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头盔佩戴检测系统和方法及其安全控制系统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0751799发布日期:2022-07-13 09:18阅读:7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头盔佩戴检测系统和方法及其安全控制系统和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安全监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头盔佩戴检测系统和方法及其安全控制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2.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骑乘电动车、摩托车出行。但人们在享受其便捷性的同时容易忽略其危险性。尤其是在发生碰撞时,相比于轿车对人的保护,摩托车上的人容易受到更严重的伤害,因此在骑乘摩托车这类交通工具时,要求佩戴头盔,尽可能保护头部。
3.然而,发明人发现由于佩戴头盔的行为实时得到监测,导致仍然有许多人无法主动正确佩戴头盔骑行上路。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头盔佩戴检测系统和方法及其安全控制系统和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因佩戴头盔的行为实时得到监测,导致仍然有许多人无法主动正确佩戴头盔骑行上路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头盔佩戴检测系统,包括:
6.人体识别装置,其设置在所述头盔上,所述人体识别装置用于检测使用者是否佩戴头盔并生成佩戴信号;
7.压力识别装置,其设置在所述头盔内部,所述压力识别装置用于测量使用者佩戴头盔是否牢固并生成固定信号;
8.控制装置,其分别与所述人体识别装置和所述压力识别装置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所述佩戴信号和所述固定信号生成佩戴成功信号或佩戴失败信号。
9.上述方案中,所述人体识别装置包括:
10.人体传感器,其固定在所述头盔的帽壳上并具有探测头,所述探测头穿过所述帽壳并朝向所述头盔内部;
11.所述探测头用于对所述头盔内部进行检测;
12.当所述探测头检测到所述头盔内部具有使用者的头部时,所述人体传感器根据生成内容为已佩戴的佩戴信号;
13.当所述探测头未监测到所述头盔内部具有使用者的头部时,所述人体传感器根据生成内容为未佩戴的佩戴信号。
14.上述方案中,所述压力识别装置包括:
15.压力传感器,其固定在所述头盔内部,所述压力传感器通过与使用者的头部接触,以测量所述头部与所述头盔内部之间的压力,根据所述压力生成内容为佩戴牢固的固定信号,或生成内容为佩戴松动的固定信号。
16.上述方案中,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17.主控模块,其分别与所述人体识别装置和所述压力识别装置连接,所述主控模块
根据所述佩戴信号和所述固定信号生成所述佩戴成功信号或所述佩戴失败信号,其中:
18.当接收到内容为已佩戴的佩戴信号及内容为佩戴稳固的所述固定信号时,所述主控模块生成佩戴成功信号;
19.当接收到内容为未佩戴的佩戴信号和/或内容为佩戴松动的固定信号时,所述主控模块生成佩戴失败信号。
20.上述方案中,所述头盔佩戴检测系统还包括:
21.声音警示模块,其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并接收所述佩戴成功信号或佩戴失败信号,其中:
22.当接收到所述佩戴成功信号时,所述声音警示模块停止工作;
23.当接收到所述佩戴失败信号时,所述声音警示模块生成声音报警信息。
24.上述方案中,所述头盔佩戴检测系统还包括:
25.灯光指示模块,其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所述灯光指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控制装置接收到的佩戴信号和固定信号,生成相应于所述佩戴信号和所述固定信号的亮光。
2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上述头盔佩戴检测系统的安全控制系统,包括:
27.安全装置,其与所述头盔佩戴检测系统的控制装置连接,并用于接收所述控制装置发送的佩戴成功信号或佩戴失败信号;所述安全装置根据所述佩戴成功信号控制所述机车正常运行,及所述安全装置根据所述佩戴失效信号控制所述机车限速运行。
28.上述方案中,所述安全装置包括:
29.信号分析模块,其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所述信号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佩戴成功信号生成正常运行指令,及根据所述佩戴失败信号生成限速运行指令;
30.信号执行模块,其分别与所述信号分析模块和所述机车的电控系统连接,所述信号执行模块根据所述正常运行指令控制所述电控系统对所述机车正常供电,使所述电控系统控制所述机车正常运行;或
31.根据所述限速运行指令控制所述电控系统对所述机车限制供电,使所述电控系统控制所述机车限速运行。
3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头盔佩戴检测方法,应用于上述头盔佩戴检测系统,包括:
33.通过所述人体识别装置识别使用者是否将头盔戴在头部;
34.若识别到使用者将头盔戴在头部,则生成内容为已佩戴的佩戴信号;
35.若未识别到使用者将头盔佩戴在头部,则生成内容为未佩戴的佩戴信号;
36.通过压力识别装置测量使用者的头部与头盔内部之间的压力并得到压力值,判断所述压力值是否超过预置的压力阈值;
37.若超过所述压力阈值,则生成内容为佩戴牢固的固定信号;
38.若未超过所述压力阈值,则生成内容为佩戴松动的固定信号;
39.通过控制装置根据内容为已佩戴的佩戴信号及内容为佩戴牢固的固定信号生成佩戴成功信号,或根据内容为未佩戴的佩戴信号和/或内容为佩戴松动的固定信号生成佩戴失败信号。
4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头盔佩戴检测系统的安全控制方法,应用
于上述安全控制系统,包括:
41.通过通信装置获取控制装置发送的佩戴成功信号和佩戴失败信号;
42.通过安全装置根据所述佩戴成功信号控制所述机车正常运行,或根据所述佩戴失败信号控制所述机车限速运行。
43.本发明提供一种头盔佩戴检测系统和方法及其安全控制系统和方法,通过人体识别装置识别头盔内是否具有人体的头部,以实现判断使用者是否佩戴头盔的技术效果,通过压力识别装置识别人体的头部是否与头盔的内部之间形成压力,以确保人体已将头盔牢固的佩戴在其头部上的技术效果;
44.通过控制装置分析人体识别装置和压力识别装置发送的佩戴信号和固定信号信号的方式,实现同时对人体是否佩戴头盔,以及佩戴头盔是否牢固的情况进行分析,进而实现确保使用者牢固佩戴头盔的技术效果;
45.因此从人体识别和压力识别两个角度确保使用者牢固佩戴头盔,不仅提高了头盔佩戴检测准确度,还实现了实时监测使用者是否牢固佩戴头盔的技术效果,解决了当下许多人无法主动正确佩戴头盔骑行上路的问题。
附图说明
46.图1为本发明一种头盔佩戴检测系统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框图;
47.图2为本发明一种安全控制系统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框图;
48.图3为本发明一种头盔佩戴检测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图;
49.图4为本发明一种安全控制方法实施例四的流程图。
50.附图标记:
51.1、人体识别装置2、压力识别装置3、控制装置
52.4、声音警示模块5、灯光指示模块6、安全装置7、电控系统
53.11、人体传感器12、探测头21、压力传感器
54.31、主控模块32、放大模块61、信号分析模块62、信号执行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55.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56.现提供以下实施例:
57.实施例一
58.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头盔佩戴检测系统,包括:
59.人体识别装置1,其设置在头盔(图中未示出)上,人体识别装置1用于检测使用者是否佩戴头盔并生成佩戴信号;
60.压力识别装置2,其设置在头盔内部,压力识别装置2用于测量使用者佩戴头盔是否牢固并生成固定信号;
61.控制装置3,其分别与人体识别装置1和压力识别装置2连接,控制装置3用于根据
佩戴信号和固定信号生成佩戴成功信号或佩戴失败信号。
62.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人体识别装置1识别头盔内是否具有人体的头部,以实现判断使用者是否佩戴头盔的技术效果,通过压力识别装置2识别人体的头部是否与头盔的内部之间形成压力,以确保人体已将头盔牢固的佩戴在其头部上的技术效果;
63.通过控制装置3分析人体识别装置1和压力识别装置2发送的佩戴信号和固定信号信号的方式,实现同时对人体是否佩戴头盔,以及佩戴头盔是否牢固的情况进行分析,进而实现确保使用者牢固佩戴头盔的技术效果。
64.综上,通过人体识别和压力识别两个角度确保使用者牢固佩戴头盔,不仅提高了头盔佩戴检测准确度,还实现了实时监测使用者是否牢固佩戴头盔的技术效果,解决了当下许多人无法主动正确佩戴头盔骑行上路的问题。
65.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人体识别装置1包括:
66.人体传感器11,其固定在头盔的帽壳上并具有探测头12,探测头12穿过帽壳并朝向头盔内部;
67.探测头12用于对头盔内部进行检测;
68.当探测头12检测到头盔内部具有使用者的头部时,人体传感器11根据生成内容为已佩戴的佩戴信号;
69.当探测头12未监测到头盔内部具有使用者的头部时,人体传感器11根据生成内容为未佩戴的佩戴信号。
70.具体地,人体传感器11固定在帽壳顶部外侧,帽壳顶部具有通口,探测头12穿过通口进入帽壳的内部,使得探测头12能够检测头盔内部是否具有使用者头部。
71.可选的,人体传感器11包括红外传感器,其中,红外线传感器是利用红外线来进行数据处理的一种传感器,有灵敏度高等优点,红外线传感器可以控制驱动装置的运行。
72.于本实施例中,红外传感器是专门针对人体热感检测的传感器。红外传感器表面具有球状的菲涅尔透镜,菲涅尔透镜(fresnel lens),又名螺纹透镜,多是由聚烯烃材料注压而成的薄片,也有玻璃制作的,镜片表面一面为光面,另一面刻录了由小到大的同心圆,它的纹理是根据光的干涉及扰射以及相对灵敏度和接收角度要求来设计的。菲涅尔透镜能够很好地起到增强聚焦作用,将人体对外辐射的9.5um波长红外线聚焦到模块内部红外感应器上,从而实现人体检测功能。
73.进一步地,人体传感器11是集成有红外传感器的人体感应集成模块,其中,采用hc-sr501人体感应集成模块,该模块集成一定的自动控制功能,灵敏度高,静态功耗低,被广泛应用于楼道、车库等场景自动照明系统。模块化使用可以很大程度降低本系统的复杂程度,前期更有利于整体系统调试。传感器安装于头盔的顶部正中位置,此处安装空间大,感知效果好。
74.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压力识别装置2包括:
75.压力传感器21,其固定在头盔内部,压力传感器21通过与使用者的头部接触,以测量头部与头盔内部之间的压力,根据压力生成内容为佩戴牢固的固定信号,或生成内容为佩戴松动的固定信号。
76.于本实施例中,压力传感器21包括薄膜压电传感器,薄膜压电传感器是利用压电效应制作的传感器,当薄膜发生拉伸或弯曲时,薄膜内部的电极之间会产生电荷和电压变
化,从而实现应力和形变的检测功能[10]。从电子系统角度而言,相当于通过检测传感器电阻值的变化获取压力传感。其中,采用zd10-100柔性薄膜压力传感器21作为压力传感器21,柔性薄膜压力传感器21轻薄耐弯折,能很服帖地布于头盔内部,易于安装,同时,它不会产生电磁干扰辐射人体,对人体产生的静电不敏感,灵敏度高,防水,非常适用于头盔这样的穿戴设备应用场景。
[0077]
优选的,压力传感器21设置在头盔内部的头围带上,使压力传感器21可与位于头盔内部的头部的额头接触。
[0078]
可选的,压力传感器21固定在头盔内部的头箍和/或头托上,使压力传感器21可与位于头盔内部的人体头部的头顶和/或头侧点接触。
[0079]
具体地,两个压力传感器21对称布置在头盔内部两侧,用以分别与头部的额头和后脑接触,使得两个压力传感器21作为头盔佩戴检测系统的两个信号接口,于本实施例中,头盔佩戴检测系统对两个信号接口可模拟抽象等效于电阻的两端,通过检测电阻的变化来判断头盔是否佩戴合适,并将变化的电阻作为压力传感器21的生成的固定信号。
[0080]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控制装置3包括:
[0081]
主控模块31,其分别与人体识别装置1和压力识别装置2连接,主控模块31根据佩戴信号和固定信号生成佩戴成功信号或佩戴失败信号,其中:
[0082]
当接收到内容为已佩戴的佩戴信号及内容为佩戴稳固的固定信号时,主控模块31生成佩戴成功信号;
[0083]
当接收到内容为未佩戴的佩戴信号和/或内容为佩戴松动的固定信号时,主控模块31生成佩戴失败信号。
[0084]
具体地,选用arduino平台的uno r3开发板作为主控模块31,主控模块31包含14个数字接口和6个模拟接口。本系统方案使用了其中的4个普通数字接口,1个pwm数字接口和2个内嵌数模转换模块的模拟接口。
[0085]
进一步地,主控模块31安装在机车(图中未示出)内,以避免过大尺寸的主控模块31安装在头盔上导致头盔使用不便和/或头盔的重量增加,其中,压力识别装置2,通过蓝牙、红外通信、有线通信中的至少一种方式与主控模块31连接。其中,所述机车包括二轮摩托车、三轮摩托车、二轮电动车、三轮电动车。
[0086]
优选的,控制装置3还包括:
[0087]
放大模块32,其分别与主控模块31和压力识别装置2连接,放大模块32用于对压力识别装置2发送的固定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并将放大处理后的固定信号发送至主控模块31。
[0088]
于本实施例中,选用与薄膜压电传感匹配设计的线性放大模块32,放大模块32用于通过电阻电压转换方式实现将压力识别装置2生成的电阻信号(即:固定信号)转为电压信号,及对电压信号进行放大处理,最终得到放大处理后的固定信号。其中,压力识别装置2,通过蓝牙、红外通信、有线通信中的至少一种方式与放大模块32连接。
[0089]
进一步地,放大模块32安装在机车内,以避免过大尺寸的放大模块32安装在头盔上导致头盔使用不便和/或头盔的重量增加。
[0090]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头盔佩戴检测系统还包括:
[0091]
声音警示模块4,其与控制装置3连接,并接收佩戴成功信号或佩戴失败信号,其中:
[0092]
当接收到佩戴成功信号时,声音警示模块4停止工作;
[0093]
当接收到佩戴失败信号时,声音警示模块4生成声音报警信息。
[0094]
具体地,采用蜂鸣器作为声音警示模块4,蜂鸣器示警模块与是led示警阵列的补充。从用户角度而言,在一些高亮环境之下,led示警的作用并不明显。
[0095]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头盔佩戴检测系统还包括:
[0096]
灯光指示模块5,其与控制装置3连接,灯光指示模块5用于根据控制装置3接收到的佩戴信号和固定信号,生成相应于佩戴信号和固定信号的亮光。
[0097]
为了能够达到更好的安全示警作用,在视觉示警的基础之上,又加入了听觉示警,由于在一些嘈杂环境之下,蜂鸣器示警的作用并不明显,因此采用听觉和视觉两种示警方式实现警示的互为补充。
[0098]
具体地,当控制装置3接收到内容为已佩戴的佩戴信号时,灯光指示模块5生成表征使用者已佩戴头盔的第一亮光;
[0099]
当控制装置3接收到内容为佩戴稳固的固定信号时,灯光指示模块5生成表征头盔已被牢固佩戴的第二亮光;
[0100]
当控制装置3接收到内容为未佩戴的佩戴信号时,灯光指示模块5生成表征使用者未佩戴头盔的第三亮光;
[0101]
当控制装置3接收到内容为佩戴松动的固定信号时,灯光指示模块5生成表征头盔佩戴松动的第四亮光。
[0102]
进一步地,灯光指示模块5由4个led灯组成的led示警阵列,其中,led示警阵列分别为黄色led灯,蓝色led灯,红色led灯,绿色led灯。
[0103]
当机车启动之后led示警阵列在开机延迟一段时间之后就进入示警工作状态,此时,红色led灯闪烁,表示系统并未检测到驾驶员佩戴头盔。
[0104]
当驾驶员正确佩戴头盔之后,红色led熄灭,绿色led高亮,表示安全状态。
[0105]
当控制装置3接收到内容为已佩戴的佩戴信号时,灯光指示模块5生成表征使用者已佩戴头盔的第一亮光,第一亮光为黄色led灯高亮;
[0106]
当控制装置3接收到内容为佩戴稳固的固定信号时,灯光指示模块5生成表征头盔已被牢固佩戴的第二亮光,第二亮光为蓝色led灯高亮;
[0107]
当控制装置3同时接收到内容为已佩戴的佩戴信号,以及内容为佩戴稳固的固定信号时,灯光指示模块5生成表征使用者已佩戴并且佩戴牢固的正常亮光,正常亮光为:黄色led灯高、亮蓝色led灯高亮、以及绿色led灯高亮。
[0108]
当控制装置3接收到内容为未佩戴的佩戴信号时,灯光指示模块5生成表征使用者未佩戴头盔的第三亮光,第三亮光为黄色led灯熄灭,且红色led灯闪烁。
[0109]
当控制装置3接收到内容为佩戴松动的固定信号时,灯光指示模块5生成表征头盔佩戴松动的第四亮光,第四亮光为蓝色led灯熄灭,且红色led灯闪烁。
[0110]
因此,通过设置灯光指示模块5,使得使用者能够通过灯光指示模块5发出的亮光,检测其是否佩戴头盔,并且头盔佩戴是否牢固,进一步地提高了头盔佩戴检测的警示作用。
[0111]
实施例二
[0112]
请参阅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头盔佩戴检测系统的安全控制系统,包括:
[0113]
安全装置6,其与头盔佩戴检测系统的控制装置3连接,并用于接收控制装置3发送
的佩戴成功信号或佩戴失败信号;安全装置6根据佩戴成功信号控制机车正常运行,及安全装置6根据佩戴失效信号控制机车限速运行。
[0114]
可选的,安全装置6通过蓝牙、红外通信、有线通信中的至少一种方式与控制装置3连接。
[0115]
于本实施例中,通过安全装置6向机车的电控系统7发出限速信号,使机车根据限速信号降低机车行驶的最高时速,进而保证机车驾驶者的骑行安全。
[0116]
其中,电控系统7是用于控制机车的电机或发动机的启动、运行、进退、速度、停止以及电动车的其它电子器件的核心控制器件,安全装置6与电控系统7的限速端口连接。
[0117]
当安全装置6接收到佩戴成功信号时,则停止向限速端口发送信号,使电控系统7控制机车正常运行;
[0118]
当安全装置6接收到佩戴失败信号时,则向限速端口发送限速信号,使电控系统7根据限速信号限制机车的最高运行速度。
[0119]
可选的,安全装置6安装在机车中。
[0120]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安全装置6包括:
[0121]
信号分析模块61,其与控制装置3连接,信号分析模块61用于根据佩戴成功信号生成正常运行指令,及根据佩戴失败信号生成限速运行指令;
[0122]
具体地,当信号分析模块61接收到佩戴成功信号时,则生成正常运行指令;当信号分析模块61接收到佩戴失败信号时,则生成限速运行指令。
[0123]
信号执行模块62,其分别与信号分析模块61和机车的电控系统7连接,信号执行模块62根据正常运行指令控制电控系统7对机车正常供电,使电控系统7控制机车正常运行;及
[0124]
根据限速运行指令控制电控系统7对机车限制供电,使电控系统7控制机车限速运行。
[0125]
具体地,信号执行模块62接收到正常运行指令时,则停止向限速端口发送信号,使电控系统7控制机车正常运行;
[0126]
当信号执行模块62接收到限速运行指令时,则向限速端口发送限速信号,使电控系统7根据限速信号限制机车的最高运行速度。
[0127]
其中,限速信号是根据电控系统7预置的设计要求而设定的电信号,电信号用于控制电控系统7限制机车最高时速。
[0128]
实施例三
[0129]
请参阅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头盔佩戴检测方法,应用于头盔佩戴检测系统,包括:
[0130]
s101:通过人体识别装置1识别使用者是否将头盔戴在头部;
[0131]
s102:若识别到使用者将头盔戴在头部,则生成内容为已佩戴的佩戴信号;
[0132]
s103:若未识别到使用者将头盔佩戴在头部,则生成内容为未佩戴的佩戴信号。
[0133]
于本实施例中,通过构建佩戴映射表对佩戴信号进行定义,佩戴映射表包括参照映像,及表征头盔已佩戴在头部的第一电压值和头盔未佩戴在头部的第二电压值,其中,参照映像是具有表征红外线的红外区域的图像;
[0134]
使用者的头部所发出的红外线聚焦到人体识别装置1上,使人体识别装置1对红外线进行红外成像并得到红外映像;
[0135]
若红外映像中表征红外线的范围超过参照映像中的红外区域,则生成电压为第一电压值的佩戴信号,以作为内容为已佩戴的佩戴信号;
[0136]
若红外映像中表征红外线的范围低于参照映像中的红外区域,则生成电压为第二电压值的佩戴信号,以作为内容为未佩戴的佩戴信号。
[0137]
s104:通过控制装置3识别接收到的佩戴信号中的内容;
[0138]
s105:若佩戴信号中的内容为已佩戴,则控制灯光指示模块5生成表征使用者已佩戴头盔的第一亮光;
[0139]
s106:若佩戴信号中的内容为未佩戴,则控制灯光指示模块5生成表征头盔已被牢固佩戴的第二亮光。
[0140]
具体地,测量接收到的佩戴信号的电压;若电压为第一电压值,则表明佩戴信号中的内容为已佩戴;若电压为第二电压值,则表明佩戴信号中的内容为未佩戴。
[0141]
s107:通过压力识别装置2测量使用者的头部与头盔内部之间的压力并得到压力值;
[0142]
s108:判断压力值是否超过预置的压力阈值;
[0143]
s109:若超过压力阈值,则生成内容为佩戴牢固的固定信号;
[0144]
s110:若未超过压力阈值,则生成内容为佩戴松动的固定信号。
[0145]
具体地,通过压力识别装置2生成表征使用者头部与压力识别装置2之间压力的电阻信号(即:压力值),其中,电阻信号为压力值。
[0146]
将压力值与压力识别装置2中预置的压力预置(如:预置的电压值)进行比对;判断压力值是否超过预置的压力阈值;若超过压力阈值,则生成电压值为第一压力电压的固定信号,第一压力电压表征内容为佩戴牢固;
[0147]
若未超过压力预置,则生成电压值为第二压力电压的固定信号,第二压力电压表征内容为佩戴松动。
[0148]
s111:通过控制装置3识别接收到的固定信号中的内容;
[0149]
s112:若固定信号中的内容为佩戴牢固,则控制灯光指示模块5生成表征使用者未佩戴头盔的第三亮光;
[0150]
s113:若固定信号中的内容为佩戴松动,则控制灯光指示模块5生成表征头盔佩戴松动的第四亮光。
[0151]
具体地,测量接收到的固定信号的电压;若电压为第一压力电压,则表明佩戴信号中的内容为佩戴牢固;若电压为第二压力电压,则表明佩戴信号中的内容为佩戴松动。
[0152]
s114:通过控制装置3根据内容为已佩戴的佩戴信号及内容为佩戴牢固的固定信号生成佩戴成功信号,或根据内容为未佩戴的佩戴信号和/或内容为佩戴松动的固定信号生成佩戴失败信号。
[0153]
s115:通过控制装置3根据佩戴成功信号,使声音警示模块4停止工作;或
[0154]
通过控制装置3根据佩戴失败信号,使声音警示模块4生成声音报警信息。
[0155]
实施例四
[0156]
请参阅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头盔佩戴检测系统的安全控制方法,应用于安全控制系统,包括:
[0157]
s201:通过通信装置获取控制装置3发送的佩戴成功信号和佩戴失败信号;
[0158]
s202:通过安全装置6根据佩戴成功信号控制机车正常运行,或根据佩戴失败信号控制机车限速运行。
[0159]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安全装置6根据佩戴成功信号控制机车正常运行,或根据佩戴失败信号控制机车限速运行,包括:
[0160]
s21:通过信号分析模块61根据控制装置3发送的佩戴成功信号生成正常运行指令,通过信号执行模块62根据正常运行指令使电控系统7停止限速模块运行,停止限速模块运行将使机车正常运行;
[0161]
s22:通过信号分析模块61根据控制装置3发送的佩戴失败信号生成限速运行指令,通过信号执行模块62根据限速运行指令使电控系统7触发限速模块运行,触发限速模块运行将使机车限速运行。
[0162]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163]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