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鞋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47443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运动鞋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有关一种运动鞋的结构,尤指一种可减缓该足部于该运动鞋内前冲,进而可提升该足部于该运动鞋的安全性与舒适性的运动鞋的结构。
【背景技术】
[0002]按、由于科技的进步,带来了人们生活上的便利性,以足部的保护而言,人们会因为活动场合的不同而会穿着不同的鞋子,藉此一方面以应付场合的需求,另一方面以让足部能获得安全上的维护及舒适感,其中如人们于运动类的场合时,一般会穿着运动鞋。
[0003]如图1所示,习用的运动鞋I,至少其具有鞋底部11及鞋面部12,该鞋面部12以黏贴或缝合方式来连结于该鞋底部11上,该鞋底部11上方另设置有较软性的鞋床13。
[0004]该鞋底部11 一般以射出方式一体成形制造,该鞋底部11的上方为成一平面状的容置区111,该鞋床13则直接设于该鞋底部11上方平面状的容置区111上,该鞋床13的上方同样的也为一平面状。
[0005]如图2所示,该运动鞋I使用时,由鞋面部12的穿入口 121来将足部2穿入该运动鞋I内,该足部2以足跟21与足掌22来与该鞋床13形成接触,更明确的说,即使用者的全身重量以足部2的足跟21与足掌22,经该鞋床13来压抵于该鞋底部11上,亦即该足部2的足弓23处完全没有任何的支撑。
[0006]由于该鞋底部11与该鞋床13的上方皆为平面状,因此当使用者于运动状态下,该足部2的足跟21与前足掌22会于该运动鞋I内以无阻挡的状态朝前方滑移,此种状况即容易造成足部2的运动伤害;另由于习用的运动鞋I无法于足部2的足弓23形成支撑,因此会造成足部2的足弓23于运动时产生过大的扭曲变形量,进而会使该足部2的极度的不舒适,严重者更会造成该足弓23的伤害。
[0007]因此如何能改善习用运动鞋I构造所产生的缺失,已为运动鞋制造业者亟待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0008]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动鞋的结构,藉此能克服习用运动鞋无法使使用者的足部于运动鞋产生止冲,以及无法提供足部的足弓获得支承,容易肇生足部不适及易受伤的缺失。
[0009]本发明为达上述目的,所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在于:提供一种运动鞋的结构,该运动鞋至少包括有一鞋面及一鞋底;该鞋面连结于该鞋底上,该鞋面至少具有一穿入口 ;该鞋底具有一底面部、一支撑部及一容置部,该支撑部位于该容置部与底面部之间,且该支撑部由该鞋底的鞋足跟朝该鞋底的鞋足掌延设,该容置部上设置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及第三凹槽,并于该第一凹槽上安装有与该第一凹槽槽型相匹配的第一软垫,该第二凹槽上安装有与该第二凹槽槽型相匹配的第二软垫,该第三凹槽上安装有与该第三凹槽槽型相匹配的第三软垫,藉此可于该鞋底上形成复数处的止冲点。
[0010]本发明藉由上述技术手段所能达成的功效在于:藉由该鞋底的容置部上设置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及第三凹槽,并于该第一凹槽上安装有与该第一凹槽槽型相匹配的软性第一软垫,该第二凹槽上安装有与该第二凹槽槽型相匹配的软性第二软垫;该第三凹槽上安装有与该第三凹槽槽型相匹配的软性第三软垫,藉此可于该鞋底上形成复数处的止冲点,来减缓该足部于该运动鞋内前冲,进而可提升该足部于该运动鞋的安全性与舒适性。
[0011]本发明藉由上述技术手段所能达成另一功效在于:藉由于该鞋底的容置部与底面部之间设置有支撑部,且该支撑部由该鞋底的鞋足跟朝该鞋底的鞋足掌延设,藉此可避免该运动鞋的鞋底于该鞋足跟与该鞋足掌之间产生过度的扭曲,同时可藉由该支撑部的支撑来使该足部的足弓获得支承效果,藉此更能提升该足部于运动鞋内整体的舒适感与避免伤害的安全性,进而能提升运动鞋整体的使用功效。
[0012]本发明藉由上述技术手段所能达成的再一功效在于,藉由该支撑部前端成二侧凸出中间为凹弧状,藉此该支撑部的前端形成有第一凸撑部及第二凸撑部,该支撑部的前端由中央朝该第一凸撑部及该第二凸撑部成渐厚状,该第一凸撑部及第二凸撑部与该支撑件的前端部可形成三角力学的支撑,藉此可供该足部的内纵弓、外纵弓及前横足弓部分获得支撑,进而可令足部于运动鞋站立及行进时的稳定性,更能使足部于运动鞋内整体的舒适感与避免伤害的安全性,进而能提升运动鞋整体的使用功效。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习用运动鞋的示意图。
[0014]图2为习用运动鞋使用状态示意图。
[0015]图3为本发明运动鞋示意图。
[0016]图4为本发明运动鞋的鞋底部分剖视示意图。
[0017]图5为本发明鞋底的支撑部的立体图。
[0018]图6为本发明鞋底与软垫的组立图。
[0019]图号说明:
I运动鞋
11鞋底部 111容置区 12鞋面部 121穿入口 13鞋床 2足部 21足跟 22足掌 23足弓 3运动鞋 4鞋面 41穿入口 5鞋底 51底面部 52支撑部 521支撑件 5211前端部 522镂空部 523第一凸撑部 524第二凸撑部 53容置部 531凸缘 532第一凹槽 533第二凹槽 534第三凹槽 535插设孔
54第一软垫 55第二软垫 56第三软垫 5a鞋足跟 5b鞋足掌 5c鞋足指 6鞋床 61插设柱 7足部 71足跟 72足掌 73足指 74足弓 A第一止冲点 Al第二止冲点 A2第三止冲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20]首先,请参阅图3所示,本发明的运动鞋的结构,该运动鞋3至少包括有一鞋面4及一鞋底5。
[0021]如图3所示,该鞋面4以黏贴或车缝等方式来连结于该鞋底5上,该鞋面4至少具有一穿入口 41。
[0022]如图3、图4、图5所示,该鞋底5具有一底面部51、一支撑部52及一容置部53 ;如图5所示,其中该支撑部52内具有一由金属材料或复合材料所制成的支撑件521,该支撑件521以包覆射出形成方式设于该支撑部52内,藉此来令该支撑部52具备一定的刚韧性强度,另该支撑部52具有减重的镂空部522 ;该支撑部52前端成二侧凸出中间为凹弧状,藉此该支撑部52的前端形成有第一凸撑部523及第二凸撑部524,该支撑部52的前端由中央朝该第一凸撑部523及该第二凸撑部524成渐厚状,该第一凸撑部523及第二凸撑部524与该支撑件521的前端部5211可形成三角力学的支撑。
[0023]再请参阅图3、图4所示,该鞋底5以包覆支撑部52射出来成形,藉此该鞋底5由上而下依序为容置部53、支撑部52及底面部51,进一步言,即该支撑部52位于该容置部53与底面部51之间,且该支撑部52由该鞋底5的鞋足跟5a朝该鞋底5的鞋足掌5b延设。
[0024]次请参阅图6所示,该鞋底5成形后该容置部53的上端周缘设有环状的凸缘531,且该容置部53上端于该鞋底5的鞋足跟5a处设置有第一凹槽532,该第一凹槽532与该鞋底5成轴向设置方式形成于该鞋底5的鞋足跟5a上,该第一凹槽532为中央处较凹周缘较浅的凹陷槽;该容置部53上端于该鞋底5的鞋足掌5b处设置有第二凹槽533,该第二凹槽533与该鞋底5成径向设置方式形成于该容置部53的鞋足掌5b上,该第二凹槽533为中央处较凹周缘较浅的凹陷槽;该容置部53上端于该鞋底5的鞋足指5c处设置有第三凹槽534,该第三凹槽534与该鞋底5成径向设置方式形成于该容置部53的鞋足指5c上,该第三凹槽534为中央处较凹周缘较浅的凹陷槽;该容置部53上另设有复数个插设孔535,该插设孔535散设于该第一凹槽532、第二凹槽533及第三凹槽534的周缘。
[0025]再请参阅图6所示,该第一凹槽532上安装有与该第一凹槽532槽型相匹配的软性第一软垫54 ;该第二凹槽533上安装有与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