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气且安全的头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47686发布日期:2021-04-27 19:28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一种透气且安全的头盔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头盔,特别是指一种安全透气且穿戴舒适的头盔。


背景技术:

2.电瓶车、摩托车或者自行车由于较为轻便和灵活,不易发生堵车,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在骑行过程中经常会发生摔倒或者碰撞事故,这些都会对头部造成较大的损害,因此在骑行过程中必须佩戴头盔。
3.头盔作为骑行过程中的安全保障,在设计和生产中必须考虑安全和透气的问题。目前市场上主要有两种头盔,一种头盔的外壳全密封,这种头盔虽然安全性较高,但是穿戴较为闷热,尤其是在夏天;另一种头盔为了增加透气性,往往在外壳上开设大量的透气孔,这种头盔虽然透气,但是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透气且安全的头盔,其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现有头盔透气性和安全性无法兼容的问题。
5.为了达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透气且安全的头盔,包括外壳和内衬,内衬固定于外壳内并且跟外壳保持一定的间距,所述头盔还包括至少一个透气组件,所述透气组件包括开设于外壳的外表面上的凹陷部和扣合盖,所述凹陷部包括底板,以头盔的实际使用状态为准,底板的左、右侧边缘分别开设有左装配孔和右装配孔,左、右装配孔均与外壳内部连通;所述扣合盖包括盖板、左侧板、右侧板、面板、左卡扣和右卡扣,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分别自盖板的左侧边缘和右侧边缘向下延伸,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下端均抵靠于凹陷部的底板,所述左、右卡扣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左、右侧板,左、右卡扣的下端分别插入并固定于左、右装配孔,并且左、右装配孔的长度分别大于左、右卡扣的长度;所述面板位于盖板的后侧,面板的前端同时跟左、右侧板的后端面固定连接,面板的底面抵靠于凹陷部的部分底板,面板和盖板共同将凹陷部覆盖,并且面板和盖板之间形成透气通道。
7.在推荐的实施方式中,以头盔的实际使用状态为准,所述凹陷部包括前侧壁、左侧壁和右侧壁,所述前侧壁、左侧壁和右侧壁分别自底板的前侧边缘、左侧边缘以及右侧边缘向上延伸;所述扣合盖还包括前侧板,前侧板自盖板的前侧边缘向下延伸,前侧板的下端抵靠于凹陷部的底板,并且前侧板、左侧板以及右侧板分别贴合于前侧壁、左侧壁以及右侧壁。
8.在推荐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左卡扣包括左侧直板部和左侧扣压部,左侧直板部的上端固定连接于左侧板,左侧扣压部固定于左侧直板部下端的左侧,并且其具有便于插入的左侧倾斜面;所述右卡扣包括右侧直板部和右侧扣压部,右侧直板部的上端固定连接于右侧板,右侧扣压部固定于右侧直板部下端的右侧,并且其具有便于插入的右侧倾斜面。
9.在推荐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扣合盖还包括至少一个三角形加强板,三角形加强板
的第一边固定于面板的顶面,三角形加强板的第二边的上端固定于盖板的后端面。
10.在推荐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左、右装配孔均呈矩形。
11.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气流自装配孔流入再从透气通道流出,保证了良好的透气性;另外,本实用新型利用扣合盖能对装配孔进行有效保护,增强了头盔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去掉扣合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扣合盖的俯视视角结构示意图。
16.图5为扣合盖的后视视角结构示意图。
17.图6为扣合盖的前视视角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19.参照图1,一种透气且安全的头盔,包括外壳1和内衬(图中未画出),内衬固定于外壳1内并且跟外壳1保持一定的间距,以保证佩戴的舒适性。
20.同时参照图2,所述头盔还包括至少一个透气组件(通常为左、右两个对称的透气组件),透气组件位于头盔对应人体后脑勺的位置。所述透气组件包括开设于外壳1的外表面上的凹陷部2和扣合盖3。同时参照图3,所述凹陷部2包括底板21,以头盔的实际使用状态为准,底板21的左、右侧边缘分别开设有左装配孔22和右装配孔23,左、右装配孔22、23均与外壳1内部连通(本实施例中左、右装配孔22、23均呈矩形)。所述凹陷部2还包括前侧壁24、左侧壁25和右侧壁26,所述前侧壁24、左侧壁25和右侧壁26分别自底板21的前侧边缘、左侧边缘以及右侧边缘向上延伸。
21.同时参照图4、图5和图6,所述扣合盖3包括盖板31、左侧板32、右侧板33、面板34、左卡扣4和右卡扣5,所述左侧板32和右侧板33分别自盖板31的左侧边缘和右侧边缘向下延伸,左侧板32和右侧板33的下端均抵靠于凹陷部2的底板21,所述左、右卡扣4、5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左、右侧板32、33,左、右卡扣4、5的下端分别插入并固定于左、右装配孔22、23,并且左、右装配孔22、23的长度分别大于左、右卡扣4、5的长度。所述面板34位于盖板21的后侧,面板34的前端同时跟左、右侧板32、33的后端面固定连接,面板34的底面抵靠于凹陷部2的部分底板21,面板34和盖板31共同将凹陷部2覆盖,同时参照图3,底板21以虚线为界,面板34覆盖虚线左侧的部分底板21,盖板31覆盖虚线右侧的部分底板21。并且从图4和图5可以看出,面板34和盖板31之间形成透气通道6。
22.以头盔的实际使用状态为准,所述扣合盖3还包括前侧板35,前侧板35自盖板31的前侧边缘向下延伸,前侧板35的下端抵靠于凹陷部2的底板21,并且前侧板35、左侧板32以及右侧板33分别贴合于前侧壁24、左侧壁25以及右侧壁26。
23.同时参照图5,所述左卡扣4包括左侧直板部41和左侧扣压部42,左侧直板部41的
上端固定连接于左侧板32,左侧扣压部42固定并凸出于左侧直板部41下端的左侧,并且其具有便于插入的左侧倾斜面43。所述右卡扣5包括右侧直板部51和右侧扣压部52,右侧直板部51的上端固定连接于右侧板33,右侧扣压部52固定并凸出于右侧直板部51下端的右侧,并且其具有便于插入的右侧倾斜面53。安装时,利用左侧倾斜面43和右侧倾斜面53的导向作用,左、右卡扣4、5可方便地卡入左装配孔22和右装配孔23;拆卸时,同时按压左侧扣压部42和右侧扣压部52,左卡扣4和右卡扣5能非常方便从相应装配孔取出。
24.在推荐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扣合盖3还包括至少一个三角形加强板36,三角形加强板36的第一边固定于面板34的顶面,三角形加强板36的第二边的上端固定于盖板31的后端面。
25.扣合盖3通过左、右卡扣4、5卡入相应的左、右装配孔22、23内完成固定,此时,左侧板32、右侧板33、前侧板35的下端以及面板34的底面均抵靠于凹陷部2的底板21,由于左、右装配孔22、23的长度分别大于左、右卡扣4、5的长度,因此气流能从左、右装配孔22、23的剩余空间穿过凹陷部2的底板21,气流进入盖板31同左、右、前侧板32、33、35共同围成的空腔后,最后从盖板31和面板34之间的透气通道6流出,因此保证了良好的透气性。另外,本实用新型利用扣合盖3能对装配孔进行有效保护,增强了头盔的安全性。
26.以上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