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自行车专用鞋的鞋底芯体,其成型方法及其型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1014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骑自行车专用鞋的鞋底芯体,其成型方法及其型模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骑自行车专用鞋的鞋底芯体及其成形方法。更详而言之,是关于合适于使用在比赛用等之运动用的骑自行车专用鞋的鞋底芯体及其成形方法。
该鞋底芯体是由在鞋底部配置有用以脚踏自行车的踏板或提起踏板而使曲柄旋转的固着楔之硬质的第1芯体;及在此第1芯体的周围之软质的第2芯体所构成。
附有自行车的踏板驱动用的固着楔之骑自行车专用鞋的鞋底芯体,为了使鞋子能够具有刚性,而使支撑掌心部的鞋底(sole)形成较硬的构造。如此的刚性将是用以传递踏起踏板或提起踏板的脚力至踏板的重要物理要件之一。
鞋底是由使用更硬的材质所形成之第1芯体;及接合于此第1芯体的左右周围之第2芯体所构成。
并且,第2芯体的材质是使用比第1芯体的材质要来得软的材料较为理想。其主要理由是为了能够藉由第1芯体来使鞋子具有刚性,及藉由第2芯体来使鞋子能够具有柔软性。如此软硬兼备的性质,不仅可以确实地将脚力传递给踏板,同时还能够提高对于脚踏板进行相对运动时自由性及步行时的步行容易性。
此外,在第2芯体还另外附加有覆盖鞋背部的上位部;及鞋底部;及使上位部连续形成的左右两侧部。并且,左右两侧部可利用鞋扣或鞋带等来予以系紧。另外,为了使脚力可以确实地传递给踏板,而赋予上位部及两侧部刚性,此刻上位部及两侧部是与鞋底一同运动。
此外,鞋带是使用可以粘贴自如的粘着固定物。此类的粘着固定物可以从连续行进时间的开始时到终了时,任意地调整鞋带的系紧力量。
以前,有关一体组合异质材料的第1芯体和第2芯体时,通常是使用粘着剂等之接着方法来进行。但是由于接着作业较为费时费工,所以会导致成本的提高。并且,此类的接着方法,对于第1芯体及第2芯体的结合力而言,极为不安定。
此外,对于一体的结合第2芯体与侧部、上位部的手段而言,习知有使用缝制的方法。但是此类的手工作业也是导致成本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不仅侧部与上部的结合力弱,甚至脚部与鞋子或是踏板之间缺乏一体性。
本发明是根据所述的技术背景而作成,同时还能够达到以下所述的目的。
本发明之目的在于能够提供一种脚部与踏板或是鞋底之间的一体性佳,而且还可以同时降低成本之骑自行车专用鞋的鞋底芯体。
本发明之另一个目的在于能够提供一种刚性与柔软性兼备,且第1芯体与第2芯体之间的结合力大之骑自行车专用鞋的鞋底芯体。
本发明之另一个目的在于能够提供一种可以调和脚部与踏板之间的一体性及弹性之骑自行车专用鞋的鞋底芯体。
本发明之另一个目的在于能够提供一种可以适应于任何脚部与踏板运动方向之骑自行车专用鞋板的鞋板底芯体。
本发明之其它一个目的在于能够提供一种可以降低成本,且能达成所述目的之制造骑自行车专用鞋的鞋底芯体之成形方法。
本发明之另外一个目的在于能够提供一种可以满足所述的成形方法,同时还能够降低成本之制造骑自行车专用鞋的鞋底芯体之成形用的型模装置。
此外,藉由后述的实施形态,将可更明确地了解本发明之具体的目的。
本发明1的一种骑自行车专用鞋的鞋底芯体,是属于具备有固定固着楔的固定部之骑自行车专用鞋的鞋底芯体,其中该鞋底芯体是由形成中央部,并且前后方向的中央断面线形成弯曲的第1芯体;及一体接合于所述第1芯体的左右两侧面的第2芯体所构成;所述第1芯体的硬度要比所述第2芯体来得硬;所述固定部是设置于所述第1芯体;所述第2芯体在其侧方具有一向上弯曲一体成形之立起的第2芯体侧部。
本发明2是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自行车专用鞋的鞋底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芯体侧部是与第2芯体形成同一射出成形体。
本发明3是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骑自行车专用鞋的鞋底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芯体侧部是形成于所述第1芯体的左右两侧。
本发明4是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骑自行车专利鞋的鞋底芯体,其特征在于形成第1芯体的左右两侧部之第1芯体两侧部要比形成第1芯体的中央部之第1芯体中央部要来得薄。
本发明5是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骑自行车专利用鞋的鞋底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芯体具备有位于所述第1芯体还要下方之第2芯体下方被覆部。
本发明6是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骑自行车专用鞋的鞋底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芯体具备有覆盖所述第1芯体的上面之第2芯体被覆部。
本发明7是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骑自行车专用鞋的鞋底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芯体具备有位于所述第1芯体还来得下方之第2芯体下方部;及覆盖所述第1芯体的上面之第2芯体被覆部。
本发明8是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骑自行车专用鞋的鞋底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芯体两侧部的外侧部要比另一方的内侧部还来得高。
本发明9是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骑自行车专用鞋的鞋底芯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芯体设置有强化构造孔,并且所述的强化构造孔是在所述第2芯体的材料成形时一同形成。
本发明10是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骑自行车专用鞋的鞋底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芯体是使用工程塑料予以形成,而所述第2芯体是使用树脂弹性体予以形成。
本发明11是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骑自行车专用鞋的鞋底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塑料为一含有纤维之尼龙,而所述树脂弹性体为尼龙弹性体,或是聚氨酯。
本发明12是一种骑自行车专用鞋的鞋底芯体之成形方法,该鞋底芯体由具备有用以固定固着楔的固定部之第1芯体;及一体接合于所述第1芯体的左右两侧,而且还具有向上弯曲的第2芯体弯曲侧部之第2芯体所构成者;并且,所述第1芯体所使用的材料要比所述第2芯体所使用的材料来得硬;本发明的鞋底鞋芯部之成形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将所述第1芯体插入射出成形模之工序;及藉由所述第1芯体及所述射出成形模来形成模穴之工序;及将第2芯体的材料注入所述模穴之工序。
本发明13是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骑自行车专用鞋的鞋底芯体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芯体是利用所述工序中的型模来予以成形。
本发明14是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骑自行车专用鞋的鞋底芯体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射出压力将所述第2芯体的材料注入到形成在所述第1芯体的强化构造孔中。
本发明15是一种用以实施权利要求12所述成形方法的骑自行车专用鞋的鞋底芯体的成形用型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形成所述第1芯体的下面之第1型模要件;形成所述第2芯体的弯曲侧部的内侧弯曲面之第2型模要件;以及形成所述第2芯体的弯曲侧部的外侧弯曲面之第3型模要件。
本发明之鞋底芯体是利用射出成形方法来使第1芯体与第2芯体形成一体化。而且,两芯体是在完全不靠粘着剂之下来使全面均一地形成一体化。如此所获得的一体性,可以使在弯曲面上相对接合的两个面取得良好的柔软性。
此外,覆盖在第1芯体上面的第2芯体,将可以减缓脚部与踏板或固着楔之间的强大中击力。虽然位于比第1芯体还要下方的第2芯体不能够减弱脚部与固着楔之间的传递力量,但是却可以在步行时使脚部与地面之间所产生的冲击力缓和衰减。
另外,与第2芯体形成一体的立起侧部较为柔软,因此在与其它的构件进行缝制的接合作用时较为容易。并且,位于更高处之立起外侧的一方之侧部,在经由弯曲之后较容易构成上位部。而且,内侧之其它的侧部,将可在具有弹性的状态下来支撑脚的侧部。
此外,立起部与第2芯体形成一体,而第2芯体又与第1芯体结合成一体,因此藉由立起部来予以支撑的脚部,可以经由第2芯体来坚固地与踏板形成一体。
再者,第1芯体与第2芯体可以在低成本下利用内部射出成形方法来予以制造。此刻,侧部也同时予以成形。并且,可在适当的压力之下将第2芯体的溶融材料注入到被设置于第1芯体的强化构造孔内,而使得第1芯体与第2芯体能够一起被接合。
又,可以藉由3个型模要件来形成具备有一弯曲部的侧部。并且,因为第2芯体本身具备有柔软性,所以能够从型模要件中拔取出具备有一侧部的第2芯体。而且还可以使用添加玻璃纤维的硬质树脂,利用异材质内部成形方法来形成第1芯体。
其中,硬质的第1芯体的材料是属于一种添加玻璃30~50%的尼龙,且弯曲弹性率为70000~140000kg/平方cm。但是由于价格较高,所以也可以使用碳纤维。现在申请人的公司所制造的鞋子之第1芯体的弯曲弹性率约为25000~50000kg/平方cm。此外,软质的第2芯体的材料是以使用聚氨酯·弹性体,尼龙·弹性体等之材料最为适切。此材料的弯曲弹性率约为1000~3000kg/平方cm。
本发明的骑自行车专用鞋,并非只被限定于使用在竞赛等之运动用的自行车上,其它各种用途的自行车也可以使用。
附面简单说明如下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骑自行车专用鞋的鞋底芯体的实施形态的侧面断面图。
图2是表示第1芯体的正面图。
图3是表示图2的正面断面图。
图4是表示图1的平面图。
图5是表示图6的V-V线正面断面图。
图6是表示鞋底芯体的底面图。
图7是表示图6的正面图。
图8是表示藉由缝制来安装上唇构件后的状态的背面图。
图9是表示完成品的背面图。
图10是表示正面图。
图11是表示型模装置的断面图。
其次,将说明有关本发明之实施形态。图1是表示本发明之骑自行车专用鞋的鞋底芯体的实施形态的断面图(此图为左脚用的鞋子)。骑自行车专用鞋的鞋底芯体1是由形成鞋底芯体1的中央部之第1芯体2;及至少接合于第1芯体2的两侧面之第2芯体3所构成。并且,第2芯体3为射出成形体。
此外,第1芯体2还具备有固定固着楔之固定部,其中固着楔及其固定部并未显示于图中。并且,固着楔的固定部为形成于第1芯体2的内侧之凹部。如图2,图3所示,第1芯体2的上下面是由弯曲面4,5所构成。并且在弯曲的中央断面上的线上具有一弯曲点6。而且脚掌心的上面是形成向下方的凹状。
图4是表示用以安装固着楔的固着楔安装孔7。如图1,2所示,0第2芯体2具备有形成中央部的第1芯体中央部8a;及左右的第1芯体两侧部8b。其中第1芯体两侧部8b是一体成形于第1芯体中央部8a。并且,左右的第1芯体两侧部8b是连续地形成于后部。
在后部连续形成的第1芯体两侧部8b是大约环绕芯体一周。而且,第1芯体中央部8a所形成的厚度较厚。第1芯体两侧部8b所形成的厚度较薄。又,第1芯体中央部8a的上面与第1芯体两侧部8b的上面是形成一连续面的弯曲面。
另外,在第1芯体两侧部8b上开凿有复数个并列的结合力强化穴9。图3是表示图4的III-III线断面图。如图3所示,结合力强化穴9是开口于上下面,且形成贯通状态。并且,在第2芯体3的射出成形时,将第2芯体3的材料注入到结合力强化孔9内。
如图1所示,除了第2芯体2的下面之中央带,第2芯体3是以能够覆盖第1芯体2的方式来接合于第2芯体2。第2芯体3是由接合于第2芯体2的上面,然后再予以覆盖在上面之第2芯体被覆部11;及接合于第2芯体2的左右两侧面之左右两侧的第2芯体侧部12所形成。
又,第2芯体侧部12是一体地接合于第1芯体中央部8a的侧面,及第1芯体两侧部8b的侧面,及第1芯体中央部8a的下面。并且,第2芯体侧部12还具备有从下方来覆盖第1芯体1的下面一部分之第2芯体下方被覆部分13。而且,第2芯体侧部12还一体包含延伸于侧方之后,一边朝上方弯曲,一边向上立起之左右的立起部14。其中,外侧的第2芯体侧部12还具有突出至比第2芯体2的下面还低的位置之下方突出部15。
在图1中,左侧为左脚用鞋子的内侧。图中之立直部14是由外侧立起部或是外侧第2芯体弯曲侧部14a;及内侧立起部或是内侧第2芯体弯曲侧部14b所构成。其中,外侧第2芯体弯曲部14a所立起的位置要比内侧第2芯体弯曲部14b的位置还要高。并且,为了强化外侧第2芯体弯曲部14a的构造,而将此外侧第2芯体弯曲部14a形成一强化用突起构造成体16。
此外,为了提高立起部14的弯曲性,面在第2芯体侧部12与立起部14之间的境界部设置有一凹部17。并且,第2芯体2是使用较硬质的材料,而第2芯体3是使用较软质的材料来予以成形。制作第2芯体2的硬质材料是属于一种含有玻璃纤维的尼龙树脂,而制作第2芯体3的软质材料是属于一种尼龙弹性体。
其中,硬质的第1芯体的材料是属于一种添加玻璃30~50%的尼龙,且弯曲弹性率为70000~140000kg/平方cm。但是由于价格较高,所以也可以使用碳纤维。现在申请人的公司所所制造的鞋子之第1芯体的弯曲弹性率约为25000~50000kg/平方cm。此外,软质的第2芯体的材料是以使用聚氨酯弹性体、尼龙弹性体等之材料最为适切。此材料的弯曲弹性率约为1000~3000kg/平方cm。
图5系表示第2芯体3在射出成形后与第2芯体2形成一体化后所构成的鞋底芯体1。图5是表示图6的V-V线的背面断面图。图6是表示鞋底芯体的底面图。
如图5所示,第2芯体3是由延长至后方,且在后端部具有鞋跟部21之后方延长部22;及延长至前方,且在前端部具有鞋尖部23之前方延长部24所形成。并且将鞋跟部21及鞋尖部23制作成向外方凸出弯曲。
此外,在外侧第2芯体弯曲部14a凿开有一弯曲自如的装饰孔25。并且,在第2芯体3设置有一对应于第2芯体2的固着楔安装用孔26。如图6所示,为了固定插入前方延长部24的鞋底钉爪,而在前方延长部24开凿有一插入孔27。
图7系表示图6的正面图。其中,为了将鞋带的端部固着于强化用突起构造体16后方的延长部22,而开凿有一鞋带固着孔28。如图6所示,为了强化第2芯体侧部12的构造,而形成有一强化用带状成形部29,该强化用带状成形部29是一体地连接于第2芯体3的两侧之第2芯体侧部12。
图8是表示利用缝制的方法将上位构件安装于图5-图7所示的鞋底芯体1上之示意图。其中,利用缝制的方法将第1上位构件31固着于内侧第2芯体弯曲部14b的上方缘部。另外,利用缝制的方法将第2上位构件32固着于第1上位构件31的上方缘部。并且,为了给予第1上位构件31具有弯曲性,而开凿有一孔穴33。
图9,10是表示使用鞋底芯体1制成之骑自行车专用鞋的完成状态图。其中,第1上位构件31及第2上位构件32是从外侧第2芯体弯曲部14a的上方来予以覆盖。并且,外侧第2芯体弯曲部14a是利用在第1上位构件31,及第2上位构件32的下方之复数个部分的重叠鞋带34来予以系紧。
此外,形成上下重叠之鞋带的重叠部上配置有一粘着固定物。其它的装饰构件,例如鞋尖部补强构件34等是利用接着、缝制等的方法来予以固定。另外,比较柔软的外侧第2芯体弯曲部14a的弯曲性是藉由装饰孔25来促进其弯曲性。又,第1上位构件31是藉由孔穴33来提高其弯曲性。
其次,鞋底芯体1主要是藉由第2芯体2来赋予刚性。此刚性是弹性的容许脚与踏板之间的相对的倾斜运动。并且,第2芯体被覆部11可以缓和衰减脚底与第2芯体2之间所产生的冲击。而且,贯通结合力强化孔9的第2芯体3的部分还能够强化第2芯体2与第2芯体3的结合力。另外,当外侧第2芯体弯曲部14a及内侧第2芯体弯曲14b结合于第2芯体时,可以一方面维持一定的刚性,一方面具有一定的变形性来密着于脚部。并且,凹部17可以促进其变形性。
图11是表示为了形成本发明之骑自行车专用鞋的鞋底芯体时所使用的成形方法及其型模装置。亦即,该成形方法及其型模装置所制造出之骑自行车专用鞋的鞋底芯体1是由具备有固定固着楔的固定部之第1芯体2;及一体的接合于第1芯体2的左右两侧,且具有一向上弯曲的第2芯体弯曲侧部之第2芯体3所构成者;并且,第1芯体2所使用的材质要比第2芯体3的材质来得硬。此外,型模装置是由固定侧型模要件41;及2个可动侧型模要件42,43所构成者。并且,可动侧型模要件42,43可以前进后退于图中箭头a所示的方向。
在前工序中所生产的第2芯体2′上形成有复数个定位用的突起44。此刻,第1芯体2′已经被插入到射出成形型模装置内。然后此突起44在完成下述的工序之后予以去除。并且,插入突起44的定位用孔是形成于突起44的位置。而且,根据固定侧型模要件41,可动侧型模要件42,43,及第2芯体2'来形成模穴46。
可动侧型模要件42或/及可动侧型模要件43是形成第2芯体3的下面。并且,可动侧型模要件42,43还可以形成第2芯体的左右之弯曲侧部的内侧变曲面。而且,第2芯体2′是形成与第2芯体3接合的接合面。另外,图1所示之其它的接合面是利用第2芯体2′来形成。
此外,在固定侧型模要件41上形成有一浇口47。从闭合的型模装置的浇口47,射出注入用以形成第2芯体3的溶融树脂材料。并且,除了第2芯体2′的下面不施加压力之外,其它的部分全面施以压力来注入溶融树脂材料。甚至连开凿于第2芯体2′的结合力强化孔9也施以压力来注入溶融树脂材料。
冷却后的可动侧型模要件42,43可以从图中所示的箭头a的方向上予以脱离。此刻将可藉由第2芯体3的柔软性来脱离可动侧型模要件42,43。并且,鞋底芯体1将可从固定侧型模要件41拔出或推挤出来(推出棒于图中未示)。而且,利用溶融热将可确实地进行第2芯体2与第2芯体3的接合。又,藉由结合力强化穴9的存在,更能加强第2芯体2与第2芯体3的接合,另外,型模装置并非只限定于使用3个型模,也可以使用4个以上的型模。最后,突起44将会被除去。
权利要求
1.一种骑自行车专用鞋的鞋底芯体,是属于具备有固定固着楔的固定部之骑自行车专用鞋的鞋底芯体,其特征在于该鞋底芯体是由形成中央部,并且前后方向的中央断面线形成弯曲的第1芯体;及一体接合于所述第1芯体的左右两侧面的第2芯体所构成;所述第1芯体的硬度要比所述第2芯体来得硬;所述固定部是设置于所述第1芯体;所述第2芯体在其侧方具有一向上弯曲一体成形之立起的第2芯体侧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自行车专用鞋的鞋底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芯体侧部是与第2芯体形成同一射出成形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骑自行车专用鞋的鞋底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芯体侧部是形成于所述第1芯体的左右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骑自行车专利鞋的鞋底芯体,其特征在于形成第1芯体的左右两侧部之第1芯体两侧部要比形成第1芯体的中央部之第1芯体中央部要来得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骑自行车专利用鞋的鞋底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芯体具备有位于所述第1芯体还要下方之第2芯体下方被覆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骑自行车专用鞋的鞋底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芯体具备有覆盖所述第1芯体的上面之第2芯体被覆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骑自行车专用鞋的鞋底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芯体具备有位于所述第1芯体还来得下方之第2芯体下方部;及覆盖所述第1芯体的上面之第2芯体被覆部。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骑自行车专用鞋的鞋底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芯体两侧部的外侧部要比另一方的内侧部还来得高。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骑自行车专用鞋的鞋底芯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芯体设置有强化构造孔,并且所述的强化构造孔是在所述第2芯体的材料成形时一同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骑自行车专用鞋的鞋底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芯体是使用工程塑料予以形成,而所述第2芯体是使用树脂弹性体予以形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骑自行车专用鞋的鞋底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塑料为一含有纤维之尼龙,而所述树脂弹性体为尼龙弹性体,或是聚氨酯。
12.一种骑自行车专用鞋的鞋底芯体之成形方法,该鞋底芯体由具备有用以固定固着楔的固定部之第1芯体;及一体接合于所述第1芯体的左右两侧,而且还具有向上弯曲的第2芯体弯曲侧部之第2芯体所构成者;并且,所述第1芯体所使用的材料要比所述第2芯体所使用的材料来得硬;本发明的鞋底芯体之成形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将所述第1芯体插入射出成形模之工序;及藉由所述第1芯体及所述射出成形模来形成模穴之工序;及将第2芯体的材料注入所述模穴之工序。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骑自行车专用鞋的鞋底芯体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芯体是利用所述工序中的型模来予以成形。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骑自行车专用鞋的鞋底芯体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射出压力将所述第2芯体的材料注入到形成在所述第1芯体的强化构造孔中。
15.一种用以实施权利要求12所述成形方法的骑自行车专用鞋的鞋底芯体的成形用型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形成所述第1芯体的下面之第1型模要件;形成所述第2芯体的弯曲侧部的内侧弯曲面之第2型模要件;以及形成所述第2芯体的弯曲侧部的外侧弯曲面之第3型模要件。
全文摘要
骑自行车专用鞋的鞋底芯体、其成型方法及其型模装置,具有固定楔的鞋底芯体是由形成中央部并且前后方向的中央断面线形成弯曲、由玻璃纤维强化的尼龙所形成之第1芯体及一体接合于第1芯体的左右两侧面、由尼龙弹性体或聚氨酯所形成之第2芯体而构成者。在第2芯体的侧方形成有具有一立起的第2芯体弯曲部的第2芯体侧部,其与第2芯体形成同一射出成型体。第2芯体侧部形成于第1芯体的左右两侧,能够调和中央部位的刚性与周围部位的弹性。
文档编号A43B5/14GK1163082SQ9710307
公开日1997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1997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1996年3月15日
发明者中岛雄二 申请人:株式会社岛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