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05162发布日期:2021-11-06 05:54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口罩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医疗防护用品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口罩。


背景技术:

2.口罩是一种卫生用品,一般指戴在口鼻部位用于过滤进入口鼻的空气,以达到阻挡有害的气体、气味、飞沫、病毒等物质的作用,以纱布或纸等材料做成。口罩对进入肺部的空气有一定的过滤作用,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在粉尘等污染的环境中作业时,戴口罩具有较好的防护效果。
3.目前的口罩一般包括本体以及设置在本体两侧的耳带,本体通常包括无纺布以及熔喷布,在使用口罩时,熔喷布会对空气进行过滤,继而被佩戴者所吸入,从而起到防护的作用。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有以下缺陷:相关技术中的口罩,保温性能不足,尤其是在冬天温度较低时,在佩戴的过程中,佩戴者脸部容易受寒。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相关技术中口罩的保温性能,本技术提供一种口罩。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口罩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口罩,包括本体以及两根耳带,所述本体依次包括第一无纺布、第一熔喷布、第二熔喷布、保温层以及第二无纺布,两根所述耳带分别连接于第一无纺布的两侧。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无纺布以及熔喷布之间设置保温层,佩戴者在佩戴时,保温层能增加口罩的保温性能,从而使得佩戴者在佩戴口罩时不易受寒,继而改善相关技术中的口罩保温性能不足的问题。
9.可选的,所述保温层为热风棉层。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热风棉具有蓬松度高、弹性好、手感柔软、保暖性强以及气透水性好的优点,将热风棉层设置在无纺布以及熔喷布之间,能起到保温隔热以及防潮防湿等作用,同时能提高佩戴者舒适感。
11.可选的,所述第一无纺布以及第一熔喷布之间设有鼻梁条。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一无纺布以及第一熔喷布之间设置鼻梁条,有利于佩戴者对口罩进行佩戴,增加本技术一种口罩的便捷使用性。
13.可选的,所述本体呈对称设置,所述本体分为左半部以及右半部,所述左半部靠近右半部的一侧设有左连接部,所述右半部靠近左半部的一侧设有右连接部,所述左连接部与右连接部连接以形成折弯部。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本体设置成左半部以及右半部,并且左半部以及右半部通过左连接部以及右连接部连接形成折弯部,能对口罩本体进行折叠,从而便于收纳。
15.可选的,所述耳带呈长条带状,所述耳带的截面呈长方形。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耳带设置成长条带状,在佩戴本技术的口罩时,耳带可以贴合在佩戴者耳朵的轮廓上,能增大耳带与佩戴者的接触面积,一方面能增加口罩的佩戴稳定性,另一方面能增加口罩的佩戴舒适度。
17.可选的,还包括限位部件,所述限位部件包括自由件以及固定件,所述自由件以及固定件分别设于本体的两侧,当所述本体折叠时,所述本体可通过自由件以及固定件稳定闭合。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本体上设置限位部件,当本体折叠闭合时,可以通过限位部件对折叠的本体进行封闭,减少从本体外进入至本体内灰尘的数量,即当佩戴者佩戴时不易吸入灰尘。
19.可选的,所述自由件上设有魔术贴公面,所述固定件上设有魔术贴母面,所述自由件可与固定件粘接或分离。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限位部件设置为魔术贴,当需要对本体进行折叠封闭时,只需将自由件上的魔术贴公面粘接在魔术贴母面上,便能完成对本体的封闭,魔术贴的使用简单方便,增加限位部件的便捷使用性。
21.可选的,所述限位部件至少有两个,若干所述限位部件沿着本体的外轮廓间隔设置。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本体上设置多个限位部件,当本体折叠闭合时,能通过多个限位部件对折叠的本体进行封闭,从而使得本体的折叠和封闭更加稳定,进一步进入至本体内灰尘的数量。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本技术的一种口罩,通过在第二熔喷布以及第二无纺布之间设置保温层,提升本技术的一种口罩的保温性能,继而使得佩戴者在佩戴口罩时能便于对佩戴者的脸部实现保温,从而改善相关技术中的口罩保温性能不足的问题;
25.2.本技术的一种口罩,不但能进行折叠收纳,还包括限位部件,通过设置限位部件,当口罩折叠闭合时,能通过限位部件对闭合的口罩进行限位,口罩便不易打开,灰尘不易进入至口罩内。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一种口罩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一种口罩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28.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9.图4是图1中本体的展开示意图。
30.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2一种口罩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31.附图标记说明:1、本体;11、第一无纺布;12、第一熔喷布;13、第二熔喷布;14、保温层;15、第二无纺布;16、左连接部;17、右连接部;18、折弯部;19、鼻梁条;2、耳带;3、限位部件;31、自由件;32、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1

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口罩。
34.实施例1
35.参照图1,口罩包括本体1以及两根耳带2,本体1用于对空气进行过滤,两根耳带2用于将本体1固定在佩戴者的脸部。
36.参照图2和图3,具体地,本体1共有五层,五层从上至下依次设置为第一无纺布11、第一熔喷布12、第二熔喷布13、保温层14以及第二无纺布15。当本体1固定在佩戴者的脸上后,第一无纺布11会位于远离佩戴者的一侧,而第二无纺布15会与佩戴者的脸部所贴合,即外部的空气会依次经过第一无纺布11、第一熔喷布12、第二熔喷布13、保温层14以及第二无纺布15后被佩戴者所吸入。
37.设置保温层14的目的是提高口罩的保温性能,在本实施例中,保温层14为热风棉层,通过在第二熔喷布13以及第二无纺布15之间设置热风棉层,当佩戴者将口罩通过耳带2佩戴在脸部时,保温层14能对佩戴者的脸部起防寒保温作用。
38.耳带2呈长条带状,耳带2的截面呈长方形,耳带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无纺布11上,耳带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无纺布11上,且耳带2具有一定的弹性以便于佩戴。两根耳带2分别位于第一无纺布11的两侧,通过将耳带2设置为长条带状,当佩戴者通过耳带2将本体1固定在脸部时,耳带2会贴合在佩戴者耳朵的轮廓上,继而使得口罩的佩戴更加稳定,同时也能提升佩戴者的佩戴舒适度。同时,在第一无纺布11以及第一熔喷布12之间设有鼻梁条19,通过在第一无纺布11以及第一熔喷布12之间设置鼻梁条19,能增加口罩的便捷佩戴性。
39.参照图4,此外,本体1为可折叠结构,当不使用口罩时,可以对本体1进行折叠,继而便于收纳和存放。具体地,本体1分为左半部以及右半部,左半部以及右半部的上部分固定连接,左半部的下方靠近右半部的一侧设置有左连接部16,右半部的下方靠近左半部的一侧设置有右连接部17,左连接部16与右连接部17连接形成有折弯部18,通过折弯部18,便可以对本体1进行折叠,当本体1进行折叠后,便可以对本体1进行收纳和存放。
40.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一种口罩不但可以为成年人进行防护,还能对青少年,以及小孩子所佩戴进行防护。
41.实施例2
42.参照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还包括限位部件3,限位部件3包括自由件31以及固定件32,自由件31设置在第一无纺布11的一侧,固定件32设置在第一无纺布11的另一侧,当本体1闭合时,可以通过自由件31以及固定件32对本体1的闭合实现限位。
43.在本实施例中,限位部件3为魔术贴,具体地,自由件31上设有魔术贴公面,固定件32上设置有魔术贴母面,自由件31可以与固定件32粘接或分离。通过将限位部件3设置为魔术贴,当本体1闭合时,将自由件31贴合粘接在固定件32上,便能完成对本体1闭合的限位。外部的灰尘不易进入至第二无纺布15上进行积累。
44.为了更好地对本体1进行限位,限位部件3至少有两个,在本实施例中,限位部件3一共有三个,三个限位部件3沿着第一无纺布11的轮廓间隔设置,通过设置三个限位部件3,当本体1闭合时,三个限位部件3能使得本体1闭合的更加紧密。
45.本技术一种口罩的实施原理为:当需要佩戴口罩时,解除限位件,将本体1打开后通过耳带2固定在佩戴者的脸部进行过滤,当脱下口罩后,对本体1进行折叠,并通过限位部
件3对折叠后的本体1进行限位,本体1在存放的过程中不易打开,能有效减少灰尘在第二无纺布15内积累的情况。
46.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