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足部保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33000发布日期:2022-02-16 15:36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足部保健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足部理疗器材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足部保健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而在中医理论中,足部有很多重要的经脉,需要平时非常好的保养,当然,在人体亚健康的状态下,可以通过洗脚按摩等方式缓解疲劳、进行放松等。在这个背景下,现有技术中也有很多平时可以穿戴的对足部进行理疗的磁疗鞋、舒适型的通风鞋或者足部按摩装置等,用于让脚得到足够的理疗,使得人更加健康精神。
3.如申请号为200920022426.1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空调鞋,它是由外底、内底、鞋面及外底与内底之间的弹性支板、气道、通气孔所构成,其特殊之处是所述的空调鞋包括外底与内底之间设有一弹力气泵所述的弹力气泵为两个后部呈龟背状结构、前部为对称设置的两个勾心耳片的原簧勾心链接为一体,且上原簧勾心的龟背状弧形面上设有若干个进气孔。
4.但是现有的这种空调箱,虽然能提供不错的进气量,但是后脚跟的位置结构空间过大,长期挤压使用以后,容易变形、破损等,使用寿命较短,并且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按摩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牢固且按摩效果好的足部保健装置。
6.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足部保健装置,包括基础足部支撑垫,所述基础足部支撑垫的上表面部位处形成有一条能让空气在脚尖至脚跟方向间流通并向下凹陷的足底空气流道,所述足底空气流道包括供脚跟踩踏形成气流驱动力的脚跟气流驱动区、与所述脚跟气流驱动区的前端连通并向脚尖方向延伸的中间过渡连接区以及与所述中间过渡连接区的前端连通并用于对脚掌向上进行气流按摩的脚掌气流疏散区,所述基础足部支撑垫上形成有位于所述脚跟气流驱动区的区域内并由所述脚跟气流驱动区的底部向上延伸的缓冲支撑柱,所述基础足部支撑垫上侧表面处贴合有位于所述脚跟气流驱动区外围并呈开口朝前的u型缓冲支撑垫,所述u型缓冲支撑垫高于所述脚跟气流驱动区,所述基础足部支撑垫上设置有盖合在脚跟气流驱动区顶部并遮盖住所述缓冲支撑柱的缓冲支撑盖。
7.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所述缓冲支撑柱呈轴向在上下方向的圆锥台状并套设有呈圆锥台状的缓冲支撑弹簧。
8.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所述缓冲支撑柱的顶部开设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供所述缓冲支撑弹簧支撑悬挂的直线型悬挂槽,所述缓冲支撑弹簧的顶端一体连接有能嵌入到直线型悬挂槽的直线型悬挂条。
9.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所述脚跟气流驱动区的底部低于所述中间过渡连接区的底
部并形成气流台阶部。
10.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所述缓冲支撑盖包括呈向上弧形鼓起状的气囊体以及所述气囊体外周形成有的用于支撑在所述基础足部支撑垫位于脚跟气流驱动区顶部的外围部分上的支撑裙边,所述支撑裙边高于气流台阶部并与所述气流台阶部形成前端气流通行口。
11.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所述缓冲支撑柱高于所述脚跟气流驱动区,所述气囊体底部形成供所述缓冲支撑柱顶部置入并抵靠住的上凹容纳槽。
12.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所述u型缓冲支撑垫的内侧u型槽壁抵靠在所述支撑裙边外围的侧面部分上。
13.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所述u型缓冲支撑垫的刚度小于所述基础足部支撑垫的刚度。
14.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所述的脚掌气流疏散区包括均与所述中间过渡连接区的前端连通并呈三叉状的左前疏散部分、中前疏散部分和右前疏散部分。
15.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所述基础足部支撑垫上位于所述足底空气流道的外围部分上嵌入有磁颗粒。
16.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气流发生结构更加稳定的足部保健装置。
17.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足部保健装置,包括基础足部支撑垫,所述基础足部支撑垫的上表面部位处形成有一条能让空气在脚尖至脚跟方向间流通并向下凹陷的足底空气流道,所述足底空气流道包括供脚跟踩踏形成气流驱动力的脚跟气流驱动区,所述基础足部支撑垫上设置有盖合在脚跟气流驱动区顶部并遮盖住所述缓冲支撑柱的缓冲支撑盖,所述缓冲支撑盖包括呈向上弧形鼓起状的气囊体以及所述气囊体外周形成有的用于支撑在所述基础足部支撑垫位于脚跟气流驱动区顶部的外围部分上的支撑裙边,所述基础足部支撑垫上侧表面处贴合有位于所述脚跟气流驱动区外围并呈开口朝前的u型缓冲支撑垫,所述u型缓冲支撑垫的内侧u型槽壁抵靠在所述支撑裙边外围的侧面部分上。
18.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所述基础足部支撑垫的外周部位上一体连接有向上弯折的卷边部。
19.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所述u型缓冲支撑垫的外侧u型壁上一体连接有能向下插接在卷边部上的整体呈u型状的插接部分,所述插接部分上形成有槽口朝下且槽身在水平方向呈u型延伸的插接槽。
20.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所述u型缓冲支撑垫靠内侧u型槽壁的部位上开设有变形缓冲槽。
21.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所述基础足部支撑垫和缓冲支撑盖的上方铺设有一表层鞋垫。
22.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所述表层鞋垫填充在卷边部的区域内。
23.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所述表层鞋垫上安装有用于对人体涌泉穴进行磁疗的三个呈三角分布磁疗模块。
24.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所述磁疗模块包括缝合在所述表层鞋垫上的密封垫片以及密封在所述表层鞋垫和所述密封垫片之间的磁性物。
25.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所述支撑裙边外围的侧面部分呈椭圆形且长轴方向为从脚跟至脚掌方向。
26.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所述支撑裙边外围的侧面部分从脚跟至脚掌方向有一半以上被所述内侧u型槽壁在侧面包围抵靠住。
2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结构更加牢固稳定,不容易变形破损;按摩效果更好,受力效果更好,舒适性较好;气流的流通更加流畅,对脚底的透气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28.图1为是实施例1的足部保健装置缓冲支撑盖4揭开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结构后半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结构下方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结构的缓冲支撑盖4安装完毕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结构的u型缓冲支撑垫3带有插接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4中结构的基础足部支撑垫1添加磁颗粒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4中结构在基础足部支撑垫1上放置表层鞋垫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30.实施例1,如图1-7所示,一种足部保健装置,是一种鞋垫的总成,放置在鞋子中使用,具体包括基础足部支撑垫1,基础足部支撑垫1可以采用现有的柔性垫结构,例如硅胶垫或者塑胶垫等结构即可,进一步,所述基础足部支撑垫1的上表面部位处形成有一条能让空气在脚尖至脚跟方向间流通并向下凹陷的足底空气流道2,足底空气流道2使得脚底具有较好透气的通道形成,透气通风,不容易堆积细菌汗渍等,所述足底空气流道2包括供脚跟踩踏形成气流驱动力的脚跟气流驱动区21、与所述脚跟气流驱动区21的前端连通并向脚尖方向延伸的中间过渡连接区22以及与所述中间过渡连接区22的前端连通并用于对脚掌向上进行气流按摩的脚掌气流疏散区23,脚跟气流驱动区21、中间过渡连接区22和脚掌气流疏散区23形成由脚跟至脚掌方向运行的通气路径,所述基础足部支撑垫1上形成有位于所述脚跟气流驱动区21的区域内并由所述脚跟气流驱动区21的底部向上延伸的缓冲支撑柱211,缓冲支撑柱211优选是跟基础足部支撑垫1一样的柔性材质并一体成型连接于所述基础足部支撑垫1上。进一步,所述基础足部支撑垫1上侧表面处贴合有位于所述脚跟气流驱动区21外围并呈开口朝前的u型缓冲支撑垫3,u型缓冲支撑垫3可以采用tpu垫,tpu【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s】名称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tpu是由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或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等二异氰酸酯类分子和大分子多元醇、低分子多元醇【扩链剂】共同反应聚合而成的高分子材料。u型缓冲支撑垫3可以进一步通过缝合或者胶黏等方式连接固定在基础足部支撑垫1上。所述u型缓冲支撑垫3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保护基础足部支撑垫1脚跟部位的结构不容易受损,所述u型缓冲支撑垫3高于所述脚跟气流驱动
区21,所述基础足部支撑垫1上设置有盖合在脚跟气流驱动区21顶部并遮盖住所述缓冲支撑柱211的缓冲支撑盖4,是柔性的材质制作为宜,例如硅胶等,缓冲支撑盖4是需要能上下形变的,这样可以使得脚跟气流驱动区21的空间发生变化,也就是气流驱动的原动力,例如,缓冲支撑盖4是在脚跟相对应的位置,人的脚跟踩到缓冲支撑盖4向下变形,就能压缩脚跟气流驱动区21的空间从而将空气沿着足底空气流道2向前输送供整个脚掌使用,当脚抬起,缓冲支撑盖4向上恢复原形,脚跟气流驱动区21的空间增大,又能使得空气从脚掌反方向填充,从而在脚跟至脚掌方向始终能形成空气流。保证鞋底的通风性是很好的。
31.作为优选,所述缓冲支撑柱211呈轴向在上下方向的圆锥台状并套设有呈圆锥台状的缓冲支撑弹簧212。这里,优选在脚跟气流驱动区21中具有两个缓冲支撑柱211,这两个缓冲支撑柱211前后间隔分布,并且靠后的缓冲支撑柱211高度高于靠前的缓冲支撑柱211的高度,这两个缓冲支撑柱211的锥度可以相同,但是靠后的缓冲支撑柱211的底面直径要大于靠前的缓冲支撑柱211的底面直径。这样的缓冲效果更好,对于结构的保护更好,要知道,缓冲支撑盖4是在缓冲支撑柱211的上方的,所以,缓冲支撑盖4踩踏后向下压缩也会带着缓冲支撑柱211向下压缩,越用力压缩程度越大,所以,靠前的缓冲支撑柱211可以更好地辅助靠后的缓冲支撑柱211在压缩变形较大的情况下起到足够好的支撑。另外,在这里比较重要的一点在于,缓冲支撑弹簧212不仅提升缓冲的有效性,保证舒适度,而且由于是跟缓冲支撑柱211相吻合的构造并且是套设在缓冲支撑柱211外围,所以,可以对缓冲支撑柱211上下压缩更好地进行上下导向,同时也能更好地保护缓冲支撑柱211不受损伤。
32.所述缓冲支撑柱211的顶部开设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供所述缓冲支撑弹簧212支撑悬挂的直线型悬挂槽2111,直线型悬挂槽2111横向穿过所述缓冲支撑柱211的顶部的中央区域,并呈一字型的槽型,所述缓冲支撑弹簧212的顶端一体连接有能嵌入到直线型悬挂槽2111的直线型悬挂条2112,使得缓冲支撑弹簧212更好地定位在缓冲支撑柱211上,缓冲支撑弹簧212的底部就是原始的圆形弹簧圈环绕在缓冲支撑柱211外围并抵靠在脚跟气流驱动区21的底部即可。缓冲支撑弹簧212的外形跟所套设的缓冲支撑柱211外形相吻合,保证两者之间的间隙是很小的,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两者套设的间隙过大,弹簧就会出现移动等问题,不仅舒适度不能保证,还会损伤结构本身。进一步,如前述,当脚跟气流驱动区21前后设置有两个缓冲支撑柱211上的情况下,这两个缓冲支撑柱211上的直线型悬挂槽2111都是在前后方向延伸并且前后相对处在同一条线路上是更加优选的方式。
33.进一步,所述脚跟气流驱动区21的底部低于所述中间过渡连接区22的底部并形成气流台阶部21022。一方面可以使得脚跟气流驱动区21的空气存量会更多,另一方面,会有缩口的效应,使得气流有一个加快的流动的效果,也是为了提升气流扩散的能力,同时为了保证脚掌部分的鞋垫厚度不会太薄,舒适度会更好一些。
34.作为优选,所述缓冲支撑盖4包括呈向上弧形鼓起状的气囊体41以及所述气囊体41外周形成有的用于支撑在所述基础足部支撑垫1位于脚跟气流驱动区21顶部的外围部分上的支撑裙边42,所述支撑裙边42高于气流台阶部21022并与所述气流台阶部21022形成前端气流通行口21023,所述支撑裙边42会遮住整个脚跟气流驱动区21,是靠前端由于有气流台阶部21022的设计,当然,也是因为中间过渡连接区22是低于基础足部支撑垫1的上表面的,所以气流台阶部21022的位置是能供气流前后流通的,也即形成的前端气流通行口21023,也可以理解为中间过渡连接区22底部和支撑裙边42之间的那部分间隔空间,就是让
脚跟气流驱动区21的空气与前侧的中间过渡连接区22和脚掌气流疏散区23进行流通的。由于在基础足部支撑垫1和缓冲支撑盖4组成的整体上侧还会铺设跟脚直接接触的表层鞋垫,表层鞋垫是能遮住中间过渡连接区22和脚掌气流疏散区23,表层鞋垫通常都是透气型鞋垫,所以气流能随着中间过渡连接区22和脚掌气流疏散区23在水平方向扩散,又能有一部分向上扩散,透气会给更加立体。
35.作为优选,所述缓冲支撑柱211高于所述脚跟气流驱动区21,所述气囊体41底部形成供所述缓冲支撑柱211顶部置入并抵靠住的上凹容纳槽411。这里指的是初始状态,也即缓冲支撑柱211未被脚跟踩踏向下压缩的状态,这样的结构是为了更好地形成驱动结构,使得驱动的过程更加稳定可靠,也不容易损伤结构本身。
36.所述u型缓冲支撑垫3的内侧u型槽壁30抵靠在所述支撑裙边42外围的侧面部分上。u型缓冲支撑垫3不仅是作为鞋跟的保护结构,并且也起到了对缓冲支撑盖4的限位作用,内侧u型槽壁30的半包围结构,可以将缓冲支撑盖4很好地限制住,也说明,所述u型缓冲支撑垫3内侧u型槽壁30靠内侧u型槽壁30的部分的高度和支撑裙边42的高度是相对应,这样才能在水平的侧方抵靠住,缓冲支撑盖4是采用椭圆的结构,所以气囊体41也优选椭圆的结构,长轴是前后方向,短轴是左右方向,同样的,支撑裙边42是平面的包围构造且内外圈都是椭圆形的,也是长轴在前后方向,短轴在左右方向,内侧u型槽壁30的半包围结构正好包住支撑裙边42靠后的部分并抵靠住,使得支撑裙边42有更好的侧方的限位。因为,缓冲支撑盖4可能要经常更换不同压力的气囊体41等满足不同的使用环境,通常是不固定在基础足部支撑垫1上的,这种限位的构造使得其经常拆卸的灵活使用不会受到影响。为了更好地限位,u型缓冲支撑垫3的内侧u型槽壁30包覆支撑裙边42从后向前应该超过一半以上,也即在长轴方向,支撑裙边42从后向前有一半以上被u型缓冲支撑垫3在侧方包围并抵靠住,由于是椭圆形的构造,所以,支撑裙边42为前后左右在水平方向是更好地被限位住的,上下方向由于有上侧的垫体、有脚在鞋子里抵着,所以也是不会移动的,这样就能非常好地限位住非固定状态的缓冲支撑盖4,当然,支撑裙边42被包围的仅仅是水平方向的,上下拆装是非常容易的。
37.进一步,所述u型缓冲支撑垫3的刚度小于所述基础足部支撑垫1的刚度。优化结构,提升舒适度。
38.进一步,所述的脚掌气流疏散区23包括均与所述中间过渡连接区22的前端连通并呈三叉状的左前疏散部分231、中前疏散部分232和右前疏散部分233,使得气流的流动更加有效和全方位。
39.作为优选,所述基础足部支撑垫1上位于所述足底空气流道2的外围部分上嵌入有磁颗粒5,基础足部支撑垫1中可以开设凹槽供磁颗粒置入使用。
40.实施例2,参照实施例1中附图,本实施例是对实施例1进一步的改进,实施例1的足部保健装置可以作为本实施例的基础构造,实施例1的结构都可以运用到本实施例中的足部保健装置上。
41.同样,本实施例也是一种足部保健装置,包括基础足部支撑垫1,所述基础足部支撑垫1的上表面部位处形成有一条能让空气在脚尖至脚跟方向间流通并向下凹陷的足底空气流道2,所述足底空气流道2包括供脚跟踩踏形成气流驱动力的脚跟气流驱动区21,所述基础足部支撑垫1上设置有盖合在脚跟气流驱动区21顶部并遮盖住所述缓冲支撑柱211的
缓冲支撑盖4,所述缓冲支撑盖4包括呈向上弧形鼓起状的气囊体41以及所述气囊体41外周形成有的用于支撑在所述基础足部支撑垫1位于脚跟气流驱动区21顶部的外围部分上的支撑裙边42,所述基础足部支撑垫1上侧表面处贴合有位于所述脚跟气流驱动区21外围并呈开口朝前的u型缓冲支撑垫3,所述u型缓冲支撑垫3的内侧u型槽壁30抵靠在所述支撑裙边42外围的侧面部分上。上述方案中,主要的特点在于,鞋垫的气流驱动结构的新设计,也即气流发生装置的设计,即脚跟气流驱动区21通过缓冲支撑盖4的下压会产生空气流,而这种缓冲支撑盖4优选是不连接在基础足部支撑垫1上的,如果像现有技术固定式的,一旦坏了基本上就不能再更换了,而且拆卸了重新换对结构破坏也比较大,本技术通过水平侧方限位的结构,使得缓冲支撑盖4在水平方向受到限位,上下方向不受限,在拆装过程中非常方便,只要上下取放即可,而在使用时,由于脚向下踩着,也不会移位,所以使得缓冲支撑盖4这个气流的驱动部件的使用更加灵活,还能更加需要更换不同的缓冲支撑盖4,或者缓冲支撑盖4坏掉了也方便更换。
42.作为优选,所述基础足部支撑垫1的外周部位上一体连接有向上弯折的卷边部10,使得基础足部支撑垫1的外周部位得到加强和保护。
43.所述u型缓冲支撑垫3的外侧u型壁上一体连接有能向下插接在卷边部10上的整体呈u型状的插接部分31,所述插接部分31上形成有槽口朝下且槽身在水平方向呈u型延伸的插接槽32,使得u型缓冲支撑垫3在u型缓冲支撑垫3上的安装连接更加稳定,不容易移位、变形等。插接部分31与卷边部10插接的部位间可以通过涂胶进一步固定住。
44.进一步,所述u型缓冲支撑垫3靠内侧u型槽壁30的部位上开设有变形缓冲槽33,这是由于在u型缓冲支撑垫3的安装过程以及鞋子使用的过程中,都是会产生变形的,开设变形缓冲槽33能够缓解变形对结构可能造成的损伤,也是为了提升一定的柔韧性。
45.进一步,所述基础足部支撑垫1和缓冲支撑盖4的上方铺设有一表层鞋垫6,表层鞋垫6通常需要透气性好的鞋垫,例如布料垫或者竹纤维垫等。所述表层鞋垫6填充在卷边部10的区域内,通过卷边部10的限位,可以让表层鞋垫6更好地限位住。
46.作为优选,所述表层鞋垫6上安装有用于对人体涌泉穴进行磁疗的三个呈三角分布磁疗模块。这三个磁疗模块在使用时就能包围住涌泉穴对涌泉穴进行磁理疗。磁疗模块可以优选设置在表层鞋垫6的下侧表面处,当然也可以倒过来使用,看个人喜好。磁疗模块朝上的话,按摩效果会更明显,但是会有一定的疼痛感,朝下的话,疼痛感会少一些。进一步优化,所述磁疗模块包括缝合在所述表层鞋垫6上的密封垫片7以及密封在所述表层鞋垫6和所述密封垫片7之间的磁性物,密封垫片7可以采用圆形的布片,磁性物可以采用磁颗粒制作的时候,可以将磁性物放在所述表层鞋垫6和所述密封垫片7之间,然后将密封垫片7的外围部分与表层鞋垫6通过环形的线圈缝合住即可。
47.另外,在实施例1中也有提及,就是:所述支撑裙边42外围的侧面部分呈椭圆形且长轴方向为从脚跟至脚掌方向。这种结构本身的强度和稳定性会更好一些。进一步,所述支撑裙边42外围的侧面部分从脚跟至脚掌方向有一半以上被所述内侧u型槽壁30在侧面包围抵靠住,使得缓冲支撑盖4的水平方向的限位更加可靠。
48.本实施例中,其他例如足底空气流道2等的具体结构设计,都可以参照实施例1。
49.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
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