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收缩式弹性插袋的稳定型女式内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77275发布日期:2021-07-06 21:36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收缩式弹性插袋的稳定型女式内衣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内衣,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收缩式弹性插袋的稳定型女式内衣。


背景技术:

2.市场上的内衣为了调节女性胸部左右大小或聚拢胸型,在内衣罩杯内设有插袋结构。市场上的内衣插袋结构分别有局部插袋和整杯插袋方式。
3.局部插袋结构(图1)是仅在罩杯的下碗部设有插袋(图1中标记1),用于插入垫片。局部插袋的开口及容积较小,且插袋为平面结构,而插入的垫片为凸起饱满的立体结构。由于局部插袋的开口及容积较小,使得立体饱满的垫片置入较困难。也由于插袋为平面结构,而插入的垫片为凸起饱满的立体结构,立体垫片与平面插袋相互空间的不符,形成插袋对垫片的压迫,减弱了垫片的立体聚胸效果。局部插袋由于容积的局限性,较难满足小胸客群需求插入大垫片的美胸效果,以及对于乳腺癌术后乳房切除需求插入接近整个乳房大小的义乳的容积需求。插袋的开口部没有设置较好的弹性收缩功能,在插袋多次使用后,插袋口较易松散。
4.市场上的整杯插袋结构面积为整个罩杯内里,整杯插袋结构分为单边开口插袋(图2)和双边开口插袋(图3)。其中单边开口插袋(图2)的开口(图2中标记1)较小,使得垫片或义乳较难插入,且整个单边开口插袋(图2)内里空间大,又无固定结构,使得插入的垫片或义乳易晃动不稳定。插袋的开口部没有设置较好的弹性收缩功能,在插袋多次使用后,插袋口也较易松散。双边开口插袋(图3)为前袋片(图3中标记1)和后袋片(图3中标记2)相互交叉形成插袋开口(图3中标记3)。由于前袋片(图3中标记1)和后袋片(图3中标记2)在插袋开口(图3中标记3)的部位为活动式,而前袋片(图3中标记1)和后袋片(图3中标记2)的其它部位与罩杯固定。依据力学和物理原理,当人体穿着内衣时,前袋片(图3中标记1)和后袋片(图3中标记2)在插袋开口(图3中标记3)的活动式部位会随着人体的运动,分别往前袋片(图3中标记1)和后袋片(图3中标记2)的其它固定式部位移动,使得活动式的插袋开口(图3中标记3)部位往前后反向各自张开,容易使插入的垫片或义乳从插袋口处暴露,再结合整个双边开口插袋(图3)内里空间大,又无固定结构,插入的垫片或义乳易晃动不稳定,以及插袋的开口部因没有弹性收缩功能,形成插袋口的松散,整体产生垫片或义乳掉出的尴尬现象。当人体穿着内衣时,前袋片(图3中标记1)和后袋片(图3中标记2)在插袋开口(图3中标记3)的活动式部位会随着人体的运动,分别往前袋片(图3中标记1)和后袋片(图3中标记2)的其它固定式部位移动,还易导致前袋片(图3中标记1)和后袋片(图3中标记2)起皱的不平整现象,使得整个插袋结构与乳房不服帖,导致磨皮肤问题和对乳房产生一定挤压,影响女性生理及心理健康。因此,研发一种具有收缩式弹性插袋的稳定型女式内衣,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收缩式弹性插袋的
稳定型女式内衣。
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具有收缩式弹性插袋的稳定型女式内衣,包括内衣本体和设置于内衣本体上的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罩杯内里设有前袋片和侧袋片;
7.所述前袋片依据版型测试研究剪裁为贴合乳房空间的立体空间度,所述前袋片的袋口边沿部与罩杯内里为分离不固定;
8.所述前袋片的前边沿与罩杯内里的前边沿重合固定,前袋片的侧边沿固定于罩杯内里的胁边沿,前袋片的下边沿固定于罩杯内里的底围边沿;
9.所述侧袋片覆盖于前袋片的袋口边沿部和内衣里的胶片带部,所述侧袋片的袋口边沿部为贴合乳房立体空间的弧线结构,所述侧袋片的袋口边沿部重叠于前袋片的袋口边沿部1.5cm

4.5cm,所述侧袋片的袋口边沿部与前袋片的袋口边沿部为分离不固定,组合形成整个内衣插袋的交叠插袋口;
10.所述侧袋片的前边沿固定于前袋片的前边沿上,侧袋片的上边沿与前袋片和罩杯内里上边沿重合固定,侧袋片的胁边沿覆盖前袋片的侧边沿并与罩杯内里的胁边沿重合固定,侧袋片的侧边沿与内衣里分离,侧袋片的下边沿固定于内衣里下围边沿。
11.进一步地,所述罩杯内里的钢圈部后顶点垂直距离于前袋片的袋口边沿部为1.5cm

5cm。
12.进一步地,所述前袋片的袋口边沿部与罩杯内里的底围边沿距离0.5cm

2cm处设有第一弹性织带;第一弹性织带两端分别固定于前袋片的袋口边沿部和内衣里的胶片带部。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性织带的宽度为0.5cm

1cm,且第一弹性织带拉开度为130%

190%的弹性材质,此拉开度数值是以2.5kgf的拉力,宽0.8cm,长10cm的面积条件下测试。
14.进一步地,依据版型测试研究设置第一弹性织带的长度比较前袋片袋口边沿部到胶片带部的距离长出0.2cm

0.5cm。
15.进一步地,所述侧袋片的袋口边沿部连接有第二弹性织带,所述第二弹性织带的中间部固定于内衣的前中心里。
1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弹性织带的宽度为0.5cm

1cm,且第二弹性织带拉开度为130%

190%的弹性材质,此拉开度数值是以2.5kgf的拉力,宽0.8cm,长10cm的面积条件下测试。
17.进一步地,依据版型测试研究设置第二弹性织带的长度较左右侧袋片袋口边沿部的间距长出0.2cm

0.5cm。
1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
19.1.改善市场上局部插袋内衣结构较难插入垫片或义乳的问题和平面式不符合垫片立体度的问题,以及插袋口无较好弹性收缩易松散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收缩式弹性插袋的稳定型女式内衣采用的是大面积的前袋片和侧袋片交叠组合式的插袋,前袋片的较长袋口边沿与侧袋口的较长边沿交叠形成插袋口,使得整个插袋及插袋口面积较大,便于垫片或义乳的插取。其前袋片依据版型测试研究剪裁为贴合乳房空间的立体空间度,其侧袋片处于罩杯里部的袋口边沿部为贴合乳房立体空间的弧线结构,使得整体插袋
具有贴合乳房的立体空间度,并适用于垫片或义乳的立体结构,较不会对垫片或义乳形成压迫变形,能够较好的实现美胸效果。其在前袋片的活动式袋口边沿部设置特定的轻薄弹性织带连接内衣里的胶片带部位,形成弹性收缩功能。其设置轻薄弹性织带连接内衣里左右边的侧袋片的活动式袋口边沿部,形成相互的弹性收缩功能。整个插袋口边沿部均具有弹性收缩功能,能防止因多次插取垫片或义乳而造成袋口的松散。
20.2.解决市场上整杯插袋内衣的单边开口式插袋开口小难插入的问题和无固定结构不能稳定垫片或义乳的问题,以及插袋口无较好弹性收缩易逐渐松散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收缩式弹性插袋的稳定型女式内衣采用的是大面积的前袋片和侧袋片交叠组合式的插袋,前袋片的较长袋口边沿与侧袋口的较长边沿交叠形成插袋口,使得整个插袋及插袋口面积较大,便于垫片或义乳的插取。其在前袋片的活动式袋口边沿部设置特定的轻薄弹性织带连接内衣里的胶片带部位,形成弹性收缩式稳定性结构。其设置轻薄弹性织带连接内衣里左右边的侧袋片的活动式袋口边沿部,形成相互力学的弹性收缩功能,结合弹性织带中间固定于内衣前中心里部,整体形成稳定性结构。其侧袋片与前袋片为交叠式结构,结合左右侧袋片的相互力学弹性收缩式稳定性结构和前侧片袋口边沿部的弹性收缩式稳定性结构,使得整个插袋形成交叉相互的弹性收缩式稳定功能。其前袋片和侧袋片的活动式袋口边沿部设置的交互弹性收缩式稳定性结构,能够较好的稳定固定插入的垫片或义乳。其插袋口边沿部具有的弹性收缩功能,更能防止因多次插取垫片或义乳而造成袋口的松散。
21.3.解决市场上整杯插袋内衣的双边开口式插袋易张开暴露垫片或义乳的问题和防止插袋起皱不平整,以及因无固定结构和无弹性收缩而形成插袋口的松散,整体产生垫片或义乳掉出的尴尬现象。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收缩式弹性插袋的稳定型女式内衣,其在前袋片的活动式袋口边沿部设置特定的轻薄弹性织带连接内衣里的胶片带部位,形成弹性收缩式稳定性结构。其设置轻薄弹性织带连接内衣里左右边的侧袋片的活动式袋口边沿部,形成相互力学的弹性收缩功能,结合弹性织带中间固定于内衣前中心里部,整体形成稳定性结构。其侧袋片与前袋片为交叠式结构,结合左右侧袋片的相互力学弹性收缩式稳定性结构和前侧片袋口边沿部的弹性收缩式稳定性结构,使得整个插袋形成交叉相互的弹性收缩式稳定功能。其前袋片和侧袋片的活动式袋口边沿部设置的交互弹性收缩式稳定性结构,既能稳定固定插入的垫片或义乳,也使得插袋的袋口边沿部不会往前袋片和侧袋片的固定式的各边沿部移动,较不易暴露垫片或义乳。因其前袋片和侧袋片的活动式袋口分别具有弹性织带的交互连接固定,使得在穿着内衣运动中,前袋片和侧袋片能够保持平整不跑动和张开,实现舒适贴合乳房的穿着体验。其插袋口边沿部具有的弹性收缩功能,更能防止因多次插取垫片或义乳而造成袋口的松散。
22.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内衣插袋的便捷插取,紧实耐用,平整贴合乳房空间度,稳定固定垫片或义乳的功能。完备普通内衣插袋欠缺的功能,更好地保健乳房,关爱女性,达到舒适健康稳定美胸的功能。
附图说明
23.图1是具有局部插袋结构的传统内衣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具有单边开口插袋结构的传统内衣结构示意图。
25.图3是具有双边开口插袋结构的传统内衣结构示意图。
26.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述。
28.如图4所示,一种具有收缩式弹性插袋的稳定型女式内衣,包括内衣本体和设置于内衣本体上的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罩杯内里1设有前袋片2和侧袋片14;
29.所述前袋片2依据版型测试研究剪裁为贴合乳房空间的立体空间度,所述前袋片2的袋口边沿部3与罩杯内里1为分离不固定,所述罩杯内里1的钢圈部后顶点4垂直距离于前袋片2的袋口边沿部3为1.5cm

5cm(图中标记5所示);
30.所述前袋片2的前边沿6与罩杯内里1的前边沿重合固定,前袋片2的侧边沿7固定于罩杯内里1的胁边沿8,前袋片2的下边沿9固定于罩杯内里1的底围边沿10;
31.所述前袋片2的袋口边沿部3与罩杯内里1的底围边沿10距离0.5cm

2cm处11设有宽度为0.5cm

1cm的轻薄第一弹性织带12,且第一弹性织带拉开度为130%

190%的弹性材质,此拉开度数值是以2.5kgf的拉力,宽0.8cm,长10cm的面积条件下测试;第一弹性织带12两端分别固定于前袋片2的袋口边沿部3和内衣里的胶片带部13,并依据版型测试研究设置第一弹性织带12的长度比较前袋片2袋口边沿部3到胶片带部13的距离长出0.2cm

0.5cm;
32.所述侧袋片14覆盖于前袋片2的袋口边沿部3和内衣里的胶片带部13,所述侧袋片14的袋口边沿部15为贴合乳房立体空间的弧线结构,所述侧袋片14的袋口边沿部15重叠于前袋片2的袋口边沿部31.5cm

4.5cm(图中标记16所示),所述侧袋片14的袋口边沿部15与前袋片2的袋口边沿部3为分离不固定,组合形成整个内衣插袋的交叠插袋口25;
33.所述侧袋片14的前边沿17固定于前袋片2的前边沿6上,侧袋片14的上边沿18与前袋片2和罩杯内里1上边沿重合固定,侧袋片14的胁边沿19覆盖前袋片2的侧边沿7并与罩杯内里1的胁边沿8重合固定,侧袋片14的侧边沿20与内衣里分离,侧袋片14的下边沿21固定于内衣里下围边沿22;
34.所述侧袋片14的袋口边沿部15连接有宽度为0.5cm

1cm的轻薄第二弹性织带23,第二弹性织带23拉开度为130%

190%的弹性材质,此拉开度数值是以2.5kgf的拉力,宽0.8cm,长10cm的面积条件下测试。依据版型测试研究设置第二弹性织带23的长度较左右侧袋片14袋口边沿部15的间距长出0.2cm

0.5cm,所述第二弹性织带23的中间部固定于内衣的前中心里24。
3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