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假发基底上编结毛发的方法、毛发的结扣构造、假发、以及植毛工具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293764阅读:来源:国知局
钩针部12,通过将毛发从开口放入并穿过钩针部12内,可以钩住毛发。在基部13,其一端一体形成有细于基部13的钩针部12。基部13的一端逐渐变细,另一端设有把持部11。对于基部13的形状不作特别限定,断面既可以为圆形的棒状,也可以为四边形的棒状。另外,基部13的粗度W2优选为200?1000 μ m。这是因为,基部13的粗度W2如果细于200 μ m,植毛针9容易发生变形,如果粗于1000 μ m,植毛针9难以穿过由假发基底的网眼或者毛发18所形成的套,使得操作性下降。在基部13的一端侧,形成有未图示的沟槽和贯穿孔。在沟槽中插入可动部10的一端。在可动部10的一端形成有未图示的贯穿孔。可动部10配置于基部13的一端侧,并使可动部10的贯穿孔和基部13的贯穿孔相重合。旋转轴14贯穿可动部10的贯通孔和基部13的贯通孔。由此,可动部10可以以旋转轴14为中心旋转,如图2A所示,通过向钩针部12的方向旋转接触到植毛针9的前端,可以关闭钩针部12的开口。另外,可动部10通过向把持部11的方向旋转离开植毛针9的前端,如图2B所示,可以打开钩针部12的开口。钩针部12与可动部10所包围的区域的宽度W1优选为100?1000 μ m。这是因为,该区域的宽度W1小于100 μ m时,毛发18难以被钩针部12钩住,如果大于1000 μ m时,则植毛针9难以穿过由假发基底的网眼或者毛发18所形成的套,使得操作性下降。另外,可动部10的长度优选为1000?3000 μπι。可动部10的长度如果短于1000 μ m,钩针部12的闭口会不安定,但如果大于3000 μ m,植毛针9则难以穿过由假发基底的网眼或者毛发18所形成的套,使得操作性下降。
[0037](4)在假发基底上编结毛发的方法
[0038]对本发明的在假发基底上编结毛发的方法进行说明。使用上述说明过的植毛工具8,在形成假发基底网眼的线状部2上形成毛发的结扣构造I而对毛发进行编结。
[0039]图3表示在假发基底上编结毛发的方法的工序,其中与图1和图2相对应之处使用相同的符号表不。
[0040]将毛发18在其中央部折成2折以形成弯曲部19。在编结毛发18的假发基底的线状部2的里侧,将植毛工具8从线状部2的下侧插入,使植毛工具8的钩针部12钩住弯曲部 19 (图 3A)。
[0041]在使钩针部12钩住弯曲部19的状态下,将植毛工具8引出到线状部2的前侧,使得毛发18穿过线状部2的下侧。此时,可动部10接触到线状部2,以旋转轴14为中心向钩针部12的方向旋转,并与植毛针9的前端部接触。由此,可动部10将钩针部12的开口关闭(图3B)。
[0042]将植毛工具8向线状部2的上方移动,形成以弯曲部19为顶点的第I套20,与此同时,将第I套20隔着线状部2与包括毛发18的末端的毛片(第2套形成用毛片)21呈对向地配置(图3C)。
[0043]此后,将植毛工具8插入第I套20内,此时,穿在钩针部12内的第I套20从内侧上推可动部10。由此可动部10以旋转轴14为中心向着把持部11的方向旋转。钩针12的开口部被打开,第I套20脱离植毛工具8。此后,在插入的植毛工具8的钩针部12,从右侧向着毛片21方向将2根毛片21钩住,使2根毛片21成束(图3D、图3E)。
[0044]在钩住2根毛片21的状态下,将植毛工具8拉向第I套20的前侧(图3F)。此时,可动部10接触到第I套20,以旋转轴14为中心向钩针部12的方向旋转。由此,可动部10将钩针部12的开口关闭。通过进一步将植毛工具8拉向第I套20的前侧,形成第2套22,与此同时,将第2套22隔着第I套20与包含毛发18末端的毛片23呈对向地配置(图3G) ο
[0045]接下来,将植毛工具8从第2套22的里侧插入第2套内。此时,穿在钩针部12内的第2套22从内侧上推可动部10,使可动部10以旋转轴14为中心向把持部11的方向旋转。由此,可动部10将钩针部12的开口打开,第2套22脱离植毛工具8。其后,将伸入到第2套22的钩针部12钩住2根毛片23 (图3H)。此后,将植毛工具8从第2套22的里侧抽出,直至毛片23的末端穿出第2套22。此时,可动部10与第2套22相接触,并以旋转轴14为中心向钩针部12的方向旋转,由此,可动部10将钩针部12的开口关闭(图31)。
[0046]最后,通过将毛片23的末端向垂直于线状部2的方向拉引,以系紧结扣,将毛发18编结于线状部2。由此使毛发18编结于假发基底上。
[0047](5)作用与效果
[0048]由于本实施方式的在假发基底上编结毛发的方法具有以下工序:用在弯曲部19处被折成2折的毛发18,夹着假发基底的线状部2,形成以弯曲部19作为顶点的第I套20,与此同时,将第I套20与包含折成2折的毛发18的另一端毛片21呈对向地配置的工序;将毛片21从第I套20的里侧(面向线状部2的一侧)拉向前侧并形成第2套22,与此同时,将第2套22与2根毛片23呈对向地配置的工序;以及将与第2套22呈对向的2根毛片23从第2套22前侧向里侧(面向I套20的一侧)插入第2套22的工序。所以,可以通过在垂直于假发基底的方向拉引毛发以系紧结扣,由此防止结扣断裂。另外,本发明的在假发基底上编结毛发的方法,由于结扣不易开解,可以不必再做其他结扣,所以减少了毛发的编结工序。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在假发基底上编结毛发的方法可以容易地将毛发编结在假发基底上。
[0049]由于本实施方式的毛发的结扣构造I为:用在弯曲部19处折成2折的毛发18夹着假发基底的线状部2,形成以弯曲部19作为顶点的第I套20,与此同时,将第I套20与包含折成2折的毛发18的另一端的毛片21呈对向地配置,将毛片21从第I套20的里侧(面向线状部2的一侧)拉向前侧并形成第2套22,与此同时,将第2套22与2根毛片23呈对向地配置,将与第2套22呈对向的2根毛片23从第2套22的前侧向里侧(面向第I套22的一侧)插入第2套22。所以能够容易地形成。另外,在毛发的结扣构造I中,由于通过在垂直于假发基底的方向拉引毛发以系紧结扣,所以能够抑制结扣开解。另外,毛发的结扣构造I结扣不易开解,因此可以不必再做其他结扣,减小了结扣的体积。
[0050]由于本实施方式的假发包含有毛发的结扣构造1,所以能够容易地制作。
[0051]由于本实施方式的植毛工具18具有与棒状基部13的一端一体形成的钩针部12 ;以及配置在基部13的一端侧、以旋转轴14为中心旋转、开闭在钩针部12上形成的开口的可动部10。所以,当将植毛工具8拉向把持部11的方向时,可动部10可以接触到线状部2以及毛发18,并以旋转轴14为中心向钩针部12的方向旋转,进而关闭钩针部12的开口。因此植毛工具8可以防止钩针部12钩住线状2部以及毛发18,避免毛发18以及线状部2受损。因此植毛工具8可以提高在假发基底上编结毛发18作业的操作性。
[0052]由于本实施方式的植毛工具8的基部13的粗度W2为200?1000 μ m,可动部10的长度为1000?3000 μ m,由钩针部12与可动部10包围的区域的宽度W1为100?1000 μ m,所以可以提高在假发基底上编结毛发18的作业的操作性。
[0053]2.第2实施方式
[0054]第2实施方式与第I实施方式在假发基底上编结毛发的方法不同。但构造与第I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对该部分的说明,仅对形成第2套22之后的工序进行说明。
[0055](I)在假发基底上编结毛发的方法
[0056]由于在假发基底上编结毛发的方法,直到形成第2套22为止的工序与第I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对该部分的说明。仅对形成第2套22之后的工序进行说明。
[0057]将植毛工具8从第2套22的里侧插入第2套22内,此时,穿在钩针部12内的第2套22从内侧上推可动部10,使可动部10以旋转轴14为中心向把持部11的方向旋转,由此可动部10将钩针部12的开口打开,第2套22脱离植毛工具8。其后,将伸入到第2套22的钩针部12钩住2根毛片23 (图4A)。此后,使植毛工具8以植毛工具8的长轴为旋转轴旋转至少I圈以上。对旋转方向不作特别限定。其后,将植毛工具8抽出到第2套22的里侧,直至毛片23的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