手柄上壳盖板8、pcba温控板25、上热传导组件,所述下手柄200包括手柄下壳11、手柄下壳盖板10、下热传导组件;

铰轴组件400包括铰轴30、两个铰轴装饰盖28和铰位弹簧29,铰轴30贯穿手柄下壳盖板10和手柄上壳盖板8,两个铰轴装饰盖28串设在铰轴30上并位于手柄下壳盖板10的外侧。

实施例中,优选:所述铰轴组件400进一步包括两个铰轴盖27,铰轴盖27一一对应卡置在铰轴装饰盖28的外侧壁上。

实施例中,优选:所述上手柄100进一步包括调温按键23、电源按键22,调温按键23、电源按键22顶端嵌设在手柄上壳1上设置的相应的开孔中。

实施例中,优选:pcba温控板25设置有多颗led灯珠,所述led灯珠与手柄上壳1上开设的透光孔一一对应。

实施例中,优选:所述上手柄100进一步包括罩设在led灯珠上的隔光罩35和压在隔光罩35顶部的led导光罩24。

实施例中,优选:所述上热传导组件和下热传导组件包括发热铝板7、铝板2、ptc加热板4、铝板隔热块6;

铝板2、ptc加热板4嵌设在发热铝板7内,发热铝板7两端分别插设一铝板隔热块6,铝板隔热块6分别夹设在对应的手柄上壳1和手柄上壳盖板8之间或者对应的手柄下壳11、手柄下壳盖板10之间;

上热传导组件进一步包括ntc组件,ntc组件电连接pcba温控板25,且ntc组件夹设于相应的铝板2、ptc加热板4之间。

实施例中,优选:所述发热铝板7呈条形中空两端开口的扁形壳形状,铝板2、ptc加热板4插置在发热铝板7中,且ptc加热板4朝向相应的发热铝板7外表面设置。

实施例中,优选:手柄上壳1和手柄上壳盖板8之间卡扣式连接并配置有螺钉式连接;且手柄下壳11、手柄下壳盖板10之间卡扣式连接并配置有螺钉式连接。

实施例中,优选:所述下手柄200进一步包括led灯14、负离子发生器15、负离子导光板12和负离子针固定块13,所述led灯14、负离子发生器15、负离子导光板12和负离子针固定块13设置于手柄下壳11、手柄下壳盖板10围成的腔体中;

负离子发生器15的负离子针夹设于负离子导光板12和负离子针固定块13之间,且负离子导光板12和负离子针固定块13螺接于手柄下壳盖板10内壁上,且led灯14靠近负离子导光板12设置,而且负离子导光板12和负离子针正对手柄下壳盖板10上设有的条形孔。

实施例中,优选:电源线装配组件300包括转尾电源线21、尾圈20、压线尾盖33、转尾接线盒19;转尾接线盒19夹设于压线尾盖33和手柄下壳11之间,转尾电源线21的前端贯穿尾圈20,且尾圈20限位于压线尾盖33和手柄下壳11尾端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上下手柄常态下存在一定的角度,无需手工打开,且使用后,能够自动恢复到常态,便利了用户的使用;

(2)ptc加热板快速升温,无需漫长等待,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3)铝板3d浮动设计,减少对头发的磨损;

(4)360度可旋转电源线,使用更便利、顺畅;

(5)负离子护发,修复受损发质。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于使用的直发器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两个不同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和图4是图1中的便于使用的直发器的两个不同视角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分别如下:

100-上手柄;200-下手柄;300-电源线装配组件;400-铰轴组件;1-手柄上壳;2-铝板;4-ptc加热板;6-铝板隔热块;7-发热铝板;8-手柄上壳盖板;10-手柄下壳盖板;11-手柄下壳;12-负离子导光板;13-负离子针固定块;14-led灯;15-负离子发生器;19-转尾接线盒;20-尾圈;21-转尾电源线;22-电源按键;23-调温按键;24-led导光罩;25-pcba温控板;27-铰轴盖;28-铰轴装饰盖;29-铰位弹簧;30-铰轴;33-压线尾盖;35-隔光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示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述。

请参见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便于使用的直发器,包括上手柄100、下手柄200、电源线装配组件300、铰轴组件400,电源线装配组件300连接下手柄200端部;上手柄100包括手柄上壳1、手柄上壳盖板8、pcba温控板25、上热传导组件,所述下手柄200包括手柄下壳11、手柄下壳盖板10、下热传导组件;铰轴组件400包括铰轴30、两个铰轴装饰盖28和铰位弹簧29,铰轴30贯穿手柄下壳盖板10和手柄上壳盖板8,两个铰轴装饰盖28串设在铰轴30上并位于手柄下壳盖板10的外侧。

本实施例中,由于上手柄100、下手柄200之间的角度,常态下,在铰位弹簧29的弹力作用下,张开一定的角度,使用后,又会在铰位弹簧29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自动恢复到常态的状态。因此,在加热时,无需人工打开一定的角度,不但保护了机子,而且在用户使用时,无需再手动掰开,节省了人力,便利了用户的使用。

如图3和图4所示,为了保持外观的美观性以及光滑度,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优选铰轴组件400进一步包括两个铰轴盖27,铰轴盖27一一对应卡置在铰轴装饰盖28的外侧壁上。

如图3所示,上手柄100进一步包括调温按键23、电源按键22,调温按键23、电源按键22顶端嵌设在手柄上壳1上设置的相应的开孔中。电源按键22用于控制电源的通断,调温按键23用于调节档位以适应不同发质和发量的使用需求。

为了让用户更为直观地看到所选的档位,如图3所示,pcba温控板25设置有多颗led灯珠,该led灯珠与手柄上壳1上开设的透光孔一一对应。这样,用户调档位时,就能比较直观。

对于电子器件的设计,研发人员会考虑到能量的有效利用率,比如,上手柄100进一步包括罩设在led灯珠上的隔光罩35和压在隔光罩35顶部的led导光罩24,如此将led灯珠发射的光有效地引导到手柄上壳1上开设的透光孔内。

如图3和图4所示,对于直发器而言,核心功能在于上热传导组件和下热传导组件,本实用新型的上热传导组件和下热传导组件具体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为:

上热传导组件和下热传导组件包括发热铝板7、铝板2、ptc加热板4、铝板隔热块6;

铝板2、ptc加热板4嵌设在发热铝板7内,发热铝板7两端分别插设一铝板隔热块6,铝板隔热块6分别夹设在对应的手柄上壳1和手柄上壳盖板8之间或者对应的手柄下壳11、手柄下壳盖板10之间;

上热传导组件进一步包括ntc组件(未图示),ntc组件电连接pcba温控板25,且ntc组件夹设于相应的铝板2、ptc加热板4之间。

本实施例中的上热传导组件和下热传导组件的结构,设计紧凑,而且布置合理,再配合ntc组件,能够有效地提高温度的控制精度。

如图3和图4所示,对于发热铝板7的具体形状,优选:发热铝板7呈条形中空两端开口的扁形壳形状,铝板2、ptc加热板4插置在发热铝板7中,且ptc加热板4朝向相应的发热铝板7外表面设置。

当然,直发器还需要考虑整个结构的易于装配、检修以及结构的稳定性,比如,为了增强结构的稳定性,如图3和图4所示,手柄上壳1和手柄上壳盖板8之间卡扣式连接并配置有螺钉式连接;且手柄下壳11、手柄下壳盖板10之间卡扣式连接并配置有螺钉式连接。

直发器在工作时,对头发多少都有一些损伤,容易造成发质的干枯,为了保护头发,本实用新型中,下手柄200进一步包括led灯14、负离子发生器15、负离子导光板12和负离子针固定块13,该led灯14、负离子发生器15、负离子导光板12和负离子针固定块13设置于手柄下壳11、手柄下壳盖板10围成的腔体中;

负离子发生器15的负离子针夹设于负离子导光板12和负离子针固定块13之间,且负离子导光板12和负离子针固定块13螺接于手柄下壳盖板10内壁上,且led灯14靠近负离子导光板12设置,而且负离子导光板12和负离子针正对手柄下壳盖板10上设有的条形孔。

当然,直发器频繁使用,容易造成电源线的折损或者磨损,而且电源线无法转动,使用起来也不顺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如图3和图4所示,电源线装配组件300包括转尾电源线21、尾圈20、压线尾盖33、转尾接线盒19;转尾接线盒19夹设于压线尾盖33和手柄下壳11之间,转尾电源线21的前端贯穿尾圈20,且尾圈20限位于压线尾盖33和手柄下壳11尾端之间。因此,转尾电源线21绕着转尾接线盒19的轴进行转动,这样便可以提高使用的顺畅性和保护电源线避免其受到折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