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涉及拉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水膜的双层布带反链齿拉链。
背景技术:2.拉链的发明已有很久的历史,它改变了传统两片结合件的开合方式,且由于操作便捷,安全性高,故大多的成衣、皮包及相关产品的扣合装置,大部分均被拉链所取代。现有的拉链通常包括有布带、链齿及拉链头所组成,而拉链头上一般都会设置有拉片,使得拉动拉链头的时候较为方便。
3.现有技术中,较为常见的为单排拉链,单排拉链的双边链齿通过拉链头的聚拢作用连接在一起,不易分开;后来拉链应用于拉杆箱领域时,为了解决拉杆箱有限的容置空间问题,市面上开始出现双排拉链的拉杆箱,双排拉链分别分两次缝制在拉杆箱上,一排拉链用于收纳伸缩围挡,一排用于开启拉杆箱,现有技术中,拉杆箱的单排拉链的设计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譬如拉链链齿容易在使用中被磨损爆开,或者拉链缝线位置容易在长期的磨损下断开解除缝合,造成拉链损坏,故需要新的拉链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4.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防水膜的双层布带反链齿拉链,设置双层布带连接取代现有的单层布带的拉链形式,保证连接结构的稳定性,同时在缝线布带的上方布带设置防水膜结构,能够对拉链和缝线位置起到有效的防护效果,安全实用。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防水膜的双层布带反链齿拉链,包括左布带和右布带,所述左布带和所述右布带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设有链齿条,所述链齿条通过拉链头连接;所述左布带包括并排叠合设置的第一左布带和第二左布带,所述右布带包括并排叠合设置的第一右布带和第二右布带,所述第二左布带和所述第二右布带远离所述第一左布带和所述第一右布带的一面分别设置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左布带和所述第二右布带远离所述链齿条的边沿位置。
6.具体的:所述防护层为防护布带,所述防护布带的表面覆盖有防水膜,多个所述防护布带的边沿分别与所述第二左布带和所述第二右布带远离所述链齿条的边沿位置连接。
7.作为优选:所述防水膜为弧形防水膜,当所述弧形防水膜覆盖于所述防护布带的表面时,所述防护布带弯曲形成弧形防护布带。
8.作为优选:所述弧形防护布带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左布带和所述第一右布带缝合位置的正上方,形成缝线防护结构。
9.具体的:所述链齿条通过拉链头连接时,所述第二左布带和所述第二右布带相互靠近的一侧紧密接触,形成对所述链齿条的隐藏防护结构。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防水膜
的双层布带反链齿拉链,包括左布带和右布带,左布带和右布带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设有链齿条,链齿条通过拉链头连接;左布带包括并排叠合设置的第一左布带和第二左布带,右布带包括并排叠合设置的第一右布带和第二右布带,第二左布带和第二右布带远离第一左布带和第一右布带的一面分别设置有防护层,防护层分别设置于第二左布带和第二右布带远离链齿条的边沿位置;设置双层布带连接取代现有的单层布带的拉链形式,保证连接结构的稳定性,同时在缝线布带的上方布带设置防水膜结构,能够对拉链和缝线位置起到有效的防护效果,安全实用。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三维视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13.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4.1、左布带;11、第二左布带;12、第一左布带;2、右布带;21、第二右布带;22、第一右布带;3、链齿条;4、防护布带。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16.在下文描述中,给出了普选实例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深入的理解。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应当理解所述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17.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它们的组合。
18.现有技术中,拉杆箱的单排拉链的设计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譬如拉链链齿容易在使用中被磨损爆开,或者拉链缝线位置容易在长期的磨损下断开解除缝合,造成拉链损坏,故需要新的拉链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19.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具体的提供一种具有防水膜的双层布带反链齿拉链,请参阅图1-图2,包括左布带1和右布带2,左布带1和右布带2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设有链齿条3,链齿条3通过拉链头连接;左布带1包括并排叠合设置的第一左布带12和第二左布带11,右布带2包括并排叠合设置的第一右布带22和第二右布带21,第二左布带11和第二右布带21远离第一左布带12和第一右布带22的一面分别设置有防护层,防护层分别设置于第二左布带11和第二右布带21远离链齿条3的边沿位置;双布带叠合并且在相互靠近的一侧进行缝合,缝合之后在该位置封合链齿条3,形成具有双层布带的拉链结构,并且在两侧布带远离链齿条3的一侧设置防护层,防护层主要用于防止磨损和防水,能够有效的对下方的缝合线位置进行防护。
20.在本实施例中提及:防护层为防护布带4,防护布带4的表面覆盖有防水膜,多个防护布带4的边沿分别与第二左布带11和第二右布带21远离链齿条3的边沿位置连接;防水膜通过粘接或者涂覆的方式设置于防护布带4的表面,再将防护布带4以缝合或者粘接的方式分别设于第二左布带11和第二右布带21上,形成对下层的第一右布带22和第二右布带21的
防护结构。
21.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提及:防水膜为弧形防水膜,当弧形防水膜覆盖于防护布带4的表面时,防护布带4弯曲形成弧形防护布带4;弧形防护布能够起到更好的防水和防护效果,弧形结构能够有效的防止水在其表面停留,避免浸透,同时弧形结构能够减小摩擦的接触面积,形成半包围的保护结构。
22.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提及:弧形防护布带4分别位于第一左布带12和第一右布带22缝合位置的正上方,形成缝线防护结构,位于正上方,能够在遭受磨损或者日常使用时,对缝线位置进行防护。
23.在本实施例中提及:链齿条3通过拉链头连接时,第二左布带11和第二右布带21相互靠近的一侧紧密接触,形成对链齿条3的隐藏防护结构,将外露一面的链齿条3设置为隐藏的结构,这样在日常的使用中,链齿被有效保护起来,能够起到防爆和磨损的作用。
24.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
25.设置双层布带连接取代现有的单层布带的拉链形式,保证连接结构的稳定性,同时在缝线布带的上方布带设置防水膜结构,能够对拉链和缝线位置起到有效的防护效果,安全实用。
26.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1.一种具有防水膜的双层布带反链齿拉链,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布带和右布带,所述左布带和所述右布带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设有链齿条,所述链齿条通过拉链头连接;所述左布带包括并排叠合设置的第一左布带和第二左布带,所述右布带包括并排叠合设置的第一右布带和第二右布带,所述第二左布带和所述第二右布带远离所述第一左布带和所述第一右布带的一面分别设置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左布带和所述第二右布带远离所述链齿条的边沿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水膜的双层布带反链齿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层为防护布带,所述防护布带的表面覆盖有防水膜,多个所述防护布带的边沿分别与所述第二左布带和所述第二右布带远离所述链齿条的边沿位置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防水膜的双层布带反链齿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膜为弧形防水膜,当所述弧形防水膜覆盖于所述防护布带的表面时,所述防护布带弯曲形成弧形防护布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防水膜的双层布带反链齿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防护布带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左布带和所述第一右布带缝合位置的正上方,形成缝线防护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水膜的双层布带反链齿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链齿条通过拉链头连接时,所述第二左布带和所述第二右布带相互靠近的一侧紧密接触,形成对所述链齿条的隐藏防护结构。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防水膜的双层布带反链齿拉链,包括左布带和右布带,左布带和右布带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设有链齿条,链齿条通过拉链头连接;左布带包括并排叠合设置的第一左布带和第二左布带,右布带包括并排叠合设置的第一右布带和第二右布带,第二左布带和第二右布带远离第一左布带和第一右布带的一面分别设置有防护层,防护层分别设置于第二左布带和第二右布带远离链齿条的边沿位置;设置双层布带连接取代现有的单层布带的拉链形式,保证连接结构的稳定性,同时在缝线布带的上方布带设置防水膜结构,能够对拉链和缝线位置起到有效的防护效果,安全实用。安全实用。安全实用。
技术研发人员:陈焕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裕荣鑫五金拉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25
技术公布日:20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